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消息二则)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要求: 1.理解重点词语,语音准确; 2.思考从标题得到哪些信息; 3.知晓消息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理清消息的结构。 4.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语言魅力
浅谈从标题获得哪些信息
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 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 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 含义,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 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 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何为消息
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我们平常说的消息一般都是指新闻。
报道事情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 以简要的语言文字传播新近事实。
语言要简明扼要 (准确性)
报道迅速及时 (时效性、及时性)
内容准确真实 (真实性)
公开性
新闻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调查报 告、新闻公报、采访札记、答记者问等。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3.文中的“不到”“即已”“突破”“占领”“正向”“进击”等词,有什么
表达效输果入?标题文本
文中“不到”“即已”“突破”“占领”“正向”“进击”等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不到” 表明时间短,“即已”“正向”表明速度快,“突破”“占领”“进击”等词语,表现了我军攻 势猛烈、势如破竹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激动的心情。
时效性 主要内容
消息
强
报道新闻事 件整体
新闻特写
一般
突然呈现新 闻事件的某 一场景
通讯
较弱
详细记述新 闻事件,具 体表现特定 人物
新闻评论
较强
读新闻事件、 社会现象、 重要问题等 发表评论
篇幅 表达方法
一般而言比 较短
以记叙、说 明为主
篇幅比较灵 活
以记叙、描 写为主
较长
综合运用多 种表达方式
一般而言比 较短
人物
结局 事件、地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时间
简洁、概括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电头:交代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电头: 1.在报道的开头; 2.用括号或黑体字表示; 3.作用:交代通讯社名 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 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新知引入:新闻的组成部分
标题
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电说头(说非导新语闻结在文电头中,的“特消息点头及”作交代用通。讯社名称、发稿地点、发稿时间。 构特组成点部:分简) 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
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吸引读
导者语 的注意。 正文第一句(一般是消息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概括消息的主
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
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
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 正文
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
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此处为消息的结语,概括前文的内容。“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突出了解放军将士一如 既往以英勇的气概取得更大的胜利。
报道简而不陋,对于渡江战斗的情景,只是粗笔勾勒, 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结果。因敌人“军无斗志,纷纷 溃退”, 不堪一击,所以不值得详细介绍。 2.细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大约”:表约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突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 “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用词更准 确,更能表达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之情。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
1. 消 息 二 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基本常识,明确消息写作的“六要素”和“倒金字塔结 构”。(重点) 2.品读新闻准确、精练的语言,理解文 章结构层次,学习详略得 当、叙议结合的写法。(重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 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点)
以记叙、议 论为主
报纸
通讯
新闻特写
预习检测--字词检测
阻遏( è )
芜湖( wú )
荻港( dí )
溃退( kuì )
歼灭( jīan )
瑰宝( guī )
负隅顽抗( Yú )
气势磅礴( páng)( bó )
高屋建瓴( líng )
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这里指 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溃退:溃败后退。
结语
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 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背景
是与消息相关的历史状况或事物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 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休部分,也可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结 构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这篇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战斗 的情景?
导入新课
输入标题文本
情境导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第一部分
输入标题文本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写 Nhomakorabea背景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输的入伟标大题胜文利本,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 由于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 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在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新华社播发 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的战况。
要内容,是标题的扩展。点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主体
导语以下的部分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消息的“六要素”: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at(何事)、who(何人)、why(何故)、how(怎 么)
电头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
新有华大社约长三江十前万线 人二渡十过二长日江二。时渡电江战斗英于勇二的十人日民午解夜放开军始二,十地一点日在已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