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市场宏观状况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带接入市场宏观状况市场分析
宽带接入市场宏观状况市场分析
一、宽带接入市场宏观状况
中国宽带接入用户量在2002年三季度突破了400万大关,达到438.7万。

其中ADSL接入方式在宽带接入增长迅速,对LAN接入方式构成挑战,但 LAN仍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约58%,而HFC 、CABLE MODEM等其它接入方式受技术和政策因素的影响用户数目仍然较小。

网络市场发展趋势——在中国网络应用以中小型应用为主体,中小型企业应用网络设备市场是新的增长点。

在城市信息化的推动下,网络设备市场将有持续增长的空间。

宽带接入市场趋于理性,空间广阔——从200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整体市场发展来看,宽带接入市场正在成为未来主流。

数据表明,宽带接入用户发展速度是窄带接入用户发展速度的5倍。

按此速率计算,2002年宽带用户总量较2001年末相比总体规模增长了近2倍。

但是市场基数较小,到2002年第三季度为止,宽带接入用户总数只占互联网总用户的10%。

总量规模增大还应对未来寄予厚望。

宽带接入市场正在趋于理性。

在开发市场上仍有很大的空间,统计数据表明,宽带运营商在近期会继续提升其内容建设,整合更多的内容提供商,整个宽带接入产业链一体化速度加快。

此外,宽带技术的选择趋于实用化,在宽带接入市场中,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将其作为产品策略中的主打产品推向市场,LAN、ADSL将在宽带市场中占据主流,成为家庭用户的首选。

市场观点揭示——
1.2001年中国宽带接入整体发展迅速,宽带不是泡末;
2.宽带接入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多种接入方式抢占市场,LAN、ADSL占尽风光;
4.接入网运营商存在不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态度以及发展前景;
5.接入网运营商与内容服务商缔结联盟,共同打造双赢模式;
6.国内设备制造商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7.政府管制力度不断增强,市场趋于有序。

二、宽带接入设备市场分析
1、ADSL设备市场分析
目前进入ADSL市场的国内厂家很多,国外厂商也因为中国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而被吸引进来,除去在早期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阿尔卡特之外,诺基亚、思科等开始将这一领域作为市场的开拓重点。

●ADSL终端设备厂商
到2002年上半年中国ADSL终端设备市场达到了130万台的规模,见附录图1
在ADSL终端设备市场中,国国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对比2001
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实达、全向、TCL等国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由55%上升到60%以上具体数据可见附录图2。

国内厂商逐渐占据ADSL终端设备市场,表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国国内宽带设备提供商能够同国外厂商在同一市场中共存而且生存空间在逐渐加大。

但是由于ADSL终端设备属于低端产品,因此国内厂商目前尚未摆脱从低端进入市场然后寻找市场机会的发展模式。

●ADSL局端设备厂商
在中国ADSL局端设备市场销售与运营商扩容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从统计数量上看2002年上半年由于中国宽带用户发展较快,运营商的扩容工程进行的比较顺利,设备市场实际销售情况与合同量相差不大,见附录图3;
在ADSL局端设备市场上ALCATEL依然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但是ALCATEL 的市场占有率呈现下降趋势,由2001年底的48%下降到43.7% 而居于第二第三位置的中兴、华为的市场占有率则稳步上升,共同瓜分了ALCATEL失去的市场,分别达到17.1% 14.5%和8.4%。

见附录图4;
通过对2002年第一季度中国ADSL局端设备与终端设备市场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低端产品方面国内厂商在未来将会占有越来越大的市
场份额,但在高端产品方面,国外品牌依靠其技术实力近期仍然是市场的主导。

2、 LAN设备市场分析
由于LAN(局域网)技术主要采用以太网技术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在中心节点使用高速交换机为用户提供FTTZ(光纤到小区)+LAN(网线到户)的宽带接入,最终基本做到百兆到小区、、十兆到用户,而在用户端只需一台电脑和一块网卡。

因此,LAN接入的设备投资主要集中于交换机与路由器。

在中国国内宽带接入交换保有容量达到700万端交换设备厂商的占有情况见附录图5。

3、WLAN设备市场分析
由于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WLAN(无线局域网)市场开始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WLAN在目前中国市场中引人注目。

