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课演讲PPT--外来物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叶冷水花
铺散或直立。茎肉质,多分枝,高3~17cm,粗 1~1.5mm。叶小,同对叶不等大,倒卵形至匙形, 长3~7mm,宽1.5~3mm,先端钝,基部楔形或渐 狭,边缘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钟乳体条 形,上面明显,横向排列,整齐,叶脉羽状,中脉 稍明显,在近先端消失,侧脉不明显;叶柄长 小叶冷水花 1~4mm;托叶不明显,三角形,长约0.5mm。雌 雄同株,有时同序,聚伞花序密集成近头状,长 1.5~6mm。雄花具梗,花被片4,卵形,外面近先 端有短角状突起;雄蕊4;退化雌蕊不明显。雌花 较小;花被片3,稍不等长,在果期中间的一枚长 圆形,与果近等长,侧生二枚卵形,先端急尖,薄 膜质;退化雄蕊不明显。瘦果卵形,长约0.4mm, 熟时变褐色,光滑。
形态特征
铺散或直立。茎肉质,多分枝,高3~17cm,粗 1~1.5mm。叶小,同对叶不等大,倒卵形至匙形,先端 钝,基部楔形或渐狭,边缘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浅绿 色,钟乳体条形,上面明显,横向排列,整齐,叶脉羽 状,中脉稍明显,在近先端消失,侧脉不明显;叶柄长 1~4mm;托叶不明显,三角形,长约0.5mm。雌雄同 株,有时同序,聚伞花序密集成近头状,长1.5~6mm。 雄花具梗,花被片4,卵形,外面近先端有短角状突起; 雄蕊4;退化雌蕊不明显。雌花较小;花被片3,稍不等 长,在果期中间的一枚长圆形,与果近等长,侧生二枚 卵形,先端急尖,薄膜质;退化雄蕊不明显。瘦果卵形, 长约0.4mm,熟时变褐色,光滑。 纤细小草本,耐阴湿,常生于路边、溪边和石缝等潮湿 环境中。果实小而易于传播。花果期通常在夏秋两季。
形态特征:
浮水植物。 凤眼莲因每叶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 长,其根生于节上,根系发达,靠毛根吸收养分, 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 叶单生,直立,叶片卵形至肾圆形,顶端微凹,光 滑;叶柄处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 长。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 老根偏黑色。穗状花序,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 状,上方的花瓣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鲜黄 色斑点,形如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 常耀眼、靓丽。 蒴果卵形,有种子多数。
原产地:美国东部、古巴等地。 中国分布现状:已分布在十余个省市。估计其分布 区更大,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外都可能有分 布。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稻秧、稻谷、稻草及其制 品、其他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传播。1976年进入 日本,1988年扩散到朝鲜半岛。1988年首次发现于 河北省唐山市,1990年在北京清河发现。到1997年, 它已在8省(直辖市)54个县、市出现,破坏了310 000hm2农田。飞翔的成虫可借气流迁移10000米以 上。此外,还可随水流传播。寄主种类多,危害面 广。成虫蚕食叶片,幼虫危害水稻根部。危害秧苗 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
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20世纪30年代末随 日军侵华引种至中国,起先在上海郊区栽培 用作养马饲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南方一 些省市将其作为猪羊饲料推广,随后又被进 一步引入中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该草已 成为恶性杂草,在中国23个省市有发生。 空心莲子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杂草,生命 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 生长。空心莲子草主要在农田空地、鱼塘、 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害。
特性:纤细小草本,耐阴湿,常生 于路边、溪边和石缝等潮湿环境中。 果实小而易于传播。花果期通常在 夏秋两季。
原产地:南美洲热带地区; 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浙江、江西、 福建、广东、香港、海南、 广西。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 : 1928年在台北采到标本。该 种常随带土苗木传播,成为 一种常见的园圃杂草。逃逸 后在一些低海拔山地、沟谷 归化,排挤本土的石生和附 生草本植物,并对当地的生 物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
草胡椒
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肉质草本,喜 潮湿,常生长于林下湿 地、石缝中、宅舍墙脚 下或为园圃杂草。通常 在每年的春季1月和秋 季8月开花。该种生命 力强,其花靠风媒传粉, 种子极小,易于散布, 其下部节上生有不定根, 营养繁殖旺盛。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
