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旅游资源
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 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
全国首位。
浏览这座“天然历史博物馆”,随处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
陵墓、古建筑等,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及其
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佛教名刹法门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西安城墙,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
全省各地的博物馆内
陈列的西周青铜器、秦代铜车马、汉代石雕、唐代金银器、宋代瓷器及历代碑刻等稀世珍宝,
闪烁着耀眼的历史光环,昔日的周秦风采、汉唐雄风从中可窥一斑。
陕西省不仅文物古迹荟萃,而且山川秀丽,景色壮观。
境内有以险峻著称的西岳华山、
气势恢宏的黄河壶口瀑布、古朴浑厚的黄土高原、一望无际的八百里秦川、婀娜清秀的陕南秦
巴山地、充满传奇色彩的骊山风景区、六月积雪的秦岭主峰太白山等。
目前省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
华山风景名胜区、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合阳洽
川风景名胜区。
陕西
省共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6座,中国旅游强县4个。
各类等级(A级)
旅游景区81处,其中5A级景区3处,4A级景区18处,3A级景区31处,2A级景区23处,1A 级景区6处。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不仅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古朴、独特的民
俗、民风和民间艺术。
其中户县农民画、西府民间工艺(泥塑、彩绘、草编、木版、年画)、蒲城焰火、安塞腰鼓、陕北秧歌、民间剪纸等尤为突出,成为陕西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织
部分。
陕西菜虽然没有名列全国的八大菜系之一,但作为千年古都、历史名城,餐饮风格自成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陕西饮食,凭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挖掘继承历代宫廷美食之技艺,博采全国各地之精华,以品种繁多、地方风味各异、古色古香古韵而著称。
至今很多都保留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遗风。
比如,关中石子馍就保留先民的石烹遗风;家喻户晓的臊子面在唐代叫作长命面,是皇亲国戚庆祝寿辰的寿面。
最晚出现的柿子饼,算起来也有着400年的历史。
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烹饪技术随科技腾飞而有了长足进步,
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传统菜、创新菜。
以菜、点组宴,创制出不同风格、新意迭出的宴席,如仿唐宴、饺子宴、宫廷宴、蝎子宴、泡馍宴、长
安八景宴、陕西风味小吃宴等等。
以牛羊肉泡馍、腊汁肉夹馍、凉皮、哨子面、锅盔等为代表的陕西风味小吃,闻名遐迩。
一、陕西省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
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
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
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陕西是
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远古时期黄炎二帝就在这里活动过,先后有13个王朝曾在这里
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久的地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悠久的历史给陕西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文物。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七大奇迹之
一,明代西安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以及唐贵妃洗浴的地方华清池,此外还有大雁塔、小雁塔、西自然景观也极为丰富,有险峻的华山、有秀丽幽静的终南山,还有富有浪漫色彩的骊山,这些都给陕西的旅游提供了最佳的资源。
安碑林、司马迁墓、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等等古迹。
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临潼华清宫、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众多的博物馆。
陕西的自然景观也极为丰富,有险峻的华山、有秀丽幽静的终南山,还有富有浪漫色彩的骊山,这些都给陕西的旅游提供了最佳的资源。
二、旅游资源统计分类及其分布状况
(一)旅游资源分类
普查结果统计显示,陕西省共有旅游资源单体9972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单体154个,四级409个,三级1165个,二级1378个,一级2373个,未上级别的4493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共1728个,在旅游资源单体中,共包含8个主类.29个亚类.131个基本类型,其中还新添加了6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国标》中8个主类的100%.31个
亚类的93.55%和161个基本类型的81.37%。
陕西省自然旅游资源的单体数量仅占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 6.69%,在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
旅游商品和人事活动等4个人文旅游资源主类中,资源单体数量占到
了总数的93.3%,即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相对匮乏。
表一:陕西旅游资源分类表
类型国家级省级
名胜区(风景)
洽川风景区翠华山嘉陵江源头景区
榆林白云山金丝大峡谷太平国家森林公
园照金香山华阳景区
红河谷森林公
园
紫柏山景
区
凤县紫柏
山
:
佛坪大熊猫保护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
区朱鹮保护区三河湿地自然青木川
自然保护区
牛背梁自然保护:
青木川浐灞生态区
浐灞生态区
南宫山:楼观台森林公园
老君山旅游风景少华山潜龙寺
平河梁崛山森林公园祥峪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千家坪龙门洞森林公园
三道门森林公园方山森林公园:
延安国家森
林凤县紫柏山
太白青峰峡森林
西安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
园秦岭国
地质公园家地质公园秦岭国家地质公园
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洛川黄土国梦回大唐未央大唐芙蓉
园黎坪森林公园骊山森林湖游乐园
主题公园公园西部兰花生态园太平国家森林公世界八大奇迹馆:阿姑泉牡丹园
园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百花珍兽园
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西安城西安理工大学壁画墓、北院门144
墙西安碑林半坡遗
址丰镐遗址阿
号民居、五星街天主教堂、鱼化寨遗
址、
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遗东岳庙、罗汉寺、王氏宗祠、杨砺墓、文物保护单位址秦始皇陵西安事变旧址蓝田猿人灰堆坡遗址、吕泾野墓、二圣宫、通远
遗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西安清真坊天主教堂、傥骆道遗址周至段、赵瞻寺杜陵姜寨遗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墓、路翰林故居、赵公明墓、华胥陵、
址|灞桥遗
址华清宫遗址药王山石南湖陈家窝猿人遗址、葛牌镇苏维埃政
刻黄堡镇耀州窑遗址玉华宫遗
址茂陵霍去病墓昭陵乾陵顺
陵大佛寺石窟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
刻武侯墓| 龙岗寺遗址李家村遗址
张骞墓
宝塔山陕西黄河壶口西安明城墙法门寺
翠华山乾陵黎坪森林公园榆林白
人造景观云山武侯墓西部兰花生态园黄帝陵华山秦始
皇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大唐芙
蓉园
陕西5A景区
西安市秦始皇兵俑博物馆
西安市华清池景区
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5A与4A级景
华山
区
大唐芙蓉园
大雁塔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
(二)陕西省旅游资源分布
府旧址、东北大学礼堂旧址
秦公一号大墓宝鸡炎帝陵黄土民
俗村蔡文姬墓午子山薛家寨
陕西4A景区
西部兰花生态园西安城墙+ 观光车照金香山太白山滑雪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太白龙凤山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嘉陵江源头景区玉华
宫
翠华山法门寺陕西黄河
壶口风景名胜区宝塔山
1.旅游资源几乎遍布全省,由南到北,从西向东,沿交通线路分布. 空间跨距大,比较密集,综合性强.
