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档案事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档案事业概述
4、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 1979年2月27日,国家档案局恢复成立,8月召开了“文革”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
提出了档案工作的恢复、整顿、总结和提高。1982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档案工作会议, 提出了今后八年(1983-1990年)全国档案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从此,我国档案事业步 入了全面发掘的新时期。
第二节 档案的种类
(四)缣帛档案

现存最早的缣帛档案是战
国楚国缣帛,1942年在湖
南长沙子弹库出土,已流
失国外。
(五)纸质档案

现存于世最早的纸质档案
是“唐档”,距今1269年,
存于辽宁省档案馆,共6
件。

唐代档案,中国档案部门现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
第二节 档案的种类
(六)音像档案
现存于世最早的照片是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时 留影,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拷贝出处注明对应数码照片的档号。
第二节 档案的种类
4、保存要求: (1)制成光盘保存,注意保管年限,十年左右重新刻录 (2)专用移动硬盘备份 各单位照片档案的种类要求 1、人物类 2、重要会议类 3、要紧业务活动类
4、荣誉类 5、其他类 (七)电子档案P32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甲骨文字:中国最古老而较为规范的文字是甲骨文字, 产生于夏商时期,大约距今三千五年。
(2)载体 载体,是指记录文字的依附物。 载体不存,字将焉附。甲骨档案的甲骨应是档案的载体,
只是今天我们无法看到比甲骨档案还早的实体档案了。 瑶族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没有瑶文档案。
档案与档案事业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我国古代,曾经历过结绳、刻契和绘画雕塑三种记事方 法,具有原始记录的成份,但还不能称之为档案。(重 点)
最早的文字雏形:象形符号类文字,西安半坡遗址是 我国“仰韵文化”(河南渑地县的仰韵村,市1921年挖 掘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代表)的典型之一,发 现了许多象形符号,可称之为原始文字。这证明了我们 的始祖,在大约六千年前,就差不多创制了简单的文字。
【三】当前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重点)
第四节 档案事业概述
1、接着加大档案法制建设力度,坚持依法治档
2、接着扩张档案馆宝藏内涵,提升档案和社会服务的可能和质量
3、强化档案业务监督指导,从宏观层面上谋划档案业务全局 4、接着开展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夯实档案事业基础
5、拓展档案工作空间,把档案工作覆盖到社会各领域 6、开展现行文件提供服务,提前实现档案服务现实工作的功能 7、强化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与社会
第二节 档案的种类
(二)金石档案
金文档案的代表是《利毁铭》,记载了周武王伐商 的史实,是极为珍贵的档案。
石刻档案的代表是《石鼓文》(刻有四言诗10首世 称“石刻之祖”)、《泰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 八年等泰山而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简犊档案
现存最早的简犊是战国简,1957年在湖南长沙五里 碑出土,共38片。
第三节 档案保管与保护 【一】档案保护工作的内容
【二】档案库房管理
第四节 档案统计 第五节 档案的鉴定 第六节 编研与利用
第四章 档案业务工作
第一节 概述 【一】档案信息化的概念
(4)制定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和规定,要紧包括档案 室工作任务、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审核方法、档案 保管、保密、鉴定、查阅、销毁制度、本单位各门类档 案立卷归档制度和保管期限表等等。
(5)做好每年各门类档案的收集工作 (6)做好每年各门类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工作 (7)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3)莫斯科国家出版局1920年出版的《一九一九年三月六日—七日的第三国际》一书的编辑错 误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2、真是性 真实性是档案本质属性的表现,二者必须是统一的。档案真实性的
标准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不论其内容是 不是符合客观规律)。二是档案记录的历史通过人为加工,而失去 真实性。故只要形成过程真实的档案,都应属于真实的范畴。
的作用不同;档案是通过筛选后归档的文件;未通过系 统整理的文件不是档案。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二)档案与图书资料 1、联系 它们的载体材料相同;它们都具有记录性。 2、区别 档案具有原始性和记录性,图书资料只是记录性; 它们之间形成的不同;它们之间形成的方式不同。 (三)档案与文物(重点) 1、联系:均具有原始性;有些档案与文物同为一体,如甲骨档
【三】档案概念的形成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注意:社会上形成的一切档案与《档案法》所称的档案 的区别在于“对国家和社会”是否有保存价值。即“狭 义的和广义的档案概念”。
重点掌握《档案法》所指的“档案”的含义 【四】档案概念的分析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档案直截了当形成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
第三节 档案的作用
档案作用的具体表现 (一)档案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 “插入鞘中的剑” 秦末,刘邦军队如咸阳,萧何取秦之典籍,这对汉初的
迅速恢复兴起作用巨大。 俄罗斯成立后叶利钦的打一个总统令确实是接收前苏
联的所有档案。
(二)档案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清连高速公路建设中档案的作用 2、清远自来自工程建设中档案的作用
现代化进程同步
8、主动寻找服务中心工作的手段,展示档案部门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章 档案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 档案工作机构
档案工作机构
注意掌握的几个问题:
【一】各级档案室的性质、职 责(重点)
档案保管和服务 机构
档案行政管理部 门
档案科研教育机 构
各单位档案室
国家档案局
各级档案科研所
档案室具有两方面的性质 档案室的职责,要紧为本
第一节 档案工作机构
【三】了解我国档案馆的类型,重点掌握地方级档案馆和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管的档案和差不多内容。
专题片演示
