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数学考前嘱咐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 荆州”。 2、迅速摸透“题情”
拿到试卷,不忙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 正面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 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调查, 通览全 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 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30
答题策略指导
四、解答题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0:1:1 易题1题10分,中档题占4题48分、难题占1题12分
14
2013年高考预测与展望
选择题占40%(12题每题5分)、填空题占 13%、解答题占47%(6题参照去年共70分:12 分、12分、12分、12分、12分、10分)。
考纲对试题易、中、难的比例有了更明 确规定,以容易题、中档题为试题主体,较 难题占20%。文科试题“适当拉大试题难度的 分布区间,试题难度的起点应降低,而试题 难度终点应与理科相同”。这表明文理科试 卷的难度差异将会加大,力求文理科学生成 绩平衡。
10 球体
以长方体为背景的外接 球的表面积或体积问题
11 线性规划 考查数形结合思想
函数奇偶性、
12 周期性
综合性较强
19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题号 考点
命题意图
13 向量
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
14
解斜三角形
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15
均值不等式
考查灵活构造、运用均 值不等式的能力
16 圆锥曲线
考查构造数学模型、转
15
2013年高考预测与展望
备考建议:对概念、性质、定理等 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能走“过场,把知识 炒成“夹生饭”,而应在“准确、系统、 灵活”上面下工夫。基础知识是成绩提 升的瓶颈,只有对基础知识有深刻理解 和领会时,才能突破这一瓶颈,逐步形 成基本技能,实现能力的提升。在复习 中要注意归纳方法,掌握大众化的解题 方法。
4
各章考点分析
内容
三角函数
题量
知识点
1三角函数式
的化简和求值
1-2 2三角函数的图象 和性质
3解斜三角形
5
平面向量
1 平面向量的运算
及其几何意义
6
序号
6 7
各章考点分析
内容
不等式
题量
知识点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不等式的解法 2-3 3均值不等式
4绝对值不等式的性 质
解析几何
1直线和圆的方程
3-4 2线性规划
在试题中坚决贯彻新课改理念是今年 数学试题的一大特点。
往年的数列题有可能放在最后一题做 压轴,综合性强,难度大。新课标实施后, 课标对数列内容的要求有很大程度上降低, 递推数列已删除,与函数和不等式的联系也 大大减弱。从今年的数列题来看,可能被安 排在解答题的第一题,而且问题单一,基础 性强,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
难度均衡性控制得恰如其分。
12
2013年高考数学命题展望
解析几何题设计巧妙,以圆锥曲线为 背景,考查直线的基本性质,所给信息明了 清晰,入手较易。除了考查知识,还重点考 查了方程和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考 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压轴题的函数题,设计新颖,构 思巧妙,环环相扣,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综合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内容
8
球体
9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
10
双曲线与抛物线
11
对数函数与不等式
12
数列
13
曲线的切线方程
14
数列
3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分析
15
向量的夹角与模的运算
16 17 18 19 20 21 选作
函数的最值与对称性 三角:正弦定理与面积公式 概率统计:分段函数与概率 立几:面面垂直、锥体体积
都保持着较高的考查比例,其命题趋势可归纳为:
在知识中考能力,在方法中考思想,在情境中考
创新的特点。六大题的考试方向为:
21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1、三角函数 三角知识的考查有逐步加强的趋势. 主要考查图象和性质、求值问题,以及三角形内 的三角函数问题(解三角形题),并有可能和其他知 识(如向量等)进行适当的综合。三角函数考题大致 为以下几类:与三角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与 三角函数图像有关的问题;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 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及化简、证明等问题;与周 期性和对称性有关的问题;三角形中的问题。三 角函数突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考查,三角 变换的难度有所降低,同时,以三角形为载体, 以三角函数为核心,以正余弦公式为主体,考查
22
三角变换及其应用的能力,已成为考试热点。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2、概率统计知识是近几年命题热点,重点掌握随机事
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互斥事件、抽样方法与总体 估计、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等知识及其简单应用。文 科以求概率的应用题为主,分值超过其所占课时的比重。 文科以等可能事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互斥事件的 概率求法为主。以“抽样”相关内容为题材设计试题, 已成为部分省分命题的载体,而以线性回归为命题背景 的“统计题”也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可能。解概率应用题 的一般步骤:设事件,指出这些事件间关系,及这些事 件的概率,解…,答;
23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3、立体几何 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平行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几何体的 体积与点到平面的距离,解答题以中档题出现。 以证明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有关数量关系计算 为主,诸如空问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证明。
