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黎洪松)4-7章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0 (t) a0e j(ct0 )
(5.2-4)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式中,ωc和φ0分别为载波角频率和初始相位。假设经反射或散 射到达接收天线的第i条路径的信号为si(t),其幅度值为ai, 相 移为φi,多普勒频移为fDi,则si(t)可表示为
s (t) a e e i
i j(2πfDi i ) j(ct 0 ) (5.2-5)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在无线移动信道中影响衰落的因素很多,主要有:① 多径传 播通常会使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延长和不均匀,从而引起码间串 扰, 严重影响数字信号的传输质量; ② 移动台的移动速度,移 动台与基站之间的相对运动会使多条不同路径产生不同的多普勒频 移。根据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传播路径是变短还是加长,多普勒频 移可能为正, 也可能为负; ③ 周围物体的运动速度,若移动台 与基站之间物体处于运动中, 则它们会对多条不同路径产生时间 变化的多普勒频移。如果周围物体的运动速度明显慢于移动台的移 动速度, 则可以忽略周围物体的运动,只需考虑移动台的移动速 度; ④ 发射信号的带宽, 若发射信号的自相关时间小于多径信 号的延时差(即带宽大于多径信道的相干带宽), 则接收信号会产 生失真。相干带宽是信号在幅度上仍然保持强相关时的最大频差的 测度。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人为干扰是为了破坏对方无线电通信而有意释放的干扰。 例如,在通信对抗中, 常常利用发射机发射或转发某种电磁波, 以扰乱或欺骗敌方的电子接收设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达到 战时破坏敌方通信指挥控制系统的目的。 本书主要讨论自然干 扰。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5.1.4 自由空间的无线电传播
假设入射波si(t)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i,则多普
勒频移fDi与θi之间有如下关系
f Di
v
cosi
fm cosi
(5.2-6)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式中,v为移动台的移动速度;λ为波长;fm=v/λ为最大多普勒 频移。由式(5.2-5)和式(5.2-6)可得
s (t) a e e j
Pr
Pt
4πd
2
GrGt
|1
Re
|2
(5.2-1)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式中,在绝对值符号内,第一项表示直射波;第二项表示地面反 射波;Pt为发射功率;Gt、Gr分别为发射天线增益和接收天线增益; d为收发天线距离;λ为波长,λ=c/f,c为光速,f为工作频率; R为地面反射系数;Δφ为两条路径的相位差, 即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在无线信道中,一个通过无线信道传播的无线电信号往往会 沿多条不同的路径传播到接收端的天线处,这种现象称为信号的 多径传播。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绕射和散射。
(1)直射波。它是指在视距覆盖区内无遮挡、无阻塞地传播, 直射波传播的信号强度最强。
(2) 反射波。当传播的电磁波入射到一个尺寸比电磁波波长 大得多的物体时,电磁波就会发生反射。 反射主要来自于地表面、 建筑物和墙壁。 反射波传播的信号强度次之。
Ri
e
ji
2
(5.2-3)
式中,Ri和Δφi分别为第i条路径的反射系数和相位差。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4. 快衰落信号的统计特性
1)
在多径传播信道中,若多条路径彼此独立,且没有一条路径
的信号占支配地位,即没有视距传播的直射波,只有多个反射波
或散射波,
(Rayleigh)分布,
故此多径衰落也称为瑞利衰落。 假设基站发射信号为
传播损耗和阴影衰落主要影响无线区的覆盖,通过合理设计 可以消除这种不利的影响。而多径衰落将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质 量,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采用抗衰落技术来减少其影响。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5.1.3
在无线移动通信环境中, 存在各种干扰。按干扰产生的来源 来分, 可以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自然干扰主要包括:
2Gr

,λ为工作波长;Gt、Gr分别为发射天线和接收
天线的增益;d为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L定义为
L Pt Pr
(5.1-2)
在式(5.1-1)中, 若Gt=Gr=1, 则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为
L
4πd
Hale Waihona Puke 2(5.1-3)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若以分贝(dB)表示,则有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与前面介绍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相比, 无线信道 非常复杂。涉及的信道参量较多, 例如无线信道与传输频率有关, 频率范围包括中波、 短波、 超短波、 微波等;无线信道的时变 性;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位置; 移动台的移动速度; 发射天线和 接收天线的数目、性能和空间指向等。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3) 绕射波。当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无线电磁波被一个具 有明显不规则性物体的表面阻塞时,电磁波就会发生绕射, 即 使电磁波绕过障阻物传播。绕射波的信号强度与反射波的相当。
(4) 散射波。当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些尺寸小于电 磁波波长的物体时,电磁波就会发生散射。例如植物、 街道路 标和路灯等都会引起散射。 散射波传播的信号强度最弱。
无线通信是基于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来实现信息传输的。无线 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与电波传播的环境密切相关。电波传播环境 主要包括:地形地貌、 各种建筑物、气象气候、电磁干扰情况、 移动体的运动速度和工作频段等,它们直接关系到: ① 采用什 么样的无线传输技术; ② 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能力; ③ 无线 通信的传输质量; ④ 无线通信的业务等。
5.2.2 多径衰落
1. 多径衰落
由于地面和周围建筑物的反射,发射信号通常以不同的路径 到达接收天线,称这些到达波为多径波。 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 的距离不同,因而从各个路径来的反射波到达时间不同,相位也 不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叠加, 同相叠加导致信号增 强,反向叠加导致信号减弱。 这样,叠加后的接收信号的幅度将 急剧变化,引起信号畸变,即产生了衰落。 由于这种衰落是由多 径传播引起的, 因而称为多径衰落。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由于路径损耗和衰落的影响,使接收到的信号要比发射的信 号弱得多。路径损耗主要是由平方律扩展、水气和叶群的吸收、 地面反射等引起的, 它与移动台到基站的距离有关。 对快速移 动的移动台而言, 平均路径损耗变化非常慢, 信号的变化主要 表现为衰落。衰落决定了移动通信无线信道的特征, 因此, 无 线移动信道常称为衰落信道。

