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改3205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
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措施
山西泽州天泰西陈庄煤业有限公司
2012年6月
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审批意见
矿方会审意见:
会审单位会审人员会审意见矿长
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通风区队长
调度主任
安全科
技术科
机电科
通风科
地测科
生产科
探水队
第一章 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第一节工作面布置位置与方式
一、工作面位置
地面: 3205下分层工作面地表:东距我矿工业广场约1050米,南距中村—西陈庄公路约230米,西距西陈庄村约500米,北距上寺头村月1170米。
表面为山岭、山地、沟谷、地形变化较大,无任何建筑、铁路和水库、河流,地面标高+970~+1070m。
井下: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井下位于我矿二盘区,工作面东为3203掘进工作面回风尾巷,西面为原二盘区运输巷,南面为原3207采空区,北为西运输大巷,井下开掘标高+638~+649m 。
二、工作面设计参数
3205工作面为分层式开采(上分层已于2011年9月份回采完毕)。
巷道规格:巷道上口净宽3000mm,下口净宽3500mm,净高2500mm,梯形断面,支护形式为金属网假顶钢梁支护,钢梁使用11号工字钢。
两顺槽设计长度为420米,工作面宽(切眼)为140米。
三、工作面周边采掘情况
1、3205下分层工作面东面为我矿2011年6月份开掘的3203掘进工作面,东面的二盘区3203工作面回风巷和3203工作面回风尾巷以掘进278米,去年已停掘。
2、南面的3207工作面采空区,2008年以回采完毕,距现开采的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留有50米的防水保安煤柱,所以3207工作面采空区及时有积水对开采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也并无影响。
3、西面是我矿二盘区原运输巷,距我矿现在所开掘的3205下分层工作面保安煤柱平均距离约30米,所以对我矿现在开采3205下分层工作面没有多大影响。
4、北面是西运输大巷,距我矿开采的3205下分层工作面中间隔有60余米的保安煤柱,所以北面的西运输大巷,对我矿开采3205下分层工作面没有影响。
四、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参照原3205上分层工作面巷道布置方位及长度,在3205下分层回风巷道掘至距西运输巷212m时要揭露陷落柱(上分层开采已揭露),因此在巷道掘至距西运输巷212m时,停止向前掘进,然后以90度弯向西掘进48米,再向南掘进62米,在以90度向东掘进43米,然后再向南掘进,直线距离为420米,具体掘进参见示意图(以工作面设计为准)。
3205运输巷掘进长度距西大巷直线距离420米。
五、工作面的地质构造及赋存情况
1、地表构造
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东南部,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山西陆台东南部,即太行山隆起与太岳隆起间晋东南台凹的南部,区域构造表现出一种以各种构造形迹复合、联合形成的复杂构造轮廓。
晋东南山字型构造脊柱、新华夏晋获褶断带及其晋城挽近盆地为区域主要构造形迹。
华夏晋获褶断带及其晋城挽近盆地为区域主要构造形迹。
2、井下地质构造
本工作面位于晋获褶断带西侧,受次级构造的影响,工作面内总体表现为一轴向为北西向的宽缓背斜构造,煤质为低硫无烟煤,平均厚度为5.52
米,容重为1.4吨/米3,颜色为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煤层局部节理发育,层理明显,工作面内有一陷落柱,横断面为椭园状,纵断面为倒锥体,长轴约为114米,短轴约为41米左右,在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回风巷距西大巷直线距离220米处,影响本工作面开采范围(45×50)m²,但未见岩浆岩侵入,陷落柱周边预计涌水量为0.2-0.5m³/d,工作面地层总体产状平缓,倾角一般为2°~5°。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我矿水文类型为中等型,主要水害为东南人行大巷的1—4号密闭贯眼中的老空积水,矿井预计正常涌水量为500m³,最大涌水量为900m³,矿井目前涌水量为610m³。
