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模拟考题+答案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属于大地形的是(AC)
A:山地;B:洪积平原;C:丘陵;D:陡坡
2.下列属于耕地利用状况需要填写信息的是(ABCD)
A:作物类型B:肥料类型C:肥料施用量;I):产量水平
3在外业调查的“侵蚀类型”的信息采集中,属于“水蚀”特征的是(BCD)0
A:以溅蚀和薄层漫流均匀剥蚀地表的现象;
B:细小股流刻划地表形成的纹状细沟,深度与宽度均小于20cm,常因耕种而消失;
C:较大股流切割地面形成的侵蚀沟,其深度一般在Im以内:
D:在重力和水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土体下坠或位移的侵蚀现象,包括崩塌、滑坡崩岗、泄溜等
4下列属于“丘陵山地起伏”地形部位的类型有(ABCD)o
A:坡麓B:上坡C:中坡;D:下坡。

5外业调查信息采集时,下列属于“地表特征”的信息是(ACD)
A:侵蚀;B:母岩母质;C:地表砾石;D:基岩出露。

6外业调查中,下列属于表层土壤调查需要采集的样品类型有(AB)o
A:表层容重样品;B:表层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C:纸盒标本样品;D:剖面发生层分析样品
7剖面挖掘应遵循以下原则(ABCD)o
A:基于若干观察剖面反复核查而确认的剖面挖掘地点,应该在景观部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面具有代表性
B:观察面应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避免出现阴影遮挡.
C:观察面上部严禁人员走动或堆置物品以防止土壤压实或土壤物质发生位移而干扰观察和采样。

D:挖出的表土和心底土应分开堆放于土坑的左右两侧,观察完成后按土层原次序回填,以保持表层土壤的地力水平。

8拍摄的剖面照片包括(ABOo
A:全剖面照片B:各个发生层照片C:局部新生体、侵入体或土壤动物活动痕迹
照片D:工程建设照片
9.土壤发生层的形态学特征观察包括(ABCDE)
A:发生层性状B:颜色C:干湿状况D:根系E:质地、结构
10.土层间的过渡形式包括(ABCD
A:平滑B:波状c:不规则D:间断
11.土壤结构体形状主要包括(ABCD)
A:片状B:棱柱状C:粒状I):团块状
12下列哪一个角度范围对应的坡向为"西南〃方向(D)
A:113-15813:68-113C:158-203D:203-248
13.若采样时,样点所在田块小麦刚收获,玉米还未播种,那么这个田块的当季作物应填(B)
A:小麦和玉米B:小麦c:玉米D:小麦或玉米任选一种
14.在电子围栏内应选择哪个位置记录实际表层调查样点的经纬度(A)
A:在电子围栏内以梅花法等方法确定的混样点的中心点B:在电子围栏内的中心位置C:必须在预设样点位置D:在电子围栏内任意位置
15表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风干重采样量要求不低于(A)
A:3公斤B:4公斤C:2公斤D:6公斤
15.位于河流阶地上的样点对应的成士母质类型通常是(C)
A:风积沙B:坡积物c:冲积物D:残积物
16.每个耕地样点表层土壤容重样品应该取几个平行样(B)
A:2个B:3个C:4个D:1个
17.若该样点设为检测平行样,则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应取几份(B)
A:3份B:1份C:4份D:2份
18.下列关于盐碱土或渍水样品采集后放入样品袋的做法,最合适的是(A)A:先装入塑料自封袋,再装入布袋B:先装入布袋,再用塑料自封袋封装布袋C:一般直接装入布袋D:先装入布袋,再套一层布袋
19.下列成土母质中,通常情况下层理特征最明显的是(C)
A:洪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坡积物
20.每个草地样点表层土壤容重样品应该取几个平行样(D)
A:1个B:2个C:4个D:3个
21.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的风干重采样量要求不低于(B)
A:5公斤B:2公斤C:3公斤D:4公斤
22.位于丘陵坡顶的样点对应的成士母质类型一般应是(A)
A:残积物B:冲积物c:洪积物I):坡积物
23.若样点所在田块近5个熟制年度内,有3年是小麦-玉米轮作,有2年是小麦
-红薯轮作,那么这个田块的作物轮作制度变更应填(B)
A:小麦-玉米-小麦-红薯B:小麦-玉米C:小麦-红薯D:花生-红薯
24.下列哪项属于东北平原常见的作物熟制类型(C)
A:两年三熟B:一年三熟C:一年一熟I):一年两熟
