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树》有感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爱心树》有感15篇
读《爱心树》有感15篇
读《爱心树》有感1
绘本中的小男孩每天都去找大树玩耍,做皇冠,荡秋千,吃苹果,捉迷藏......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悠闲。
渐渐地,小男孩长大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大树感到很孤寂。
小男孩第一次向大树要钱,大树把苹果全给了他,第二次向大树要一座房子,大树就献出了自己的树枝,第三次小男孩想造一艘船,他就把树干砍断,只剩下一个树墩。
每一次大树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都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献给了小男孩,即使最后只剩下一个残缺的自己。
过了许多年,当年小男孩回来时,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当他想要一个歇息的地方,大树依然献出自己最后的力气让他坐......
读了这本书,我想到了妈妈,妈妈就是大树的化身,我就是小男孩。
大树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无数次地打动了我。
因此我更爱妈妈了,生活中我每次跟妈妈要东西,妈妈就会很慷慨地给我。
我没去体会过妈妈的感受,我们只顾及自己的要求和欲望。
读了这本书,我暗暗告诫自己,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别人感受,不能一味地去索取。
我要向大树学习,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用自己的爱回报妈妈,回报爱我们的人。
读《爱心树》有感2
《爱心树》主要讲得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小时候男孩和大树一起玩耍、嬉戏,可是小男孩长大了之后,却一直再向大树索取东西,而大树却一直满足了他的心愿,从不说一句怨言,还不求回报,到最后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躯去完成男孩的心愿坐一会儿。
可见大树是多么的爱那个男孩,多么的无私呀!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慨:生活中,我也经常帮助别人,哪怕只是帮了一点忙,自己心中也会感到快乐的。
这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了,又让我想起了高尔基说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还让我知道了,人类和其他植物、动物是一样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样的过程。
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爸爸妈妈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帮助我们,却一直不求回报,而且还默默无闻,这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呀!
读《爱心树》有感3
我身边也有一棵树,那就是我们的阮老师。
每当我们学习落后时,她总是用最真诚的心给我们辅导,每当我们比赛输给其他班级时,她
总是用最清脆的嗓音鼓励我们,就这样,她默默地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向我们索取过什么。
还记得,那是一个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老师每天晚上都加班给我们做ppt,给我们准备材料,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弄完。
母亲节下午,老师还专门把美术老师请来,在黑板上写了“感恩母亲”四个大字,迎着阳光的折射,老师的鬓角爬出了几根细细的银丝,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师的爱。
这就是我的“树”,怎么样?你一定也希望有一棵这样的“树”吧?
我以后才不会做像小男孩那样的人,我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读《爱心树》有感4
《爱心树》讲的是一个男孩和一棵大树之间的故事。
男孩小时候天天陪大树玩,在树下采集掉落的树叶,开心的时候爬上树枝荡秋千,饿了吃树上的苹果,和大树玩捉迷藏,玩累了就在树荫里睡觉,大树非常快乐。
但是小男孩一天天地长大,却不停的向大树索取。
需要钱了,摘光了树上的苹果;需要造房子,砍光了大树的树枝;需要造船出游,砍掉了树杆;最后年纪大了什么也不需要,只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大树还是快乐的挺直它的树墩,让男孩坐下了。
