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曲目《春节序曲》、《春之声》、《春天来了》、《新疆之春》
年级科目:音乐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备课人:魏丽娜
第1周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2、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热情、乐观、奔放、欢快等。
学习重难点
重点:欣赏《春节序曲》、《春之声》、《春天来了》、《新疆之春》四首曲子。
三、《春天来了》
1、初次聆听《春天来了》。
2、乐曲简介。
3、再次聆听《春天来了》。
出示要求:聆听时注意曲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要素,体验、理解曲子的音乐情绪。
4、学生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教师简单补充,在补充的同时同步播放音乐片段,也可让学生再次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也可加深其对作品的印象。
四、《新疆之春》
难点:体会器乐的魅力。
学习过程
学案(编写试题等)
导案(教法,学法设计意图等等)
自主学习案
一、导入新课
播放春天美景动画,让学生快速感受春天。把学生带入春天的美丽画卷
二、学生自主学习。
1、《春节序曲》。节奏是()旋律特点是()速度()力度(),曲子的音乐情绪是()
2、《春天来了》节奏是()旋律特点是()速度()力度(),曲子的音乐情绪是()
通过视频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欣赏曲目的节奏、旋律、速度、和力度特点
三、合作探究案
一、《春节序曲》
1、初次聆听《春节序曲》。
2、乐曲简介。
3、再次聆听《春节序曲》。
出示要求:聆听时注意曲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要素,体验、理解曲子的音乐情绪。
4、学生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关于春天的曲子启发学生形象思维;脑海里呈现出各种春天的美景。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但在感受音乐形象方面还要加强练习。聆听音乐的意境还没能达到要求。
1、初次聆听《新疆之春》。
2、乐曲简介。
3、再次聆听《新疆之春》。
出示要求:聆听时注意曲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要素,体验、理解曲子的音乐情绪。
4、学生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教师简单补充,在补充的同时同步播放音乐片段,也可让学生再次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也可加,在补充的同时同步播放音乐片段,也可让学生再次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也可加深其对作品的印象。
二、《春之声》
1、初次聆听《春之声》。
2、乐曲简介。
3、再次聆听《春之声》。
出示要求:聆听时注意曲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要素,体验、理解曲子的音乐情绪。
4、学生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教师简单补充,在补充的同时同步播放音乐片段,也可让学生再次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也可加深其对作品的印象。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欣赏曲目的情绪。
并通过欣赏感受春天的美。
四、探究质疑
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加以补充。
提出难点
五、布置作业:
欣赏有关春天的曲子
。
六、小结:通过欣赏《春节序曲》、《春之声》、《春天来了》、《新疆之春》
同学们一起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在以后的欣赏课中我们还要继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年级科目:音乐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备课人:魏丽娜
第1周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2、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热情、乐观、奔放、欢快等。
学习重难点
重点:欣赏《春节序曲》、《春之声》、《春天来了》、《新疆之春》四首曲子。
三、《春天来了》
1、初次聆听《春天来了》。
2、乐曲简介。
3、再次聆听《春天来了》。
出示要求:聆听时注意曲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要素,体验、理解曲子的音乐情绪。
4、学生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教师简单补充,在补充的同时同步播放音乐片段,也可让学生再次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也可加深其对作品的印象。
四、《新疆之春》
难点:体会器乐的魅力。
学习过程
学案(编写试题等)
导案(教法,学法设计意图等等)
自主学习案
一、导入新课
播放春天美景动画,让学生快速感受春天。把学生带入春天的美丽画卷
二、学生自主学习。
1、《春节序曲》。节奏是()旋律特点是()速度()力度(),曲子的音乐情绪是()
2、《春天来了》节奏是()旋律特点是()速度()力度(),曲子的音乐情绪是()
通过视频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欣赏曲目的节奏、旋律、速度、和力度特点
三、合作探究案
一、《春节序曲》
1、初次聆听《春节序曲》。
2、乐曲简介。
3、再次聆听《春节序曲》。
出示要求:聆听时注意曲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要素,体验、理解曲子的音乐情绪。
4、学生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关于春天的曲子启发学生形象思维;脑海里呈现出各种春天的美景。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但在感受音乐形象方面还要加强练习。聆听音乐的意境还没能达到要求。
1、初次聆听《新疆之春》。
2、乐曲简介。
3、再次聆听《新疆之春》。
出示要求:聆听时注意曲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要素,体验、理解曲子的音乐情绪。
4、学生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教师简单补充,在补充的同时同步播放音乐片段,也可让学生再次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也可加,在补充的同时同步播放音乐片段,也可让学生再次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也可加深其对作品的印象。
二、《春之声》
1、初次聆听《春之声》。
2、乐曲简介。
3、再次聆听《春之声》。
出示要求:聆听时注意曲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要素,体验、理解曲子的音乐情绪。
4、学生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教师简单补充,在补充的同时同步播放音乐片段,也可让学生再次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也可加深其对作品的印象。
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欣赏曲目的情绪。
并通过欣赏感受春天的美。
四、探究质疑
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加以补充。
提出难点
五、布置作业:
欣赏有关春天的曲子
。
六、小结:通过欣赏《春节序曲》、《春之声》、《春天来了》、《新疆之春》
同学们一起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在以后的欣赏课中我们还要继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