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0年高三质量调查(一) 化学考试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部分区2020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一)
化学试卷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 :23 S:32 Fe:56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现代化建设要使用大量钢材,钢材是用途广泛的合金 B.二氧化硫除具有漂白性外,还可用于杀菌、消毒
C.能消杀病毒的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弱酸性等性质,是强电解质
D.在海轮外壳上镶入活泼金属,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Fe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5
3
[Ar]3d 4s B.2CaCl 的电子式:22Ca [:Cl :]+
-
‥‥
C.2N 的结构式:N N -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
8O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3NO -
离子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是1,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3+
Al C.金刚石转化为石墨为放热反应,说明相同条件下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2CO 、3BF 都是非极性分子
4.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g 22Na O 固体中离子总数为A 0.4N B.1mol OH -(羟基)所含电子数为A 10N C.1mol Fe 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A 3N
D.常温下,21L0.1mol /LNa S 溶液中2-S 数目小于A 0.1N 5.根据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与传统汽油相比可以减少尾气污染
C.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与水果放在一起可以保鲜水果
D.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
6.在2BaCl 溶液中通入2SO 气体,未见到沉淀。

若再通入或加入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则可以看到沉淀,则该物质不可能为( )
A.2Cl
B.2CO
C.3NH
D.22H O
7.盆栽使用S-诱抗素可保证鲜花盛开,它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S-诱抗素不能发生缩聚反应
B.1 mol S-诱抗素能与24molBr 发生加成反应
C.S-诱抗素中羟基不能被氧化为醛基
D.S-诱抗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相同浓度的溶液碱性比较:323NaHCO Na CO
B.常温下,往23Na CO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3NaHCO 、NaCl
C.加热3FeCl 溶液至蒸干,可得到纯净的3FeCl 固体
D.常温下,若3FeCl 溶液中含有2FeCl 可用NaOH 溶液鉴别
9.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Al 作阳极、Pb 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已知:铅蓄电池中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2442Pb(s)+PbO (s)+2H SO (aq)2PbSO (s)+2H O(1)垐垎?噲垐?放电充电
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2322Al 3H O====Al O 3H ++↑通电
对该电解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电解池:溶液的pH 减小
B.电解池: 24SO -
移向Al 电极
C.铅蓄电池:负极质量不变
D.铅蓄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一定条件下,反应22H (g)X (g)2HX(g)+ƒ达平衡后,压缩容器,则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

B.已知水合肼(242N H H O ⋅)是二元弱碱,能发生类似于多元酸的电离形式,则在水中它的第二步电离方
程式为252262N H H O N H OH ++
-++ƒ
C.同温同压下,22(g)Cl (g)H H 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D.在一定条件下的23Na CO 溶液,若升高温度,则()()
332c HCO /c CO --减小 1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32522NO (g)O (g)N O (g)O (g)++ƒ
,该反应一定条
件下可自发进行。

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作出的判断(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
A. B.
C. D.
12.元素Q 、R 、W 、Y 、X 在元素周期表2、3、4周期中,元素Q 、R 、W 、Y 与元素X 相邻,已知:
X 元素为磷元素;W 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 与Q 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Y 的最高化合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W 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共价晶体 B. Q 的单质在空气中广泛存在
C. R 和Y 形成的化合物中,R 可以呈现的最高化合价是+5价
D. Q 、R 、X 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Q 的氢化物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64分。

13.(14分)X 、Y 、Z 、E 、F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F 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IB 族,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E 的氧化物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③Y 原子核外L 层电子数为奇数;④X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⑤Z 原子p 轨道的电子数为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X 元素形成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在1个由F 与Z 形成的2F Z 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F 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个。

(3)在()2+
34
F NH 离子中,2+
F 的空轨道接受3NH 的氮原子提供的__________形成配位键。

(4)常温下X 、Z 和氢元素按原子数目1:1:2形成的气态常见物质A 是__________(写名称),A 物质分子中X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1molA 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A N 。

(5)X 、Y 、E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14.(17分)化合物H 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

实验室由芳香族化合物A 制备H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2
NaOH/H O
32Δ
RC CHO RC HO H=CHCHO+H O +CH −−−−→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 的名称是__________。

E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已知②中物质“P ”的同系物丙烯是一种医疗卫生用布____聚丙烯无纺布的原材料,用化学符号表示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H 能发生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

a.聚合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
(4)D E →的反应,若只把条件(1)改为2KOH /H O ,则生成物E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5)写出E 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G 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G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7)参照如下合成路线,写出用A 和3CH CHO 为原料经以上合成路线制备化合物()982C C H O 的合成路 线(其它试剂任选)
(8)芳香化合物X 是F 的同分异构体,X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2CO ,苯环上的烃基为乙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1:1:1:1。

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X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

15.(17分)2ClO 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为了运输和贮存便利常将其制成2NaClO 固体,模拟工业上用过氧化氢法制备2NaClO 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2ClO 熔点-59℃、沸点11℃、22H O 沸点150℃
A 中的化学方程式:32224222422NaClO H O H SO 2ClO O Na SO 2H O ++=↑+↑++
(1)3NaClO 放入仪器A 中,仪器B 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如果仪器B 改成分液漏斗,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

(2)C 装置有明显缺陷,请绘出合理的装置图(标明气流方向)__________。

(3)向A 装置中通入空气,其作用是赶出2ClO ,然后通过C 再到D 中反应。

通空气不能过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通空气也不能过慢原因是__________。

(4)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

a.降低2NaClO 的溶解度
b.减少22H O 的分解
c.使2ClO 变为液态
d.加快反应速率
(5)写出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2H O 在反应起到__________作用。

假设在反应中消耗掉22H O a g 则有__________mol 电子转移。

16.(16分)治理大气和水体污染对建设美丽家乡,打造宜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CO 泄漏会导致人体中毒,用于检测CO 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电极Ⅰ上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24H SO 的浓度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用2O 氧化HCl 制取2Cl ,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反应为:2
CuO/CuCl 2224HCl(g)O (g)2Cl (g)2H O(g)H −−−−→++∆←−−−−
,通过控制条件,分两步循环进行,可
使HCI 转化率接近100%,其原理如图所示:
过程Ⅰ的反应为:2212HCl(g)+CuO(s)CuCl (s)+H O(g)ΔH ƒ
过程Ⅱ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ΔH 用含有ΔH 和1ΔH 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

(3)在温度0T ℃,容积为1L 的绝热容器中,充入20.2molNO ,发生反应:()()2242NO g N O 0g ΔH ƒ<
,容器中2NO 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反应到6s 时,2NO 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

②根据图示,以下各点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X b.Y c.Z d.W
③0~3s 内容器中2NO 的反应速率增大,而3s 后容器中2NO 的反应速率减小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温度若为1T ℃,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

(4)工业上可用23Na SO 溶液吸收法处理2SO ,25℃时用-11mol L ⋅的23Na SO 溶液吸收2SO ,当溶液pH=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2+-+--33>c HSO >c S c Na O >c H =c OH 。

(已知25℃时:
23H SO 的电离常数2a1K 1.310-=⨯,8a 2K 6.210-=⨯)请结合所学理论通过计算说明()()
-2-33c HSO >c SO 的原因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