主排水系统在主斜井井底附近,水仓涌量:主水仓为400m³、副水仓为250m³,采用D85-67×7型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工作泵额定排水能力为85m3/h;两趟排水管沿井底水仓铺设至地面污水工作站,正常时一台水泵工作,最大涌水时,两台水泵同时工作,能够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第三节工作面及其周边水文地质概况
1、地表水文地质
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地表位于沁水煤田东南部,地表地貌类型属侵蚀山地,工作面周边范围内地形南东高北西低,沟谷发育,井田内河流为寺头河,寺头河为长河的支流,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无水,雨季时有洪流出现,流径不长,在中村附近汇入长河,长河属沁河水系一大支流,在井田外东部由北向南流过。
井田外西北侧下寺头村西有一小型水库(寺头水库),该水库蓄现蓄水量约400m3,春秋冬季几乎无水,另外,在原泽州县兴田煤矿中部有一水库(中村水库),该水库现蓄水量约2450 m3,上
述水库均距我矿开采的3205下分层工作面距离在800米以外,对我矿开采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不会构成大的威胁。
2、工作面水文地质
3205工作面有一层0.6米厚的薄层泥岩伪顶,直接顶为泥岩,平均厚度为4.7米左右,老顶为粉砂岩、泥岩平均厚度为16.1米左右,根据钻探及实际揭露情况,该层粉砂岩、泥岩富水性差,对工作面掘进影响不大。
根据水文钻孔观测,奥灰水标高为534米,本工作面水平标高为638—649米,因此,本工作面不受底板奥灰水的影响。
参照邻近二盘区3203、3204及3205上分层工作面开掘巷道的情况来看,本工作面在掘进时煤体无水,但受上分层回采的影响,本工作面在掘进时可能出现顶板渗水,因此在开掘本工作面巷道时,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程规定,本工作面必须在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上,强力推行“物探先行、钻探跟进、化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手段,查明该工作面巷道两边及切眼附近的水文地质情况,解除水害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第四节工作面探放水设计编制依据
1、《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五章;
2、《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章;
3、3205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4、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推行“物探先行、钻探跟进、化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手段。
第五节探水设备的选型
根据《实施意见》要求,选用钻探能力不低于200m的探水设备。
1、钻机型号:ZLJ-650型煤矿用坑道钻机3台、
2、钻具配备:Ф42.5mm钻杆、75mm钻头、长度200m,泥浆泵2台,合金钻头6个及钻具2套
ZLJ-650钻机主要参数
参数名称单位ZLJ-650
钻进深度200
钻孔直径
开孔mm 108
终孔mm 76 钻杆直径mm 42 立轴额定转速r/min 270 151 88 立轴额定转矩N·m 214 382 650 钻孔倾斜角度0-3600立轴行程mm 400
液压系统额定压力MPa 7 溢流阀定压力MPa 8
给进力、提升力KN 23、24
绞车最大提升能力KN 34 卷筒容绳量m 40 使用钢丝绳直径mm 11 油泵型号YBC-12/80
电机
型号YBK2-132M-4 额定功率KW 7.5
额定电压V 380/660
额定电流 A 15.4/8.9
