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2.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读为本,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2.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多种行式的读法如个别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等方式,使他们掌握字词。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找出描写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内容,从而懂得“株”就是指“树桩”的意思。

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

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的说,在说的同时,不忘记对写话的训练。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生总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在教学中,不能枯燥无味的讲,要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给学生带给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则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出色,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是连树桩,他们也想出花样来展示,兔子的动作,特点也展示得十分棒,学生在欢乐中度过这堂课,也正因为他们的表演使学堂课显得生机勃勃,成为这一堂课的亮点。

三、不足之处
拔高要求,总喜欢要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评价时,老师应抓住最佳时机给学生予以点拨。

大多数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观众,没有穷追猛打,乘胜追击。

一味对孩子讲的东
西表示认同,似乎是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能说就行。

局面失控,变成了老师被学生牵着走了。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2)图文结合,理解词意。

借助图片动画弄懂“丢下”、“全完了”,在简笔画中找出这样的情景。

(3)指导朗读,启发想象。

重点引导体会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4)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①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②通过“拾兔”,懂种田人懒惰的原因。

(5)总结学法,引导自学。

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6)角色表演。

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情境。

(7)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学习语文—注重理解和日常积累是关键
可能很多中学生都有这样的苦恼,很多学科只要多做题就能学好,但语文却不行,到底该怎样学好语文呢?首先,你要先了解到,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厚积薄发的学科,不像数理化,在短时间就能够突飞猛进。

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需要占用很多、很大块的时间,需要的是你每天的加强与积累。

也就是说,学好语文一定要注重积累。

这也是很多中考状元们的共同心得。

我们不妨先来听听状元们是怎么说的
中考状元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触类旁通。

我用《鹿鼎记》中韦小宝征服女人的手段,俘获了语文的芳心。

对付基础题,如拼音和错别字,就要像搞定‘双儿’。

在经历了自以为是的惨痛后,我花很多心思在基础上,看啊写啊,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花很多时间反而很容易搞混。

反思过后,我发现了小宝的聪明之处,他知道双儿不会背叛他,所以不用黏着她,但一定要适时哄哄她关心她。

于是我把对付基础题的工夫都放在平时积累上,每天熟悉熟悉,我建议同学们每天抽一两分钟练几个小题目,把新的题、错的题都整理到自己的小本上,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中考状元说:“很多同学认为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与中考关系不大,其实不然,课文里的名句和典型事例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来积累;同时每篇课文都可以当成现代文(或科技文和文言文)阅读来做,这些都是中考内容啊!
“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太好,经常拖我的后腿。

到了初三,被逼之下我开始狂攻语文。

我发现只要前面的选择题错得少,分数就不会低。

每天做几套模拟题中的选择题部分,结果考试时最多也只错了一个选择题。


中考状元说:“在语文学习中,首先,我们应注意积累。

如关于字形、字音、诗歌背诵等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于它们,我们只有反复地去看去记,在考试出现错误之后去整理错误的知识点,以免下次考试的时候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面对这类试题时有较高的得分。

其次,语文还要注重理解。

这要求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解各个知识点或题目,只有对语文各个知识点有较为透彻的掌握,才能在多变的语文题目中找到答题所需的知识点,比如像改错、缩句、扩句、诗词鉴赏等。

从这三位状元为我们分享的学习心得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重视积累。

不注重积累是学不好语文的。

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好语文的知识积累呢?
1.早自习
朗读背诵课本上的重要篇目,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充分利用好语文读本,既紧密结合课本,又可以拓展知识面。

早上的朗读很重要,对于学习文言文来说,可以增强语感,提高理解能力,而且朗读美丽的文章,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与熏陶。

早自习时,我就经常拿着一本古诗集,看着窗外绿绿的树叶,或是云飘的天空,时而朗读,时而背诵,也是调整心情的一个好办法。

2.课堂
紧跟老师思路,掌握学习语文的各种技巧,可以在考试中运用自如。

学习语文需要同学们端正态度,不要以为是中国人语文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上课的时间的确是重要的,老师的讲解会节约不少自己摸索的时间。

3.课外
事实上,语文无处不在,在语文的学习中要强调大语文观,注重广泛摄取,形成一定的积累,然后试着灵活应用。

大语文观要求我们平时学会注意周围,其实周围有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往往就在于你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比如校园内张贴的一些名人名言、电视或广告牌上的广告词等,这些都可以去留意并形成积累,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你还应该有意识地多看书看报,拓宽眼界,增强理解能力,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双休日与长假的时间。

为此,你可以在学习时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对自己心灵有触动的字句摘抄下来,时时朗诵记忆,这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从以上三个方面做好语文知识的积累,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