从最初单一的国外品牌商在市场中开拓,到现在国内厂商参与市场竞争,中国WLAN市场的发展进入了快速期年增长率超过了100%。

设备市场规模达到了8000万用户,人群达到大约2.2万。

在设备供应商中NOKIA 、CISCO 、INTEL比较关注运营商市场与中国电信(部分开展业务的省级分公司) 、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建立了相当成熟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WLAN 在中国市场的发展、AVAYA 、3COM 、奥维通、国内的清华同方等厂商则将市场的重点放在了行业应用市场。

中国WLAN设备市场的厂商分布见表1及附录图6。

表1 中国WLAN设备市场的厂商分布
方向,在中国国内家庭用户市场WLAN 的发展还需要时间。

三、宽带接入运营商市场分析
中国目前宽带接入运营商主要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铁通公司这些传统的运营商和新兴的诸如长城宽带这样的运营商。

不同的运营商由于在市场中的地位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用户资源不同,造成了它们竞争策略和目标市场的差别。

表2是对主要宽带接入运营
商的分析:
表2 中国主要宽带接入运营商分析
1、价格策略分析
价格策略是运营商最先采用的策略,从2001年底,运营商开始将用户的需求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用户需求驱动的市场策略开始实施。

为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运营商就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服务的同时使他们成为企业利润的创造者。

运营商从研究用户需求特点出发寻求满足用户需求的有效产品和服务,最终建立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最佳途径。

在目前中国消费水平偏低的情况下,价格对用户的需求有很重要的影响,用户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 。

因此,合理的价格会刺激更多的用户使用宽带接入产品。

运营商在2001年底开始,以开发用户为目标从最有效的价格策略出发,开
发出多种刺激市场的价格组合,这种趋势在2002年进一步深化各运营商都推出了灵优惠的价格策略,对宽带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努力将市场做大。

运营商的价格策略是运用多种收费方式自动的对用户进行细分,运营商普遍采用的策略是按照用户不同的上网时长进行收费。

另一个价格策略是低价竞争,从宽带接入服务推出到现在开发出
众多的用户。

宽带接入价格的在不断下滑,尽管这种趋势同运营商早期采用的高价策略有关,但是价格的下降对市场的刺激还是很有效。

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在近期电信的各地运营商:网通、长城宽带在宽带接入价格制定上会有进一步的动作争夺。

可以预计价格策略将成为未来我国主要宽带运营商竞争中的热点。

附录图7给出了中国宽带接入市场价格走势.
2、产品策略分析
就宽带接入运营商而言,其产品策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提供什么样的接入服务,ADSL 还是LAN等其它的方式;二是在提供接入服务的同时是否把内容服务作为一揽子产品呈现在用户面前?
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表3获知。

同时也给出WXKD提供的产品策略与表3的比较。

表3 不同运营商提供的产品
对第一个问题,运营商需要把自身具有的资源禀赋和接入方式的发展前景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所提供的产品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显然过时的技术是不具备市场开发价值的。

这样在选择LAN还是选择ADSL 这一问题上不难通过对当前情况的综合评价作出正确的选择。

对第二个问题现在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内容服务将成为宽带接入服务的关键。

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需要有用户购买自己的产品,决定用户购买的关键因素是运营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为用户带来价值。

因此,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运营商在市场中立足的重心。

近期一项面向上海、北京、广州和南京四城市的调查表明消费者使用宽带的最主要功能是收发邮件、下载资料、浏览互联网和聊天等传统功能,这表明能体现宽带优势的内容服务并没有真正给宽带用户带来价值,宽带内容服务市场距离成熟还很遥远。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要决定是提供内容服务以促进宽带接入市场的发展还是仅仅提供接入服务?
四、宽带接入用户市场分析
1、宽带接入用户市场总体分析
目前我国宽带用户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但是从相对数量
上来看宽带接入用户数量还很少,同时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在区域分布上宽带用户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点。

2、宽带接入用户发展情况
中国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在2002年上半年有超过百万的增长,到2002年6
月底中国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了287.8万。

表4给出了中国宽带接入用户总量发展情况;
表4 中国宽带接入用户总量发展情况
通过附录图8 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增长速度平均达20万/月,实际上2003年三季度用户数量已突破400万户。

3、宽带接入用户区域分布
在中国287.8万的宽带用户中,用户区域分布不均匀,具体情况见附录图9。

华东与华南这两个区域是当前中国市场中最具有购买力的区域,华北地区由于北京发展了大量企业宽带接入用户,因而占到全国市场的18%。

分析表明,区域宽带用户数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指数呈现比较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对农村市场整体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宽带接入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不具备开发价值。