油箱有效容积L 43
外形尺寸长×宽×高1297×650×1230 主机重量Kg 900
第六节探放水设计
(一)探放水的目的
1、探放周边小窑采空区积水,以防发生掘进透水事故。
2、探放采空区有害气体,确保掘进工作面安全生产。
(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3205掘进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采用“物探先行、钻探跟进、化探验证”的探放水技术手段,
以物探、钻探循环超前的探测方法实施掘进工作面的探放水工作。
(三)钻探设计方案
1、本设计主要是探放3205回运两顺槽掘进工作面及切眼的正前方及左、右两侧是否有采空区积水和积气等情况;是否有含水断层、含水陷落柱、积水老巷、上分层采空区积水等情况。
2、探放水主要以图纸对比和所收集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为依据。
3、巷道规格:巷道上口净宽3000mm,下口净宽3500mm,净高2500mm,梯形断面,支护形式为金属网假顶钢梁支护,钢梁使用11号工字钢。
4、钻孔布置:
根据我矿的探水经验和我矿的实际情况,我矿井下钻探能力一般深度为120米。
布置探放孔组 9个
孔号方位角(°)倾角(°)长探进尺(m) 短探进尺(m) 超前距离(m) 1# 180 0 ≥120 ≥60 2# 168—170 0 ≥120 ≥60 3# 190—192 0 ≥120 ≥60
4# 165—167 0 ≥120 ≥60 5# 193—195 0 ≥120 ≥60 6# 158—160 0 ≥60 ≥30 7# 200—202 0 ≥60 ≥30 8# 180 3—4 ≥120 ≥60 9# 180 7—10 ≥120 ≥60 钻孔位置布置:
1号孔为中心长探钻孔,距底板1.1—1.25m;2—5号钻孔为左、右两帮长探钻孔,距底板1.1—1.25m,6—7号为补探钻孔,钻孔在巷道两帮。
相邻两孔间距为:⑥④=④②=②①=①③=③⑤=⑤⑦=0.5m;8—9号为顶板长探钻孔,相邻两孔间距为①⑧=⑧⑨=0.2m。
(详情见附图)
5、循环进度:
①长探钻孔深度为120米,要求钻探后允许最大掘进距离为60米,超前安全距离为60米。
②短探钻孔深度为60米,要求钻探后允许最大掘进距离为30米,超前安全距离为30米。
6、下列情况钻孔深度可以低于120m:
(1)巷道调向超过45°以上时,钻探超前距不得低于30m;
(2)沿煤层顶板(或底板)掘进,遇掘进前方煤层呈向斜(或背斜)分布时,探放水钻孔进入煤层底板(或顶板)必须达到垂厚10m,或平距30m;
(3)施工水仓、探巷等小型掘进工程时,可以采用沿巷道施工方向扇形施工探放水钻孔,也可以采用其他便于施工地点对施工区域进行探放水,但探放水钻孔控制区域必须超过掘进巷道最外缘的20m;
(4)间距不超过30m的两条平行巷道之间施工联络巷、贯眼,经分
析确实不存在水患威胁时,可以不施工探放水。
(四)探放水钻孔设计布置
为认真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满足《煤矿防治水规定》及有关规定要求,解决在现场钻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设计方案:
①在煤层煤质松软情况下钻机钻杆出现夹钻或钻眼跑偏的现象,无法达到设计钻深长度时;
②长探帮眼终孔处与中眼终孔处间距过大时;
A、依据探放水设计掘进后钻孔超前距距工作面迎头不小于60米的设计规定,在井下现场钻探出现煤质松软夹钻时可二次调整钻孔位置高度和角度进行钻探,通过调整仍达不到钻深深度时,则采取加大循环钻探次数的方法,但前提是两外帮终孔与中眼间距不小于20米,循环钻探的眼与眼之间终孔距离不得大于3米,上仰眼终孔间距不得大于1.5米,补探超前探距不小于30米。
b、如探放水眼孔夹角过大外帮眼终孔与巷帮间距大于(20)米,超出探放水规程规定时,可采用“长短探”相结合的方法,随着巷道掘进,在工作面加密钻孔布设,与长探设计一致,但深度不得小于60米,超前距不得小于30米。
c、工作面遇特殊构造无法按设计完成探水作业时,必须增加钻探次数和钻孔数,采取多孔多角度的钻探方法,使钻孔与钻孔之间高度不大于1.5米,宽度不大于3米,最外帮眼终孔与巷帮距离不小于20米,做到多探短掘、先探后掘、探掘分离。
在极特殊地质条件下,无法进行钻探时可上报调度室进行研究决定探水方案与方法。
第七节单孔设计