20世纪初在香港开始成为杂草。 本种由于种子和营养繁殖能力 都极强,常随带土苗木传播, 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容 易蔓延成片,成为优势群落, 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降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目 前,尽管草胡椒在我国只是一 般性园圃杂草,没有对农业生 产造成严重危害,但侵入潮湿 的山谷、森林后,有可能大规 模蔓延,因此应该防患于未然, 及时加以防治。
空心莲子草
苋科,多年生宿根性杂 草,原产巴西,20世纪 30年代末随日军侵华引 种至中国,已被列为中 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具有药用价值。生命力 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 迅速,水陆均可生长。
特征:水生型植株,无根 毛,茎长达1.5~2.5m;陆 生型植株可形成直径达 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 有根毛,株高一般30cm, 茎杆坚实,节间最长15cm, 直径约3~5mm,髓腔较小。 叶对生,长圆形至倒卵状 披针形。头状花序具长 1.5~3cm的总梗。花白色 或略带粉红,雄蕊5。 原产地:巴西 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及 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 天津近年也发现归化植物。
寄生植物:
稻水象甲食物复杂, 寄主范围非常广泛。 Okada(1978)论述在美国成虫取食的寄主植物 有7科、56属、76种, 幼虫可取食的有5科、18 属、22种。Iwamoto(1986)报道在日本成虫可 在86种植物上取食, 幼虫取食植物22种。 稻水象甲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 其次是禾 本科、泽泻科、鸭跖草科、莎草科、灯心草科 杂草。
土荆芥
高50~80cm,茎直立,多分枝, 具棱;有毛或近无毛。叶长圆状 披针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稀疏不 整齐的大锯齿,具短柄,下面有 散生油点并沿脉稍有毛,下部的 叶长达15cm,上部叶逐渐狭小而 近全缘。花两性及雌性,通常3~5 个团集,生于上部叶腋;花被裂 片5,较少为3,绿色;雄蕊5;花 柱不明显,柱头通常3,较少为4, 丝状,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 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强烈香味。 通常生长在路边、河岸等处的荒 地中以及农田中。花期和果期的 时间较长。种子繁殖。
外来物种入侵
组员:fancxn
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渠道)
有意引种:
作为牧草、饲料、观赏植物、药用植物、改善环境 植物、食物、麻类作物、宠物、水产养殖品种、异 地放生等。
无意引种:
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船只携带、海洋垃圾等。
外来物种入侵的后果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 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 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破坏生态平衡 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 物种灭绝。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 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源和空间资源, 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水葫芦
别名:水葫芦、凤眼蓝、 水葫芦苗 科:雨久花科属:凤眼莲属 原产地:巴西 中国分布现状 :华北、华 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特征: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 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长, 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 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 泡又称水葫芦。须根发达, 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 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 植物。但是也有害处:
工作人员正在喷洒农药减缓疫情
稻水象甲成灾,植保站人员进行疫检 工作
二斑叶螨
学名:Twospotted spider mite 类属:蜱螨目 叶螨科 叶螨属 形态特征 雌成螨: 体长0.42~0.59毫米,椭圆形,体背有刚 毛26根,排成6横排。生长季节为白色、黄白色,体 背两侧各具1块黑色长斑,取食后呈浓绿、褐绿色; 当密度大,或种群迁移前体色变为橙黄色。滞育型 体呈淡红色。 雄成螨: 体长0.26毫米,近卵圆形,前端近圆形, 腹末较尖,多呈绿色。与朱砂叶螨难以区分。 卵: 球形,光滑,初产为乳白色,渐变橙黄色,将 孵化时现出红色眼点。 幼螨:初孵时近圆形,体长0.15毫米,白色,取食 后变暗绿色,眼红色,足3对。若螨: 前若螨体长 0.21毫米,近卵圆形,足4对,色变深,体背出现色 斑。后若螨体长0.36毫米,与成螨相似。
