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化学药剂防治杨小舟蛾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种化学药剂防治杨小舟蛾试验
郑永红
【摘要】采用纱笼法,分析3种农药(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的水胺硫磷乳油、阿维菌素)防治杨小舟蛾的效果,结果表明:3 000倍和4 000倍2.5%的溴氰菊酯乳油效果最好,在施药48 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100%;其次为阿维菌素,施药72 h 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93.33%。
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3种药剂的施用
顺序是2.5%的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4 000倍液,阿维菌素6 000倍液。
【期刊名称】《南方林业科学》
【年(卷),期】2015(043)005
【总页数】3页(P43-44,54)
【关键词】杨小舟蛾;防治效果;2.5%的牛氰菊酯乳油;40%的水胺硫磷乳油;阿维菌
素
【作者】郑永红
【作者单位】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3
杨小舟蛾(Micromelalo sieversi)属鳞翅目,舟蛾科。
分布于华北、东北、皖、浙、赣。
杨小舟蛾幼虫啃食杨树叶片为害,幼虫有群集性,常群集为害,将叶片食光,仅留下叶表皮及叶脉[1-2]。
老熟幼虫吐丝缀叶化蛹,影响植株叶片光合作
用[3]。
杨小舟蛾在江西主要发生在5~10月,每年发生5~6代。
第1代幼虫于4月下旬出现,5月上旬为发生盛期,6月上旬羽化;5~6月的雨水对杨小舟蛾发生程度影响较大,雨水少,幼虫成活率高,易暴发成灾。
第2代成虫和第3代成虫分别发生在7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第3代后世代重叠严重,第4代幼虫危害到9月上旬,第5代和第6代发生在9月中下旬,10月底化蛹越冬。
杨小舟蛾的防治方法由于杨树树体高大防治器械射程有限实行人工大面积防治比较困难。
在生产中形成了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以达到控制杨小舟蛾危害的目的[4-5]。
根据工作实践,杨小舟蛾的防治主要以化学药剂喷雾防治为主,为了了解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运用树冠喷雾法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杨小舟蛾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西南昌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和,年平均气温17.1℃~17.8℃,年平均降雨量1 567.7~1 654.7 mm。
南昌光照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 1 772~1 845 h,7、8 月最多,2、3 月最少。
南昌市林地面积 13.2万hm2,森林覆盖率17.1%,活立木蓄积量220万m3。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用杨树为3年生意大利杨,平均树高3.5 m,试验林面积为15 hm2。
2.5%的溴氰菊酯乳油来自常熟市农药厂有限公司;40%的水胺硫磷乳油来自上海东风农药厂有限公司;阿维菌素来自永康市农药厂。
GB—3OSD背负式喷雾机为山东临沂农业药械厂生产;60目尼龙纱做成的直径30 cm、长80 cm纱笼。
1.3 试验方法
在杨小舟蛾1~3龄危害期施药。
试验采用3种农药,8个处理,分别是2.5%的
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4 000倍、6 000倍;40%的水胺硫磷乳油 1 000倍、1 500倍、2 500倍,阿维菌素6 000倍液,每个处理3次重复,喷施清水作为对照。
在喷施前,在样地选择10株标准树,每个标准树上再选3个有虫的标准枝,清点虫数后套上纱笼,然后将纱笼两端扎紧。
然后分别在施药后24 h、48 h、72 h观察杨小舟蛾的死亡情况,并作记录,计算杨小舟蛾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虫口数/总虫口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方差分析(表1),施药后各处理之间幼虫死亡率差异显著,说明施药产生了良好效果。
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在施药24 h后,对照死亡率最低为0,其他处理
显著高于对照,其中2.5%的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死亡率最高为100%;40%的水胺硫磷乳油防治效果比较差,其效果明显劣于2.5%的溴氰菊酯乳油和阿维菌素6 000倍液;施药后48 h,2.5%的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和4 000倍液死
亡率均达到了100%,2.5%的溴氰菊酯乳油6 000倍液效果稍差,但也达到了92.72%;阿维菌素6 000倍液和2.5%的溴氰菊酯乳油6 000倍液效果相当,防
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40%的水胺硫磷乳油防治效果较差,死亡率显著低于2.5%的溴氰菊酯乳油和阿维菌素6 000倍液。