大树为了男孩,把自己拥有的全部都奉献给了他,却从没有向男孩要过回报。
我幡然醒悟,我不就像这个小男孩吗,妈妈不就是那棵大树吗!妈妈平时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而我一直接受得理所当然,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为妈妈做些什么。
妈妈知道我最喜欢吃牛肉,每次饭桌上都会变着花样做着青椒牛柳、黑椒牛排、五香牛肉。
而令我羞愧的是,我绞尽脑汁的回想着脑子里那点可怜的信息,却怎么也记不清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每年我的生日,妈妈总是第一个送给我祝福的人,而我却至今也不记得妈妈的生日究竟是在哪天。
记得前年我被开水烫伤,疼得整夜都在哭闹,是妈妈彻夜未眠,衣不解带的照顾我。
我的手愈合了,妈妈却累病了。
“叮铃铃”门铃响了,是妈妈回来了。
看到妈妈手上提的牛肉,只觉得鼻子一阵酸楚,眼眶湿润了,我一头扎进妈妈的怀抱,暗下决心,我绝不能像书中的小男孩这么自私,从现在开始,我要有一颗感
恩的心,好好听妈妈的话,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读《爱心树》有感5
从前,它的名字不叫爱心树,它只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很孤独的苹果树。
可是有一天,有一个小男孩来到苹果树下,他是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还很淘气。
于是,他和大树玩了起来,他在大树身上荡秋千,爬上大树摘苹果,和大树捉迷藏,玩累了,就在树上睡觉。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小男孩变成了小学生,他天天要上学,没有时间和大树一起玩,大树很孤单。
有一天,小男孩来到大树下,大树说:“来吧,孩子,到我身上玩吧。
这样,你会很快乐的。
”
“我想要钱,可以买玩具。
”小男孩说。
“对不起,我没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苹果拿到集市上卖。
”树说。
于是小男孩把大树的苹果拿了下来,一个也没剩,大树很快乐。
过了很久,小男孩又来了,这次,树也像上次一样让小男孩上来玩,小男孩已经是个大人了。
小男孩这次要房子,树说:“我的房子是森林,没办法给你,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拿去盖房子。
”于是小男孩砍下他的树枝,拿去盖房子。
又过了很久,小男孩又来到树下,这次,他要一条船去远方。
树让他把自己的树干拿去做船,大树很快乐。
可是……最后小男孩又回来了,树没法再给它东西了,于是,小男孩坐在老树桩上,大树快乐极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要孝敬父母,不能做对他们不好的事,因为他们就是爱心树,陪着我们成长。
读《爱心树》有感6
这本绘本主要讲了小男孩小时候跟大树亲密,可慢慢长大了,男孩只回来了四次,每次只知道贪婪地向大树索取。
大树一次次无私地给予,却很快乐!
小男孩,你怎么能只知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呢?大树为了你,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有抱怨过吗?他有向你倾诉过吗?而你没有丝毫抱怨,甚至连一句感谢都没有说过,你不觉得惭愧吗?我们身边,这样的男孩也不在少数,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像这个男孩。
暑假里,妈妈和我一起逛超市,我跟着妈妈,并没有半点声响,妈妈也没有理我。
可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时,我站住了,指着那样东西。
妈妈却若无其事地继续往收银台走去。
我就站在那儿,大喊道:“妈妈,妈妈,快回来,我想买这样东西!”妈妈还是没有理我,径直地走到那儿排队。
我跑到妈妈那儿,有点儿想哭:“妈妈,带我去买吧,好不好?”
“想买的自己去买,自己买的东西才能心里踏实,不是靠自己努力换来的东西,怎么能要?我以前宠你是因为你小,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懂事了,想得到的东西不能靠别人!”
我很生气,不理妈妈,就这么点要求都满足不了我,那我为什么要这么听话。
可想着想着,自己竟然想通了,妈妈不轻易给予我东西,是想让我明白,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东西,才是最有意义的!原来她是
不想让我成为《爱心树》的那个男孩,只会一味索取。
“给予”、“索取”这两个词已深深刻入我的心中,时刻提醒我,要做“大树”,无私给予,不图回报。
莫学男孩,只知索取,不懂感恩。
读《爱心树》有感7
《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大树与一个男孩的故事。
故事情节很简单,几乎称得上是“轻描淡写”,其中蕴意却耐人寻味,读后让我久久无法平静,感动、惋惜,甚至是一种凄凉之情油然于心中??