24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4、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的重点仍然是圆锥 曲线的性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以 及轨迹问题,仍然以考查方程思想及用韦达 定理处理弦长和弦中点为重点。坐标法使平 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自然地联系并有机结 合起来。相关交汇试题应运而生,涉及圆锥 曲线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也是命题亮点。
2013年高考数学考前嘱咐
一、2012高考回顾 二、各章考点分析 三、2013高考预测 四、答题技巧指导
2013年6月3日1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分析
题号
考查内容
1
集合运算
2
复数的运算与共轭复数
3
散点图的相关系数
4
椭圆的离心率
5
线性规划
6
程序框图
7
三视图
2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分析
题号
解几:圆与抛物线 函数:单调性、分离参数最值 几何选讲,参数方程,不等式4
各章考点分析
序号 内容 题量
知识点
1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1 集合与简易逻辑 1 2命题量词逻辑联接词
3充要条件
1函数的基本概念
2函数图象和性质
2
函数
3 3基本初等函数
4导数
3
数列
1-2 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
知识及其综合应用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序号
25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5、函数与导数 函数与导数结合的题型仍是热 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基本性质为依托,结合运 算推理解决(包括导数),连续函数闭区间上最值定 理有可能在命题中出现。函数与导数的结合是高 考的热点题型,导数型应用题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方 向。以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及分式函数为命题载 体,以切线、极值、单调性为设置条件,与不等式、 解析几何综合的有特色的试题。另外,以有关二次 函数的根为命题背景的试题已得到广大命题者的 青睐,也应加以重视。
解答题和选做题3选1,中间无偏题怪题,平淡中凸
显主要知识,易入手但又能体现能力的考查,难题高
屋建瓴,有区分度,充分体现了提高总分,控制满分
的思想,试题紧扣新考纲、新课标,源于教材又不拘
泥于教材,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及应用,新增内容都设计了相应的试题,但均控制在
基本层面上。
10
2013年高考展望
及”。
④先同后异。
31
答题策略指导
4、一慢一快 :就是说,审题要慢,审题要审 到位,做题要快。
5、分段得分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
的策略 ,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
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
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
会而不对。
32
答题策略指导
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 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 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 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 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 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 给点分,所以“做不出来的题目得一二 分易,做得出来的题目得满分难”。 33
3、四先四后:
①先易后难。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 ② 先熟后生
③先高分后低分。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
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
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
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
高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
的得分。 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
28
答题策略指导
选择题要灵活解,解答选择题 最忌讳的是不看选择项,把选择题 和填空题当解答题做,要注意选择 项提供的信息,(估算法,特例法, 数形结合法、比较法、特征分析法, 直观选择法,逆推验证法等等,不 要小题大做!)填空题要准确表示。
29
答题策略指导
1、养成良好习惯,考场平静心情 精神要放松,情绪要自控 ,信心要充足;见
3圆锥曲线的性质
7
各章考点分析
序号 内容 题量
知识点
1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 8 立体几何 3 2多面体的体积
3三视图 4球的计算
1随机事件与古典概型 2几何概型与互斥事件 9 概率与统计 2 3抽样方法与总体估计 3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
8
各章考点分析
序号
内容
题量
知识点
10
推理证明与 算法初步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 1理
答题策略指导
可用缺步解答及跳步答题 , “书写要 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 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 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 高。 有些选择题,“大胆猜测”也是一种辅 助解答,实际上猜测也是一种能力。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题号 考点
命题意图
5
圆锥曲线 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及 的焦点弦 特殊值的处理技巧
6 三视图 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
7
三角中的 正、余弦 定理
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方程 的思想
算法与程 考查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基本
8 序框图 知识
18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题号 考点