当然这些观点是在目前已有的技术基础及经济基础之上得到的。

同时农村市场的启动受农村整体宏观经济社会条件的影
响,很大程度上国家发展政策会决定农村发展的进程。

因而,可以认为农村市场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市场目前基本不具备关注的价值。

在城市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我们发现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部分城市,宽带接入用户数量也在高速发展之中,但是绝大多数的用户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事实表明,我国宽带接入市场目前的发展很不平衡。

4、宽带接入用户市场成熟度分析
如果从宽带接入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目前中国的宽带接入市场,整体还处于成长期,但是我们仍然能够按照发展的成熟程度将我国的宽带接入市场进行划分,划分的标准为当前的用户数量和现期的用户发展速度。

这里有三个层次的划分。

(1)相对成熟市场区域
这一层次的市场特点有:
●公众对宽带接入非常熟悉认知度高;
●有大量具有使用宽带接入经验的人群,宽带接入用户为互联网用户数的
20%,长期使用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较大;
●宽带接入提供商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宽带接入服务较为完善、获得服务较为方便;
●市场细分明显不同、需求用户均有可能得到满足;
表5 目前中国宽带接入相对成熟期市场区域
(2)早期开发市场区域
处于早期开发市场具有下面的特点:
●公众对宽带接入有相当的了解,但认知人群较为狭窄,只集中于部分特定
人群,比如学校的学生IT企业职员等;
●存在少量宽带接入用户,宽带接入用户为互联网用户数的3%,宽带接入提
供商较少、市场竞争不明显;
●服务提供处于初期阶段、服务提供商缺乏经验、公众获得服务较为繁琐;
●市场细分不明显提供服务种类单一;
表6 目前中国宽带接入早期开发市场区域
(3)进入期市场区域
处于进入期的市场具有下面的特点:
●宽带接入在市场中有宣传但公众对此了解较少;
●用宽带接入用户为互联网用户数的0.5%;
●宽带接入提供商少只有1- 2家,几乎没有竞争;
●宽带接入服务刚刚在市场中出现,各种服务规则还没有制定完备;
●市场缺乏细分,市场需求没有显现;
表7 目前中国宽带接入进入期市场区域
5、宽带接入用户特点
中国宽带接入市场处于初级阶段287.8万的宽带接入用户分布呈现比较明晰的特点,从用户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宽带接入市场能够为设备提供商提供一个近距离观测终端市场的机会,通过分析中国宽带用户群落观察中国不同区域宽带接入用户特点,设备提供商能够确定哪些是未来中国宽带接入市场的热点。

(1)用户收入结构分布
表8和附录图10给出了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的结构分布,比较中国互联网用户与宽带接入用户的收入情况可以看出二者在收入人群上的区别。

表8 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按月,单位:元)结构分布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从用户的收入结构来看,高收入者在宽带接入用户中占据较大的比重。

对于使用LAN方式接入互联网的小区,由于小区的价格较高自然的选择掉部分低收入者,在使用XDSL接入方式的用户中,由于线路改造的要求使得部分老式的居民小区不具备改造条件,这样也造成了部分用户资源的损失。

但是总体来看,费用较高是影响用户使用宽带接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表9和附录图11给出了中国宽带接入用户收入的结构分布情况:
表9 中国宽带接入用户收入(按月,单位:元)结构分布
(2)用户接入方式结构
在中国目前宽带接入用户中主要的接入方式包括:
●DSL方式接入,服务提供者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铁通公司;
●LAN接入方式,接入服务提供者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长
城宽带这种非传统的仅仅提供宽带接入服务的新型运营商;
●HFC接入方式(有线电视线路改造) ,这种接入方式的提供者多具有区域性
特点,是原有线电视公司的网络部门分立而来或具有有线电视网的背景;
●无线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用户,目前在中国还比较少,处于兴起时期,但
是应用范围广大,用户增长速度快,尤其是基于802.11标准的WLAN无在运营商与企业用户共同推动下已经开始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