看似简单的线条,简短的话语,却描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自醒的故事。
爱与被爱、付出与索取??大树的那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让我震撼,而男孩的无知、贪婪让我失望,甚至感到几分悲凉。
大树将自己的树叶、果实、树枝、躯干,乃至生命的全部都奉献出来,无私地给予了男孩,为的是给男孩带来快乐和幸福。
而男孩却没有读懂大树的一片赤诚爱心,遇到困难时他一次次来到大树身边,所做的事情只是“心安理得”的“接收”。
他从未想过要为大树做点什么,也从未考虑过大树的心情和感受!大树却没有一丝抱怨,每次见到男孩,总把自己的拥有奉献给男孩,这就是它最大的快乐和安慰!哪怕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
大树、男孩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不就是那棵高大、无私、充满爱心的大树吗?!以前的我还无法体会,总觉得父母的每一次叮咛、每一次嘱托、每一次唠叨,都让我感到很烦。
所以变得不爱同父母讲话,每次回家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直到自
己有了孩子,才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心情。
是他们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是他们抚养我们长大成人,是他们帮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家,又是他们在帮助我们带大孩子!想起以前的所作所为,内心羞愧无比。
现在想来,父母的叮咛、嘱托、唠叨无不包含着深深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父母一生辛劳勤俭,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子女儿孙能够平安、幸福??想到此,我已泪流满面。
经历了很多事,已经很少有一本书可以如此打动我。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带着班上的孩子们一起品读了这本书。
孩子们说:“爸爸妈
妈就像那棵大树一样,对孩子总是尽全力地帮忙。
”“爸爸妈妈不能什么都答应孩子,孩子也不能什么都向爸爸妈妈要,应该自己想办法啊!”“大树就像一个母亲无私的爱着自己的孩子,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赞颂啊!”“书里的孩子很不懂事,只知一味索取。
”也有孩子不理解大树为什么对男孩这么好?男孩为什么老是不高兴?不理解大树什么都不需要,大树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连最后剩下的树墩也会挺直身子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让你阅读时很快,思索时却很长。
我突然明白了,这正是天才的谢尔大叔的高明之处!阅读的理解需要人生体验来支持。
我自己就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更加理解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心,才更加理解“给予”二字的崇高含义。
我要在下次孩子生日的时候,郑重地送给她一本,让她用成长的经历,用“心”来读懂这本书;我还要在下次回家的时候,给自己的父母献上这么一本,我要告诉二老,自己早就读懂了这份爱心,只是
从来也没有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我更要在下次家长会上,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个故事,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
对于父母我们该如何去做呢?该如何去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又该如何去安慰那颗博大、无私的拳拳爱心?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为孩子搭建一座爱的桥梁,希望他们能树立一颗善良之心,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本学期的第一期教师读书沙龙。
上学期我们成功举行了几期教师读书沙龙,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少。
阅读让我们变得美丽,变得有魅力,这份美丽,这份魅力是内在的。
正如苏轼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让我们不断积累,不断丰富
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逐步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这样我们的气质自然就充满了光彩。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读书活动,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充满光彩。
今天的读书沙龙我们要一起分享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读书感受。
刚才朱静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
不同的人阅读《红
楼梦》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视觉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生时期阅读有不同的感悟。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再次捧起这本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极品之作――《红楼梦》。
老师们,张洁的文字令人感动,这忧伤的旋律令人感动,带着这份感动我们本次读书沙龙也接近尾声。
老师们,让我们把这份感动带
回家,让我们的家庭更温暖。
让我们把这份感动带到我们的班级,让我们的班集体更温馨。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
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人们的健康成长,乃至最终成功,也离不开一些优秀书籍的引导和激励。
我们和书之间产生着某种感情,总有那么一本书让你铭心刻骨,总有那么一本书让你过目不忘,总有那么一本书让你心绪不平,总有那么一本书让你沥心铭志,总有那么一本书让你潸然泪下......