为了杜绝巷道掘进过程中水灾事故发生,确保我矿掘进施工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对掘进巷道“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和“物探先行、钻探跟进、化探验证”的探水技术手段,结合我矿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本防治水单孔钻探施工设计:
一、单孔探水距与超前距的确定
1、我矿探水采取探水优先,探水与掘进循环作业的方法进行探放水,探水作业超前于掘进作业,即探水——掘进——探水,探水循环长度,根据我矿实际情况一般为120m左右,超前距为60m,允许掘进距离为:(所有长探探孔和补探钻孔中最短探孔的长度)m-30m=(允许掘进距离),依此交替作业。
2、帮距: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布置的最外侧探水钻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为20米。
二、单孔探放水孔套管设计
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开孔直径Ф127mm,下入4寸套管,套管长度不小于5m,再下入3寸套管,然后换径Ф75mm,钻进至终孔。
2寸套管阀门水压表 5米套管
四、单孔孔口安全装置的布置
1、孔口安全装置
孔口安全装置由矿自行加工,孔口管为长度5m的φ4寸钢管制做,距离管口30cm处焊接扶正肋骨片,配套规格为厚16mm,60cm×60cm的钢板中间打孔正好套上钢管,扶正肋骨片四周打4个中间孔18mm的小孔,便于固定孔口安全装置。
2、安装孔口安全装置
①按照钻孔布置图要求确定钻孔的位置、角度、方位后使用钻机打设钻孔,孔径大于孔口管直径1-2级。
钻孔过程中应在钻杆上做好深度标志,钻至预定深度后停钻并将钻内煤尘冲洗干净。
②将孔口管插入孔内在煤壁上做下扶正助骨片周边的4个固定孔口管的眼位标记,然后将孔口管拔出用锚杆钻机打设此4个钻眼。
③安装孔口管,使孔口管与孔壁之间充满水泥浆,并将水泥浆扎实,以保证水泥浆充分凝固。
然后用一次性圆钢锚杆将孔口管固定,使其紧贴煤壁。
④待水泥浆充分凝固后进行扫孔,扫孔深度为2.5m。
⑤扫孔后对孔口管进行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使用探放水钻机向孔内注水,水压必须大于采空区积水或预计突水的水头压力并稳定30min后,如孔口周围不漏水,则可以开始施工。
钻杆进10—15m时,重新加固探水安全档板锚杆螺丝。
3、孔口管的安装与固定:
1)选择岩层坚硬完整地段开孔,孔径应大于孔口管直径1~2级,钻至预定深度后,将孔内冲洗干净。
注浆使孔口管(管周围应焊扶正肋骨片)与孔壁间充满水泥浆。
待孔口管周围水泥浆凝固后扫孔,扫孔深度应超过孔口管长度0.5m。
2)扫孔后对孔口管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大于预计水压并稳定30min后,孔口管周围不漏水时,方可钻进。
3)节理裂隙发育,岩石松软或破碎,无条件另选放水地点时,应注浆加固后,再安设孔口管。
4、探放老空积水的超前钻距,根据水压、煤(岩)层厚度和强度及安全措施等情况确定,但最小水平钻距不得小于30 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5m;
5、沿岩层探放含水层、断层和陷落柱等含水体时,按表1-1确定探水钻孔超前距离和止水套管长度。
表1-1岩层中探水钻孔超前钻距和止水套管长度
水压(MPa)钻孔超前钻距(m)止水套管长(m)
<1.0
1.0-
2.0
2.0-
3.0 >3.0 >10
>15
>20
>25
>5
>10
>15
>20
6、探放强含水层水或需要收集放水时的水量、水压等资料时,应在孔口管上安装水压表、水门(闸门)和汇水短管等。
7、在预计水压大于0.1 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
套管口安装闸阀,套管深度在探放水设计中规定。
预先开掘安全躲避硐,制定包括撤人的避灾路线等安全措施,并使每个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
8、钻孔内水压大于1.5 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9、孔口装置全部安装完毕,将现场除钻机、钻具外的其它设备、材料清理出现场,对排水水泵及管路进行检查,全部能正常运行排水时,方可与老窑水打透。
放水孔打透后,要及时冲孔疏通煤渣,防止堵孔,疏通后及时关闭闸阀。
第二章 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措施
