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新·巴蜀感旧录:街子镇的国志--方志大家常璩故里寻访记(201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永新·巴蜀感旧录:街子镇的国志--方志大家常璩故里寻访记
(2017)
街子镇的国志
——方志大家常璩故里寻访记
钟永新
2003年非典时期,居于成都,开始系统搜集巴蜀文献,每见蜀书,收藏返舍,总是激动不已。

十年多来,由川省至沪京,继续寻购,也不过两千余仲,常思蜀学之兴,仍待来者共鸣。

其中有次赴成都郊外川大新校区,购买巴蜀书社版《华阳国志》,此书为晋代四川崇州人常璩所著,为地方史及方志史研究开创之作,店主有云,其书店毗邻高校,或能运营下去。

常璩故里在崇州,为慕先贤,专程寻访。

至崇州,搭三轮,赴常璩广场,常璩像独立其间,广场绿荫较多,后赴崇州博物馆参观,为杨遇春故宅迁建,原有常璩展览,今不设。

另闻街子古镇有华阳国志馆,于是转赴街子镇,古镇喧闹无比,下车过拱桥便见新修的华阳国志馆,需购票10元,里面营建馆舍多处,有常璩塑像和藏书阁,全面展示《华阳国志》的内容及影响。

后经四川学者汪毅介绍,阅读其倾力数年完成的《方志四川》纪录片文本,可谓四川方志回顾总结一大贡献。

2015年4月初稿 2017年7月修改 2018年2月修订
附录:
【常璩简介】常璩:约291~361,东晋史学家。

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崇州市)人。

江原巨族,世代为官。

李雄建成汉政权后出仕史官。

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掌著作。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桓温伐蜀,与中书监王嘏等劝李势降晋,后随李势到东晋首都建康,被封为参军。

在成汉时编纂成汉历史,名为《汉之书》(后入晋改称《蜀李书》)10卷,此书已佚。

永和年间又写成《华阳国志》12卷,记述从先秦至晋
永和三年(347年)上千年间西南地区的历史、地理。

该书将历史、地理、人物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了地方史志的新体例,成为宋代以后方志的先河,同时该书内容丰富,在地理、政治、经济、民族、人物等方面都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史料。

(来源:《四川百科全书》) 【常璩故里】四川崇州街子镇
【华阳国志馆】四川崇州街子镇
【常璩作品选】
华阳国志卷十二序志
巴、蜀厥初开国,载在书籍,或因文纬,或见史记,久远隐没,实多疏略。

及周之世,侯伯擅威,虽与牧野之师,希同盟要之会。

而秦资其富,用兼天下;汉祖阶之,奄有四海。

梁、益及晋,分益为宁。

司马相如、严君平、杨子云、阳成子玄、郑伯邑、尹彭城、谯常侍、任给事等各集传记,以作《本纪》,略举其隅。

其次圣称贤,仁人志士,言为世范,行为表则者,名注史录。

而陈君承祚别为《耆旧》,始汉及魏,焕乎可观。

然三州土地,不复悉载。

《地里志》颇言山水,历代转久,郡县分建,地名改易,于以居然辨物知方,犹未详备。

于时汉、晋方隆,官司星列,提封图簿,岁集司空;故人君学士,荫高堂,翳帷幕,足综物土,不必待《本纪》矣。

曩遭厄运,函夏滔堙,李氏据蜀,兵连战结,三州倾坠,生民歼尽。

府庭化为狐狸之窟,城郭蔚为熊罴之宿,宅游雉鹿,田栖虎豹,平原鲜麦黍之苗,千里蔑鸡狗之响,丘城芜邑,莫有名者。

嗟乎三州,近为荒裔,桑梓之域,旷为长野。

反侧惟之,心若焚灼,惧益遐弃,城陴靡闻。

乃考诸旧纪先宿所传并南裔志,验以《汉书》,取其近是,及自所闻,以著斯篇。

又略言公孙述、《蜀书》、咸熙以来丧乱之事,约取《耆旧》士女英彦,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凡十篇,号曰《华阳国记》。

夫书契有五善:达道义,章法式,通古今,表功勋,而后旌贤能。

恨璩才短,少无远及,不早援翰执素,广访博咨,流离困瘵,方资腐帛于颠墙之下,求馀光于灰尘之中,劘灭者多。

故虽有所阙,犹愈于遗忘焉。

《蜀纪》言:“雀墒乘祗车出谷口”。

秦宓曰:“今之斜谷也。

”及武王伐纣,蜀亦从行。

《史记》:周贞王之十八年,秦厉公城南郑。

此谷道之通久矣。

而说者以为蜀王因石牛始通,不然也。

《本纪》既以炳明,而世俗间横有为蜀传者,言蜀王蚕丛之间周回三千岁。

又云荆人鳖灵死,尸化西上,后为蜀帝;周苌弘之血变成碧珠;杜宇之魄化为子鹃。

又言蜀椎髻左衽,未知书,文翁始知书学。

案《蜀纪》:“帝居房心,决事参伐。

”参伐则蜀分野,言蜀在帝议政之方。

帝不议政则王气流于西,故周失纪纲,而蜀先王;七国皆王,蜀又称帝。

此则蚕丛自王,杜宇自帝,皆周之叔世,安得三千岁?且太素资始,有生必死;死,终物也。

自古以来,未闻死者能更生当世;或遇有之,则为怪异,子所不言,况能为帝王乎?碧珠出不一处,地之相距动数千里,一人之血,岂能致此?子鹃鸟今云是巂,或曰巂周,四海有之,何必在蜀?昔唐帝万国时雍,虞舜光宅八表,大禹功济九州,后稷封殖天下。

