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别样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颜京红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4期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

设计多元化的个性作业,能让学生在作业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在作业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关键词】
个性作业自主观察创作
在语文教学中,作业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

随着课程改革春风的到来,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形式生动活泼,课堂上生机勃勃。

然而,师生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语文作业却面貌依旧: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

这些作业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

因此,改革现今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能动的创造性的
作业中,获取生动、活泼、完美的发展,张扬自己的个性,已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下提高课后作业的实效性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我在
教学过程中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做了新的尝试。

一、红杏枝头春意闹——自主性作业《语文
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
度的提高,为终身发展打下扎实。

”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多元化的自主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进行选择,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能有所发展、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

记得刚接班的时候,我发现班里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每次写作,作文总不理想。

因此,急于求成的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且字数不少于200字。

结果,学生的作文
水平非但没提高,反而应付了事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面对这种局面,我多方请教,后来,我把
写日记的要求放宽了:可写自己想说的;可看图写话;甚至可以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等。


要能把收获、体会记录下来,那就是一篇好日记。

要求降低之后,学生们纷纷以各种各样的日
记形式,向老师展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无限风光:有的学生,在日记中摘抄好词好句;有
的学生真情流露,记下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甚至有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绘画才能,“图文并茂”地把日记本装扮得有声有色……是啊,作业不应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成为学生展示自己
的舞台,敞开心扉的港湾。

二、厚积而薄发——观察性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从细心的观察中获取知识,养成主动观察、勤于
积累的好习惯。

(1)观察家庭生活
家庭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

儿童是在真实的神话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
的发展的。

重视课程学业作业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能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属于自己的
知识和能力。

因此,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不仅可以加深对自己家庭的认识和热爱,还可以
丰富作文题材。

如:学习《慈母情深》后,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家人的个性等,并仿写作文,使所学的观察方法得到了迁移,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2)观察校园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

学生在学校学习、学会文明礼仪,学会社交等,因此,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有效的观察读书生活、课间活动、运动会、班队主题活动等学校常规性的
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感受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获得了大量的
感性材料,为写作打好铺垫。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创作性作业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往
往为了要学生记住一些知识点,而把学生引入“死记硬背”的误区,这种过多的机械性练习,
只会让学生感到反感。

相反,如果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让学生在多样的作业形式上,尽量发挥,使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不仅使知识
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还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

1.画一画。

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

如学习了《天净沙·秋思》一文,我深觉学生不能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

因此,设计了
“根据诗句意思画图”这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枯藤、
老树、昏鸦、古道、瘦马……,构成了一幅凄凉的晚景图。

这样的作业,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
笔能力,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联想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从文字图片中,体
会到诗歌的意境。

2唱一唱。

如在教学《渔歌子》这首诗之后,我发现学生在书写时常写错别字。

于是,在
一次家庭作业中,我要求学生把它编成歌曲唱一唱。

这下子学生的兴趣来了,他们给诗配上自
己喜欢的音乐曲调,兴高采烈的唱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被调动起来,这让他们更
乐于去学习和思考,自然而然的,一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演一演。

学生天性好动,喜欢在学中玩,玩中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性,选择一些适合表演的课文内容,让学生演一演喜欢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

如教学完《小蝌蚪
找妈妈》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表演,并选择表演生动的来展示。

学生在生动的表
演中,更深刻的把握了课文内容。

让我们从小而细的作业设计入手,做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手、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无
边的智慧海洋里去拾珠吸露,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才能使课后作业更受学生喜爱、更具
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福建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斯宾塞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