25.若样点位于一年三熟的熟制区,每年休耕1季,该样点近5个熟制年度的休耕总频次为(B)
A:15次B:5次C:0次D:10次
26.表层士壤样点的电子围栏半径限定为(C)
A:20米B:200米C:100米D:50米
27.调查田间道路时,生产路的路面宽度为(C)
A:小于5米B:3米~6米C:小于3米D:小于6米
28下列成士母质中,哪种未经过搬运(D)
A:坡积物B:洪积物c:冲积物D:残积物
29针对作物产量的调查,错误的是(A)
A:填报样点所在田块近5年的平均产量B:记录作物产量时,需明确计产形式C:填报样点所在田块近1个熟制年度内不同作物的产量
D:针对一年两熟,需要分别记录两季作物的产量
30若海南省蔬菜地样点一年收获五季蔬菜,则作物熟制可填报为(D)
A:一年五熟B:一年两熟C:一年四熟D:一年三熟
31下列哪种是我国南方丘陵区最容易最普遍出现的土壤侵蚀类型(A)
A:水蚀B:冻融侵蚀C:风蚀D:水蚀和冻融复合侵蚀
32若样点位于山前区域,且样点所在位置的土壤中含有的砾石大小不一、磨圆
度不高、分选性差,该样点的成土母质一般应是(C)
A:残积物B:风积物c:洪积物D:坡积物
33.下列属于轻度沙化特征的是(B)
A:沙生植物仅存少量,见半流动沙丘B:沙生植物为主要伴生种,见固定沙丘C:沙生植物为优势种,见半固定沙丘D:沙生植物为一般伴生种,未见沙丘34关于表层土壤调查,混样点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若田块过小,混样点可分布于不同田块B:要求所有混样点须均匀分布于同一个田块或样地C:一般要求混样点两两间隔在15m以上D:每个样点的混样点数量为5-15
35关于设施菜地景观照拍摄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不必走出大棚或温室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B:除在大棚或温室内拍摄外,还需走出大棚或温室,在样点附近的视野开阔处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C:在大棚或温室内,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即可D:在大棚或温室外拍摄时,需将样点所在位置纳入取景框下半部分的中心处36.下列属于成士母质类型的是(BCD)
A:花岗岩B:残积物C:冲积物D:坡积物
37蔬菜地可分为下列哪些类型(ABCD)
A:日光温室蔬菜地B:玻璃温室蔬菜地C:塑料大棚蔬菜地D:露天蔬菜地38下列哪些属于非豆科绿肥作物(AC)
A:二月兰B:首宿C:油菜D:蚕豆
39下列哪些肥料中含有化学磷肥(CD)
A:尿素B:硫酸钾C:磷酸二按D:有机-无机复混肥
40.针对施肥管理调查,做法错误的是(AD)
A:针对一年两熟,仅填报一季作物的施肥情况即可
B:养分总用量通过肥料实物用量和有效养分含量计算得到
C:针对果园间种农作物的情况,需分别记录不同作物的施肥情况
D:针对一年三熟,仅填报一季作物的施肥情况即可
41开展外业调查采样一般选择下列哪个时段(BC)
A:果园样点应在刚施肥后B:耕地样点应在播种和施肥前或在作物收割后
C:果园样点应在果品采摘后至施肥前D:耕地样点应在刚刚播种和施肥后42关于园地景观照拍摄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在园地外拍摄时,需将样点所在位置纳入取景框下半部分的中心处
B:在园地内,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即可
C:除在园地内拍摄外,还需走出园地,在样点附近的视野开阔处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I):不必走出园地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43下列关于士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做法正确的是(BCD)
A:若存在变更,也可不填报变更情况B:若存在多次变更,均需填报
C:若存在变更,则需要分别填报2000年.变更年份、调查年份的二级类名称I):首先调查2000年至今是否存在土地利用级类间的变更
44下列哪些施肥调查的做法是正确的(ABD)
A:调查样点所在田块近1个熟制年度不同作物施用的肥料情况B:填报肥料的具体种类C:调查样点所在田块近5年施用的肥料情D:填报肥料实物用量、有效养分含量和养分总用量
45关于轮作制度填报,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