在不同的接入方式中用户的选择不同,造成了不同接入方式市场开拓的结果不同。

到2002年上半年为止不同接入方式的用户数量见表10或附录图12(增量是与2001年底相比)。

表10 中国宽带用户接入方式(截止到 2002年底)
通过分析占据宽带接入市场最大份额的是ADSL和LAN,同时这两者的用户群是有差别的。

DSL用户群比较分散,接入服务提供商主要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部分地区铁通公司开办了DSL业务。

但是LAN接入方式则需是小区的整体接入构建。

因此LAN 接入用户的群体性比较明显一般为居民小区整体接入。

不同的用户对运营商具有不同的价值评价和忠诚度。

中国电信在市场中的品牌影响是其他宽带接入运营商不可比拟的。

因此中国电信对宽带接入方式的选择与推广会对整体宽带接入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目前来看,光纤接入加LAN是未来宽带接入的发展方向,XDSL 接入方式仅仅是过渡,但是我们认为中国市场需要7- 10年的时间XDSL才会逐步为LAN取代,在此之前各大运营商对宽带接入市场的策略是使得XDSL和LAN接入共同发展。

五、宽带应用市场分析
1、宽带内容应用现状
主要特点:
●娱乐应用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用户需求大,市场提供较多。

但是此类业务提供者多为个体,没有大型的专业内容提供商,版权问题法规政策是制约因素;
●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应用较少,说明这类内容提供商不足不能满足用户的
需求市场空间大;
●用户使用较多的内容,多为免费服务,说明内容提供商在向收费转型时可
能会遇到阻力,宽带内容提供商应寻求合理的收费模式。

具体情况参见附录图13.
2 、目前宽带内容需求情况
与当前的应用情况相比中国宽带用户在宽带内容的需求上表现出如附录图14的特点。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宽带内容的需求上,以网络基本应用占绝对榜首100%,其次为VOD视频点播100%、智能社
区和互动游戏则分别为97.5%和97%。

3 、目前中国宽带用户对宽带接入的评价
表11 中国宽带用户对当前宽带接入的评价
六、宽带市场发展预测
1、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影响因素
经济收入水平是目前影响一个国家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的重要因素;
经济水平高的国家通信市场发育完善宽带接入市场发展接近十年市场发
展趋于平稳用户增长量保持稳定;
经济水平低的国家通信市场发育不完善互联网发展处于早期宽带接入发
展条件不成熟;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宽带接入用户数量上表现出同样的不平衡用户数
量与当地经济水平成正相关;
经济水平中等国家宽带接入市场发展有超越发达国家的趋势这是由于发达国家通信运营商收回窄带投资对宽带业务推广缺乏热情;
中国通信发展超前于经济水平具有后发优势可以越过发达国家经过的部分过程直接采用先进适用的产品与技术因此中国宽带接入市场发展速度会较快;
附录图15是预测的中国宽带用户数量与经济水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0元时,宽带用户达到2000万。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宽带用户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2 、宽带接入价格水平
宽带接入价格与宽带接入用户数成负相关关系。

运营商降低价格造成用户数量的增加价格弹性大于1 约为1.5 但是随着中国用户数量的增加价格弹性会减小。

参见附录图16;
3、宽带接入用户数量预测
参见附录图17,给出了中国未来2年宽带接入用户总量预测:2002年上半年为287.8万户;2002年底为443.2万户;到2003年预计为790万户;2004年预测会达到1200万户。

附录图18,给出了中国未来2年宽带接入用户结构预测:2002年上半年DSL和LAN 接入的用户数量分别为112万户和167万户,其它接入方式为8万户;2002年底DSL和LAN接入的用户数量分别为204.2万户和227万户,其它接入方式为12万户;2003年预计DSL和LAN接入的用户数量分别上升到436万户和332万户,其它接入方式为22万户;预测2004年DSL 和LAN接入的用户数量将达到598万户和562万户,其它接入方式也将上升到40万户。

七、宽带接入设备市场预测
1、 DSL容量(万线)预测
附录图19,给出了中国未来2年DSL容量预测:2002年上半年以DSL接入方式的容量为180万线;2002年底上升到280万线;2003年预计600万线; 2004年预测将达到800万线。

