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幼⼉园教育的内容是⼴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艺术等五个⽅⾯,还可按其它⽅式作不同的划分。

那么,作为幼教该如何写幼⼉观察记录?下⾯为您提供了2019幼⼉观察记录与分析【三篇】,供您参考。

【篇⼀】
观察班级:中班
观察对象:全班幼⼉
观察时间:3⽉
观察地点:卫⽣间
观察背景:随着认知⽔平的发展,和幼⼉⾃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中班幼⼉与同伴、成⼈之间的交往⽇渐频繁。

但是,由于他们缺少良好的交往技能,容易发⽣⽭盾冲突,严重时还会给⾃⼰的⾝⼼健康和安全造成负⾯影响。

因此,引导中班幼⼉在活动时按秩序,不推挤、会排队等待不仅能提⾼他们的交往能⼒,更能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避免意外带来伤害。

观察实录⼀:
周⼀上午,课间的时间到了,宝宝们要去⼊厕,⼀个个都慢慢的进⼊卫⽣间,在卫⽣间内孩⼦们都想争抢第⼀个马
桶,“我以前就是⽤这个,”“我也是⽤这个”,“我先⽤这个的……”这时候宝宝们你推我挤都不想排队等候,都在争抢起来。

观察实录⼆:
离开厕所来到了洗⼿间,都你争我抢的去洗⼩⼿,弄得浑⾝是⽔。

观察分析:
⾯对孩⼦们的变化,我陷⼊了深思:在幼⼉的意识中都知道,在幼⼉园或者公共场所时要排队,但是在幼⼉园的⼀⽇⼯作中需要幼⼉排队的时间很多,喝⽔排队,尿尿排队,上操也要排队。

⼤部分幼⼉做的都不错,但是有⼀⼩部分的孩⼦还是不能很好的克制⾃⼰,总想第⼀个就完成任务,所以就插队影响了整个班的秩序。

实施措施及效果:
俗话说“习惯主宰⼈⽣”。

⼀切习惯养成了常规,对于我们⽇后的⼯作就会得⼼应⼿。

良好的秩序,排队习惯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培养才会见效的,我们要利⽤不同各种形式,让孩⼦们在游戏中,在玩耍中,不知不觉的学会这种秩序。

让孩⼦在玩中体会效果会更好。

这就需要我们⽼师付出⼀⽚爱⼼,帮孩⼦养成良好的排队常规习惯,让每位孩⼦都能够快乐健康成长!
【篇⼆】
今天,我们吃的是⾯条。

王超⼩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会⼉,⽤勺⼦舀起⼀勺⾯条汤,放在嘴边吹⼀吹放⼊嘴中。

他喝了⽆数⼝汤可是就是不吃⾯条。

我⾛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吃的多⾝体好,长的⾼的。

”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很⾼的。

”我说:“对!我们王超⼩朋友可棒了,现在都⾃⼰吃饭了!”听完,他开始⽤勺⼦挑起⼀根⾯条放⼊嘴中。

这时,我拿起碗挖了⼀⼤⼝⾯条放⼊他嘴中,他⼤⼝⼤⼝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直盯着我的勺⼦什么时候往他嘴⾥放。

喂了⼏⼝他说:“我要⾃⼰吃。

”我便表扬了他,他很⾼兴,不⼀会⼉⼀碗⾯条就吃完了。

拿着碗来到我⾯前⼤声说:“⽼师,我都吃完了。

”我表扬了他,发给他⼀朵⼩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也这样。

他点点头,⾮常⾼兴,不时拿着⼩红花给别的⼩朋友看,⼀副很⾃豪的表情。

⾏为分析: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王超⼩朋友在家⾥长久养成了⼀种“饭来张⼝”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只是懒得⾃⼰吃饭。

他吃饭时对他⼈存在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奶奶喂养有⼀定关系。

但是在今天⽼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较有⽬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吃饭,这⽐过去有很⼤的进步。

当⽼师表扬他时候,他⾮常⾼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励。

⼩结:幼⼉良好的饮⾷习惯,⼤多是⾃幼逐渐培养的。

培养幼⼉良好的饮⾷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体健康,精神愉快,⾝⼼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

