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10篇
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
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
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道情·老书生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
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
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
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渔家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绍兴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
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
题半盆兰蕊图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道情·老樵夫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老樵夫,自砍柴。
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
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兰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题画竹·四十年来画竹枝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竹枝词·几家活计卖青山
几家活计卖青山,石块堆来锦绣斑。
薄暮回车人半醉,乱雅声里唱歌还。
盆兰
朝代:清朝|作者:郑板桥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
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郑板桥集》等。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早岁艰辛
郑板桥(30)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
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
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郝夫人[1][2]。
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
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娶妻徐夫人。
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
[3]
清朝诗人郑板桥的诗词10篇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