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35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
1.(2018年广东高考题>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

这一地表过程是XNUqdWqLWA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读下图,完成以下2题。

2.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3.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以下2题。

4.图中P地与Q地相比,P地( >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少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5.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A.增加降水 B.改变气候类型
C.防风固沙 D.改变植被类型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以下2题6.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
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
D、农作区——推
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7.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
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
区设置沙障工程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

据此回答以下3题
8.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
半,这主要是因为:XNUqdWqLWA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9.西部地区土地沙化面积超过1 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现象严

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
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
10.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发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④以经济发展
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完成以下3题。

1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2.Q对P点相对高度(H>最大可达到(M>( >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1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图,完成14题。

14.图中所示各河流( >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
C.流量季节变化小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
2010年4月24日开始,17年来最大黑风暴袭虐整个河西走廊,黑风暴到来时甘肃民勤的能见度接近0M。

据此回答以下2题。

XNUqdWqLWA
15.该现象形成条件不可能是( >
A.人类活动对该现象发生频度与强度的影响不大
B.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现象,强风是动力
C.荒漠化为该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漠
D.不稳定的空气条件会加剧该现象的强度
16.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②下风向形成黄土层
③荒漠化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
④影响海上航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3题。

18.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 >
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19.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 >
A.2009年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淮地区的洪涝
20.该地区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2题。

2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②改善生态环境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二、填空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和相关示意图,并分析回答:
2001年4月7日,吉林白城北郊岭下镇发生了一次强沙尘暴,据电视台介绍这次沙尘暴从早上7点10分开始到晚上7点才结束,涉及内蒙古的中部、东部,黑龙江南部和吉林大部。

XNUqdWqLWA
不同沙区开发利用方式对风沙化的作用
土地不受风沙化
<1)近两年象这样受沙尘暴影响的还有__________、陕西、山西等,其根源是这些省市区位于强劲的__________风的下风向。

XNUqdWqLWA
<2)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区。

<3)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要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

XNUqdWqLWA
<4)A地沙漠名称是__________,B地沙漠所在区的外围是四大牧区之一的__________区。

XNUqdWqLWA
<5)我国沙漠地区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6)在“农田防线示意图”中沙丘上空的风向画上箭头。

<7)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而言,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移已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效益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NUqdWqLWA
<8)图中沙生植物为与环境相适应表现的特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农田防线示意图”所表现的地区应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划)地区。

XNUqdWqLWA
<9)最近我国决定提高自来水价格,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增强人们的______________意识,而计划建设的跨流域调水工程“_______________”,主要解决_______________流域的水资源紧张。

XNUqdWqLWA
<10)“不同沙区开发利用方式对风沙化作用”表格中,在沙丘上种植单一的农作物,为什么会加速或重新引起土地风沙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成片林与网格网络化混农林相比,不足的地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NUqdWqLWA
<11)建立网格网络化混农林农田,除与成片林具有共同优势外,还实现了农业与林业的_________________。

XNUqdWqLWA
<12)此外该地区还可以采用_________方式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A)发展水产业 <B)果粮间作 <C)主体农业 <D)基塘农业
<13)试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用相应的字母填入下列结构框图中。

<每空只能填一项)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绿洲沼泽化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24.读“中国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分布图”和“中国北方平均沙尘天气频次与年降水量,冬季平均温度及春季气旋的逐年变化图”,分析回答:XNUqdWqLWA
<1)从左图中可以看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______地区;其中集中分布于_______<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字
母)。

XNUqdWqLWA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西部
D、黄土高原
<2)分析右图,我国沙尘天气与降水量的关系_____
____<明显,不明显);与冬季气温呈__<正、负)相关关系;与春季气旋呈________<正、负)相关关系。

XNUqdWqLWA
<3)沙漠对沙尘天气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形成沙尘天气主要人为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对沙尘天气的形成起_______________作用。

XNUqdWqLWA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A 5.C 6.C7.A8.C,9.B 10.C
11.C12.C13.B14.B 15.A 16.C 17.B
18.C 19.D 20.B 21.D 22.C
二、填空题
23.<1)河北西北
<2)干旱半干旱
<3)降水少、温差大,太阳辐射强低距冬季风源地近受
其影响显著
<4)塔克拉玛干内蒙古
<5)①过度放牧过度垦殖②滥砍滥伐
<6)自东向西吹
<7)营造防护林育草封沙工程防沙减弱风沙危害
<8)叶片短小呈针刺状,根系发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节水南水北调海河<华北地区)
<10)翻耕后疏松土壤暴露在大风中更易侵蚀成片林与网
格风格化混农林相比需一定投入
<11)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12)BC
<13)略
24.<1)西北内陆 B
<2)明显正负
<3)提供沙尘源
<4)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促进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