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经典易错习题2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经典习题卷2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0.3N,侧放于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橡皮对桌面的压强是0.3Pa②橡皮对桌面的压强是300Pa
③若沿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④若沿水平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
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甲、F乙大小关系是()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3.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把甲、乙、丙按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丙对桌面的压强为()
A.p1+p2+p3B.C.D.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长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如甲的密度是3.0×103kg/m3,则乙的密度最接近()
A.2.0×103kg/m3B.2.5×103kg/m3
C.3.5×103kg/m3D.4.5×103kg/m3
5.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块A立放砖块B平放,砖块的长、宽、高之比为4:2:1,若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是F A,压强为p A;砖块B对
地面的压力是F B,压强为p B,则()
A.F A:F B=1:2;p A:p B=4:1B.F A:F B=1:2;p A:p B=2:1
C.F A:F B=1:1;p A:p B=2:1D.F A:F B=1:1;p A:p B=4:1
6.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 <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 甲、△p乙,则()
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
7.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若用质量
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
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
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1:1B.1:2C.3:2D.3:1
8.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重为10N,边长为10cm,物体B边长为20cm,B对A的压强为3×103Pa,则B对A的压力为()
A.3×105N B.120N C.30N D.1.2×105N
二.多选题(共1小题)
9.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
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
A.p甲一定大于p乙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D.p甲可能等于p乙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0.我国北方常遭遇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所谓沙尘暴可以简化为如下情景:快速向上刮起的大风将大量沙尘颗粒扬起后悬浮在空中,可视为这时风对沙尘的作用力与沙尘的重力平衡。
已知风对沙尘粒的作用力大小的可近似表达为f=1/2πρ空r2v2,式中ρ空为空气密度,r为沙尘粒的半径(沙尘粒可近似看成球体,且球体的体积V=4/3 πr3),v为风速,如果沙尘粒的密度ρ沙=3×103kg/m3,沙尘粒的半径r=2.5×10﹣4m,地面的空气密度ρ空=
1.25kg/m3,若空气密度ρ空随地面高度h的变化关系为每升高1km空气密度减少
0.21kg/m3,则要形成沙尘暴现象,地面的风速至少为m/s,当地面的风速为10m/s
时,沙尘暴的最大高度为k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0.3N,侧放于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橡皮对桌面的压强是0.3Pa②橡皮对桌面的压强是300Pa
③若沿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④若沿水平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答】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橡皮对桌面的压强p====300Pa,故①错误、②正确;
(2)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ρgh,
若沿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剩余部分的高度和密度不变,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故③正确;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块,剩余部分的高度减小,密度不变,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④错误。
综上可知,②③正确。
故选:B。
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
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甲、F乙大小关系是()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解答】解: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所以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即F甲>F乙;
因为正方体均匀,并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若把它竖直截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所以它们的厚度h相等,因为p=====ρgh,所以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p甲=p乙。
故选:B。
3.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对桌面的
压强
分别为p1、p2和p3把甲、乙、丙按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丙对桌面的压强为()A.p1+p2+p3B.C.D.