井田之制,庠序之教,由来远矣。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则彭祖本生蜀,为殷太史。

夫人为国史,作为圣则,仙自上世,见称在昔。

及周之末,服事于秦,首为郡县,虽滨戎夷,亦有冠冕。

故《蜀纪》曰“大人之乡,方大之国”也。

至于汉兴,反当荒服,而无书学乎?《汉书》曰:郡国之有文学因文翁始。

若然,翁以前齐、鲁当无文学哉?汉末时,汉中祝元灵性滑稽,用州牧刘焉谈调之末,与蜀士燕胥,聊著翰墨。

当时以为极欢,后人有以为惑。

恐此之类,必起于元灵之由也。

惟智者辨其不然,幸也。

综其理数,或以为西土险固,襟带易守,世乱先违,道治后服,若吴、楚然,固逋逃必萃,奸雄闚觎。

盖帝王者统天理物,必居土中,德膺命运,非可资能恃险,以干常乱纪;虽饕窃名号,终于绝宗殄祀。

何者?天命不可以诈诡而邀,神器不可以侥幸而取也。

是以四岳、三涂、阳城、太室,九州之险,而不一姓;冀之北土,马之所产,古无兴国。

夫恃险凭危,不阶历数,而能传国垂世,所未有也。

故公孙、刘氏以败于前,而诸李踵之覆亡于后。

天人之际,存亡之术,可以为永鉴也;干运犯历,破家丧国,可以为京观也。

今齐之《国志》,贯于一揆,同见不臣,所以防狂狡,杜奸萌,以崇《春秋》贬绝之道也;而显贤能,
著治乱,亦以为奖劝也。

其序曰:
先王经略,万国剖分。

厥甸巴、梁,式象县辰。

九牧述职,贡赋以均。

佐周毙纣,相汉亡秦。

实繁其民,世载其俊。

——述《巴志》第一。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表我华阳。

炎刘是应,洪祚攸长。

——述《汉中志》第二。

井络启耀,文昌契符。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功冒普天,率土以休。

光灵遐照,庆祚爽流。

邦家济济,世德球球。

——述《蜀志》第三。

蠢尔南域,在彼要荒。

汉武德振,蛮貊是攘。

开州列郡,幽裔来王。

柔远能迩,实须才良。

甄德表失,以明纪纲。

——述《南中志》第四。

赤德中微,巨猾干篡。

白虏乘衅,致民涂炭。

爰迄灵、献,皇极不建。

牧后失图,英雄迭进。

覆车齐轨,蒙此艰难。

——述《公孙述、刘二牧志》第五。

政去王室,权流三杰。

瓜分天壤,宰割民物。

舍彼信顺,任此智计。

大道既隐,诡诈竞设。

并以豪特,力争当世。

居正虑明,名号绝替。

身兼万乘,籍同列国。

——述《刘先主志》第六。

乾坤混始,树君立王。

天工人代,万邦是望。

明不二日,地不重皇。

苟非其器,穷高必亢。

濛濛后主,弗虑弗臧。

负乘致寇,世业以丧。

——述《刘后主志》第七。

阳升三九,品物始亨。

帝纮失振,任非其良。

赵倡祸阶,乱是用长。

罗州播荡,朱旌莫亢。

皮、张不造,戎丑攸行。

哀哀黎元,顾瞻靡望。

——述《大同志》第八。

素精南飘,天维弛纲。

薨薨特、流,肆其豺狼。

荡、雄纂承,歼
我益、梁。

牧守颠摧,黔首卒尝。

三州毁旷,悠然以荒。

络结王网,民亦流亡。

——述《李特雄期寿势志》第九。

华岳降精,江汉吐灵。

济济多士,命世克生。

德为世俊,干为时贞。

略举士女,表诸贤明。

世济其美,不陨其名。

——述《先贤士女总赞论》第十。

皇皇大晋,下土是覆。

化赡教洽,诞兹彦茂。

峨峨俊乂,亹亹英秀,如岳之崇,如兰之臭。

经德秉哲,绰然有裕。

——述《后贤志》第十一。

博考行故,总厥旧闻。

班序州部,区别山川。

宪章成败,旌昭仁贤。

抑绌虚妄,纠正谬言。

显善惩恶,以杜未然。

——述《序志》第十二。

撰曰:驷牡骙骙,万马龙飞。

陶然斯犹,阜会京畿。

麟获西狩,鹿从东麋。

郇伯劳之,旬不接辰。

尝兹珍嘉,甘心庶几。

中为令德,一行可师。

跂玮俶傥,贵韬光晖。

据冲体正,平揖宣尼。

道以礼乐,教洽化齐。

木讷刚毅,有威有怀。

锵锵宫县,磬筦谐谐。

金奏石拊,降福孔皆。

综括道检,总览幽微。

选贤与能,人远乎哉?
【常璩故里相片】
四川崇州街子镇华阳国志馆(2015-7-24 钟永新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