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的作用对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管理的作用对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
控制的成效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加强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

方法将
我院新生儿病房的62例患儿均分为两组,即31例对照组和31例观察组,进行
护理成效的对比研究。

结果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病房感染控
制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管理,对比两组研究数据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感染率和
住院时长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且治疗护理的满意度高于
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统计有意义。

结论对新生儿病房进行
严格的感染控制及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长、提升患
儿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管理作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成效分析
新生儿如果自身免疫力低下会发生各种疾病,新生儿病房是接收并诊治非健
康新生儿的科室,该科室承担着维护新生儿生命、对各种突发病症进行急救并护
理的科室,然而若病房感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新生儿健康恢复十分不利。

我院选取了62例新生病房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新生儿病房应用护理管
理控制医院感染的成效,现将分析结果呈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新生儿病房的62例患儿(收治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
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为了便于研究按均分法则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对
照组31例。

患儿一般资料为:观察组男患儿19例,女患儿12例,体重平均为(3.02±0.35)kg,胎龄平均是(36.35±2.16)周;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为16
例和15例,平均体重和平均胎龄分别为(3.18±0.51)kg和(36.27±2.25)周。

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在组间比较不够明显,不具备统计意义且P值大
于0.05,可以比较分析。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儿采取的感染控制措施有:实施我院基础护理管理,为患儿做好
日常的口腔、皮肤及上呼吸道护理等,保证病房足够整洁使空气指数优良,定期
进行消毒杀菌,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治疗和护理时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最大
程度地降低医院病房感染率。

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病房感染控制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管理,管理步骤按照以
下几点来进行:①组建专业护理小组,对临床感染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和控制,加强对患儿的监护,综合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
方案;为患儿家属宣讲健康知识,发放健康教育小手册供其学习和交流,对家属
的探视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并将探视中的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儿家属或是限制探视。

②对病房护理管理措施不断改进和优化,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对
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交接事宜进行科学安排和规划,加强医护人员的相互监督,避免人为工作失误引发病房发生感染,针对患儿加强护理和管理[1]。

③不断改
善新生儿病房的各种医疗设备,密切关注新生儿身体指标的各种变化,做好病房
的日常清洁,按照医院规定严格执行病房内部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屏、
过氧化氢消毒器等进行定期消毒,保证患儿病床的整洁、干净,保证病房内空气
和光线质量达标,对室内温湿度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医疗器械使用前后的严格消毒。

制定层级式管理机制,为不同患儿分配最佳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
变化及恢复情况,整理并保存每日护理工作内容,设备的使用、消毒机维修等。

④根据病房护理管理情况制定奖惩制度并不断优化和完善,建立专门针对医院感
染的监督小组,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日常监管,严厉惩治护理工作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并制定及时、有效的护理感染控制方案,以此来提升医
院护理质量,进而降低病房感染发生率。

1.3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儿进行不同护理模式的管理干预后,比较医院病房感染情况及患儿
住院时长、患儿的恢复及预后情况。

1.4统计方法
SPSS21.0专业软件对两组患儿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研究资料利用(±s)表示,x²和t检验组间数据,P值小于0.05代表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有一定的
统计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医院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长
数据统计中得出,观察组患儿不论是感染率还是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P值均<0.05,统计有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感染率及住院时长(±s)
组别例数医院病房感
染例数及感染率患儿住院时长
观察组311(3.22%)9.36±1.27
对照组317(22.58%)13.98±1.49 p<0.05<0.05
2.2对比62例新生患儿预后临床症状表现情况
观察组患儿进行病房感染控制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管理后,出现1例皮肤黄染,0例皮肤愈合,1例炎性指标,预后临床不良总表现为6.45%,而对照组出现
皮肤黄染的有2例,1例皮肤愈合,2例炎性指标,预后临床不良总表现为
16.12%,从两组患儿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护理管理作用的观察组患儿预后临床不良症状表现明显低于基础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同时,组间数据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预后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对比表(n,%)
组别例数皮肤
黄染
皮肤
愈合
炎性
指标
预后临
床不良总表

观察组311
(3.23%)
(0.00%)
1
(3.23%)
2
(6.45%)
对照组312
(6.45%)
1
(3.23%)
2
(6.45%)
5
(16.12%)
X² 2.518
p0.020 3结论
新生儿科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地区,也是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的重点科。

另一方面,新生儿科医院和患者家属重点关注的过失,控制新生儿科感染风险,不仅关系到临床治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还关系到医患关系的协调。

为了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临床上要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加强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

新生儿科过去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采用一般的护理管理模式,一般的护理管理
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生儿科的工作质量,避免可见和常见的感染源,但一些
潜在和意外的危险无法准确预测和及时处理。

近年来,随着护理管理的持续发展
和患者、患者家属对医疗工作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管理法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和完善。

特别是新生儿科的护理管理已不局限于日常护理管理,应在现有护理管
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

以“以人为本”“以
患者为中心”为主要工作原则,真正考虑新生儿的身心特点和新生儿家庭的心理
特点,改善护理管理内容,提高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我院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得出,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基础护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同
时给予护理管理干预,发现新生患儿的感染率和住院时长与对照组患儿的感染率
和住院时长相比,得到明显下降;同时,对治疗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显
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统计有意义。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病房进行严格的感染控制,做好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
有效控制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率,使患儿的住院时长明显降低,同时降低患儿家
属负面心理提升其对医院治疗护理的满意度,护理管理作用成效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利华.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
康,2020,18(21):204-205.
[2]薛文琳.护理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河南预防
医学杂志,2017,28(09):688-690.
[4] 陈妮娜,牛迪,王宁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
的效果分析 [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4):2319-2320.
作者简介:程思梦(1993-01-),女,汉族,本科,云南曲靖人,护师,研
究方向: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