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对比。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妇产科自2012年3月-2013年11月期间收诊的78需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
者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治疗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
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以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病率为衡量指标来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病率均明显
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明显
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病率,其疗效肯定,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手术,需要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器官功能。
腹腔镜技术
因其具有伤口小、痛苦少、并发症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被患者接受,越来越多的应
用到子宫肌瘤剔除术中[1]。
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对收诊的子宫肌瘤患者
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与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现将
具体的过程报道如下,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1月期间收诊的78例需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确定均无恶性肿瘤迹象。
年龄在19~5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
(34.07±8.65)岁;单个肌瘤直径在3-7cm之间,平均直径为(5.06±2.13)cm;肌瘤数目在
1-2个之间,所有患者均未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及肝肾重大疾病,均排除宫颈子宫内膜病变,均无手术禁忌症。
1.2治疗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治疗组(n=39),对照组患者,年龄在19~57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4.06±8.64)岁;单个肌瘤平均直径为(5.05±2.12)cm;治疗
组患者;年龄在20~5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4.08±8.66)岁;单个肌瘤平均直径为
(5.07±2.14)cm。
两组患者在年龄、肌瘤直径、数目以及病情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对比价值。
1.3统计学处理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算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
疗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以为有显著性差异,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腰麻+硬麻,选择下腹正中直切口或
者耻骨联合上弧形切口,切开腹壁暴露子宫后进行手术术,肌瘤的残腔创面用0号或者1号
可吸收缝合线缝合止血,清理盆腔后关闭切口。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足高仰卧位,气腹针穿刺,二氧化
碳形成气腹,压力13 mm Hg。
于脐轮上缘、左下腹、右下腹部以及脐左旁进行穿刺,置入腹腔镜以及操作器械。
垂体后叶素3~6 U加入到20ml的0.9%氯化钠中进行稀释,注入肌瘤与
肌壁交界处。
用电凝钩在肌瘤突起最明显处纵行切开表面浆肌层,沿假包膜将肌瘤剥离,待
大部分肌瘤被剥离后,放置旋切器粉碎肌瘤。
用0号或者1号可吸收缝合线缝合止血。
以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
后病率为衡量指标来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3.研究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各衡量指标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1。
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
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病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治疗组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注:两组之间所有指标比较均。
4.讨论
子宫肌瘤是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2]。
一般肌瘤大于3cm时需要手术治疗,否则将压迫其周围的器官,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尿急、尿频、尿潴留甚至肾盂积水等[3]。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症也不断的扩大,
通过腹腔镜可以清楚的探查腹腔和盆腔脏器,直视卵巢和输卵管的病变,并且能够在直视下
进行手术,具有对器官干扰较少,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优点[4]。
我院对收诊的子宫肌瘤患者
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病率均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
此通过大量研究,本文认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病率,其疗效肯定,建议在临床
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红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J].微创医学,2012,7(2):146-147.
[2]张庆霞,朱兰,刘珠凤,等.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
产科杂志,2008,24(4):278-279.
[3]闫莉,苏红,荣风年.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8):704-705.
[4]李龙,王月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4):36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