施药72 h后,各处理死亡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是2.5%的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和4 000倍液防治效果依然最好,其他处理虽然也达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效果较慢。
表1 单因素方差分析Tab.1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single factor平方和 df 均
方 F 显著性施药后24 h组间 23777.556 7 3396.794 1525.980 0.000组内
35.616 16 2.226总数 23813.172 23施药后48 h组间 21706.831 7 3100.976 754.491 0.000组内 65.760 16 4.110总数 21772.591 23施药后72 h组间22090.344 7 3155.763 619.170 0.000组内 81.548 16 5.097总数 22171.892
23
表2 不同处理效果多重比较Tab.2 Multipl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effects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施药后24 h 施药
后48 h 施药后72 h死虫数/条死虫数/条死虫数/条死亡率/%2.5%的溴氰菊酯
乳油3 000倍液 142 142 142 142 100.00a 2.5%的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
142 138 142 142 100.00a 2.5%的溴氰菊酯乳油6 000倍液 151 134 140 145 96.03b 40%的水胺硫磷乳油1 000倍 140 83 115 126 90.00b 40%的水胺硫磷
乳油1 500倍 146 67 115 130 89.04b 40%的水胺硫磷乳油2 500倍 141 64 108 122 86.52b阿维菌素6 000倍液 150 113 135 140 93.33b对照 141 0 1 3 2.13c处理供试虫数/条死亡率/%100.00a 97.18a 88.74b 59.29c 45.89d
45.39d 75.33e 0.00f死亡率/%100.00a 100.00a 92.72b 82.14c 78.77d 76.60d 90.00b 0.71e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试验结果表明,所选农药不同药剂不同浓度均对杨小舟蛾有防治效果,2.5%的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和4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不但药效快,且防治效果好;阿维菌素6 000倍液也是防治杨小舟蛾的理想药剂,施药72 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93.33%,也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虽然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和其他两种药剂相比,不建议在生产中采用。
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3种药剂的施用顺序是2.5%的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3 000倍液,阿维菌素6 000倍液。
关于杨小舟蛾的防治,学者们采用不同的药剂进行了研究,王才良等[6]的研究表明,在阿维菌素、灭幼脲、Bt 3种药剂中,阿维菌素效果最好,灭幼尿效果最差。
付觉民等[7]采用桉油精与苦·烟乳油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2%的苦·烟乳油1 200倍液防治杨小舟蛾效果较好。
孙兴全等[8]研究认为,20%杀灭菊脂2 000倍液、30%乙酞甲胺磷3 000倍液、1%阿维菌素6 000倍液、25%灭幼脉1
000倍液喷雾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学者们的研究表明,防治杨小舟蛾的药剂较多,除了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之外,其他药剂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琳,王广利,魏洪义,杨小舟蛾的羽化和生殖行为节律[J].应用生态学报,2014(8):2425-2430.
[2]郭同斌,杜伟,刘忠刚,等.杨小舟蛾的发生规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5):115-118.
[3]陈素伟,陈汝敏,耿以龙,等.气候因素对杨小舟蛾生长发育的影响[J].山
东林业科技,2010(3):54-56.
[4]李彦民,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发生规律与监测防治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8(7):29-31.
[5]揭建林,黄文超,王光标,等.“保林制剂”注杆防治杨树杨小舟蛾效果试验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3,02:44-46,58.
[6]王才良,孙祥良,张文钢,等.杨小舟蛾防治药剂筛选[J].防护林科技,2014(5):42-43.
[7]付觉民,张淼,冯建灿.桉油精与苦·烟乳油防治杨小舟蛾试验[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93-395.
[8]孙兴全,褚可龙,夏如铁,等.上海地区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