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检测:第20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一、选择题2012年3月28日至2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印度新德里举行。
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深化,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南北差距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问题突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全球性挑战依然严峻。
这段材料蕴涵的政治生活信息有当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成为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所列问题,说明当今世界仍然不安宁,故正确;“保护主义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表明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故正确;材料中第一句话体现了。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故说法错误。
答案 B
2.要解决上题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遏制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促进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以发展
A. B. C. D.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多极化发展趋势是不能够遏制的,故应排除。
其他选项均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B
3.2012年7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对西方提出的含有制裁内容的涉叙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正如外界此前预测的一样,俄罗斯和中国再次投下反对票。
这表明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中国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业已形成的多极化格局中中国地位突出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B.C.D.
解析 中国和俄罗斯对涉叙决议草案投下反对票,体现了中国、俄罗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极”,世界多极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故当选;中国之所以反对该决议草案,是因为该决议草案侵犯了叙利亚的主权,故当选;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该决议草案,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故当选;本身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 A4.2012年4月28日,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发表演讲指出,这个世界需要尊重、平等,在保障各自应有权利的同时,应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下面说法中,符合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要求的是
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注意设问的要求是“政治新秩序”,符合题意。
是经济新秩序的内容。
答案 A5.2012年10月28日,尼日利亚北部卡杜纳州一座教堂发生一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1人死亡,145人受伤。
类似的恐怖活动对世界和平、经济发展乃至人类文明构成了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
这表明
A.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容忽视
B.恐怖主义已成为解决国际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解析 B项说法不正确,C、D两项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A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回答~题。
.关于世界多极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世界多极化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 随着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主导力量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世界多极化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说法错误。
夸大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作用。
答案 D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因为多极化
①有助于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 缓和了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 导致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关系。
正确说明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因。
说法错误,排除。
世界多极化与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答案 A
2012年9月27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表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据此回答8~9题。
8.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
A.我国的国家职能决定的
B.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C.我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D.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解析 A、B、C均不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答案 D
9.我国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表现在
①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遵守对外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通过协商谈判妥善解决与其他国家的分歧 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中的主导作用
A. B. C. D.
解析 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A
10.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美国的货币政策像寄生虫一样,依靠全球经济和美元垄断地位生活。
这启示我们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B.发展要提倡经济垄断
C.世界出现多极化
D.发展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解析 本题考查霸权主义和强权统治,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美国的货币政策依靠全球经济和美元垄断地位生活体现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A正确;发展市场经济应反对经济垄断,B错误;C、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答案 A
11.纵观北约自1994年以来发动或介入的波黑、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五场战争,打着保护人权旗号、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推行西方民主价值观是其共同特征。
这体现了
①北约一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北约严重践踏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北约破坏和改变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问题的唯一障碍
A.B.③④C.D.
解析 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推行西方民主价值观,甚至武力侵略他国,正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正确。
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是联合国原则之一,联合国原则是为实现宗旨而规定的,正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是任何人、任何国家不能阻挡的时代潮流,错误。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国际恐怖主义、民族纷争等也是其障碍,错误。
答案 12.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们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决定因素是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综合国力 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外交政策的因素。
符合题意,应入选。
答案 13.近年来,一批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形成了梯次跟进和群体崛起的强劲势头,同发达国家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
“金砖国家”、“基础四国”等合作机制不断加强,国际影响力和发言权得到提升。
这一事实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步增强
C.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D.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逐步减少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步增强的表现。
新兴经济体加速发展,是多极化趋势增强的表现,但不等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根本性变化和南北发展不平衡得到解决,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也并未减少,故B正确。
A、C、D观点皆不正确。
答案 14.“和谐世界”作为中国外交的新主张,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新安全观”等重大理念的延续,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发展等共赢思路的深化。
这反映了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A. B. C. D.
解析 “和谐世界”体现了和平发展理念,符合题意。
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答案 C
15.针对钓鱼岛问题,中国明确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也一再表示了发展中日关系、解决中日问题的诚意,“中日两国互为近邻,坚持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方向,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中日关系中的问题,维护两国关系大局”。
中国的立场表明 ①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 我国积极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B.C.D.
解析 本题以钓鱼岛问题为背景,考查考生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
本身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不涉及发展问题,故不选;中国主张中日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中日关系中的问题,体现了我国作为主权国家,积极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故当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故当选。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6.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发展迅速,对非洲投资增多,这引起了某些西方人士的非议,他们甚至荒唐地认为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其内涵主要包括:第一,掠夺非洲能源。
声称中国对非洲加大投入是基于对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原材料的需要;第二,以廉价商品占领非洲市场。
认为中国的廉价商品,特别是纺织品严重冲击了当地的纺织业发展,造成了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第三,向非洲国家推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请从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我国的外交政策角度,驳斥所谓“中国在非洲推行新的‘殖民政策’”的观点。
解析 题目中明确的知识限定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我国的外交政策”角度,根据课本知识结合材料不难回答。
答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有利于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中国坚持在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与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加强“南南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推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战略,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17.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亚洲经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其中又以中国的发展最为突出。
为保持在亚洲的领导地位,美国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心态开始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如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宣布向澳大利亚正式派驻美军,不断向叙利亚施压。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震荡。
请你运用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行评析。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行评析,试题有较强的探究性。
考生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的思路进行思考。
美国重返亚大战略加剧了亚洲各国特别是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较量,体现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这就回答了“是什么”;美国的这一战略是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背景下作出的,为的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这就回答了“为什么”;亚洲各国必须警惕美国在战略东移的过程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就回答了“怎么办”。
答案 (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美国的战略调整是在亚洲的发展和中国的崛起这一背景下进行的,正是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反映。
(2)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调整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亚洲和中国的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会引起美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的变化,促使美国进行战略调整。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美国谋求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与亚洲各国特别是与中国之间的较量都说明了这一点。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美国战略东移,我们必须警惕其在这一过程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