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考点题型讲解与练习71氧化还原滴定与沉淀滴定的相关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题型讲解与练习
氧化还原滴定与沉淀滴定的计算
1.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

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下列有关几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SO3溶液以测量其浓度: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
B.利用“Ag++SCN-===AgSCN↓”反应,用标准KSCN溶液测量AgNO3溶液浓度时可用Fe(NO3)3作指示剂
C.利用“2Fe3++2I-===I2+2Fe2+”,用FeCl3溶液测量KI样品中KI的百分含量时,可用淀粉作指示剂
D.用标准NaOH溶液测量某盐酸的浓度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恢复时达到滴定终点
2.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
B.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C.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D.该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4N A
3.在含有Ag+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NH4Fe(SO4)2作指示剂,用KSCN标准溶液滴定Ag+。

已知:AgSCN(白色,s)Ag+(aq)+SCN-(aq),K sp=1.0×10-12;Fe3++SCN -FeSCN2+(红色),K=13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边滴定边摇动溶液,首先溶液变红色
B.当Ag+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配合物,即为终点
C.上述实验可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标准溶液滴定Ag+
D.滴定时,溶液pH变化不会影响终点的观察
4.绿矾(FeSO4·7H2O)试剂含量的国家标准如表1所示。

称取四份质量均为1.012 g某绿矾试剂样品,分别溶于水配制成20.00 mL溶液,编号为①②③④。

分别用0.040 56 mol·L -1的KMnO4标准液滴定,滴定数据记录如表2。

表1
等级Ⅰ级品Ⅱ级品Ⅲ级品
FeSO4·7H2O含量
99.50%~
100.50% 99.00%~
100.50%
98.00%~
101.00%
表2
样品编号①②③④
KMnO4标准液体积
17.66 17.68 18.26 17.70
/m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盛装KMnO4标准液的酸式滴定管使用前需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B.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中液体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则达到滴定终点C.根据滴定数据分析,该样品属于国家标准的Ⅱ级品
D.若绿矾样品已失部分结晶水,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5.某温度下,向10 mL的0.100 mol·L-1CuCl2溶液中逐渐滴加0.100 mol·L-1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 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lg 2=0.3,K sp(ZnS)=3.00×10-25
A.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
B.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
C.该温度下K sp(CuS)=4.00×10-36
D.向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10-5 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2 mol·L-1 Na2S 溶液,Zn2+先沉淀
6.某废水中含有 Cr 2O 2-7,为了处理有毒的 Cr 2O 2-7,需要先测定其浓度:取 20 mL 废
水,加入适量稀硫酸, 再加入过量的 V 1 mL c 1 mol·L -1 (NH 4)2Fe(SO 4)2 溶液,充分反应(还原产物为 Cr 3+)。

用 c 2 mol·L -1 KMnO 4 溶液滴定过量的 Fe 2+至终点,消耗 KMnO 4
溶液 V 2 mL 。

则原废水中c (Cr 2O 2-7)为(用代数式表示)( ) A.c 1V 1-5c 2V 2120 mol·L -1B.c 1V 1-5c 2V 260
mol·L -1 C.5c 1V 1-c 2V 2120 mol·L -1D.c 1V 1+5c 2V 2120
mol·L -1 7.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 2的含量。

(1)实验原理
①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 2在碱性条件下将Mn 2+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酸性条件下,再用I -将生成的MnO(OH)2还原为Mn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 2+2Na 2S 2O 3===2NaI +Na 2S 4O 6。

(2)实验步骤
①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注射器抽取某水样20.00 mL从A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处注入含m mol NaOH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
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处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
⑥重复④的操作;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_______作指示剂;
⑧用0.005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据分析
①若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为3.90 mL,则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______mg·L-1。

②若未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水样中O2的含量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有一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I、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需配制250 mL 0.100 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250 mL 容量瓶、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

(2)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另取废水50.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到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CrO2-4全部转化为Cr2O2-7;再加入过量KI溶液进行反应,然后在反应液中滴加上述标准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36.00 mL。

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r2O2-7+6I-+14H+===2Cr3++3I2+7H2O;②2S2O2-3+I2===2I-+S4O2-6,则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9.宋代《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取Cu(OH)2·CuCO3,并对其进行相关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Na2CO3溶液与足量CuSO4溶液混合制得Cu(OH)2·CuCO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制得的沉淀需洗净、干燥,检验沉淀已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部分经洗净、干燥后的沉淀,利用下列装置探究其热分解产物(其他夹持及连接仪器已略去):
①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E→____→A→____→____→E。

