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3董安德《沉浸于求索之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沉浸于求索之中》心得体会
C70班0463号董安德
“学之大者,国之重器。

”《沉浸于求索之中》选编了改革开放后作者在教育工作中撰写的有关教育问题的文章和在一些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时间跨度近二十五年,内容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管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从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教育事业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改革,以及作者在教育改革上的理论探索和推动实践的历程。

陶老先生一直沉浸在求索中,力求为中国寻求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浩大的工程。

在国务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各省都有了明确的责任,有了规章制度,增加了投入,制定了标准,加强了督导评估,加大了宣传力度。

所以,在阅读到书中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这一部分内容时,感触颇深。

《规划纲要》指出,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关注三项任务,接下来我就这三项任务,并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谈谈自己看到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感悟。

第一项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胡锦涛同志在全教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促进教育公平,要着力促进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公平,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统筹保障机制。

政府应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增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的投入政策,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及薄弱学校的投入,政府应不断提高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做到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用于农村义
务教育和城镇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切实统筹保障机制。

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家长意识的不断提高,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由过去“有学上”到要上个“好学校”。

农村优质生源不断流向城镇优质学校,助长了“择校风”。

这样直接导致了城镇优质学校学生过多,班额过大;而农村薄弱学校生源不足,开班不齐。

解决学生择校问题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试金石。

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政府应严格落实划片招生,控制规模,电脑排位,随机编班,促进学生就近入学,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择校的问题。

第二项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我们应着力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分步缩小城乡差距。

坚持以发展求均衡,分层级、分阶段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区域同标、城乡同标。

鼓励和提倡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学校,提高学校装备水平,配齐教学设备,教学器材,完善功能用房及设施;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学校服务半径大,学生上学难,特别是留守学生管理难等问题。

第三项任务,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在这个任务中,我将结和学校实际谈谈教师这个资源的问题。

在我所在的学校,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资配备不均衡,一方面教师编制总额超编,另一方面农村边远学校和乡镇薄弱学校教师短缺。

主要原因一是教师流动失衡。

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师下不去、留不住。

教师工资财政直拨个人账户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调控手段弱化,年轻教师稍有成绩,村小的就流向镇中、镇小,镇中、镇小的优秀教师又流向县市城区,“掐尖”和自由流动现象严重。

二是学科结构失衡,体、音、美、英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

在我们学校又稍有不同,我们学校部分专业教师,但由于上语文和数学的老师严重缺乏,所以这些教师都变成了主课老师,在我们学校就有了体育和美术老师上语文,也有了美术、英语和
音乐老师上数学的现象。

由于这些专业教师都来上主科了,所以音、体、美等课就由语数老师兼任。

大部分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所以上课效果并不是最好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配备的各种资源也得不到合理使用,造成资源浪费,硬件资源是有了,但软件(人才)资源却严重匮乏。

三是教师年龄结构失衡。

乡镇中小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要求。

针对以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政府应建立管理和保障机制,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发展。

改革现行的教师调配方式,建立政府管编制、教育部门管配置的机制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师保障机制。

总之,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务求取得实效。

最终在区域范围内,使每所学校面貌改观、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广大群众得了实惠,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最后,借用陶西平先生的一段话与各位共勉:“世界上没有理想的教育,但有教育的理想。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工作是完美无缺的。

但是,从古至今的教育家、教育工作者,都有理想教育之梦。

他们一方面勾画着自己的梦,另一方面探索着美梦成真的路,从而成为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人。

其实,我就是一直沉浸在追梦之中。

”陶西平先生的追梦之路,也正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追梦之路,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记教育的使命,砥砺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