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5压缩语段扩展语句练习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2019年全国卷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5分)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
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键信息: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
作答压缩语段题,首先通读材料,把握大意;其次,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最后,将要点分条表述出来。
材料分为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说明传统观点对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的看法。
第二句为第二层,主要意思是英国杜伦大学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出土的陶瓷器残片,结果表明这些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是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地中海地区的。
第三句为第三层,意在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据此,可概括出关键信息:中英联合考古研究;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
2019年全国卷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
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
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
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
本题要求“保留关键信息”,新闻共四句话,分为三层,第①②句为第一层,第③句为第二层,第④句为第三层。
从每层中提炼出关键信息,按照“时间+事件”的模式组织答案。
第一层的时间和事件是“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并加大了补水力度”。
第二层的主体事件是“河道上的发电站停用,以保证补水
全部灌入河道”。
第三层的主体事件是“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合并三层信息,再根据字数要求调整个别字词即可。
2018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归纳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抓住概括句,如,第一段“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第二段“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从中提炼概括即可。
注意字数限制。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不超过80个字。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消息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述的能力。
对消息评述,可侧重优点及存在问题。
要注意消息中出现了数字化、有声阅读等与科技进步相关的词语。
2019年浙江卷√√2018年浙江卷√√2017年浙江卷√2017年山东卷√
2017年天津卷√
考纲原文
表达应用 E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考情观察从近三年高考语文试卷来看,对于本考点的考查具有以下特点:
(1)考查形式多样。
虽然一般都采用主观题型考查,但其设问形式富有变化。
(2)材料富有时代特色。
(3)压缩语段有单独设题考查的,也有与应用类文本结合考查的,具体考查考生语言运用与建构的能力;扩展语句主要考查考生选词扩展的能力。
(4)这两个考点也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结合起来考查,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考点研究核心突破
考向压缩语段
一概括要点
概括要点型压缩是指提取材料的主要内容,对所给材料进行概括。
根据所给材料的表达特点,可以分为记叙类压缩、描写类压缩、说明类压缩和议论类压缩等形式。
解答概括语段要点类题“四步骤”
第一步,审查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速读语段材料,确定材料的文体。
第三步,根据文体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压缩。
1.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
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
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信息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
具体如下:
给语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要点→比较整理概括要点→查看验证是否达标
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
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
具体如下:
如果是将提取的有效信息整合成句,要注意语句的通顺;如果是将提取的有效信息整合成几个关键词,要注意关键词中内容有无重复之处。
(2017·山东高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会对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参差不齐之感。
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固的保护层,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作答压缩语段题,首先通读材料,把握大意;其次,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最后,将要点分条表述出来。
材料共有四句话,每一句话为一层意思。
将每一层意思概括出来,最后综合作答即可。
注意语言的流畅和字数限制。
答案中国古代木构房屋具有台基高、出檐大,分隔方式灵活,构件有艺术美,涂漆形成保护层的特点。
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布了2019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中国机构表现优异。
榜单显示,中国有17家机构跻身全球百强研究机构。
中国10家领先的机构为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开大学。
化学是中国实力最强的学科,有5家机构跻身化学科研产出全球前100。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然》杂志发布2019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17家中国研究机构跻身全球百强,这些机构多属于名牌大学,化学是中国实力最强的学科。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
第一句可概括为“《自然》杂志发布2019年自然指数年度榜单”,第二句可概括为“17家中国研究机构跻身全球百强”,其他句依此类推,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语言表达简洁顺畅即可。
2.(2019·全国卷Ⅲ)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
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
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
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4月21~28日;②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
③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④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新闻语段压缩的答题思路为:(时间、地点)+主体+事件。
新闻共四句话,第①句点明时间和主要事件,第②③句具体说明中国队的获奖情况,第④句重点介绍马龙的比赛及获奖情况。
可据此提取关键信息,根据字数要求组织语言作答。
二拟写新闻
拟写新闻主要包括拟写标题、一句话新闻、导语、结束语以及压缩主体等。
1.拟写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有单标题和多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之分,其中正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引题和副题用以说明背景、概述意义,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
考试通常要求写单标题,并有字数限制。
因为标题要求高度概括,所以压缩时不必拘泥于新闻要素是否齐全,只要求两个必备因素:主体和事件。
拟写用语一般较直白、简洁,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双关、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
2.拟写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是最简洁的新闻,要求高度概括。
只要将主要的人、事交代清楚即可,时间性较强的动态新闻则应交代时间。
句子表达形式一般常用主谓句,但不一定是个单句,短复句亦可。
这类题答案一般包括:①主体事件名称;②(必要的)时间(重要的高精尖科技实验时效性很强,有时要落实到分秒)、地点;③主体事件目前的状态、结果、趋势等。
3.拟写新闻导语
标准的新闻导语一般包括:
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和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拟定新闻导语的简要公式:
时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
试题若要求根据新闻的主体写导语,考生应仔细阅读主体部分,从中提炼出各个要素,然后加以连缀。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将其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据京华时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泰国期间,中泰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跨国铁路激发“泛亚铁路网”联想,高铁所代表的“中国速度”,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介绍,中国高铁在国内大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谋划“走出去”。
目前中国已经与包括美国、巴西、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高铁合作关系。
