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适应性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适应性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42分)
1. (3分)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如图的是()
A . 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B . 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C .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 (3分)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 氯化钠的电子式为
B . 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 .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式:
D . 重水的化学式为 H2O(或D2O)
3. (3分)“脑黄金”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实脑黄金(DHA)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出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A . (C25H51COO)3C3H5
B . (C25H39COO)3C3H5
C . (C26H41COO)3C3H5
D . (C26H47COO)3C3H5
4. (3分)(2017·新课标Ⅲ卷)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 . 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 . 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 . 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2NA个P﹣Cl键
5. (3分)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 . 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
C . 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D .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6. (3分) (2016高一上·天门期中) 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
①H2SO4②NaHSO4③HNO3④HCl⑤CH3COOH.
A . ①②⑤
B . ①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7. (3分)化学实验室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正确的是()
A . 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后,再检验
B . 鉴别溶液中是否有SO42﹣,用盐酸酸化
C . 为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D . 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
8. (3分) (2016高二上·宣城期中)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 . 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 .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 .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 .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9. (3分)(2016·宜丰模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属钠、镁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 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略高于试管底
C . 1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0.2NA个OH﹣离子
D . 1.2克CH4所含有的共价键数与0.1 mol NH3所含的共价键数相同
10. (3分) (2016高一下·连云港期中) 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碱性:NaOH>Mg(OH)2>Al(OH)3
B . 原子半径:Na<Mg<Al
C . 离子半径:Na+<Mg2+<Al3+
D . 单质的还原性:Al>Mg>Na
11. (3分)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I2(g)+H2(g) 2HI(g) ΔH=-9.48 kJ·mol-1
(ⅱ)I2(s)+H2(g) 2HI(g) ΔH=+26.48 kJ·mo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
B . 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 . 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
D . 反应(ⅱ)的反应物的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12. (3分) (2016高一下·习水期中) 工业上用含有少量氧化铁杂质的废铜粉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过量酸”不适合用硝酸或浓硫酸,固体B可以用CuO、Cu(OH)2或Cu2(OH)2CO3
B . 通入的气体A可以是O2或Cl2
C . 通入气体A之前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Fe2+、Cu2+、H+
D . 将从溶液中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无水硫酸铜
13. (3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目的检查装置气密性
实验室用纯碱和稀硫
酸制备二氧化碳
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
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
盐酸
选择合适的试剂,可
分别制取少量CO2、
NO和O2
实验
装置
A . A
B . B
C . C
D . D
14. (
3分) (2018高一上·北京期末)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氨气
B. 为确认CuSO4生成,
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C. 制备纯净的
Fe(OH)2
D. 除去Cl2中含有的
少量HCl气体
A . A
B . B
C . C
D . D
二、本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

(共5题;共58分)
15. (9分)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实践及化学实验中应用广泛.
(1)实验室常用Cu和稀硝酸反应可以制备NO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NO气体应用________方法收集.
(2) NO、NO2等氮的氧化物会对大气产生污染,可用NH3处理.实验室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NH3处理NO2可使之转化为对大气无污染的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将在标准状况下收集的一试管NO2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假设试管中溶液不扩散,则试管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将单质铜投入到稀硫酸中,看不到明显现象,但接着向混合体系中加入一定量下列________ (填物质编号)物质后,可看到铜逐步溶解.
①浓H2SO4②H2O2③BaCl2④KNO3⑤FeCl3.
16. (9.0分) (2018高二上·菏泽期中) 甲烷作为一种新能源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竖炉冶铁过程中,甲烷在催化反应室中产生水煤气(CO和H2)还原氧化铁,有关反应为:
CH4(g)+CO2(g) =2CO(g)+2H2(g)△H=260kJ·mol-1
2CO(g)+O2(g) = 2CO2(g)△H= -566kJ·mol-1
则CH4与O2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装置Ⅰ为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通过装置Ⅱ实现铁棒上镀铜
①a处应通入________(填CH4或O2),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②电镀结束后,装置Ⅰ中溶液的pH________。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装置Ⅱ中Cu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17. (15.0分)(2018·石嘴山模拟) 酮洛芬是一种良好的抗炎镇痛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化合物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由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写出C→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 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种。

(5) I.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I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I.其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波峰,且面积比为1:1:1:1:3
请写出以甲苯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__(无机试剂可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图: 。

18. (11.0分)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通常有两种工艺,如图所示。

因向铝土矿中加入NaOH时形成的赤泥(残渣)中常含有铝硅酸钠,故流程乙常处理SiO2含量小于8%的铝土矿,若SiO2含量较高则可采用流程甲来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流程甲滤液D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通入过量CO2”能否改用盐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

(5)滤液E、K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溶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

19. (14.0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期末) 自来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常用莫尔法测定水体中氯离子含量。

实验过程如下:向水样中加入K2CrO4 (黄色) 溶液作指示剂,用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

已知:Ag2CrO4为不溶于水的砖红色沉淀;常温下Ksp(AgCl)=1.8×10-10 ,Ksp(Ag2CrO4)= 1.8×10-12。

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应使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 滴定管,原因是________。

(2)水样应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强酸性时加入K2Cr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测得数据如下表:
编号123 V(水样)/mL10.0010.0010.00 c(AgNO3)/ mol·L-10.0010
V(AgNO3)/mL 3.75 4.01 3.99计算水样中氯离子的含量为________mg/L(保留2位小数)
(5)滴定结束后:
①当溶液中的残余c(Cl-)=1.8×10-5mol/L,则此时溶液中c(CrO42-)=________。

②已知2AgCl+ CrO42- 2Cl-+Ag2CrO4,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6)下列情况会造成实验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_。

(填标号)
A . 锥形瓶洗涤后未干燥
B . 滴定前,未使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C .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D .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滴定结束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4题;共4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本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

(共5题;共58分) 15-1、
15-2、15-3、15-4、16-1、
16-2、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8-4、
18-5、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