2.北部以寺庙,红色革命遗址为主,多是纪念型和古代遗址为主, 以延安,榆林为主要游览
3.中部以县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呈放射状朝宝鸡,银川,渭南,商州,安康分布着各色遗址,多为帝王陵之类有重大历史价值,科学价值, 人文价值的帝陵.
4.东侧沿黄河一线多是自然景观,有壶口瀑布,龙门风景名胜区.....
5.资源多沿着交通线路和河流分布,交通便利,组合较好,资源丰富,游览价值和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大.
表二陕西旅游资源分布
三、陕西省旅游资源评价
1自然旅游丰富,类型多样。
省内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黄河流域的北国风光,长江流
域的南方色彩以及八百里秦川和秦岭山脉闻名海内外,陕西省现有大量的国家级,省级风
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丰富的地热资源为温泉旅游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条件,陕西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丰富,陕西是古丝绸之
路的起点有着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陕西,保留着大量近代文物和革命根据地,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2人文类旅游资源所占比重大,等级高。
陕西省现有珍藏的文物
200多万件,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00 多处,其中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89处,在文物古迹中有宫殿遗址820处,帝王陵墓和
名人墓葬567处,秦兵马俑,黄帝陵,大雁塔,乾陵,法门寺等都以
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热点,陕西深厚的历史积淀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
迹遗址,成为陕西旅游资源中最显著的特色。
3旅游资源分布范围广且相对集中。
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 5 条带上;即渭河沿线;秦岭沿线;汉江沿线;延安,榆林一带及黄河
沿岸。
其中西安,宝鸡,汉中,延安等地是旅游资源的最富集区。
四、陕西省旅游发展方向及战略
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结构不均衡问题突出。
陕西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
中对历史文化和文物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较大,该类旅游产品所
占市场份额多,造成产品类型的比例失调,旅游结构单一化,不能满
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开发格局不合理,陕北,陕南开发的旅游
产品相对较少;旅游资源开发的季节性结构差别明显,适应本省旅游
淡季的资源开发较少。
2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不够,旅游资源内涵发掘的深度不够。
在资源开发中,受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盲目开发。
过度开发,低档次重
复建设,破坏性开发,从而导致山体,林体,水体,出土文物及历史
文化坏境等遭到的破坏程度非常严重。
3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加强,管理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突出。
各部门之间多方管理,利益冲突,使得旅游资源难以按市场的需求进行
合理的开发。
4陕西省自然旅游资源存在显著的南北差异,而陕南地区的自然
旅游资源类型的数量又基本相同,各地的旅游产品开发也是相互模仿,没有形成各自的
特色。
5自然资源中气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严重缺乏,而已经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以观赏为主,旅游资源的宗教,度假等功能较弱。
五、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1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针对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严加
保护,限制开发强度,有的逐步发掘文化积淀;有的采取限制容量的办法,使旅游资源持续利用和旅游产品可持续开发。
2旅游产品的有序开发策略;对于易于形成旅游产品和可开发利
用的旅游资源,对其开发时间,开发强度和规模,开发方向和内涵等
做出安排,实现有序开发。
3旅游产品多样化的开发策略;发展特色旅游,针对陕西旅游产
品过分单一的现状,应实施旅游产品多样化的开发策略,在保持文物型旅游产品特色鲜明的同时,面对国内市场,开发建设自然观光,生
态,休闲度假,民俗文化及红色旅游等方面的特色旅游产品以提高对
市场的吸引力。
4品牌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结合名牌旅游产品打造如“丝绸之
路”,“千年古都”,“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开发相应的旅游资源。
5陕西省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大,农业地域特点鲜明,陕北的黄土
高原,关中的渭河平原及陕南的秦巴山地农业发展条件不同,为陕西
省发展农业奠定了基础,陕西应该发展农业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