他认为,中国高铁能在短短几年间驶出国门,主要有三大优势:首先是性价比,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其次是技术;最后是安全性。
剖析第一步:找出新闻的陈述对象“谁”——中国高铁。
第二步:从“干什么”角度概括事件主体——走出国门。
第三步:明确这则消息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三大优势。
第四步:用一句话概括,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三大优势助中国高铁走出国门
3.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5字)、导语(不超过100字)。
央广网北京消息(记者李赢)
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中国第31项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自120多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
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
红河哈尼梯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崇山峻岭环境中人类生态系统的杰出范例,以“四素同构”为特色和架构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发展了人类在极限自然条件下顽强的生存能力、伟大的创造力和乐观精神。
至此,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地,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
答案标题: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数达45项
导语:6月2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审议通过中国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为中国第31
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5项。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和导语的能力。
首先把握材料的陈述对象“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及“中国世界遗产数目”,可据此构建新闻标题。
导语可根据简要公式来拟定,即:时间(6月22日)+地点(柬埔寨首都金边)+对象(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事件(通过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义(成为中国第31项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总数达45项)。
4.把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5个字)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获得欧盟1200万欧元的资助,利用陀螺仪技术开发一种微型生物传感器,帮助医生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
研究人员在直径不足十分之一毫米,仅相当于一粒尘土大小的光盘表面上,涂上只与肿瘤标记物发生结合反应的特定蛋白或DNA。
这种微型光盘有两种振荡模式,当肿瘤标记物与光盘上的蛋白或DNA结合后,由于重量失衡,光盘的振荡频率会发生改变。
通过测量振荡频率的差别,医生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标记物。
理论上认为,即便只有一个肿瘤标记物分子与光盘结合,医生也能利用这种便携式的医学设备测量出来。
这将为医生提供一种非常重要的早期诊断癌症的治疗技术手段。
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控制癌症的关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英国科学家获资研发微型生物传感器诊断早期癌症。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首先看清新闻结构,如果第一段是导语,那么概括导语即可,本文第一段是新闻的主要内容,我们只需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即可。
三提取关键词
关键词指的是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
提取关键词是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一个综合,主要考查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提取分“四步”
1.压缩内容:仔细研读原文提供的信息,弄清其内在关系,明确材料所陈述的对象或议论的中心观点,然后尽可能简练地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提取主干:对原文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后,将相同或相近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提取概括原文最主要的信息,用一句话将材料的内容概括出来。
3.筛选比较: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做进一步的筛选,从中提炼出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关键词。
一般情况下,关键词就“镶嵌”在主要信息之中,考生只需以“压缩语段”的方式为“滤网”,将关键词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数量逐一提取出来即可。
4.整合检查:对所选的关键词来一个回头看。
先看一下关键词中内容有无重复之处,再看一下信息要点全不全(高考评分标准往往按信息点给分),最后将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是否连贯,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语段的中心内容。
(2016·浙江高考)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
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
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
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
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第一步,压缩内容:首先确定该则材料的叙述对象为“引力波”,第一段介绍了引力波的概念。
第二段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
第三段是引力波的发现带来的影响。
第二步,提取主干:提取后两段的关键词语,使之与“引力波”组合成一个能够概述材料主要内容的句子“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三步,筛选比较: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做进一步的筛选,从中提炼出“引力波”“首次”“发现”“影响”等关键词。
第四步,整合检查:将“引力波”“首次”“发现”“影响”等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是否连贯,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语段的中心内容。
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影响(或“意义”)
5.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聚乳酸合成新进展复合应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段介绍的话题是“聚乳酸的共性”。
然后文段从两个方面介绍聚乳酸的合成。
接着介绍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
最后介绍聚乳酸复合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提炼关键词即可。
6.阅读下面的材料,提取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
河北邱县是漫画之乡。
近期记者在当地走访时发现,当地出现了一种反腐漫画,这些漫
画都出自基层农民之手,还被放到了中纪委的网站上。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农民反腐漫画的突出特征就是接地气——这些漫画的作者本身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甚至自己就是亲历者,能够近距离地了解舆情民意。
同时,这也是一种艺术创新:将廉政文化教育与漫画的艺术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创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反腐漫画农民接地气艺术创新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提取关键词类题目,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段表述的主体;二是表述主体的特征。
材料记叙的主体是漫画之乡邱县出现的反腐漫画,主体的特征主要是邱县出现的反腐漫画都出自农民之手,体现农民的意愿,是一种艺术创新。
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后,可以根据语段表述的主体提取相关的关键词语:反腐漫画(表述主体),农民(创作者)、接地气(内容特征)、艺术创新(主体的特征)。
四下定义
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
这种题一般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些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
下定义题型解题格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
运用下定义“公式”,遵循“三步骤”
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
“被定义概念”是小概念,暂且用“小”来代替,“邻近大概念”是“被定义概念”的上一级概念,暂且用“大”来代替;“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也用一个字“特”来代替。
那么,下定义的公式也可以简化为“小=特+大”。
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步骤一: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
如要给“笔”下定义,要先找到“笔”的“邻近大概念”——“文具”。
以“东西”“物质”为“大”不行。
前者太口语化,后者太宽泛,也就是说,“笔是东西”与“笔是物质”都不贴切。
以“工具”为“大”,说“笔是工具”,也不太贴切,只有说“笔是文具”才贴切、准确。
步骤二:找“特”,即找到被下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
“笔”的本质特点为“用来写字画图”;而“细长的”“可以握在手中”等,是次要特点,可以略去。
步骤三:连接“小”与“‘特’加‘大’”
以“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一“公式”来表述。
根据上面例子,“笔”的定义应为“笔是用来写字画图的文具”。
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