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B.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D.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
2.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民主制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D.寡头制和僭主制
3.对古希腊“城邦”(Polis)一词的解释,更接近本质特征的是
A.城市国家 B.公民国家 C.独立国家 D.联邦制国家
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
使希腊城邦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
A 闭关锁国,重视农业
B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C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D 贵族统治,僭主当政
5.下列无法享受雅典民主权利的是
①雅典公民②外邦移民③奴隶④他国公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
”这是对那一改革的评价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议事会改革
7.在伯利克里的民主改革中,最有利于平民参与政治的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
B.将全国划分为十个地域部落
C.创立“陶片放逐法”
D.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公职,并发放津贴
8.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均等的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与君主制相比,雅典贵族制实行
①集体领导②平等协商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③任期制和选举制④终身制和世袭制
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10.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
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B 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11.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创了政党政治的先河
B.自由民和奴隶都享有公民权
C.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D.公民通过代议制方式行使权利
12.雅典人追求民主政治(demokrafla),用“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合成这一名词强调其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A)A.公民大会制度B.公职民选制度C.依法行政制度D.终身连任制度
13.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14.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
”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15.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哪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
A.唐朝的刑部 B.宋朝的枢密院 C.元朝的中书省 D.清朝的军机处
16.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
A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 B.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C.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D是公平的
18.罗马共和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查土丁尼法典》B.《十二铜表法》
C.《查土丁尼法学总论》D.《查土丁尼学说汇纂》
19.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律公正 B.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C.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D.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20、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期
A、屋大维
B、狄奥多西
C、查士丁尼
D、哈德良
2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
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
姻礼俗
23.“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
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24.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曾经建立过“领地国家”
A.西周 B.秦朝 C.北宋 D.清朝
25.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
A.三哥(20 岁) B.四哥(14 岁)
妾一(侧室) C.大哥(25 岁) 妾二(侧室) D.二哥(22 岁)
2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7.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并形成了历代的皇帝制度。
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
A.权力高度集中
B.部族色彩浓厚
C.秦始皇非常勤政
D.等级制严格
28.《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 ( )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选官制度的变化
29.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30.《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
A.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
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31.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32.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世世代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时当地官员前来贺喜时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
”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
A.早在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
B.文人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当时的皇帝和官员都特别重视科举考试
D.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
33.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宫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34.电影《女驸马》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里提到的选官方式是 (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5.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6.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唐代宰相的委员制指()
A.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B.相权分立制衡
C.削弱了相权 D.行政权实现了真正的三权分立
37.古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制度()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8.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察举制科举制
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39.《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后拜枢密副使。
”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40.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
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的题目的是 ( )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的强化
41.某部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
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秦代三公九卿制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
42.据张廷玉《明史》记载“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
其官有军相、平章、左右墨、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为曹官。
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
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
”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初制度承袭元制
B.明太祖废军相,权归六部
C.殿阁大学士成为中央核心机构
D.明太祖时皇权空前加强
43.某中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过时光隧道在一起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
下列台词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划分三省的职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
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
44.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45.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
具体体现。
图1到图3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
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46.“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
47.《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48.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49.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废丞相
B.废六部
C.设立中书省
D.设立军机处
50.下令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的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宋太祖
D.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