为了防止和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依照有关规定,对3205下分层掘进工作面编制探放水安全措施。
第一节探放水队伍
本工作面探放水日常管理工作由地测科负责,探放水实施工作由专职探水组进行。
组长:刘燕雷技术员:嵇军诺
成员:刘燕雷(兼)、孟海军、陈永生
赵阿军、刘海兵、张建光
第二节探水前的准备工作
1、在组织探放水施工前,必须向掘进队下达停掘通知,要求掘进队在停掘后必须将工作面顶、帮支护安全到位,迎头的浮煤清理干净,把掌头活煤处理完好,然后撤离工作面,让探水队组进行探放水。
2、在探水队组织施工前,要求探水施工人员对钻机附近10米范围内的巷道支护进行检查,发现巷道支护受损的及时处理并加强支护,并打好立柱。
将钻探所需的材料及工具,设备准备到位,并保证钻场有足够的安全空间,便于施工,不能因为准备工作不到位等原因而影响施工。
3、在运输ZLJ-650型煤矿用坑道钻机等大件设备的过程中,运输人员应轻拿轻放,避免设备因受力碰撞而受损。
钻机及其附属设施及各部件间连接要牢固可靠,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修,确保施工安全。
4、每次开钻前,检查钻杆接头的牢固情况,严防脱钻事故的发生;钻杆要达到不堵塞、不弯曲、丝口不磨损。
5、在巷道低洼处非人行侧及时挖好临时储水坑,便于水源的循环使用。
6、检查2寸排水管随掘进巷道向前是否延接到位,迎头20米范围使用的软管、风泵是否准备到位。
7、在打钻地点附近安设好专用电话及报警装置,并保证能够随时与调度室联系。
8、探放水技术人员和探水作业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钻孔位置、方位,深度以及钻孔数目,并记录清楚。
(1)由当班安全员验收后,当班的探水记录员对钻探资料进行记录,要做到现场管理牌与记录台账一致,探水确认合格并严格执行《晋城市探水签字移交表》签字确认后,方可向掘进队下达掘进通知,掘进队进行掘进。
(2)每次将整理后的探水记录台账报调度室,并在地测科留有记录。
(3)由地测科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水情分析。
9、当班安全员、瓦斯员必须在探放水地点监督安全和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如果瓦斯浓度超过0.8%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处理。
第三节探放水操作要求
(1)在探水前先用与探放水孔孔口装置相匹配的钻头钻探深5米的钻孔,然后取出钻杆。
(2)把探放水孔孔口装置按装好。
(3)在用水泥沙浆把探放水孔孔口装置灌注严密。
(4)等水泥沙浆儗固后,在探放水孔孔口装置的排水孔口接好排水管路,打开探放水孔孔口,按装好探水钻方可钻探。
(5)钻探时如发现有涌水现象, 沿钻杆向外流水等透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钻进,但不能取钻,人员不准直冲钻杆站立,以防有害气体和大量积水突然涌出,冲倒人员,失去逃生时间。
(6)钻探人员在探水队长的带领下要认真负责钻探,保证钻探质量和钻探距离,在钻探过程中如有可疑情况时,要立即停止工作,撤离工作面所有人员,并立即上报调度室进行处理。
第四节探放水技术要求
1、钻进时应准确判别煤、岩层厚度并记录换层深度。
在增加钻杆或更换钻具时,核实钻孔和层位深度。
终孔前再复核一次。
2、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孔中有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现象时,必须立即停钻,记录其孔深并同时将钻杆固定,但不得取出钻杆。
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及时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钻进中发现有害气体喷出时,应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将人员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地点。
立即报告矿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钻孔内水压过大或喷高压水时,应采用反压和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应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1)背紧工作面,在钻机周边加设顶柱或木垛,必要时还应在顶、底板坚固地点砌筑防水墙,之后方可放水。