命题意图
9 概率
考查几何概型的计算
11
2013年高考数学命题展望
三角题体现出三角函数的应用性,通 过解三角形问题考查三角知识和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立体几何题文科生只要求用几何法证 明平行垂直问题,会求几何体的体积。
统计(概率)题更加重视数据处理,
从能力考查上讲,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数据处
理能力。
新增内容的亮点也很突出,
难度总体控制在基本层面上,三道选做题的
16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题号
考点
命题意图
1 集并及合 、 不的补等包运式含算的关 解系、交、考 及查知集识合点的的基交本汇知识
2
复数的运算、共轭复 考查复数的基本知识、
数
方程的思想
3 基本初等函数
考查函数基本知识的 应用
4
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考查等差数列、等比 第n项、求和公式 数列基本性质的应用17
化的能力
20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解答题的考点和形式:
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将加大对基础知识的考 查,注重回归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 与新课程理念;会推出创新性题目,考查学生的 潜能的发展力。
支撑整个高中数学的主体知识是函数与导数、
三角与向量、数列与不等式、解析几何与立体几
何、概率与统计等。在每年高考中这些主干知识
2算法与程序框图
11
复数
1 1复数的运算
2共轭复数
9
2013年高考展望
2013年是我省实行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数学
试题使用新课标全国卷。 由于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一
年,所以试题结构、部分考试内容都有一些明显变化
但试题仍很平和,体现“科学、公平、规范、稳定、
成熟”的特点, 12个选择题、4个填空题和5个必做
13
2013年高考预测与展望
难度要求:
一、整卷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3:5:2(易 题占45分、中档题占75分、难题占30分)
二、选择题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3:2:1 (易题占6题30分、中档题占4题20分、难题占2题 10分)
三、填空题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2:1:1 (易题占2题10分、中档题占1题5分、难题占1题5 分)
26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6、选做题 22几何证明选讲 难度偏大,不会寻找辅 助线,一旦突破,容易得到满分
24不等式 第一问多是用零点分段法解含绝 对值不等式或写分段函数的解析式画函数图 象 第二问往往是恒成立、有解、无解问题,转 化为最值问题来求解
27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不等式证明不会单独命题,会在其他 题型中“隐蔽”出现,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 对“不等式证明”会显得比较重要,不等式 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 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如含参量不等式的解 法(确定取值范围)、数列通项或前n项和的 有界性证明、由函数的导数确定最值型的不 等式证明等。
拿到试卷,不忙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 正面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 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调查, 通览全 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 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30
答题策略指导
四、解答题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0:1:1 易题1题10分,中档题占4题48分、难题占1题12分
14
2013年高考预测与展望
选择题占40%(12题每题5分)、填空题占 13%、解答题占47%(6题参照去年共70分:12 分、12分、12分、12分、12分、10分)。
考纲对试题易、中、难的比例有了更明 确规定,以容易题、中档题为试题主体,较 难题占20%。文科试题“适当拉大试题难度的 分布区间,试题难度的起点应降低,而试题 难度终点应与理科相同”。这表明文理科试 卷的难度差异将会加大,力求文理科学生成 绩平衡。
10 球体
以长方体为背景的外接 球的表面积或体积问题
11 线性规划 考查数形结合思想
函数奇偶性、
12 周期性
综合性较强
19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题号 考点
命题意图
13 向量
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
14
解斜三角形
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15
均值不等式
考查灵活构造、运用均 值不等式的能力
16 圆锥曲线
考查构造数学模型、转
15
2013年高考预测与展望
备考建议:对概念、性质、定理等 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能走“过场,把知识 炒成“夹生饭”,而应在“准确、系统、 灵活”上面下工夫。基础知识是成绩提 升的瓶颈,只有对基础知识有深刻理解 和领会时,才能突破这一瓶颈,逐步形 成基本技能,实现能力的提升。在复习 中要注意归纳方法,掌握大众化的解题 方法。
4
各章考点分析
内容
三角函数
题量
知识点
1三角函数式
的化简和求值
1-2 2三角函数的图象 和性质
3解斜三角形
5
平面向量
1 平面向量的运算
及其几何意义
6
序号
6 7
各章考点分析
内容
不等式
题量
知识点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不等式的解法 2-3 3均值不等式
4绝对值不等式的性 质
解析几何
1直线和圆的方程
3-4 2线性规划
在试题中坚决贯彻新课改理念是今年 数学试题的一大特点。
往年的数列题有可能放在最后一题做 压轴,综合性强,难度大。新课标实施后, 课标对数列内容的要求有很大程度上降低, 递推数列已删除,与函数和不等式的联系也 大大减弱。从今年的数列题来看,可能被安 排在解答题的第一题,而且问题单一,基础 性强,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
难度均衡性控制得恰如其分。
12
2013年高考数学命题展望
解析几何题设计巧妙,以圆锥曲线为 背景,考查直线的基本性质,所给信息明了 清晰,入手较易。除了考查知识,还重点考 查了方程和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考 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作为压轴题的函数题,设计新颖,构 思巧妙,环环相扣,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综合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内容