读《爱心树》有感8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男孩每天在下。
小男孩很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读到这里,我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孩提时代,依偎在父母身边,单纯而快乐,一室的阳光,明媚而温馨。
读到“随着时光的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时,心里渐渐升起了一片阴郁,大树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孤寂的老人,盼望着长大后的孩子依然如小时候一样依偎在自己身边。
大树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再到阴凉里玩一会。
你会很快活!”“我长大了,不爱爬树了,我想买好玩的东西,你能给我钱吗?”大树说:“我没有钱,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卖钱吧,你就会快活了。
”孩子拿走了苹果,很久很久没有再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出来,声音也开始哽咽,我拿了张纸巾抹了抹眼角,抑
制了下已经激动的心情继续读下去。
当我读过了,大树奉献出了它的树枝、它的枝干,去给孩子造房子,造船,直到变成了一个老树墩,依然对孩子说:“孩子,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我没有苹果,没有了枝条,没有树干,我希望还能给你点什么,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一个老树墩,真是抱歉”“大树尽量把身子挺高,对孩子说,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眼泪再也抑制不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读不下去了,我的身边也静悄悄的,儿子默默的递给我一张纸巾,让我擦拭滚滚而下的泪水。
他的爸爸也深深感动了,一家人久久没有说话。
老树就像我们的父母,一生为我们操劳,有人说过,世上最疼爱自己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一如这棵老树。
但是,当我们渐渐成长以后,却渐渐忽略了父母的孤独和寂寞,忙着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家庭,还有自己的孩子,忽略了“老树们一颗即使一味奉献,也会快乐的心”,所以很多人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叹”。
父母对我们来说就像老树,而当我们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又甘愿成为一棵老树。
我赞颂老树的无私奉献,可是更多的却是愧疚与那个孩子的自私,也许,在我们成为一棵老树的时候,要教育好我们面对的孩子,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不要当自己也成为一棵老树的时候,才想起曾经有棵老树对自己的无私的关爱和奉献......
读《爱心树》有感9
爱心树主要讲得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时
候男孩和大树一起玩耍、嬉戏,可是小男孩长大了之后,却一直再向大树索全西,而大树却一直满足了他的心愿,从不说一句怨言,还不求回报,到最后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躯去完成男孩的心愿——坐一会儿。
可见大树是多么的爱那个男孩,多么的无私呀!
×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生活中,我也常常帮助别人,哪怕只是帮了一点忙,自己心中也会感到快乐的。
这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了,又让我想起了高尔基说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还让我知道了,人类和其他植物、动物是一样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样的过程。
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爸爸妈妈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帮助我们,却一直不求回报,而且还默默无闻,这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呀!
读《爱心树》有感10
《爱心树》讲的是一个男孩和一棵大树的故事。
男孩小的时候,总爱爬树,荡秋千,大树很快乐。
男孩长大一点了,大树还把自己的苹果送给男孩,后来男孩需要一座房子,大树就把它的枝干送给了男孩,大树就只剩树干了,可是它还很快乐!(我问:大树为什么只有
树干了还很快乐?贝贝说:老师说因为大树帮助了别人很快乐!)等
男孩老一些了想去远方需要一条船,大树就把它的树干给男孩做船了。
大树就只剩下树墩了。
等男孩老得走不动的时候,坐在树墩上。
大树帮助了别人,牺牲了自己。
我都被大树感动了,差点哭了。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贝贝突然说课间操看《爱心树》的故事了,
说大树让她很感动,差点掉下眼泪。
我问她大树哪点让她感动,她说大树牺牲自己帮助别人让她感动。
晚上,因老师说可以把读后感写下来,就让她说一下,可她说着说着就不愿意说了,我听她的声音有点想哭的感觉,我想她可能怕自己哭了,就匆匆结束了。
没想到这本书会让孩子有这么深的感受,我一定也买一本,孩子多看两便也许会有更多的感受!
读《爱心树》有感11
这棵大树就像妈妈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奉献自己!