②仪器连接后首先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③装置B中试剂X为________(填化学式),盛装试剂X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④实验结束前,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装置A、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Cu2++4I-===2CuI↓+I2, I2+2S2O2-3===2I-+S4O2-6。

用碘量法可测定沉淀中铜的含量:称取m g洗净、干燥的沉淀溶于适量稀硫酸中,加入足量10% 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再加入1~2 mL 0.5%的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溶液V mL。

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沉淀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0.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味,遇水反应生成一种氢化物和两种氧化物。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Cl2和NO制备ClNO并测定其纯度:
(1)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制备亚硝酰氯(ClNO);
①X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然后再打开____(填“K1”“K2”或“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其他操作,当Z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③若无装置Y,则Z中ClNO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硝酰氯(ClNO)的纯度测定:取Z中所得液体m g溶于水,配制成250 mL溶液,取出25.00 mL,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 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2.50 mL[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K sp(AgCl)=1.56×10-10,K sp(Ag2CrO4)=1×10-12]。

则亚硝酰氯(ClN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答案精析
1.C 2.C 3.B
4.C[滴定管使用前需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再洗涤、润洗,故A正确;达到滴定终点判断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中液体变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故B正确;根据滴定数据分析,第三次数据是错误数据,另外三次平均数值为17.68 mL,根据关系
式5FeSO4~KMnO4,ω=5×0.040 56 mol·L-1×0.017 68 L×278 g·mol-1
1.012 g
×100%≈98.50%,该样品属于国家标准的Ⅲ级品,故C错误;若绿矾样品已失部分结晶水,称量等质量,则硫酸亚铁增加,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增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D正确。

]
5.C [CuCl 2、Na 2S 水解促进水电离,b 点是CuCl 2与Na 2S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溶质是强酸强碱盐氯化钠,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为b 点,A 错误;Na 2S 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2c (S 2-)+2c (HS -)+2c (H 2S)=c (Na +) ,B 错误;b 点是CuCl 2与Na 2S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溶液中c (Cu 2+)=c (S 2-),根据b 点数据可知c (Cu 2+)=1×10-17.7 mol·L -1=2×10-18 mol·L -1,则该温度下K sp (CuS)=c (Cu 2+)·c (S 2-)=1×10-35.4=4.00×10-36,C 正确;向100 mL Zn 2+、Cu 2+浓度均为10-5 mol·L -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
加入10-2 mol·L -1的Na 2S 溶液,产生ZnS 时需要的S 2-浓度为c (S 2-
)=K sp (ZnS )c (Zn 2+)=3×10-25
10-5 mol·L -1=3×10-20 mol·L -1,根据C 可知K sp (CuS)=4.00×10-36,故产生CuS 时需要的
S 2-浓度为c (S 2-)=K sp (CuS )c (Cu 2+)=4×10-
36
10-5 mol·L -1=4×10-31 mol·L -1,则产生CuS 沉淀所需S 2-浓度更小,优先产生CuS 沉淀,D 错误。

]
6.A [KMnO 4 溶液滴定过量的 Fe 2+至终点,发生反应的关系式为KMnO 4~5Fe 2+,n (KMnO 4)=c 2 mol·L -1×V 2×10-3 L =c 2V 2×10-3 mol ,则与它反应的Fe 2+的物质的量为
n (Fe 2+)=5c 2V 2×10-3 mol 。

与Cr 2O 2-7反应的Fe 2+的物质的量为c 1 mol·
L -1×V 1 ×10-3L -5c 2V 2×10-3 mol =c 1V 1×10-3 mol -5c 2V 2×10-3 mol 。

Cr 2O 2-7与的Fe
2+的关系式为Cr 2O 2-7~6Fe 2+,由此可得出n (Cr 2O 2-7)=(c 1V 1-5c 2V 2)×10-3 mol 6
,c (Cr 2O 2-7)=(c 1V 1-5c 2V 2)×10-3 mol 6×20×10-3 L
=c 1V 1-5c 2V 2120 mol·L -1。

] 7.(1)①2Mn 2++O 2+4OH -===2MnO(OH)2
②MnO(OH)2+2I -+4H +===Mn 2++I 2+3H 2O
(2)①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O 2的干扰
⑦淀粉溶液⑧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3)①7.8②偏大
解析(1)①溶解在水中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锰元素化合价升高2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了2价,根据化合价升高降低总数相等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O2+4OH-===2MnO(OH)2。