A:华北平原通常按先小麦、后玉米的顺序填报B:针对一年三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收获时序进行填报C:华北平原通常按先玉米、后小麦的顺序填报D:针对一年两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播种时序进行填报
46关于表层土壤容重样品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在临近的三个混样点分别采集一个土壤容重平行样品
B:以梅花法的中心混样点为中心选择包含中心点的三个临近的混样点
C:当砾石丰度超过20机寸,不采集土壤容重样品
D:三个土壤容重平行样品采集后混合成1个样品
47下述哪些成士环境主要从局地尺度影响土壤类型(ABC)
A:气候B:母质C:地形D:时间
48下列关于耕地样点所在田块秸秆还田比例估算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害分作物填报还田比例B:若是油菜-水稻轮作,则需分别填报油菜和水稻各自还田比例c:需调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秸秆还出比例D:高留茬秸秆量需计入
还田比例
49关于景观照片拍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
A:需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
B:林地中拍摄时如果视野遮挡严重,也不必考虑在林地外围拍摄
c:景观照片拍摄时,如果未聚焦也无所谓
D:要融合远景与近景
51施肥调查时,农户施用的下列哪些肥料需计入化学氮肥用量(ACD)
A:氮磷钾复合肥B:鸡粪c:有机-无机复混肥I):尿素
52下列关于坡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BC)
A:坡度对丘陵山区土壤的影响很小,可不调查
B:若样点处于梯田,则不需要测量坡度
C:若样点处于梯田,则坡度记录为O度
D:指所处地形部位的整体坡度
53填报耕地样点作物产量水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种植的是小麦与水稻,则需分别填报小麦亩产和水稻亩产
B:不需要分作物填报
C: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种植的是小麦与玉米,则需分别填报小麦亩产和玉米亩产D:需要分作物填报
54下列关于山地和丘陵的描述,准确的是(AD)
A:低山的绝对高程大于500米,但小于1000米
B:丘陵的绝对高程高于1000米
C:低丘的相对高差大于200米,但小于500米
D:山地的绝对高程高于500米
55若预设表层样点未通过局地代表性核查,列关于样点现场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原则上必须在同一土壤图范围内调整
B:丘陵区可在以预设样点为起点的200米范围内调整样点
C:样点现场调整不需要上报省级土壤普查办
D:平原区可在以预设样点为起点的300米范围内调整样点
56关于耕地样点耕作层厚度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拍摄混样点照片时,需反映耕作层厚度
B:耕作层厚度是多点的平均值
C:至少调查三个混样点的耕作层厚度
I):仅记录一个混样点的耕作层厚度即可
57关于基岩出露和地表砾石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地表砾石易于移动B:出露的基岩是根植于土壤深处无法移动
c:出露的基岩易于移动D:地表砾石根植于士壤深处,无法移动
58.开展盐碱地调查采样一般选择下列那个时段(AD)
A:尽可能选在旱季B:可选在雨后1-2天内
c:可选在灌溉后一周内D:应尽可能选择在返盐季
59耕地样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采样深度范围为(D)
A:0-30厘米B:0-10厘米C:以耕作层厚度而定D:0-20厘米
60若样点位于山前区域,且样点所在位置的土壤中含有的砾石大小不一、磨圆度不高、分选性差,该样点的成土母质一般应是(D)
A:风积物B:坡积物C:残积物D:洪积物
61下列坡型中,哪一个是错误的(D)
A:直坡B:凹坡c:凸坡D:平坡
62.下列成土母质中,通常情况下层理特征最明显的是(D)
A:洪积物B:残积物C:坡积物D:冲积物
63每个园地样点表层土壤容重样品下列关于盐碱地或渍水样品应该取几个平行样(A)
A:4个B:1个C:2个D:3个
64.在调查耕地样点耕作层厚度时,耕作层的下限是(C)
A:有效士层的下界面B:障碍层上界面C:犁底层上界面
D:根系能够达到的实际深度下限