(2)对于水压过大时,中间要穿过煤层或断层水钻孔,在打穿断层或含水层前,还应下第二层孔口管并超过煤层1 m以上。
5、在探水孔施工中,见到含水层、断层、陷落柱和积水区之前,应停止钻进,安好水门后再继续钻进。
6 、遇高压水顶钻杆时,可用立轴卡瓦和逆止阀交替控制钻杆,使其慢慢地顶出孔口,操作时禁止人员正对钻杆站立。
7 、必须做到交接班时不停钻。
8、探放断层水的探水孔终孔后,孔内有水应进行放水试验。
孔内无水时应选择一个孔进行压水试验,检验断层隔水性能;压力一般应略大于断层所承受的静水压力。
9、探放水钻孔,完成探测任务后必须全孔注浆封闭,并做好封孔记录。
第五节探放水安全措施
1、钻探前,掘进机要退出工作面10米左右,截割头落地,关闭电源开关及隔离式磁力启动器。
探水巷道中间不得有低洼积水段。
2 、探水巷道必须在探水钻孔有效控制范围内掘进,探水孔的超前距、帮距及孔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次探水后、掘进前,应在起点处设置标志,并建立挂牌制度。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特别是迎头的管理,由现场跟班安全员对工作面的迎头、顶、帮安全情况进行确定,钻机必须放在永久支护下方。
锚杆锚索挂网联合支护要牢固安全可靠,螺丝要拧紧。
钢梁支护时,巷道支护应牢固,顶、帮要背实,无高吊棚脚,巷道支护有撑杆、或拉杆,使巷道有较强的抗水流冲击能力。
4、钻机安装必须稳固,要打好压柱,同时钻具必须摆放整齐。
5、机电工接、拆电源必须按机电作业规程操作。
6、开钻前要有专职瓦检员检查工作面瓦斯,瓦斯浓度不得大于0.8%,。
工作面要设置专用电话,随时与调度室及各职能部室取得联系。
探放水带班长必须对现场及钻机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开钻。
7、钻机要有专人操作,必须等其它人员离开钻机后,再启动钻机钻进。
钻进过程中要掌握好钻进速度,孔内压力要适当,避免损坏钻具,同时工作人员要注意衣服和袖子不要被转动部分缠绕;注意钻孔循环水,禁止干
钻,避免钻具卡住掉入孔内。
8、时刻观察压柱是否松动及巷道的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9、钻探时安全科要派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通风科要派专职瓦检员检查工作面及探孔附近瓦斯。
10、打钻时要时刻观察钻孔内水情变化。
发现岩层松软、钻杆推进突然感到轻松或顺钻杆有水流出等现象,要立即停止钻进,进行检查处理。
发现钻孔内水的压力很大,不能拔出钻杆时,要马上将钻杆固定,避免高压水把钻杆顶出碰伤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打钻放水时,如果孔内没有回水,就要停止钻进。
发现有害气体放出时,要立即停止工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2、上、下钻具时现场人员要相互配合好,防止夹持器夹不好,造成钻杆退出伤人。
13、钻进时必须准备木楔、背板、黄泥等物,如孔内有顶钻异状或水量猛增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4、严格执行调度汇报制度,特别是发生异常时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
15、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孔内情况一定要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16、井下所有的施工人员必须学习掌握报警信号及避灾路线。
探放水巷道应加强出水征兆的观察,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煤层发潮、暗沉沉有害气体增高,呼吸困难,头痛、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掺水、水色发挥、有臭味并有“嘶、嘶”水叫声等突水预兆时,一旦发现立即停止施工,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人员,采取措施,并立即报告调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