8
球体
9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
10
双曲线与抛物线
11
对数函数与不等式
12
数列
13
曲线的切线方程
14
数列
3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分析
15
向量的夹角与模的运算
16 17 18 19 20 21 选作
函数的最值与对称性 三角:正弦定理与面积公式 概率统计:分段函数与概率 立几:面面垂直、锥体体积
都保持着较高的考查比例,其命题趋势可归纳为:
在知识中考能力,在方法中考思想,在情境中考
创新的特点。六大题的考试方向为:
21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1、三角函数 三角知识的考查有逐步加强的趋势. 主要考查图象和性质、求值问题,以及三角形内 的三角函数问题(解三角形题),并有可能和其他知 识(如向量等)进行适当的综合。三角函数考题大致 为以下几类:与三角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与 三角函数图像有关的问题;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 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及化简、证明等问题;与周 期性和对称性有关的问题;三角形中的问题。三 角函数突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考查,三角 变换的难度有所降低,同时,以三角形为载体, 以三角函数为核心,以正余弦公式为主体,考查
22
三角变换及其应用的能力,已成为考试热点。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2、概率统计知识是近几年命题热点,重点掌握随机事
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互斥事件、抽样方法与总体 估计、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等知识及其简单应用。文 科以求概率的应用题为主,分值超过其所占课时的比重。 文科以等可能事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互斥事件的 概率求法为主。以“抽样”相关内容为题材设计试题, 已成为部分省分命题的载体,而以线性回归为命题背景 的“统计题”也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可能。解概率应用题 的一般步骤:设事件,指出这些事件间关系,及这些事 件的概率,解…,答;
23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3、立体几何 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平行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几何体的 体积与点到平面的距离,解答题以中档题出现。 以证明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有关数量关系计算 为主,诸如空问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证明。
24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4、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的重点仍然是圆锥 曲线的性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以 及轨迹问题,仍然以考查方程思想及用韦达 定理处理弦长和弦中点为重点。坐标法使平 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自然地联系并有机结 合起来。相关交汇试题应运而生,涉及圆锥 曲线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也是命题亮点。
2013年高考数学考前嘱咐
一、2012高考回顾 二、各章考点分析 三、2013高考预测 四、答题技巧指导
2013年6月3日1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分析
题号
考查内容
1
集合运算
2
复数的运算与共轭复数
3
散点图的相关系数
4
椭圆的离心率
5
线性规划
6
程序框图
7
三视图
2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文)分析
题号
解几:圆与抛物线 函数:单调性、分离参数最值 几何选讲,参数方程,不等式4
各章考点分析
序号 内容 题量
知识点
1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1 集合与简易逻辑 1 2命题量词逻辑联接词
3充要条件
1函数的基本概念
2函数图象和性质
2
函数
3 3基本初等函数
4导数
3
数列
1-2 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
知识及其综合应用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序号
25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5、函数与导数 函数与导数结合的题型仍是热 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基本性质为依托,结合运 算推理解决(包括导数),连续函数闭区间上最值定 理有可能在命题中出现。函数与导数的结合是高 考的热点题型,导数型应用题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方 向。以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及分式函数为命题载 体,以切线、极值、单调性为设置条件,与不等式、 解析几何综合的有特色的试题。另外,以有关二次 函数的根为命题背景的试题已得到广大命题者的 青睐,也应加以重视。
解答题和选做题3选1,中间无偏题怪题,平淡中凸
显主要知识,易入手但又能体现能力的考查,难题高
屋建瓴,有区分度,充分体现了提高总分,控制满分
的思想,试题紧扣新考纲、新课标,源于教材又不拘
泥于教材,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及应用,新增内容都设计了相应的试题,但均控制在
基本层面上。
10
2013年高考展望
及”。
④先同后异。
31
答题策略指导
4、一慢一快 :就是说,审题要慢,审题要审 到位,做题要快。
5、分段得分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采用“分段得分”
的策略 ,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
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
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
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
会而不对。
32
答题策略指导