65若样点所在田块近5个熟制年度内,有3年是小麦-水稻轮作,有2年是油菜-水稻轮作,那么这个田块的作物轮作制度应填(C)
A:油菜-水稻B:水稻C:小麦-水稻D:小麦-水稻-油菜-水稻
66表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风千重采样量要求不低于(D)
A:2公斤B:6公斤C:4公斤D:3公斤
67园地样点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采样深度范围为(D)
A:0-20厘米B:0-30厘米C:0-10厘米D:0-40厘米
68下列哪项属于东北平原常见的作物熟制类型(C)
A:一年三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一熟D:一年两熟
69.下列哪项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常见的作物熟制类型(A)
A:一年两熟B:一年四熟C:一年三熟I):一年一熟
70.位于丘陵坡顶的样点对应的成土母质类型一般应是(D)
A:洪积物B:坡积物c:冲积物I):残积物
71在电子围栏内应选择哪个位置记录实际表层调查样点的经纬度(C)
A:在电子围栏内任意位置B:必须在预设样点位置
C:在电子围栏内以梅花法等方法确定的混样点的中心点
D:在电子围栏内的中心位置
72.若该样点设为检测平行样,则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应取几份(B)
A:2份B:1份C:4份D:3份
73下列关于盐碱土或渍水样品采集后放入样品袋的做法,最合适的是(D)
A:一般直接装入布袋B:先装入布袋,再套一层布袋
C:先装入布袋,再用塑料自封袋封装布袋D:先装入塑料自封袋,再装入布袋74下列属于轻度沙化特征的是(D)
A:沙生植物为一般伴生种,未见沙丘B:沙生植物仅存少量,见半流动沙丘c:沙生植物为优势种,见半固定沙丘D:沙生植物为主要伴生种,见固定沙丘75.若样点所在田块近5个熟制年度内,有3年是小麦-玉米轮作,有2年是小麦红薯轮作,那么这个田块的作物轮作制度变更应填(D)
A:花生-红薯B:小麦-红薯C:小麦-玉米-小麦-红薯D:小麦-玉米
73.若样点位于一年三熟的熟制区,每年休耕1季,该样点近5个熟制年度的休耕总频次为(C)
A:0次B:10次C:5次D:15次
74.表层土壤样点的电子围栏半径限定为(A)
A:100米B:50米C:20米D:200米
75下列成士母质中,哪种未经过搬运(D)
A:坡积物B:洪积物c:冲积物I):残积物
76.针对作物产量的调查,错误的是(D)
A:填报样点所在田块近1个熟制年度内不同作物的产量
B:针对一年两熟,需要分别记录两季作物的产量
C:记录作物产量时,需明确计产形式
D:填报样点所在田块近5年的平均产量
77.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的风干重采样量要求不低于(B)A:4公斤B:2公斤C:3公斤1):5公斤
78.下列哪种土壤样品可直接装入布袋(A)
A:表层土壤混合样品B:含盐量高的土壤样品
c: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D:渍水土壤样品
79.若耕地样点有效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如何确定采样深度(D)A: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25%确定采样深度
B: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10%确定采样深度
c: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45%确定采样深度
D:可根据砾石体积占比是否超过75%确定采样深度
80.每个草地样点表层土壤容重样品应该取几个平行样(B)
A:1个B:3个C:4个D:2个
81.下列哪些施肥调查的做法是正确的(ACD)
A:调查样点所在田块近1个熟制年度不同作物施用的肥料情况
B:调查样点所在田块近5年施用的肥料情
C:填报肥料实物用量、有效养分含量和养分总用量
D:填报肥料的具体种类
82.秸秆还田方式包括下列哪些类型(ACD)
A:粉碎翻压还田B:焚烧还田c:留高茬还田D:堆腐还田
83.下列哪些肥料中含有化学氮肥(ACD)
A:尿素B:钙镁磷肥C:碳酸氢筱D:磷酸二胺
84.针对轮作制度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针对一年一熟,按不同年份作物的收获时序进行填报
B:针对一年两熟,第一季可填为小麦,第二季可填为玉米
C:针对一年三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收获时序进行填报
