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92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件 新人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 下图是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52022/1/152022/1/151/15/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52022/1/15January 15,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52022/1/152022/1/152022/1/15
【典例2】读图甲、图乙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乙 泉州市地图
(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 植乌龙茶有利的自然条件。
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季上报的《海 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及 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 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 额达86.05亿美元。
区域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 命题规律:每个区域的发展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 段,高考非常重视区域发展的考查。如10年山东文综卷26 题。每个发展阶段人地关系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应以发展变 化的眼光去认识问题。 今后可能会结合一定的区域考查某一时段区域的发展条 件。
【典例1】(2012·山东济宁质检)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 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本题借助某地不同发展时期的三图对比,考查区域发展阶段的 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时应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该地发展的条件及特点 → 三图对比,结合图例,找出图示地理事物的变化 → 分析这些变化,总结归纳该地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
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 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 资源 过度开采 湿地破坏 (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 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 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 城市东北方向或河流下游方向移动,并趋于集中 建立自然保 护区、绿化防护带 交通、科技、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
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从时间上看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从空间上看,是一个由点到 线再到面的过程。
考点 区域发展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图说考点
区域的发展中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 区不断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而形成不同的发 展阶段。其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在时间上呈阶梯式递进, 在空间上由点到面扩展。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缓慢 初期 快速 石油城 (2)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3)存在结构性矛盾,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三产业严重 滞后,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4)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 培育“百姓经济”,以小补大;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完 善城市功能,以城养城等。
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央视热播后,备受人们喜爱。据 此完成1~3题。
解析 第(1)问,读图可知,该地地表崎岖,由此造成的交 通不便是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第(2)问,资源型城 市的资源枯竭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第(3)问,在山区矿产资 源的开采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有关工程建设, 可能会引发地面沉降、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第(4)问,高 新技术产业在区位选择上要求环境优美、接近高等院校或科研 院所、接近高速公路或飞机场,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C地是最 佳区位。
(4)特点: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成因:民营经 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
运用关联图分析区域经济复苏要“对症下药”
【典例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庆从1959年第一口井喷油至1967年,石油产量增长__ ______,属于区域发展________阶段,1967~1976年,石油产 量________增长,此后石油产量稳定在5 000万吨,累计27个年 头,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__”。
(2)大庆市经济结构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 C为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庆市经济结构有哪些突出问题? (4)为改变结构性矛盾,大庆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析 本题利用大庆市统计材料,考查区域发展不同阶段 特征及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分析“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增长” 图可知:①1959~1967年石油产量增长缓慢,这时只是刚刚在 松嫩平原发现了油田,开采规模较小;从1967~1976年石油产 量迅速增长,达到5 000万吨;1976年后长达27年石油产量稳定 在5 000万吨。②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在全国石油总产量中占有 较大的比重。分析“大庆市各产业占GDP的比重图”可知:B所 占比重最大,达到89.7%,依据大庆是“石油城”推测是第二产 业 ; A 占 8.5% 是 第 三 产 业 , 主 要 是 为 石 油 工 业 提 供 服 务 的 产 业 ; C 占 1.8% 为 第 一 产 业 。 由 此 可 见 大 庆 市 产 业 结 构 很 不 合 理。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解答大庆市为改变结构性矛盾而采取的 措施。
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候,水热配合较好;土壤:(弱)酸性的红壤,适合茶树生长。
(2)邻近台湾,利于经贸合作;是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或台资)与先进技术;拥有铁路、公路和海港,海陆交通便利; 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东南沿海),年降水量大,降水 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支流多,汇水量大。
答案 (1)地表崎岖(或交通不便)。 (2)资源枯竭。 (3)地面沉降、泥石流、滑坡等。(任答两点即可) (4)C 离城区较近;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附近有 河流和公园,环境优美。(任答两点即可)
——资源型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 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的开发在带来巨大财富 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持续发展留下严重的问题:煤资源的枯 竭,地下水污染和枯竭、地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煤产业一 业独大,阻碍科技创新进步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因此,今后 发展应:提升传统产业,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发展新兴 产业,为转型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发挥政府作用,为转型发展 提供坚强保障。
答案 1.B 2.C 3.D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 图回答4~5题。
(4)说出泉州城市化的特点及成因。
解析 (1)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首先落实自然因素主要 考虑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再考虑茶树的种植要求水热 条件较好,地形应有一定坡度,有利于排水,另外还最好是酸 性的土壤等,然后再观察图中福建的这几个方面,便不难得出 结论。(2)经济区建设的区位因素应考虑地理位置、历史基础、 技术、交通、政策、劳动力和土地等因素,再结合福建 的具体 情况分析即可。(3)影响河流流量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河流的水 系特点等,结合该地的气候类型和图中晋江的水系特点,不难 作答。(4)城市化的特点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等方面考虑, 这些信息的具体情况在材料中都能找到。
(1)阶段一时期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该 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 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 表现是:
第2讲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知识点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区 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
因时制宜分析区域发展条件 不同的区域,其发展的条件和优势是不同的,有的是依靠 其资源优势,有的是依靠其重要的位置等;同一个区域,在不 同的发展时期和阶段,其发展的条件也是不一样的,前期的发 展优势到了后期有可能会变成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资源型 城市,其前期的发展优势是资源丰富,而当资源枯竭后,资源 则转变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限制性因素。
1.东北地区开发早期,限制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 )。
A.无霜期长 C.土壤质地较差
B.气候寒冷 D.缺乏水利设施
2.大批饥民闯水平下降
B.工矿业发展迅速
C.耕地扩大,生态破坏 D.畜牧业水平提高
3.现今东北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此时的特征是
( )。
主干知识整合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高分宝典
课堂巩固特训
活页限时训练
(1)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最主要的阻力是什么? (2)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下滑趋势,其原因是什 么? (3)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哪 些?(至少列举两类) (4)该市拟在A、B、C、D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高新技术开 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简述原因。
A.经济持续增长
B.企业效益提高
C.骤然出现许多新工作岗位,劳动力不足
D.经济发展速度趋缓
解析 本题组以“闯关东”热点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我 国东北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在东北地 区开发早期,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关 键是纬度高,气候寒冷。第2题,“大批饥民”的涌入,给东北 地区输入了大量劳动力,会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 “饥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故扩大耕地,势必导致生态破 坏。第3题,经济转型时期,产品市场萎缩,企业效益降低,虽 新产业会增加工作岗位,但总体失业人口增多,劳动力过剩, 从而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读图乙,简述泉州市晋江径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 然原因。
泉州市素有“民办经济特区”之称,民营经济是该市的经 济支柱,主要以服装、运动装备、石雕等轻型加工业为主。200 7年民营经济的生产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2%;随着工业 化 的 加 速 发 展 , 城 市 化 水 平 迅 速 提 升 , 城 市 化 水 平 达 到 了 51 %,比2000年提高了12%,成为全省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1.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2.以美国匹兹堡为例分析区域发展阶段
萍乡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成为我国最早的工 矿城市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探明煤炭资源可开 采量为4.01亿吨,经过一百多年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已进入枯 竭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