2 、LAN 容量预测
附录图20,给出了中国未来2年LAN容量预测:2002年上半年以LAN接入方式的容量为560万线;2002年底上升到600万线。

预测2004年可以达到1200万线。

八、近期对我国中小型城市宽带网的带宽需求预测
建设城市宽带网络,从中国居民经济实力出发,对近期能发展的宽带用户数量应该有一个初步的比较切合实际的估计。

首先我们应讨论宽带网络的应用功能,因为不同功能所需要的带宽大不相同,如远程教学、远程医疗、会议电视和远程监控。

在这里我们只对一些主要的宽带应用进行分析,这样会有利于估计一个城市宽带网络实际需要的容量。

对于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的应用
根据2002年1月CNNIC的统计:中国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8.5小时。

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如下:
= 25% 用户上网概率(同时上网用户和用户总数量之比): P
1
用户实际使用流量概率(实际使用的流量的时间和上网时间之比)这里假
设:P
2 =5%, P
1
P
2
= 0.0125
假如一个中小型城市宽带网的总容量为300Mbps,用其中70%的容量针对互联网用户,考虑概率因素后,若每个用户使用500Kbps 的带宽,则可以发展的用户数量为:
300 ? 0.7/ 0.5 ? 0.0125 = 33600户
●对于双向视频传输的应用
这类应用一般为政府、学校和行业的专网用户。

如前所述,将上述宽带网络的总容量300 Mbps余下的30%容量供双向视频业务应用,在每个用户保证1.5 Mbps的带宽下(在MPEG-2的水平上),这类用户的有关概率为:
P 1 = 25% 、 P
2
=100% 、P
1
P
2
= 0.25
则可以发展的双向视频用户单位数量为:
300 ? 0.3 / 1.5 ? 0.25 = 240用户单位
●对于网络远程监控的应用
网络远程监控,目前采用的MPEG的视频编码压缩技术,对活动图象的传输带宽已能压缩到128 Kbps,况且这种应用基本上也只占用网络的上行流量。

因此,发展远程监控业务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非常有利。

假设城市的网络总容量在300 Mbps时,使用其中的60%提供远程监控用,鉴于不同远程监控用户对监控方式的要求不同,有实时和非实时的两种应用环境,在此我们可以对上述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估算。

在实时情况下(128 Kbps):
P 1 = P
2
= 100% 、P
1
P
2
= 1(全天24小时实时情况下)
可支持的远程监控点数量为:
300 ? 0.6 / 0.128 ?1 = 1406个点(全天24小时实时情况下)
在非实时情况下,只将远端监测点的图象传回至监控中心,则这里假设:
P
1 = 100% 、P
2
= 5% 、P
1
P
2
= 0.05(在非实时情况下)
可支持的远程监控点数量为:
300 ? 0.6 / 0.128 ? 0.05 = 28125个点(在非实时情况下)实际上,对网络运营商而言,会根据城市用户的发展情况来调整上述的家庭用户和专网用户的应用比例。

从以上的基本分析来看,对我国一个中小型城市的宽带接入网的总带宽吞吐量在300 Mbps时,可以说在未来5年的时期内已基本可以满足一个中小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并保持网络的畅通。

综上所述,WXKD固定无线宽带双向接入系统仅一个小区站点的总吞吐带宽已有360Mbps,在一个城市还可以进行多个小区的组网,依据上述的粗略分析,WXKD的系统带宽容量已完全能够支持我国的中小型城市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用户应用市场的实际需求,这对推进我国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以低廉的价格增加宽带网络用户的数量和推进中国西部中小型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九、WXKD宽带接入市场预测
1、WXKD设备市场份额预测
WXKD作为宽带无线LAN设备接入技术,不同于上述对有线LAN 设备市场的
分析,它在中国无线LAN(WLAN)设备市场上的厂商自2003年开始刚刚进入中国,相关的国内外产品主流竞争者有美国AB-ACCESS(中国航天CB-ACCESS)、加拿大REDLINE(上海大唐移动通信)两家、对各自的市场份额的竞争已刚刚开始。

需要指出的是,WXKD系统本身与上述对各WLAN设备供应商的分析有所不同,因为WXKD是一种全程的无线LAN接入系统,它本身既是WMAN (无线城域网)同时也是WLAN(无线局域网)接入网,它将两者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所以说,WXKD在今后几年将在宽带WMAN+WLAN设备的中国市场份额上将同时出击,并占有其自身的特有设备市场份额。

预计在3-5年内,考虑到各竞争者的影响因素和未来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设备市场,综合预测WXKD会在中国无线城域网和无线局域网LAN设备市场上共计占有5%左右的市场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