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成功因素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想不到的成功因素
导致成功的因素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也复杂得多,某些陈词滥调的因素可能未必是很多人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但人们为了简化,通常会只强调几个最容易看到的。

1.1 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写道:「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相信大家都已经耳朵听出茧了。

当今社会,各个领域都有许多顶尖人才,他们在一个甚至多个的领域内出类拔萃,拥有普通人所没有的才华和资源。

从世俗的角度,我们称这群人为「成功人士」。

在普通人眼中,成功人士要么智商卓越,要么勤奋刻苦,要么两者兼而有之,总之天才不管是多少汗水和多少天分组成的,都只是个比例问题。

他们在我们的心目中基本都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生于普通家庭,有一些努力奋斗的悲惨故事,凭借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描述成这样。

不过作者却旗帜鲜明地反对上述观点,认为这种传统的对于成功因素的认定方式完全不符合实际。

拿森林和树木做比喻,一棵参天大树之所以成为参天大树,并不一定是自身比其他树都要强,或者比其他任何树付出的努力更多,它跟旁边的树相比,可能仅仅是旁边的树在幼苗期被动物啃了或是在成长阶段由于长势太好被人砍伐了而它没有而已。

树如此,人也如此,成功者并不意味着是同类里天赋最好或是能力最强的。

要说成功人士都是两手空空,纯粹靠拼死拼活从千军万马里挤出来的,有点牵强。

他们可能得益于家庭,也有可能得益于某些特殊机遇等等,总之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非主观努力就可以解释的,主观努力的人千千万,甚至有更努力或者更聪明的,没成功的却也比比皆是。

1.2 年龄分组
加拿大一位研究人员对加拿大青年职业冰球队的队员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这些职业队员的出生月份大多都集中在1至3月。

这很奇怪,难道出生月份和球员的能力有关系?还是说星座之类的其实确有其事?
都不是。

经研究,加拿大冰球队的分组是按球员出生月份划分的,界线是1月1日。

也就是1月至同年12月出生的孩子会被分到同一个训练组别。

罗永浩在谈及小孩打架时说,小孩子打架就是比发育。

是啊,在冰球队的同一个少年组里,1月出生的孩子比12月出生的孩子将近大了一年,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智上,这在孩子中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接着就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你看上去比其他人优秀那么一点点,那么就意味着被球队和教练看中的可能性更大,就容易得到更好的技术辅导和更多的上场机会。

几年以后,这些球员之间的差距就不是一开始的一点点了,而是真的有了很大的差别。

这有点像小时候,成绩稍微好那么一点点的学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亲睐,老师为了追求教学质量和自己的名声,会让他们参加竞赛,之后,老师可能会特别偏爱这些孩子,给他们开小灶,结果,这些孩子相比其他孩子优秀的幅度就越来越大。

老师觉得自己眼光好,其实真的只是眼光好吗?很明显不是。

很多人觉得,这种孩童中间的小差距很快会随着成长而消失,但他们忽略了马太效应是有积累效应的,很多时候优秀的人会因为不断累积的先发优势而一直优秀下去。

1.3 优势积累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我们看到,这种在旁人看来或许对于个人今后成长发展不太重要的微弱优势,将伴随孩子的成长,日积月累,一直延续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究其原因,是我们忽视了社会制度对个人成才的巨大影响。

不公平的分组制度过早地将一部分本可以同样甚至更为成功的人淘汰出局,人为地给他们塑造了不公平竞争的环境。

不过分组制度固然存在不公平,却也并非该全盘否定,不分组怎么办呢?那就更乱了。

分组制度只要更加细化、完善,就依然是不错的选择。

比如我们可以把同一年的孩子按三个月一组等分成4组: 1 -3月,4 -6月,7 -9月,10-12月,按年龄分为四个班级来管理和竞争,缩小同班同学之间的生理发育导致的差距,这样就能尽量给所有人提供更公平的机会,更不容易埋没真正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