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上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 “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 • 是一致的。
•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 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 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 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 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 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 雄气概。
• 文段一《圆明园的毁灭》 •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 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 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 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 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 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 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 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 24* 最后一分钟 • 1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 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 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 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 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 2 澳门回归时间:1999年12月1日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 殿堂 ),也有玲珑 剔透的( 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 “买卖街” ),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 (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 建造的,如( 海宁的安澜园 )、(苏州的狮子林 ), (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 雷峰夕照 )等。还有很 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 蓬莱瑶台 )、( 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 有( 民族建筑 ),还有( 西洋景观 )。漫步园 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 ),饱览着中外风景 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 (2)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 这段话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 明园之后。“凡是”“统统”说明他们已 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则写出了 他们的疯狂、野蛮。这段话生动地表现了 英法联军的贪婪、粗暴、无耻,激起了读 者的强烈愤慨,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 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 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 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 心与仇恨。
• 重点句理解: •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 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直抒胸臆,写出 了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说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圆明园 不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它所收藏的历史文 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 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说它的毁 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 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运用一个感叹句, 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旗帜 旗杆 脊梁 刹那 硝烟 骨髓 伤痕 痛苦 礼炮 扎根
悬崖绝壁
同仇敌忾 力挽狂澜 不屈不挠 众志成城
临危不惧 中流砥柱 披荆斩棘 舍生取义
勇往直前 大义凛然 奋发图强 任重道远
前仆后继 豪情壮志 励精图治 再接再厉
课文内容回顾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 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 失,接着介绍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收藏文物的珍贵,再 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介绍了圆 明园毁灭的经过。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 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 • • • • • • • • • • •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观( ) 仿照( ) 仿佛( )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殿堂 ( )的亭台楼阁 ( )的乡村田野 ( )的民族建筑 5、缩写句子。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6、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 能担任,能承受
• 1、文中 、 、 、 、 痛击敌人时的动作描写; 、 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描写。
这些词语是作者对五位壮士 、 是作者对五位壮
•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 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 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 陆续)向紧跟 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 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 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 一步,( )过手榴弹( )在腰间,他猛地 ( )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 用石头砸(zá zā)!”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 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 去。山坡上传来—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 谷。 •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 拧(nǐng nīng)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 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 • • • • • • •
重点句子理解: ①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 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 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 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一个“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 表现视死如归的精神。
•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 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 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 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 忠诚。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 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 23* 难忘的一课 • 1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 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 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 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 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 强烈的民族精神。 • 2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 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 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线 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 的爱国热情。
• • •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 ) 珍贵( ) 销毁( 4、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
)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 请用横线画下来。 • 6、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 馆? • • 7、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 掉。 • • • 8、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4 分)
• 文段一《狼牙山五壮士》
•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 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 转移,把(保护 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打击 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 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 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 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 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 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坚八地躺着许多敌人 的尸体。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估量 损失 殿堂 宏伟 侵入 销毁 崎岖 尸体 坠落 雹子 仇恨 眺望 豪迈 杭州 宋朝 统一 坠入 龙王庙 蓬莱瑶台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满腔怒火 斩钉截铁
停泊 港口 真挚 崇高 敬意 统治 准许 礼堂 浓厚 叩问
二、读下面这些语句时,你的心情如何呢?将恰 当的选项填进括号里。 A.悲愤 B.自豪 C.仇恨敌人 D. 殷切期盼 1.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 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B ) 2.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 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 C ) 3.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 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 整个北京城。 ( A ) 4.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 钟的风雨兼程。 ( D )
三、回忆课文内容,将恰当的序号填入句子中。
A.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B. 侵略者强盗行径 C.抗日战争胜利 D. 香港回归祖国 E.祖国灿烂文化 F.伟大献身精神 G. 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 H.无比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自豪之情
1、《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 E 的热爱和 对 B 的痛恨。 2、《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 A 和 F 。 3、《难忘的一课》叙述了 C 后台湾刚刚“光 G 复”时,台湾人民 。 4、《最后一分钟》抒发了 D 时,华夏儿女 H 。
•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 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 的敌人,脸上露(lòu lù)出胜利的喜悦。班 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 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 里夺来的枪砸碎(suì shuì)了,然后走到悬 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 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 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 《狼牙山五壮士》 •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 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 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 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 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 概。 •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一 诱敌上山一引上绝路一顶峰歼敌一跳下悬 崖。
• 2、圆明园不但( ),还收藏着最珍 贵的(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 器,下至唐、( )、元、( )、清 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 )。所以,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 ( )。
• 3、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 )着 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 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 )喜悦。班长马 宝玉( )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 ( )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 枪( )了,然后走到( )边上,像每次 发起( )一样,第一个( )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 山上响起了他们( )的号声: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2)举世闻名( ):A、用鼻子嗅 • B、知道 C、有名望 • 7、本文是从 、 和 三个 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 方面写得最 详细。 • 8、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 文段二《圆明园的毁灭》 •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的名 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 的博物馆、艺术馆。 •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 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 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 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 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