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师教育培训备战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讲义含练习答案解析考点04 宇宙中的地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04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热度★☆☆☆☆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宇宙的物质组成
宇宙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

⎪⎧
银河系
⎩⎪

⎪⎧太阳系
⎩⎪

⎪⎧地月系
⎩⎪

⎪⎧地球
月球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2.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①八颗行星
⎩⎪

⎪⎧
类地行星: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
巨行星:E木星、F土星
远日行星:G天王星、H海王星
②普通性
⎩⎪

⎪⎧运动
特征
⎩⎪

⎪⎧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图示法记忆八颗行星的特征
(2)特殊性
考向一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
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答案】1.B 2.C
【解析】1.M天体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故M天体可能是水星或金星。

2.M天体无生命的根本原因是距日较近,表面温度高,没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也没有适宜生命呼吸的大气。

考向二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
条件①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②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③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
发射时间①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②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
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我国航天基地的有利区位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答案】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因素:天气多变。

【解析】从“等高线稀疏,海拔在200米以下”可获取地形平坦开阔的信息。

由图可知,①地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同时可获取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多阴雨天气,不利于航天器发射和回收;从图中海陆位置可获取“临海”,则海运便利。

2016年10月19日欧洲航天局火星登陆器“施克亚巴瑞里”脱离轨道器,正在朝火星表面推进。

读表格
中的相关数据,回答1—2题。

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地球 1.00 1.00 1年23时56分23°26′
火星0.11 0.15 1.9年24时37分23°59′
1.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A.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B.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C.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D.火星和地球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长度一样
2.有科学家提出利用温室效应来“解冻火星”,使火星适合人类居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使用温室气体作为“解冻”火星的主要原料,增强保温作用
B.地球和火星都属于太阳的卫星,“解冻”以后都适宜生物生存
C.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气温低于地球所以需要“解冻”
D.与地球相比火星为巨行星,更容易受到小行星的撞击,不适宜人类居住
2017年12月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

“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1.3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

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

完成3—4题。

3.开普勒—90星系
A.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B.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C.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D.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
4.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表层温度高B.昼夜温差大C.大气厚度薄D.星球密度小
金星凌日是一种天文现象,这种现象发生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读下图,完成5—6题。

5.如上图,金星凌日现象发生时,金星在太阳表面形成的小黑点的移动方向是
A.从a到b B.从b到a
C.从c到d D.从d到c
6.与金星凌日现象成因类似的天文现象是,
A.日食B.月食C.流星D.黑子爆发
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点49分,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拍下了人类历史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

同年,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称,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

据此,回答7—8题。

7.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
A.脱离了太阳系B.到地球的距离大于到火星的距离
C.美国正值日落D.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8.如果火星上存在液态水,说明火星
A.有生命存在B.表面的平均温度高于地球
C.有雨雪现象D.可能为登陆者提供水资源
2018年5月21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月中继卫星“鹊桥号”进入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使命轨道。

2019年1月3日,飞行约40万千米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中部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

下图示意地球、月球、拉格朗日L2点位置及“鹊桥号”中继星发射运行轨道。

据此完成9—10题。

9.人类不能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其背面
A.永远背对着地B.永远处于黑夜C.距离地球十分遥远 D.不能反射阳光
10.“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于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号”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这说明
A.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相同
B.月球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不相同
C.“嫦娥四号”探测器克服了强温差的月面环境
D.“嫦娥四号”探测器直接建立了与地球的联系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11—12题。

11.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一个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减慢B.天山牧民将牛羊赶往云杉林之上的牧场
C.好望角森林火险等级逐步升高D.堪培拉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12.与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其主要区位优势是A.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射成本低B.劳动力素质高
C.发射窗口多D.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13.下图中,美国的莫纳克亚山天文台观测条件好,简述其优势条件。

(上海卷)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
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
考点冲关
【答案】1.BC 2.AC
【解析】1.从表中看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比地球小的多,没有形成厚厚的大气层;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接近,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B正确;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C正确;火星的公转周期为1.9年,地球的公转周期是1年,火星四季比地球长。

2.可以使用温室气体作为“解冻”火星的主要原料,增强保温作用,A正确;地球和火星都属于太阳的行星;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气温低于地球所以需要“解冻”,C正确;从表中看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比地球小,与地球相比火星为类地行星。

【答案】3.D 4.A
【解析】3.本题以NASA公布的最新太空发现为背景,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银河系直径约8万光年,而该星系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说明在银河系内,又以某一颗恒星为中心组成的恒星系,类似于太阳系。

故选D。

4.本题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从材料看,开普勒—90i距离恒星近,表层温度高,不利于生命存在;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星球密度估计与地球类似,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

故选A。

【答案】5.C 6.A
【解析】5.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面的一部分光线,发生“金星凌日”现象.金星和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西向东,故看到金星向东移动,即从c到d,C正确。

6.金星凌日是金星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日食是月亮挡住了太阳的光线,A正确。

【答案】7.B 8.D
【解析】7.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并没有脱离太阳系,A错;冥王星在太阳系的边缘,火星是靠近冥王星一测,探测器到地球的距离大于到火星的距离,B正确;美国在西时区,其东部时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7月14日19点49分时,美国不可能是日落时刻,C错;7月北极是极昼期,D错。

故选B。

8.生命存在的条件有三:适宜的温度,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的水。

若火星上有液态的水,但其大气没有氧,不一定有生命存在;火星在地球轨道外侧,其表面大气稀薄,表面平均温度低于地球;天气现象除了有水汽,还要有水汽凝结的条件,火星条件不具备;如果火星上存在液态水,可能为登陆者提供水资源。

故选D。

【答案】9.A 10.C
【解析】9.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所以月球绕地球运动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永远用同一面对着地球,而另一面(即月球的背面)则永远背对着地球。

据此分析选A。

10.月球没有大气,所以白天月球表面温度很高,夜晚月球表面温度很低,温差极大。

“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号”中继星能传回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说明“嫦娥四号”探测器克服了强温差的月面环境;“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卫星与地球联系。

AB选项内容通过材料不能分析得出。

据此分析选C。

【答案】11.B 12.D
【解析】11.地球自转的速度与季节无关,A错误: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一个月后为5月20日前后,南半球进入冬季,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此时温和多雨,C错误;堪培拉的正午太阳高度在这一个月逐渐减小;云杉林之上为夏季牧场,B正确。

故选B。

12.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要求:纬度较低,海拔较高;发射窗口多,安全性高等。

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与其他三地相比最大的优势为纬度较低,D正确;文昌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发射窗口较少,C错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射成本关系不大,当地劳动力素质与其他三地相比没有明显优势,A、B错。

选D。

13.【答案】纬度较低,能观测到部分南半球星空;海拔高,大气能见度好,观测时间较长;美国天文观测的技术设备先进。

【解析】从纬度、海拔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天文台的观测条件:纬度较低,能观测到部分南半球星空;海拔高,大气能见度好,观测时间较长;美国天文观测的技术设备先进。

直通高考
【答案】1.D 2.C
【解析】1.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表面是岩石组成,热容量小,昼夜温差大;月岩表面热胀冷缩作用强,物理风化作用强,破坏月球表面岩石形成月壤。

选D正确。

2.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

选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