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局部解剖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生素质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局部解剖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生素质的体会摘要: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当今医学教育从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教学
方法的改进也是医学教育的关键,其中将PBL教学法加入医学教育改革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而在基础科目中的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法,会使大学本科医学生在掌握该学科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在另一方面激发了他们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他们自己在医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本科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以适应新时期下对大学本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医学教育;PBL教学法;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作为医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人体个局部层次,器官形态及毗邻关系的解剖学科。
作为临床医学,特别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局部解剖学也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在目前学习课时较少的情况下,要使的学生掌握足够的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应用,就必须针对性培养学生如何联系临床的需要而对局部解剖学进行重大的教学改革,使局部解剖学真正成为临床的基础。
根据局部解剖学的课程特点以及21世纪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本医学院校解剖形态教研室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引进了PBL(Problem-BasedLearning,译为中文为“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中对PBL的应用,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为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1.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
1.1 首先我们都必须知道局部解剖学的课程特点适合开展PBL教学,局部解剖学是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并更深层次的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组成结构、形态特点及其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
实际上是系统解剖学知识的局部重组,学生经过学过系统解剖学之后,对形态学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熟悉;其次,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各门学科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外科学、妇产科学等手术学科和影像诊断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所以该学科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价值,这就便于和临床联系,结合临床病例开展PBL教学,由于传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片面强调知识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培养,无形中养成了学生的思维惰性,PBL教学法强调教师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互相结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1]。
1.2 教师在对PBL教学设计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或选取病案,而且要考虑学生当前知识的实际水平以及实际的能力;要考虑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查阅那些相关资料以及工具;针对不同的问题怎样安排教学,才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中尽量让学生主动思考开动大脑,教师可以从侧面启发提示学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医学院校形态教研室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实施 PBL教学,选择一个临床病例把整个章节的内容贯穿起来,让学生在PBL教学中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2.PBL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先将本堂课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然
后把解剖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告诉学生,接着学生分组对标本进行解剖,实验结束后由任课教
师对解剖操作的结果进行点评与讲解。
由于本学科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涉及范围较广;而
PBL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由于中国的学生自幼接受传统教育,以课堂学为主,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能主动地去获取课外相关的专业知识,再实施局部解剖学中进行PBL教学改革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形成了冲击,并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认识自身的学习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在寻求答案过程中,全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无形中培养了良好的科学习惯。
通过在局部解剖教学中引用PBL
教学,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跟加深了对局部解剖学知识的理解,产生探索未知的强烈
愿望[2]。
3.PBL教学法能培养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个人左右为一个学习讨论组,针对课堂所提问题,相互配合分工:查找资料、阅读资料,在本组内或组间进行自由讨论分析、最后每组单独结由主笔者撰写各自的答案,这个过
程可以视为一个小论文的写作。
操作时则仍按主刀、助手、操作提示的角色进行传统分工:
主刀负责操作,助手和操作提示负责在主刀有疑问时给予解答、协助主刀完成操作。
操作成
功组的学生同时负有指导其他组操作的责任,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在指导别
人的过程中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倡导团队工作的今天,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不
仅节省了查阅文献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更是培养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队配合
能力,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4.PBL教学法能提高查阅相关文献的能力
在准备PBL教学课前,大学教师都会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提前设计并提
出一些问题来,问题的设计大多是开放性的,没有现成的答案,在立足本章节重点的同时,
往往要超出相关章节的知识范围[3]。
这样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同时也增加了知识量的储备。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必然会熟读教材的相关章节,并查阅与问题有关的书籍和文献,寻
找到相关的信息,把它提取出来,用于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相应的手段引导和教导学生去查
阅与问题相关书籍和文献。
并且教师通过细心的教导和讲解,使学生懂得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包括书籍、杂志和网络数据库去进行查询,同时教会学生查阅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够很快
的在大量的信息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用之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2]。
总之,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引进PBL教学模式,符合局部解剖学的课程特点以及21世纪
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大学本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利于医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和学习能
力的提高,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并且在当今医学教育改革中只有不断提升教师
的个人职业素质和能力,才能使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工作做的更好,才能培养出符合21世
纪的合格的医用人才[1,4]。
参考文献:
[1]余据芬,韩明飞,曾玲,李继中,吕娅毅.涉外护理大专生在校期间压力源的调查[J].中华
现代护理杂志.2010,6(16):1941-1943
[2]李永涛,陈永春,高喜仁.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素质的探讨[J].中国
科教创新导刊,2012,(23):40-40.
[3]王鋆.PBL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2007,14(5):381-382.
[4]孙涛,田原.PBL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报,2008,5:226.
作者简介:彭泽鸿(1994—),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2013级本科临床专业在校学生。
通讯作者:李兵(1986—),男,汉族,湖南省浏阳市人,助教,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