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相关头痛患者额隐窝气房发育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额窦相关头痛患者额隐窝气房发育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刘承耀;王向东;许庆刚;崔世磊;刘仲燕;赵岩;张罗
【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年(卷),期】2024(31)4
【摘要】目的根据国际额窦解剖分类(International Frontal Sinus Anatomy Classification,IFAC)确定额窦相关头痛患者额隐窝气房变异的出现率,探讨额隐窝气房变异在额窦相关头痛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46例额窦相关头痛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的鼻窦CT,分析其额隐窝引流区域的额隐窝相关气房,并分析中鼻道变异和鼻窦受累情况。
观察其在头痛与否之间表达是否有差异。
结果92侧鼻窦CT 中,鼻丘气房(agger nasi cell,ANC)出现率为100%(92/92),其次筛泡上气房(supra bulla cell,SBC)为78.3%(72/92),鼻丘上气房(supra agger cell,SAC)为
67.4%(62/92),筛泡上额气房(supra bulla frontal cell,SBFC)为27.2%(25/92),鼻丘上额气房(supra agger frontal cell,SAFC)为20.7%(19/92),额窦间隔气房(frontal septal cell,FSC)为8.7%(8/92),眶上筛房(supraorbital ethmoid
cell,SOEC)为0%(0/92)。
在传统的额窦引流区域,IFAC分类中的SBFC(P=0.0108)和SAC(P=0.0104)和SAFC(P=0.0088)与额窦相关头痛的发生有显著相关。
中鼻道变异如泡状中鼻甲也表现出和额窦相关头痛的发生明显相关(P=0.0390)。
结论在额隐窝引流通道中,SAC、SAFC、SBFC及泡状中鼻甲的发育异常均与额窦相关性头痛具有明显的相关。
【总页数】6页(P242-247)
【作者】刘承耀;王向东;许庆刚;崔世磊;刘仲燕;赵岩;张罗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影像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颅脑损伤患者CT影像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慢性鼻窦炎术后复发额窦炎患者额隐窝气房残留情况的影像及再手术结果分析
4.额窦引流通道及额隐窝气房的CT影像分型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5.粤北地区亚厘米级肺结节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相关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