Φi

v t c osi
i
N
N
x ai cosΦi xi
i 1
i 1
N
N
y ai sin Φi yi
i 1
i 1
由式(5.2-8)和式(5.2-9)可得
s(t) (x jy)e j(ct0 )
(5.2-9) (5.2-10)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对于大量独立路径的多径传播,x和y均为大量独立随机变量 之和,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x和y分别独立地服从正态或高斯 分布, 即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2.
在无线移动信道中,存在以下三种最重要的多径衰落效应: ① 信号强度在一段很小的传播时间间隔内快速变化; ② 多径传 播在时域上引起信号的时延扩展, 造成信号波形的展宽, 导致 严重的码间串扰;③ 当信号带宽大于多径信道的“带宽”(相干 带宽)时就会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④ 不同路径信号的多普勒频 移的变化(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频率调制, 在频域上引起频谱扩展, 使接收信号产生多普勒频率扩展, 从而产生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在无线移动通信信道中,移动台的运动与周围物体(散射体) 的运动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是一致的。 若移动台与周围的物体之间 存在相对运动, 则接收信号包络将会有起伏变化。由于运动中移 动台附近的地物反射或散射作用, 多径信号可能会使接收场强产 生快速、大幅度的变化, 即多径快衰落。 三种多径快衰落是: 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和空间选择性衰落。
L(dB)=32.45+20 lgf+20lgd
(5.1-4)
式中,f为工作频率 (MHz);d为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之间的距离 (km)。电波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5.2 衰 落 信 道
5.2.1 阴影衰落 阴影衰落是长期衰落(大尺度衰落),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5.1.2 无线移动信道
无线移动信道是一种电波传播环境更为复杂的无线信道。 通常, 可将其传播环境分为:① 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繁华区; ② 以一般建筑物为主的近郊中小城镇区;③ 以湖泊、山丘、 平原为主的农村及远郊区等。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无线移动信道对无线电信号(简称信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 类: ① 传播损耗,即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 ② 阴影衰落, 由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对电波的阻塞或 遮蔽而引起的慢衰落; ③ 多径衰落, 由移动传播环境中的多 径传播而引起的快衰落。多径衰落是无线移动信道特性中最具特 色的部分, 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f (x) f (y)
1
e-
x2
2
2 x
2π x
1
e-
y2
2
2 y
2π y
(5.2-11)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遇到地形地伏、建筑物、高大的树林等障碍物的阻挡,在这些障 碍物的后面所产生的电磁场的阴影效应。 即移动台在移动中通过 不同障碍物的阴影区时,接收信号的电平会发生缓慢的起伏变化, 从而引起慢衰落,即阴影衰落。阴影衰落的特点是衰落与无线电 传播地形和地物的分布、 距离和高度等有关。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5.1 无线移动通信信道 5.2 衰落信道 5.3 抗衰落技术概述 5.4 分集技术 5.5 Rake接收 5.6 空时编码技术 5.7 衰落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习题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5.1 无线移动通信信道
5.1.1 无线信道

vtcosi
j(ct 0 )
i
i
(5.2-7)
假定发射信号有N条反射或散射路径到接收天线,这些多径波 的幅度和到达接收天线的方向角是随机的和统计独立的,于是移动 台接收的合成信号为
s(t)
N
si (t)
N
a e e j

vtcosi
i
jct0
i
i1
i1
(5.2-8)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3.
在移动通信中,多径传播方式除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以外, 还存在散射波、折射波和绕射波等。但由于无线电波主要是以地 波反射形式传播的,因此主要考虑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传播。 图 5-1 是一个多径传播模型,其中A为发射天线;B为接收天线; ht和h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离地面的高度;AB为直射波路 径;ACB为反射波路径。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建筑物反射波 的影响,因此在接收天线B处两条路径的接收信号功率为
2πd
其中,Δd=(AC+CB)-AB。
(5.2-2)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A(基站 )
直射波
建筑 物 反射 波
B(移动 台)
ht
反射波
hr
1
2
C
图 5-1 多径传播模型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对于N条路径,在接收天线B处的接收信号功率为
Pr
Pt
4πd
2
Gt
Gr
1
N 1 i1
(1) 接收机内部噪声。
(2) 外部噪声, 包括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其中,汽车运输 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密度越大,来源于汽车发 动机点火系统的电磁辐射就越强。
(3) 同频干扰。
第 5 章 衰落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4) 邻道干扰, 例如发射机的旁瓣辐射等。 (5) 发射机的互调干扰和接收机的互调干扰。 (6) 数字传输系统的码间串扰。 (7) 多址干扰。
所谓自由空间是指在理想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介质中传
播,电波传播不存在反射、 折射、 绕射、散射和吸收现象,只
存在由电磁波能量扩散而引起的传播损耗。 在自由空间中,假
设发射点处信号的发射功率为Pt,以球面波辐射; 接收点处的 信号功率为Pr,则有
Pr
Ar 4πd 2
PtGt
(5.1-1)
式中, A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