【解答】解: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ρgh,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ρ,边长分别为L甲、L
和L丙,则L甲=,L乙=,L丙=,如果按图所示的方法放置,则丙对地乙
面的压强:p====
==。
故选:C。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长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如甲的密度是3.0×103kg/m3,则乙的密度最接近()
A.2.0×103kg/m3B.2.5×103kg/m3
C.3.5×103kg/m3D.4.5×103kg/m3
【解答】解:因为p======ρgh,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
等,所以有ρ甲gh甲=ρ乙gh乙,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实心长方体的高度之比约为h甲:h
=3:2,所以ρ甲:ρ乙=2:3,则ρ乙===4.5×103kg/m3D。
乙
5.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块A立放砖块B平放,砖块的长、宽、高之比为4:2:1,若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是F A,压强为p 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是F B,压强为p B,则()
A.F A:F B=1:2;p A:p B=4:1B.F A:F B=1:2;p A:p B=2:1
C.F A:F B=1:1;p A:p B=2:1D.F A:F B=1:1;p A:p B=4:1
【解答】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块完全相同砖块的
重力G相等,所以,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和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受力面积之比:==,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和砖块B对地面压强之比:==×=×=,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 <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
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
【解答】解:(1)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甲乙压强相等,根据F=pS 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所以甲的重力<乙的重力。
甲乙是长方体,当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甲的受力面积增大,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乙的受力面积减小,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由于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旋转后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即p甲<p乙。
(2)△p=p﹣p'=﹣=,
因为面积变化相同,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所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即△p甲<△p乙。
故选:D。
7.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
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1:1B.1:2C.3:2D.3:1
【解答】解:由图图象可知,当V a=V b=10cm3时,m a=30g,m b=10g,
由ρ=可得,a、b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因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
所以,等高的实心圆柱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选:D。
8.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重为10N,边长为10cm,物体B边长为20cm,B对A的压强为3×103Pa,则B对A的压力为()
A.3×105N B.120N C.30N D.1.2×105N
【解答】解:
已知B对A的压强为3×103Pa,其受力面积为A的底面积:
S A=l A2=(0.1m)2=0.01m2,
根据p=可得,B对A的压力为:
F B=pS A=3×103Pa×0.01m2=30N,只有C正确。
故选:C。
9.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
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
A.p甲一定大于p乙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D.p甲可能等于p乙
【解答】解:把甲、乙均分为两部分,
甲最初对地面的压强p甲1=﹣﹣﹣①
乙最初对地面的压强p乙1=﹣﹣﹣②
由于它们均为实心正方体,且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
可得ρ甲ga=ρ乙gb,由于a小于b,所以ρ甲>ρ乙;
据ρ=可知,m=ρv,即甲切去的质量大于乙切去的质量,即G甲切>G乙切﹣﹣﹣⑤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则此时甲的整体产生的压强p甲==+=p甲1+﹣﹣﹣⑥
此时乙的整体产生的压强p乙==+=p乙1+﹣﹣﹣⑦
因为G乙切<G甲切,S甲′<S乙′,所以与不能比较大小;
又因为最初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p甲1=p乙1,所以不能判断出p甲与p乙的大小,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也可能等于,故BD正确。
故选:BD。
10.我国北方常遭遇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所谓沙尘暴可以简化为如下情景:快速向上刮起的大风将大量沙尘颗粒扬起后悬浮在空中,可视为这时风对沙尘的作用力与沙尘的重力平衡。
已知风对沙尘粒的作用力大小的可近似表达为f=1/2πρ空r2v2,式中ρ空为空气密度,r为沙尘粒的半径(沙尘粒可近似看成球体,且球体的体积V=4/3 πr3),v为风速,如果沙尘粒的密度ρ沙=3×103kg/m3,沙尘粒的半径r=2.5×10﹣4m,地面的空气密度ρ空=
1.25kg/m3,若空气密度ρ空随地面高度h的变化关系为每升高1km空气密度减少
0.21kg/m3,则要形成沙尘暴现象,地面的风速至少为4m/s,当地面的风速为10m/s
时,沙尘暴的最大高度为5km。
【解答】解:
(1)沙尘颗粒受重力G=mg=ρ沙Vg=ρ沙πr3g与空气作用力为f=πρ空r2v2作用而平衡,
在地面附近空气密度ρ0=1.25kg/m3,由平衡条件得:ρ沙πr3g=ρ空πr2v2,
则v===4m/s;
(2)当风速v=10m/s时,由ρ沙πr3g=ρ空πr2v2,得:
ρ===0.2kg/m3
空气密度ρ空随地面高度h的变化关系为每升高1km空气密度减少0.21kg/m3,
ρ与h的关系式是:ρ=ρ空﹣0.21h;
代入数据,有:0.2=1.25﹣0.21h,解得h=5km。
故答案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