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下册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Unit7时SectionB(1a1d)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改错等,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进行实时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3.教师组织词汇接龙、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和与公益活动相关的词汇。
八年级英语下册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Unit7时SectionB(1a1d)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词汇接龙、角色扮演、听力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此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公益活动为主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设计分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英语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公益活动相关的图片,如环保、支教、捐款等,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图片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2.教师提问:“What are they doing?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se activities?”,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态进行回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词汇学习: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词汇用法。
(3)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4)听力训练:教师播放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学生分组,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理解并运用与公益活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难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表达观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与公益活动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知、体验和运用英语。
6.词汇积累:整理本节课所学的与公益活动相关的词汇,并用它们造句。
-提示:可通过查阅词典、上网搜索等方式,积累更多相关词汇。
7.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英语学习,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协助学生完成作业。
-要求:观看后,用英语向家长或同学介绍视频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4.小组合作调查:分组进行调查,了解身边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提示:报告需包括调查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用英语撰写,不少于100词。
5.阅读拓展:阅读一篇关于公益活动的英文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阅读后,完成文章后的相关问题,并总结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
-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理解、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任务。
4.情感教育: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活动: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公益活动的意义,鼓励他们参与身边的公益活动。
5.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学生分组,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设计讨论问题,如:“What kind of charity work do you think is important? Why?”,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发表个人观点。
3.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2)角色扮演:学生模拟文章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课外阅读:学生选择一篇关于公益活动的英文文章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分享阅读心得。
(4)调查活动:学生分组进Fra bibliotek调查,了解身边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写成报告并进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公益活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Today we'll learn about some activities that people do to help others. Let's see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m.”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如volunteer, charity, fund-raiser等,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词汇用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并参与公益活动。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后拓展。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学生需完成教材中Section B的2a-3b练习,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写一篇英语短文:以“Volunteer Activities”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英语短文,描述自己参与或希望参与的公益活动,并阐述原因。
-提示:可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一般现在时态,注意句子结构的多样性。
3.观看英语视频:观看一段关于公益活动的英语视频,并做好笔记。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模拟公益活动,如环保宣传、支教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
2.任务驱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活动:分组进行词汇接龙、角色扮演、听力训练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3.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活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6.持续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活动:定期进行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小组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7.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活动:推荐相关英文文章、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观看,拓宽知识视野。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讲解一般现在时态在文章中的运用。
3.教师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点进行讲解,如:“They volunteer at an old people's home.”,解释volunteer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4.教师播放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技巧。
(2)课后实践: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身边的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跨文化交际: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公益活动,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和词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听力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社会现象和公益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关注。然而,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表达个人观点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使他们对公益活动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能够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公益活动,学生能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1.知识与技能:
(1)导入:教师展示一组与公益活动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图片内容,复习一般现在时态。
1.教师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改错等,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进行实时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3.教师组织词汇接龙、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和与公益活动相关的词汇。
八年级英语下册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Unit7时SectionB(1a1d)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词汇接龙、角色扮演、听力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此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公益活动为主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设计分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英语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公益活动相关的图片,如环保、支教、捐款等,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图片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2.教师提问:“What are they doing?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se activities?”,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态进行回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词汇学习: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词汇用法。
(3)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4)听力训练:教师播放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学生分组,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理解并运用与公益活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难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表达观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与公益活动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知、体验和运用英语。
6.词汇积累:整理本节课所学的与公益活动相关的词汇,并用它们造句。
-提示:可通过查阅词典、上网搜索等方式,积累更多相关词汇。
7.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英语学习,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协助学生完成作业。
-要求:观看后,用英语向家长或同学介绍视频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4.小组合作调查:分组进行调查,了解身边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提示:报告需包括调查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用英语撰写,不少于100词。
5.阅读拓展:阅读一篇关于公益活动的英文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阅读后,完成文章后的相关问题,并总结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
-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理解、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任务。
4.情感教育: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活动: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公益活动的意义,鼓励他们参与身边的公益活动。
5.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学生分组,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设计讨论问题,如:“What kind of charity work do you think is important? Why?”,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发表个人观点。
3.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2)角色扮演:学生模拟文章中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课外阅读:学生选择一篇关于公益活动的英文文章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分享阅读心得。
(4)调查活动:学生分组进Fra bibliotek调查,了解身边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写成报告并进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公益活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Today we'll learn about some activities that people do to help others. Let's see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m.”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如volunteer, charity, fund-raiser等,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词汇用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并参与公益活动。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后拓展。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学生需完成教材中Section B的2a-3b练习,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写一篇英语短文:以“Volunteer Activities”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英语短文,描述自己参与或希望参与的公益活动,并阐述原因。
-提示:可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一般现在时态,注意句子结构的多样性。
3.观看英语视频:观看一段关于公益活动的英语视频,并做好笔记。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模拟公益活动,如环保宣传、支教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
2.任务驱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活动:分组进行词汇接龙、角色扮演、听力训练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3.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活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6.持续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活动:定期进行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小组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7.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活动:推荐相关英文文章、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观看,拓宽知识视野。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讲解一般现在时态在文章中的运用。
3.教师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点进行讲解,如:“They volunteer at an old people's home.”,解释volunteer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4.教师播放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技巧。
(2)课后实践: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身边的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跨文化交际: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公益活动,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和词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听力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社会现象和公益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关注。然而,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表达个人观点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使他们对公益活动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能够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公益活动,学生能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1.知识与技能:
(1)导入:教师展示一组与公益活动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图片内容,复习一般现在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