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 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 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 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 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 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 给点分,所以“做不出来的题目得一二 分易,做得出来的题目得满分难”。 33
3、四先四后:
①先易后难。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 ② 先熟后生
③先高分后低分。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
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
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
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
高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
的得分。 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
28
答题策略指导
选择题要灵活解,解答选择题 最忌讳的是不看选择项,把选择题 和填空题当解答题做,要注意选择 项提供的信息,(估算法,特例法, 数形结合法、比较法、特征分析法, 直观选择法,逆推验证法等等,不 要小题大做!)填空题要准确表示。
29
答题策略指导
1、养成良好习惯,考场平静心情 精神要放松,情绪要自控 ,信心要充足;见
3圆锥曲线的性质
7
各章考点分析
序号 内容 题量
知识点
1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 8 立体几何 3 2多面体的体积
3三视图 4球的计算
1随机事件与古典概型 2几何概型与互斥事件 9 概率与统计 2 3抽样方法与总体估计 3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
8
各章考点分析
序号
内容
题量
知识点
10
推理证明与 算法初步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 1理
答题策略指导
可用缺步解答及跳步答题 , “书写要 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 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 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 高。 有些选择题,“大胆猜测”也是一种辅 助解答,实际上猜测也是一种能力。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题号 考点
命题意图
5
圆锥曲线 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及 的焦点弦 特殊值的处理技巧
6 三视图 考查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
7
三角中的 正、余弦 定理
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方程 的思想
算法与程 考查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基本
8 序框图 知识
18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题号 考点
命题意图
9 概率
考查几何概型的计算
11
2013年高考数学命题展望
三角题体现出三角函数的应用性,通 过解三角形问题考查三角知识和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立体几何题文科生只要求用几何法证 明平行垂直问题,会求几何体的体积。
统计(概率)题更加重视数据处理,
从能力考查上讲,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数据处
理能力。
新增内容的亮点也很突出,
难度总体控制在基本层面上,三道选做题的
16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题号
考点
命题意图
1 集并及合 、 不的补等包运式含算的关 解系、交、考 及查知集识合点的的基交本汇知识
2
复数的运算、共轭复 考查复数的基本知识、
数
方程的思想
3 基本初等函数
考查函数基本知识的 应用
4
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考查等差数列、等比 第n项、求和公式 数列基本性质的应用17
化的能力
20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解答题的考点和形式:
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将加大对基础知识的考 查,注重回归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 与新课程理念;会推出创新性题目,考查学生的 潜能的发展力。
支撑整个高中数学的主体知识是函数与导数、
三角与向量、数列与不等式、解析几何与立体几
何、概率与统计等。在每年高考中这些主干知识
2算法与程序框图
11
复数
1 1复数的运算
2共轭复数
9
2013年高考展望
2013年是我省实行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数学
试题使用新课标全国卷。 由于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一
年,所以试题结构、部分考试内容都有一些明显变化
但试题仍很平和,体现“科学、公平、规范、稳定、
成熟”的特点, 12个选择题、4个填空题和5个必做
13
2013年高考预测与展望
难度要求:
一、整卷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3:5:2(易 题占45分、中档题占75分、难题占30分)
二、选择题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3:2:1 (易题占6题30分、中档题占4题20分、难题占2题 10分)
三、填空题难度:易、中、难的比例为:2:1:1 (易题占2题10分、中档题占1题5分、难题占1题5 分)
26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6、选做题 22几何证明选讲 难度偏大,不会寻找辅 助线,一旦突破,容易得到满分
24不等式 第一问多是用零点分段法解含绝 对值不等式或写分段函数的解析式画函数图 象 第二问往往是恒成立、有解、无解问题,转 化为最值问题来求解
27
试卷考点分布预测
不等式证明不会单独命题,会在其他 题型中“隐蔽”出现,2013年高考数学试题 对“不等式证明”会显得比较重要,不等式 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 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如含参量不等式的解 法(确定取值范围)、数列通项或前n项和的 有界性证明、由函数的导数确定最值型的不 等式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