四、档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条件介绍。
第三章 档案法制工作
档案法律法规简介 (一)国家法律
《档案法》、《刑法》(第329条)、《文物保护法》、 《森林法》、《继承法》、《专利法》、《会计法》等
《档案法》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差不多法律,是国家档 案法律的核心,其起草、颁布、修改过程。P67
(二)行政法规 《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规定》、《机关档案工作
条例》、《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由国务院制定或批改 颁布的。
第三章 档案法制工作
(三)地方性法规 《广东省档案管理规定》、《广东省档案条例》(2007年7月27日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三十
案。 2、区别:记录清晰度方面有区别,被保存下来的目的不同
第二节 档案的种类
【一】历史档案和现行档案 书本p27
【二】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其它档案 p27
【三】民族语种档案 p27
四、各类载体档案 p27
(一)甲骨档案
甲骨档案是上世纪被发现并研究,近百年来共发现 并保存下来154600卷,有4500多个单字,可认识 2000多个,是商王朝政事、家事活动的记录。现大 陆保存近10万片,台湾约3万片,香港约100片,其 余在国外。
(三)档案推进可续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郑和七次下西洋 (四)档案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五)档案在社会事业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档案的作用
第四节 档案事业概述
【一】我国档案工作发展概述
1、初创阶段:(1949-1955年) 主要是成立机构,明确管理模式,全面开展档案收集。1954年11月8日,国家档案局在北京成立,
三次会议通过)(重点) (四)规章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处分规定》由监察部、人社部、国家档案局以30号令于2018年2月22日印 发。(重点)
第一节 档案的收集与征集 【一】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
【二】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
第二节 档案的整理 一、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 二、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第四章 档案业务工作
档案形成过程真实,内容并不真实的事实较多。 例【一】1957年中国的反“右”斗争
例【二】国家主席刘少奇冤案
例三、苏联上世纪三十年代“大清洗” 例四、“文革”被解散的中共层 例五、连县田北农业社的“卫星田”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六、档案与图书文物资料 (一)、档案与文件(重点) 1、联系 档案的前身是文件材料,文件材料的归宿是档案。 2、区别 文件时现行的,只有归档案可能或为档案;它们之间
单位工作、生产和科研服务, 为国家积累档案,不承担向社 会提供服务的义务。
提供查阅时应注意保密
各级各类档案馆
省、市、县档案 局
各级档案人员教 育中心
文件中心
部门档案处(科)
各档案院或专业
档案寄存中心
档案中介机构和 档案事务所
现行文件利用中 心
第一节 档案工作机构
【二】如何做好本单位的工作(重点)
第二节 档案的种类
彩色照片一般保存20年不变化 数码照片的保存要求: 1、格式要求:收集归档的数码照片应为JPEG或TIF
F通用格式。 2、像素要求:拍摄数码照片的像素应在300万以上,
扫描照数片的线应该低于600cpi。 3、归档要求:对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数码照片归档时
必须同时冲印处纸质照片附加说明一同归档。整理标准 参照国标GB/TI1821-2002《照片档案管 理规范》,并应在整理时于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1、原始性 档案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的原始性。几个档案原始性之重要的例子: (1)上世纪二十年代,在《新民学会资料》中,发现了一封重要信件,信中的几个人名: 只眼(陈独秀) 子任(毛泽东) 老武(何叔衡、井冈山四老之一)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2)《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一文的写作背景
【二】我国档案事业所取得的成就
第四节 档案事业概述
1、档案工作逐步进入法治轨道 2、全国档案馆网络差不多建成
3、各级基层档案室工作正实现规范化管理 4、档案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工作进入议事日程 5、档案专业教育培养工作不断发展 6、档案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7、档案宣传出版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 8、开放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现实社会的作用 9、档案对外交流活动日益活跃
二战诺曼底登陆盟军之间所进行的联络用语,亦是没有 文字的土著语言。
【二】“档案”一词的出现(重点)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我国历史悠久,从现有实物可查的甲骨档案算起,有文字记载的历 史大约三千五百年,但“档案”一词的出现只有三百多年。
夏代称为“图籍” 商代称为“州” 周代称为“中” 秦汉称为“典籍、图籍” 汉魏之后称为“文书、文案” 唐宋之后称为“文卷、案卷、卷牍” 清代《清太宗皇帝实录》(1638)记载中正式出现“档案”一词。
档案是文件材料转化而成的 档案的物质载体和记录形成具有多样性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
【五】档案的属性
档案的属性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本质属性,二是信息属性,三是文化属性,四是价值属性。那 个地方重点细讲档案的本质属性。
档案的本质属性就是它的原始记录性,档案必须既是原始的,又是真实的。(重点)
(1)档案员必须具备两方面素质:一是职业道德 素质,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二是业务素 质,必须熟悉本单位工作流程和业务工作,掌握档 案工作的规律和规范要求。 (2)建立本单位档案工作机构和档案人员网络 (3)配备符合要求自己档案室,确保档案保管保 护条件,配置各种设施手段设备
第一节 档案工作机构
正式确立了参照苏联档案管理模式,即全国档案事业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在 全国范围开展档案的收集接收工作。
第四节 档案事业概述
2、全面开展工作阶段(1956-1966年) 这是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建立了全国各级档案管理机构,搭建了档案事业网
络,各项档案具体业务工作全面铺开,事业初创成绩。 3、停滞倒退阶段(“文革”十年) 那个时期,各项档案管理机构解散,档案馆人员压缩,馆藏被销毁,档案事业遭到重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