I):针对一年两熟,按自然年内作物的播种时序进行填报
85.开展表层样点调查采样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CD)
A:若电子围栏内的样点不具代表性,也不必进行样点调整
B:必须在预设样点位置采样
C:需要进行局地代表性核查
D:样品采集时需要避开田坎、沟渠等的影响
86.下列属于土地利用一级类之间变更的是(ACD)
A:耕转草B:水田改旱地C:耕转园D:草转耕
87.表层土壤调查时所有样点必须采集下列哪些照片(ACD)
A:技术领队现场工作照B:地表特写照C:混样点照D:景观照
88.园地调查时,需要填报下列哪些内容(BCD)
A:园地作物株高B:园地作物覆盖度C:园地作物和植年龄D:园地作物类型89.外业调查采样技术领队有下列哪些任务(ABCD)
A:开展样品采集
B:在基层一线技术人员的深度参与下开展土壤利用调查
C:开展成土环境调查D:开展外业样点定位与局地代表性核查
90.关于表层土壤调查混样点位置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需把混样点均匀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同个代表性的田块上
B:耕地混样点位置选择需避开沟渠、田坎、防护林等的影响
C:混样点不能过于聚集,一般要求混样点两两间隔在15m以上
D:可把混样点布设在电子围栏内的多个田块上
91.针对熟制类型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
A:东北平原通常填一年一熟B:四川盆地通常填一年一熟
C:华北平原通常填一年两熟D:长江中下游平原通常填一年两熟
92.下列成土母质中,不属于原位风化形成的是(ABC)
A:冲积物B:坡积物c:洪积物D:残积物
93.下列关于含砾石土壤样品采集的做法,正确的是(ABCD)
A:野外将过筛后的细土样品粒径小于2mm)和较小砾石(粒径2-5mm)全部装入样品袋,舍弃较大砾石
B:野外重估测研石主度
C:野外需使用5mm孔径的尼龙筛分离较大砾石,野外称量并记录较大砾石的重量
D:可用目测法、研石重量和密度ia体积排水量法等方法估测砾石丰度
94.蔬菜地可分为下列哪些类型(ABCD)
A:露天蔬菜地B:日光温室蔬菜地c:塑料大棚蔬菜地D:玻璃温室蔬菜地
95.下列哪些肥料中含有化学磷肥(AC)
A:磷酸二按B:尿素c:有机-无机复混肥I):硫酸钾
95.下列关于高原上区分低丘、高丘、低山等中地形的做法正确的是(ABD)A:首先依据相对高差进行判断
B:当相对高差为IOOm时,可判断为低丘
c:直接按绝对高程进行判断
D:当相对高差为300m时,可判断为高丘
97.下列关于高原上区分低丘、高丘、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等中地形的做法正确的是(ABC)
A:首先依据相对高差进行判断
B:当相对高差超过50Om时,根据绝对高程判断
c:当相对高差小于200m时可判断为低丘
D:直接依据绝对高程进行判断
98.开展盐碱地调查采样一般选择下列那个时段(AC)
A:应尽可能选择在返盐季B:可选在灌溉后一周内
C:尽可能选在旱季D:可选在雨后1-2天内
100.下列关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做法正确的是(BCD)
A:若存在变更,也可不填报变更情况
B:若存在变更,则需要分别填报2000年.变更年份、调查年份的二级类名称C:首先调查2000年至今是否存在土地利用级类间的变更
D:若存在多次变更,均需填报101下列关于采样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CD)A:若耕地样点耕作层厚度为25厘米,则采集0-20厘米深度的土壤
B:若园地样点有效土层厚度为13厘米,则采集0—40厘米深度的土壤
C:若耕地样点耕作层厚度为16厘米,则采集0—20厘米深度的土壤
D:若园地样点有效土层厚度为13厘米,则采集0—13厘米深度的土壤
102.关于表层样点采样深度描述正确的是(ABD)
A:若耕地样点有效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采样深度为有效土层厚度
B:园地样点为。

一40厘米
C:采样深度与耕层厚度需保持一致
I):耕地、林地与草地样点为0—20厘米
103.关于秸秆还田比例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还田量<10%时,视为无B:还田量为50%时,视为中量
C:还田量为30%时,视为少量D:还田量为60%时,视为大量
104.关于表层土壤调查,混样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B)