在⽇常⽣活中,我们见到的饮⾷习惯不好的孩⼦,⾝体较弱。

孩⼦的不良饮⾷习惯仅靠⽼师单⽅⾯的努⼒还是不⾏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师的⼯作,引导孩⼦形成良好的饮⾷习惯。

在家庭膳⾷中,为幼⼉的全⾯营养做些努⼒。

要教育、帮助孩⼦明⽩⼀个道理,从⼩养成良好饮⾷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篇三】
⼀、幼⼉情况分析
聂理硕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师和⼩朋友做事情。

但是每当⽼师和⼩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不肯认错,⽽且还很不⾼兴。

聂理硕在班上属于各个⽅⾯发展都很好的孩⼦,在幼⼉群体中有⼀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
⼰有什么不对的地⽅。

另外,他在家中也备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母的百般呵护,宠爱聂理硕第⼀次来幼⼉园时,,到现在⼀直都要哭。

⽼师接过来⼀会他就好了,⽼师问他明天来了就不要哭了,他回答得很快,说:“好,明天来了我不哭。

”可是第⼆天会照常哭。

他刚来园的时候⾃理能⼒表现得很差,属于⾐来伸⼿饭来张⼝的类型。

还经常告状,他告状时你不理他,他就会说你打他或是就找别的⼩朋友帮他打报复平,直到有⼩朋友帮他为⽌,他就会满意的笑。

⼆、成因分析
⾯对这样⼀个孩⼦,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她这种情况的原因。

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嘲笑等因素引起的⼀种保护性反应。

潜意识中为⾃⼰不在受伤害,内⼼很⾃然产⽣的⼀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三、具体实施
(1)家长⼯作
向家长了解幼⼉在家的情况,并把教育思想说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持与配合。

(2)对策
⾏为1聂理硕:玩玩具的时候喜欢⼀个⼈玩,不和同伴进⾏交流。

措施:我们在平常聂理硕创设轻松愉快的⽣活环境。

⽐如,我们利⽤早晨活动时间,让孩⼦进⾏分组⾃由交流,尽量让⼩朋友的情绪愉快,制造⼀种良好的⽣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敢于发表⾃⼰的意见和⼩朋友和睦相处,回家也逐渐地愿意跟⽗母交谈幼⼉园⾥发⽣的事情。

成效:经过⼀个⽉左右的培养,他在班⾥基本能够和同伴进⾏交流,并且开⼼地与同伴进⾏游戏。

⾏为2:当我们出去户外活动时,聂理硕在活动中和⼩朋友发⽣争执时⽼师及时帮助他分析情况。

措施:增强聂理硕交往的机会,并请家长配合有空时多带她到外⾯接触其他⼈。

例如,公园、⼩区楼下……在交流中产⽣和发展的,要增加孩⼦的交往的机会,创设情感交流的机会。

孩⼦只有在⼴泛的交往中,感到有很多东西,他活动中才会积极起来。

尤其是孩⼦之间的交往更是重要,因为他们⾝⼼发展有相同特点,也有共同语⾔。

渐渐地他在⾃理能⼒,⾃我服务意识也强了许多。

成效:经过⼀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聂理硕的性格有了⼤的变化,变得敢开朗多了。

3、在⽇常⽣活中我观察到聂理硕在⾃我服务意识⽅⾯的情况。

措施:我们三位⽼师共同商量,先结合家长及时沟通好情况,在园⾥我们就邀请聂理硕做⼩值⽇⽣,要他融⼊我们幼⼉园的⼤家庭。

成效:经过⼀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聂理硕开始愿意上幼⼉园了,也不会哭闹了。

这时聂理硕和聂理硕的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脸,此时我们三位⽼师也觉得很欣慰。

四、效果记录
将近半个学期的努⼒,聂理硕会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上课⽼师提问也爱回答,性格⽐以前开朗多了,⾃理能⼒强得多了,也爱上幼⼉园了,看见聂理硕来幼⼉园都⾼⾼兴兴的我们三位⽼师也觉得很欣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