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第5课时 列方程解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
课本第64~65页练习十二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运用列方程方法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 。
教学准备:
写有基本练习题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找出单位“1”的量,再列出数量关系。
(1)黑兔只数是白兔的3
1。
(2)玉米地面积相当于小麦地的8
5。
(3)行了全程的6
5。
师:我们上节课学到,在解答单位“1”的量未知的实际问题时,通常用什么方法?(列方程解答)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类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列方程解答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练习
2.先列出数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1)一桶油重x 千克,用去了这桶油的
32正好是12千克。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2)一根钢筋长x 米,截去了
54,截去了15
4米,这根钢筋长多少米? 指名口答,说说思考的过程。
师:列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评讲,明确解含有
分数方程的方法。
2.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题。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的量,再列出数量关系,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师:不列方程你能解答吗?说说方法。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6题。
师问:怎样理解?“10小时行了全程的
65” 引导学生体会:“10小时行了全程的65”,是指10小时行的路程是全程的6
5。
但由于速度不变,也可以理解成已行10小时相当于行驶全程时间的
65。
让学生根据分析列出数量关系再解答,做完后集体评价。
4.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题的联系。
师问:两题有什么不同?思路一样吗?
第(1)题求“吃了多少千克?”实际就是求什么?
第(2)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5.完成练习十二的第8题。
师问:两题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分别应用什么方法解答?说说各自的想法。
学生完成后,集体核对。
师:像上面两道对比题都是分数问题,遇到已知单位“1”或求单位“1”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处理呢?
引导学生小结: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以列出数量关系,已知单位“1”的直接用乘法计算,求单位“1”的可以列方程解答,或者用除法计算。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有什么收获?你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怎么样?自我评价一下。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后笔记:
列方程解简单实际问题的难点在于找出合适的数量关系式, 并养成用未知量参与到思考过程中且用它列出方程的习惯。
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怎么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上。
并总结出寻找方法:有的是根据题目中的一句关键句。
如:红花比黄花少24朵,美术组和科技组共56人,四月份的用电量比三月份用电量的2倍少15千瓦/ 时。
有的是根据图形的计算公式。
如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等等。
还有的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过程或顺序。
如付出的钱数—应付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已经看的页数+剩下没有看到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
还有一些特有的数量关系,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
由于这是各个班级打散后重新分的班级,我对学生已有的思维基础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基本要求他们写出数量关系,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