读《爱心树》有感12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颗大树她爱上了一个小男孩,每天那个男孩有他的树叶做王冠,扮起森林国王来。
男孩经常爬上树干,抓着树枝荡秋千,吃苹果……过了好久,男孩长大了,他不再和树完了,他为了自己,他向树要玩具,房子,船。
树失去了苹果,树枝,树干。
树很快乐……
听完了,我心里装有的不再是好奇,而是凄凉中带有十分强烈的愤怒感!我好想哭,好想对那棵冲满爱心的树哭,也好想对她施上我的一一点点爱心。
我好想找那个男孩子说理,让他去回报那棵爱心树,因为他太自私了,爱心树付出了那么多,他却一点也没有回报最好老了也不放过那棵爱心树,还坐在她的身上。
可我又很悲伤,因为我知道我对妈妈也做过这种事。
每当我突然生病的时候,妈妈总会陪着我去医院,当我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妈妈总在我的身边。
我睡觉的时候,她也许会趴在我的身边休息,可我还是将睡着的妈妈叫醒,让她帮我
倒杯水。
虽然我知道妈妈很累了,可我还是让妈妈去了。
当妈妈生病的时候。
我呢?一直在和我的朋友在玩耍。
妈妈要帮助的时候,都是有爸爸来做的就算我在那,也不会自己去帮忙。
爸爸让我去帮忙的时候,我很不自在,我不想去做,我想玩。
妈妈明白了我的心思,就不让我去。
可爸爸还让我去,我低着头,叹着气走过去帮忙。
因为这一次,妈妈和爸爸吵了一架。
而我却很开心,因为妈妈保护了我。
现在回想起来,真感觉自己很像那个男孩,妈妈却是那棵爱心树,保护着我,满足着我,让我快乐! 我却很自私.
《爱心树》一本普普通通的绘本,可它却让千千万万的人明白了母爱的伟大,让千千万万的人知道该怎么对母亲。
它难道还仅仅是一本绘本吗?
读《爱心树》有感13
这本书是一本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少道理大。
你可别小瞧了它,只要你认认真真的去品味它,你一定会被它优美的文字所吸引,你也一定会被它精美的插图所迷住,还有,全文最后蕴含的深刻道理也是值得大家去回味的。
书中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儿与一棵苹果树的故事。
小男孩儿饿了,苹果树给将他苹果吃;小男孩儿不高兴时,苹果树让他爬到树枝上玩,渐渐的,小男孩儿长大了以后,把树砍了,让木匠把树干做成了船,把树枝做成了房子,可当从前的那个小男孩儿老了时,从前的苹果树也成了一个老树墩,可老树墩没有说什么,只是努力地挺了挺身子,让当年那个小男孩儿坐下来好好休息休息。
虽然大树很累,但它看到
小男孩儿高兴、快乐,心里也会很高兴、快乐。
我想:故事中的苹果树多么想我们生活中的父母呀!他们为了我们,愿意付出一切。
只要我们快乐,他们也会一样高兴,心里像就会得到了巨大的满足一样。
可是,我们在享受幸福的同时也要学会感恩。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同学们,感恩是一种美德,每个都要学会感恩。
父母不需要孩子对他们说“谢谢”二字,但是,如果你对他们说一句“谢谢”,他们的心里绝对会感到无比温暖、无比欣慰。
总之,我在《爱心树》这一本书中读到了许多做人的方法与道理,《爱心树》可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啊!
家长的话:我很支持女儿读这本书,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的教育意义很大.而且,我还很喜欢与女儿一起读,各自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融洽.我读过许多绘本,这本写得最好,教育意义非常深刻,我看完女儿写的读后感后,我感觉她真的长大了。
读《爱心树》有感14
而孩子是个贪婪的人,什么都向大树要,可最后他把大树东西都拿走了,我就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叫:看不见的龙,它把他身上的所有器官都给了别人,可自己却没有的得到一丝回报。
爱心树就像妈妈一样,他无私奉献,也代表着妈妈对孩子爱。
他也和其他的树不一样,他还会说话。
当孩子把他的树干看下来做成船使走了的时候,大树很快乐,可心坎里却有失望,因为孩子离开了着个地方就等于离开了他。
我觉得爱心树是真心爱小男孩的,就是这样,他才能把他的一切给小男孩,而且不求一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