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 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的一首抒情诗,作于 1938 年 11 月17 日。

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诗歌单元中,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但对于诗歌的深层内涵和艺术手法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和深入。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在情感体验和审美感知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

学习诗歌中的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诗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情感。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分析和欣赏诗歌。

五、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法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讲授法
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主题、意象和象征手法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3、讨论法
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自主预习诗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

2、诵读品味法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情感。

3、合作探究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诗歌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将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视频,引出课题《我爱这土地》,并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美丽的祖国,你们有什么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二)初读诗歌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请学生听录音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了解背景
1、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艾青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下创作这首诗歌的原因和目的。

2、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
歌的内涵。

(四)精读诗歌
1、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思考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
有什么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赏析诗歌
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如“土地”象征着祖国,“河流”象征着人民的悲愤,“风”象征着人民的抗争,“黎明”象征着希望。

2、让学生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提问学生:“诗人为什么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六)品读诗歌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语调、语速和重音的处理。

2、请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

(七)拓展延伸
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布置作业:让学生模仿《我爱这土地》,写一首表达自己对祖国或家乡热爱之情的诗歌。

(八)课堂小结
1、总结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诗歌。

八、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来理解诗歌的内涵。

同时,我也注重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情感。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时,还不够深入和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