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船和风筝》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筝、鼠、折” 等 11 个生字,会写“折、纸、张” 等8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识字、小组合作识字等方法,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借助图片、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友谊的珍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珍惜友谊,懂得宽容和谅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理解友谊需要维护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纸船和风筝的图片或实物、松鼠和小熊的头饰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 分钟)
出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或实物,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纸船和风筝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吗?”
板书课题“纸船和风筝”,让学生齐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2 分钟)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范读课文,注意“筝、扎、抓” 等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如“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
识字解词
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筝、鼠、折、漂、扎、抓、幸、但、愿、哭、取”。
可以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
讲解生字的字形和字义。
比如“折” 字,可以通过动作演示折纸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漂” 字,结合文中“漂哇漂”,让学生
理解是在水上漂浮的意思。
学习文中的词语,如“风筝、松鼠、折纸、漂浮、扎风筝、抓住、幸福、但是、愿意、哭泣、取得”。
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片解释词语,如展示扎风筝的图片来理解“扎风筝” 一词。
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折、纸、张” 三个字。
以“折” 字为例,先让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书写,强调右边“斤” 字的笔顺,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8 分钟)
学习第 1 - 2 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 1 - 2 自然段内容和松鼠、小熊居住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松鼠和小熊住在哪里?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让学生找出描写松鼠和小熊位置的句子“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 以及他们传递友谊的方式“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
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的家门口。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通过这些句子,感受他们的快乐和友谊的开始。
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欢快的语气,比如“乐坏了” 要读出他们收到礼物时的惊喜和快乐。
学习第 3 - 5 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第 3 - 5 自然段,思考:他们的友谊出现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他们吵架的句子“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 体会他们吵架后的难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他们的伤心。
学习第 6 - 8 自然段
指名读第 6 - 8 自然段,思考:他们是怎么化解矛盾的?
引导学生找出松鼠和小熊的行动“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
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 体会他们对友谊的珍惜。
指导学生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读出松鼠的激动和对友谊重归于好的喜悦。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7 分钟)
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教师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松鼠和小熊通过纸船和风筝传递友谊,后来虽然吵架了,但最终又和好如初的故事。
告诉我们友谊是很珍贵的,在生活中我们要珍惜友谊,当和朋友有矛盾时,要学会宽容和谅解。
”
拓展延伸
让学生分享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小故事,说说自己是如何维护友谊的。
组织学生制作纸船或风筝,并在上面写上对朋友的祝福。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如角色扮演、分享自己的故事等,学生积极性较高,对友谊的理解也较为深刻。
在识字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生字,效果较好。
但在指导朗读方面,部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进行范读和个别指导,让学生更好地读出感情。
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鼓励学生用更多的方式表达对友谊的理解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