②在酸性条件下,再用I-将生成的MnO(OH)2还原为Mn2+,I-被氧化为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

(2)①由于测定的是水样中氧气含量,必须将装置中的空气赶走,避免干扰测定结果。

⑦由于反应中有碘单质参与,利用碘遇到淀粉显示蓝色的特性,可以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⑧用0.005 mol·L -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碘消耗完,蓝色褪去,即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恰好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3)①发生的反应有:2Mn2++O2+4OH-===2MnO(OH)2、MnO(OH)2+2I-+4H+===Mn2++I2+3H2O、I2+2Na2S2O3===2NaI +Na2S4O6,则关系式为O2~2MnO(OH)2~2I2~4Na2S2O3,1 000 mL水样中含有的氧气
的物质的量是n(O2)=1
4n(Na2S2O3)×
1 000
20=
1
4×0.005 mol·L
-1×0.003 9 L×50=2.437
5×10-4 mol,氧气的质量为2.4375×10-4 mol×32 g·mol-1=7.8 mg,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7.8 mg·L-1。

②若未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会导致标准液的浓度减小,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大。

8.(1)胶头滴管、烧杯(2)3.95(3)0.024 mol·L-1
解析(1)配制250 mL 0.100 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250 mL容量瓶、玻璃棒外,溶解时还需要烧杯,定容时还需要胶头滴管。

(2)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0.1 mol·L-1×0.25 L×158 g·mol-1=3.95 g。

(3)由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可得
出如下关系:Cr 2O 2-7——2Ba 2+——2BaCrO 4——Cr 2O 2-7——3I 2——6S 2O 2-3
设该工厂废水中Ba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可建立以下关系:
Ba 2+ ~ 3S 2O 2-3
1 mol 3 mol
0.05 L·x 0.036 L ×0.1 mol·L -1
则x =1 mol ×0.036 L ×0.1 mol·L -1
0.05 L ×3 mol
=0.024 mol·L -1。

9.(1)2Cu 2++2CO 2-3+H 2O Cu(OH)2·CuCO 3↓+CO 2↑ 取最后的洗涤液少许于试管
中, 滴加BaCl 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即表示Cu(OH)2·CuCO 3洗净 (2)①D B C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无水CuSO 4固体 U 形管 ④A 中绿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 B 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固体 (3)蓝色褪去 6.4cV m
解析 (1)Na 2CO 3溶液与足量CuSO 4溶液混合制得Cu(OH)2·CuCO 3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 2++2CO 2-3+H 2O Cu(OH)2·CuCO 3↓+CO 2↑;取最后一次
的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Cl 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即表示Cu(OH)2·CuCO 3洗净。

(2) ①Cu(OH)2·CuCO 3加热分解的产物是氧化铜、二氧化碳、水,为探究其热分解产物,用氢氧化钠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浓硫酸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仪器连接顺序是E →D →A →B →C →E 。

②为防止装置漏气,仪器连接后首先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水蒸气,装置B中试剂X为无水硫酸铜;盛装无水硫酸铜的仪器名称是U形管。

④Cu(OH)2·CuCO3加热分解的产物是氧化铜、二氧化碳、水,装置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装置A中绿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装置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白色固体变为蓝色固体。

(3) 滴定终点时,“淀粉-I2”蓝色溶液中的I2完全反应,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溶液蓝色褪去;反应消耗c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V mL,根据反应关系式是2Cu2+~I2~2S2O2-3可知,Cu元素的物质的量是cV×10-3mol,沉淀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cV×10-3 mol×64 g·mol-1
m g×100%=6.4cV m%。

10.(1)①无需排除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②K3排尽三颈烧瓶
中的空气,防止NO变质③2ClNO+H2O===2HCl+NO↑+NO2↑(2)14.737 5c
m
×100%(或c×22.5×10-3×10×65.5
m×100%)
解析(1)①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与之相比X 装置无需排除发生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再打开K3,通入一段时间Cl2,排尽三颈烧瓶中的空气,防止NO变质。

③若无装置Y,Z中亚硝酰氯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NO+H2O===2HCl +NO↑+NO2↑。

(2)取Z中所得液体m 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的25.00 mL中满足:n(ClNO)
=n(Cl-)=n(Ag+)=c×0.022 5 L=0.022 5c mol,则250 mL溶液中,n(ClNO)=0.022 5c
mol×250 mL
25 mL=0.225c mol,所以亚硝酰氯(ClNO)的质量分数为
0.225c mol×65.5 g·mol-1
m g
×100%=14.737 5c
m×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