为果树杀虫
稻水象甲
鉴别特征:成虫长2.6~3.8mm。喙 与前胸背板几等长,稍弯,扁圆筒 形。前胸背板宽。鞘翅侧缘平行, 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翅端半部 行间上有瘤突。雌虫后足胫节有前 锐突和锐突,锐突长而尖,雄虫仅 具短粗的两叉形锐突。蛹长约3mm, 白色。幼虫体白色,头黄褐色。卵 圆柱形,两端圆。 生物学特性:半水生昆虫,成虫在 地面枯草上越冬,3月下旬交配产卵。 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初孵幼虫 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 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 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成 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 可达156天。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 平方米200头以上。
中文异名:秋幕毛虫,秋幕 蛾 、美国白灯蛾、色狼虫 (幼虫)。 鳞翅目、灯蛾科 鉴别特征:成虫白色中型蛾 子,体长13—15mm。复眼 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 胸部背面密布 白色绒毛。 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上 有几个褐色斑点.雌虫触角 锯齿状,前翅纯白色.卵球 形.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根 据头部色泽分为红头型和 黑头型两类.蛹长纺锤形, 暗红褐色,茧褐色或暗红色, 由稀疏的丝混杂幼虫体毛 组成。
原产地:中、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至 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 :北京、山东、陕西、上海、浙江、 江西、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广西、湖南、 湖北、重庆、贵州、云南
1864年在**省台北淡水采 到标本。本种数量大,对 生长环境要求不严,极易 扩散。在我国长江流域, 该种经常和一年蓬、黄花 蒿等植物混生在一起形成 杂草群落,侵入并威胁种 植在长江大堤的护堤美化 的结缕草草坪。该种含有 毒的挥发油,对其他植物 产生化感作用。同时还是 常见的花粉过敏源,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
外来植物:
水葫芦、刺花莲子草、空心莲子草、杂配藜、 土荆芥、小叶冷水花、草胡椒 等。
外来昆虫:
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稻水象甲、 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蔗扁蛾、苹果绵蚜、 葡萄根瘤蚜、二斑叶螨、马铃薯甲虫、小楹 白蚁、红脂大小蠹等。
拉丁文名 :Peperomia] pellucida 鉴别特征 :茎直立或基部有 时平卧,下部节上常生不定根; 茎分枝、圆形,淡绿色。叶互 生,薄而易折,卵形,先端短 尖或钝,基部阔,心形;长与 宽,淡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枝 端,直立,淡绿色。花小,两 性,无花被,雄蕊2;子房椭 圆形,柱头顶生。 科 属:胡椒科 类 别: 一年生草本 原产地 :热带美洲;现广泛 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 :福建、广东、 海南、香港、广西、云南南部
生态习性
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 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 黄。 每年4月底5月初在历年的老根上发芽,至年底霜冻后休眠。 在水质符合、气温适当、通风较好的条件下株高可长到 50cm,一般可长到20cm~30cm,如漂浮到沼泽地的边坡, 潮湿的岸边株高只有10cm~20cm。凤眼莲萌蘖非常快,母 株仲春发芽后长到6~8片叶就开始萌发下代新苗。先是小 苗长出两片叶,紧接着长出主根(肉根),随着叶片增多, 主根增长,伸到不影响母株的水面生长。生长较壮的母株一 次可分蘖4~5株新苗,因此繁殖非常快。 凤眼莲在长江中下游每年8月至10月开花,花期较长。每茬 花4~5天,第一茬花谢后4~5天,本株又开第二茬花,共 开两至三茬。生长良好的大秆花穗有花苞15~18朵,最少 的有三朵以上。开花时平均温度25℃,漂泊在沼泽边坡, 潮湿岸边生长的极易开花,比水中浮生的多开一至两年。每 穗约5~10朵花。
图为工人在清理空心莲子草
农药处理空心莲草(污染很大)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灯蛾、 秋幕毛虫、秋幕蛾,属 鳞翅目,灯蛾科。是举 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 虫。主要危害果树、行 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 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 树木、经济林、农田防 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 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