A:北方部分地区田块细长,混样点可分布在多个田块
B:南方部分地区田块细小,混样点可分布在多个田块
C:每个样点的混样点数量为5—15个
D:要求所有混样点须均匀分布于同一个田块或样地
105.下列关于表层样点现场调整的做法正确的是(ABCD)
A:野外通过APP在拟调整后的样点位置提出申请
B:省级土壤普查办审核通过后,即可在新调整后的样点位置开展调查采样
C:通过APP提交样点现场调整所需的图文等佐证材料至省级土壤普查办
D:在丘陵区,最大调整距离一般在F栏边界之外的IoOn1以内
106.下列关于耕地样点所在田块秸秆还田比例估算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需调查近1个熟制年度内秸秆还田比例
B:需分作物填报还田比例
c:若是油菜-水稻轮作,则需分别填报油菜和水稻各自还田比例
D:高留茬秸秆量需计入还田比例107下列关于灌溉条件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旱地的灌溉保证率通常为100%
B:若存在灌溉设施,还需填报灌溉方式
C:需要填报灌溉保证率和灌溉设施配套类型
108关于园地景观照拍摄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不必走出园地拍摄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B:在园地外拍摄时,需将样点所在位置纳入取景框下半部分的中心处
C:在园地内,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即可
D:除在园地内拍摄外,还需走出园地,在样点附近的视野开阔处拍摄近景和
远景相结合的信息
109.开展外业调查采样一般选择下列哪个时段(AC)
A:果园样点应在果品采摘后至施肥前B:果园样点应在刚施肥后
C:耕地样点应在播种和施肥前或在作物收割后
D:耕地样点应在刚刚播种和施肥后
110.关于园地调查土壤混样点选择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CD)
A:若滴水线距树干不足35厘米,则在以树干为圆心、半径100厘米的圆周
上,采集两个混样点
B:可在树冠垂直滴水线内外两侧约35厘米处,各采集一个混样点
C:至少选择5棵树,每棵树选择2个混样点
D:若滴水线半径超过2米,则在滴水线处、以及其与树干连线中间处各采集
一个混样点
111.下列属于成土母质类型的是(ACD)
A:残积物B:花岗岩c:冲积物D:坡积物
112.关于园地调查,混样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所有混样点均应避开施肥点
B:每个样点至少在10个混样点采集样品
C:每个样点的所有混样点样品,混合成1个样品
D:每棵树采集1个混样点
113.关于表层土壤容重样品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当砾石丰度超过20%时,不采集土壤容重样品
B:三个土壤容重平行样品采集后混合成1个样品
C:以梅花法的中心混样点为中心,选择包含中心点的三个临近的混样点
D:在临近的三个混样点分别采集一个土壤容重平行样品
114.施肥调查时,农户施用的下列哪些肥料需计入钾肥用量(ABCD)
A:硫酸钾B:有机-无机复混肥C:氯化钾D:氨磷钾复合肥
115.在耕地样点的电子围栏内选择田块中央作为采样点的中心点的原因,如下表述正确的是(ABD)
A:避免田坎的影响B:避免沟渠的影响
C:避免施肥的影响D:避免道路的影响
116.下列哪些地类样点通常需要调查农田建设情况(AD)
A:园地B:林地C:草地D:耕地
117.若预设表层样点未通过局地代表性核查,下列关于样点现场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原则上必须在同一土壤图斑范围内调整
B:平原区可在以预设样点为起点的300米范围内调整样点
C:样点现场调整不需要上报省级土壤普查办
D:丘陵区可在以预设样点为起点的200米范围内调整样点
118关于景观照片拍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
A:林地中拍摄时如果视野遮挡严重,也不必考虑在林地外围拍摄
B:需拍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景观照
C:要融合远景与近景
D:景观照片拍摄时,如果未聚焦也
119若耕地样点有效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如何确定采样深度(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