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 06090)
本试卷为两部分,满分100,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页。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体现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本质区别的特点是
A. 时效性
B.可再生性
C.主观能动性
D.不可再生性
2.人力资源测评的重点是对象的
A. 生理特征
B.身高及外貌
C.群体生理属性
D.心理特征
3.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类型属于
A.实际型
B.研究型
C.艺术型
D.社会型
4.最早提出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霍兰德
C.卡特尔
D.艾森克
5.对测评对象违纪次数、出勤频率、身高体重、产品数最等进行直接定量描述的是
A. 一次量化
B.二次量化
C.类别量化
D.顺序量化
6.采用二值记分估计题目难度是,P值越大则难度越
A.大
B.不确定
C.小
D.平均
7.个体的体质、体力和健康状况的总和是
A.心理素质
B.身体素质
C. 文化素质
D.知识素质
8.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1904年率先提出了
A. 双因素论
B.区流体和晶体论
C.三维智力结构
D.群因素论
9.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是一种生物潜能,不受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的是
A.环境适应能力
B.流体智力
C.学习能力
D.晶体智力
10.提出人类智力三元理论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
A. 戴维
B.费尔
C.卡特尔
D.斯滕伯格
11.大脑、生化物质和体型外貌等因素构成影响人格的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生理因素
D.心理因素
12.个体在生活之受社会规则及道德规范影响形成的,代表社会价值爱的人格部分是
A.自我
B.超我
C.先我
D.本我
13.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艾森特
D.比奈
14.EPQ得以建立的人格理论基础是
A.荣格的人格类型理论
B.比奈的人格测验理论
C.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D.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5.在不同种类的活动总表现出来的共同的能力属于
A. 专业能力
B.一般能力
C.特殊能力
D.能力倾向
16.主要测评文书速度和准确性、言语流畅和数字能力的测验是
A.书写能力测评
B.机械能力测评
C.操作能力测评
D.创造能力测评
17.对前人经验与认识的总结与概况,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
A.生活知识
B.经验知识
C.理论知识
D.生产知识
18.评估组织者对绩效进行解界定的中心因素是
A .有价值的结果 B.全部结果
C.全部关联事件
D.个别关联事件
19.关注员工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对组织成功有利特质的绩效评估方法是
A . 排序法 B.强制分布法
C.特质法
D.关键事件法
20.在人们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进行对比,而不是客观的标准进行对比的时候发生误差属于
A . 偏见误差 B.晕轮误差
C.分布误差
D.对不误差
21.面试中被试者的表现时时影响着主试者的评价,二主试者的信息反馈同时也影响被试者的表现,体现了面试具有
A .客观性 B.互动性
C.灵活性
D.直观性
22.根据面试结果对被试者素质水平高低进行排序,从而进行优胜劣汰决策的面试属于
A .常规面试 B.目标面试
C.常模式面试
D.行为描述式面试
23.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的面试提问方式是
A . 封闭式 B.开放式
C.引导式
D.假设式
24.一种通过分析被试者兴趣、家庭状况、个人健康状况、工作经验、态度、价值观等来判
断其对未来岗位适应性的人力资源测评方法是
A. 工作样本
B.背景调查
C. 推荐信
D.传记资料
25.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述人事测评结果的方法是
A.文字表达法
B.表格表达法
C. 图形表达法
D.定量表达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人力资源评价的三个要素包括
A. 定量描述
B.加权
C.演绎
D.价值判断
27.一个完整的测评指标体系应该包括
A. 测评指数
B.测评标准
C. 指标权重
D.测评信度
E.测评效度
28.投射测验主要包括
A.罗夏墨迹测验
B.评定量表
C.主题统觉测试
D.自陈量表
E.文字联想测验
29.反生产行为的类型可分为
A. 生产越轨
B.财产越轨
C.政治越轨
D.个人攻击
E.周边绩效
30.加权系数确定的方法有
A.经验加权法
B.统计分析法
C.专家评估法
D.比较分析法
E.德尔菲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5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选拔性测评
32.重测信度
33.职业锚
34.任务绩效
35.非结构化面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选拔性测评具有的特点。

37.简述测评要素的确定方法。

38.简述客观性试题的特。

39.简述绩效评估系统的标准。

40.简述评价中心失败的主要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人力资源测评的基本原则。

42.论述人格理论与人格测验的关系。

201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06090)
一、单选
1-5:DDABA 6-10:CBABD 1-15:CBADB 16-20:ABACD 21-25:BCABA
二、多选
26.ABD 27.ABC 28.ACE 29.AC 30.ABCDE
三、名词解释
31.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担任某一职位为目的的人力资源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在执行招聘、晋升等职能时所使用的各种测量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32.重测信度是指采用重测法估计的信度。

同一测验对一组应试者先后施测两次所得分数的相关即为重测信度。

33.职业锚是指员工在早期工作中逐渐对自我加以认识,发展出的更加清晰全面的职业自我观,是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最重要的东西。

(1)自省的才干和能力,以多种作业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

(2)自省的动机和需要,以实际环境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的机会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

(3)自省的态度和价值,以自我与雇佣组织和工作环境的准则和价值观之间的实际遭遇为基础。

34.任务绩效是员工通过直接的生产活动、提供材料和服务对组织的技术核心所作的贡献,它表现的是角色内行为和结果。

35.非结构化面试是对与面试有关的因素不作任何限定的面试,也就是通常没有任何规范的随意性面试。

四、
36.(1)可比性(2)精确性(3)针对性和灵活性(4)标准化
37.
(1)结构模块法
(2)样例分析法
(3)培训目标分析法
(4)调查咨询法
(5)头脑风暴法
(6)文献查阅法
(7)职务说明书查阅法
(8)理论推导法
38.
(1)知识涵盖面广
(2)测评信度较高
(3)综合性能不够
(4)测评效度较低
(5)命题难度大
39.
(1)保持与组织发展的一致性
(2)绩效系统的标准化
(3)绩效系统的可接受性
(4)绩效系统的明确性
(5)绩效的评价期
(6)合格的评价者
40.
(1)工作分析不充分
(2)情景设计不科学
(3)主试培训不充分
(4)行为记录和评价不够规范
(5)得不到高层主管的支持与帮助
五、论述
41.教材P42,每个分点加以论述
(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4)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相结合
(5)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6)要素测评与行为测评相结合
(7)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8)素质测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
42.教材P134
一种人格理论如果不应用到人格测验中,那么该理论就是奄无实际用途的;同样,如果一种人格测验不能用相应的一种人格理论来解释说明,那么该测验就缺乏说服力。

具体而言,人格理论与人格测验的关系如下:
(1) 某种人格测验一定有其理论假设,人格理论是人格测验的基础。

一种人格测验必定是在一定的人格理论基础上编制的,否则该测验就缺乏理论基石。

(2) 对人格测验结果的解释.取决于对这种人格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人格理论是人格测验的基础。

(3) 一个人格测验所得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人格理论來解释。

一种人格测验方法是建立在相应的一种人格理论基础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人格测验的结果不可以用其他的人格理论来解释,但其解释的效度可能会比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