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装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人都成为当时人们追捧的对象。 人们纷纷摸仿他们的装扮。
三十年代,女性的化妆变得十分艳丽,指甲 修长,涂上红色;眼眉画得细弯,安上假睫 毛;嘴唇的轮廓涂得丰满而清晰,十分强调。 中晚期女子发式有所加长,比较强调大效果。 多在发尾上烫出一些小波纹,然后分成向上 和向下两大类。晚期较为流行“长波式”, 齐及肩部,发梢略向内卷。
颜色较为淡雅,浅蓝、淡绿、粉红、奶 油色等。
1900----1910年十年间,科技突飞猛进, 生产力发展,对生活影响很大。妇女要 求解放,要求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所以 要求服装也得改革。
保尔·布瓦列特(Paul·Poiret)法国人,他 在设计中打破了紧身胸衣的“一统天 下”。
二十世纪前十年变化不大,最值得注意 的是布瓦列特所作的革命性突破,根本 性要在下一个十年才全面展开。
到二十年代末女装有了新的变化,裙子 加长了,腰回复到自然位置,但整个外 形依然相当平直,不强调特别部位,露 出长及膝盖的衬裙。
童装也开始变得简单易于穿脱了,虽仍 是成人装的翻扳,但使小孩们有了较多 的活动自由。
这十年内男装保持着西服套装的基本风 格,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在年轻学生 中兴过一种裤腿很宽大的裤子,它被戏 称为“牛津袋子”(Oxford Bags)。
电影的发展在三十年代中晚期处于高峰,艾 德里安(Adrian)是三十年代好莱坞一位十分 著名的电影服装设计师。虽然他的设计要服 从影片的需要,但他设计的服装仍然和时髦 的巴黎时装一样,新颖独到,颇具创造性。 他为影星琼·克劳福德(Joan Crawford)设 计服装。琼的臀部过于丰满,艾德里安为她 设计的服装中强调肩部的线条,把肩部垫宽, 而使她显得匀称、苗条。对垫肩的妙用很快 就被其它妇女所接受,一直流传至今。
女帽的变化:帽边缩窄,附加饰品少到 几乎没有人称“牧羊女帽”。
由于女用军装也很普及,开了现代女装 制服化,男性化的先河,一直影响至今。
夏内尔(Chanel)
这十年中最负盛名的设计师是夏内尔。 她的服装很有特点:非常简洁;束腰带
运用较多;外衣有些类似现代化的雨衣; 帽子柔软,较深,衬衫领口开得较低不 加装饰。她不喜欢过于装饰,追求童稚 的天真气息。 正是这种童真气使得六十多年后还有人 追寻和模仿她的风格。她是现代时装设 计中一位重要的带头人。
第八讲 近、现代服装史
第一节 1900----1910年
(现代服装的发端)
1900年----1905年左右,基本上是一个承 上启下的阶段。
日装高领,脖子不露,衣服紧贴紧身胸 衣之外,晚礼服也要衬用紧身胸衣,只 是手臂,脖子及胸部可以暴露。
外型是“S”形的,帽子特大,帽上饰品: 鸵鸟毛;玖瑰花球。
总结:
一、布瓦列特关于取消胸衣,使时装变得比较简 洁的主张己经实现,女性时装已着重表现包括 腿部曲线在内的人体自然线条美。
二、在战争的影响下,男女服装都发生了功能性 的转化,这对后世的服装有很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1920----1930年
(咆哮的二十年代)
资本家为了掠夺世界财富,转嫁危机, 在西方世界,这个十年是贫富差别越来 越悬殊的十年,资本主义在战后的疯狂 发展,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 要的直接原因。
20-30年服装的特点:女士们通常戴着 盔式帽,裙子或外衣的腰部都很低,至 小腹部的上方。服装松散流畅表现自然 人体的线条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样 化。
当时的服装受到各个历史时代、民族 风格、地方风格的重要影响,形成 “中世纪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服 装”;“维多利亚时期服装”等流派。
二十年代以来,妇女使用化妆品很普 遍,当时化妆较粗糙,脸上的脂粉涂 得很厚,在面颊和眼眉处过于雕饰, 眼眉画得很重而且很细,嘴唇涂得红 红的。嘴型刻意画得小巧精致,即所 谓“玖瑰花瓣小嘴”。
在英国,空军飞行员们最受崇拜,他们被称为 “美男子”(glamour boys)。皇家空军飞行员 身穿飞行茄克,围着各自喜爱的丝绸围巾,足蹬 飞行靴,留着大八字胡子,成为一种风尚。
战争结束后,世界面临新的发展。追求新 的生活和新的文化,服装设计也因而取得 有意义的突破。英国《时装》杂志 (Vogue)记者访问当时声望很高的时装设 计师哈迪·艾米斯(Hardy Emirs)和时装史 专家詹姆斯·拉弗(James Laver),征询两 位专家对战后服装趋势的看法。他们指出: 战后妇女喜留短发,穿较紧身的衣服。腰 线会编离自然位置。他们两人都认为,由 于妇女们在战争时穿男性化的服装,所以 战后她们会希望能够充分表现出自己温柔 妩媚的性格特点,女性化趋向会成为战后 女装的重要特征。
继“new look”后1948年秋,巴黎推出 一套“营式装”(Tube Look),肩较圆 且斜,腰部比较紧,裙子很窄,从臂到 大腿完全是紧紧裹起来的。
到 4 9 年 秋 , 先 后 有 “ 几 何 线 ” ( Geometric Line);“ 女 外 套 装”(Broust Look)等出现,但均未超 越“新面貌”的高度。
在这十年中,巴黎时装设计师莫利纽克 斯(Molyneux)和让·巴杜(Jean·Paton) 是时装界的重要人物,其中地位特别重 要的仍然是夏内尔。
在二十年代里夏内尔影响和作用都变得 越来越重要。她把握住了这个十年中的 基本风格。她认为服装首先应讲求功能 性,主张在服装设计中突出功能第一原 则,这个主张与美国建筑设计上芝加哥 学派的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1907年提 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基本思想不谋 而合。多种材料的合理使用也是她的特 点。
影片《欲望》女主角的扮演者玛琳·迪特 里希(Marlene Dietrich)。
瑞典出生的美国著名影星格里塔·嘉宝 (Greta Garbo)。
影星蒂龙·鲍尔(Tyrone Power)。
表演歌舞的男女演员----弗雷德·阿斯泰 尔(Fred Astaire)和金格·罗杰斯 (Ginger Rogers)。
女鞋变化在跟部,鞋跟不再是路易斯跟了, 而变成了一个小圆台。
三十年代童装有了新的发展,突出的是与成 人拉开距离,适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
第五节 1940----1950年
(大战风云)
在此时期,美国开始组织力量对军用 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在服装的卫生性, 保护性功能;人对服装的适应性,服装 尺寸的标准化、系列化;服装标志等方 面特别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一阶段 中服装在标准化、功能化方面有很大的 发展。
第二节 1910----192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由于战争的爆发,大批的妇女走向社会。使布瓦 列特在1908年发起的使女服变得轻松简炼,废除 紧身胸衣的运动得到了普及、深得人心。
这时女装的特点:
1、领口部远较以前为低,一种圆领、一种“V”形 领,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2、上身从胸到腰都较为宽松,使人体的天然形态 得到较有个性的自然表露,裙子较为紧凑合体。
第四节 1930----1940年
(时装史上重要的十年)
三十年代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对现代 服装业一直有着重要影响,从五十年 代以后,国际时装界曾多次兴起过对 三十年代时装的复兴(确切地说是一种 怀念)。当代许多时装设计大师都特别 留恋和喜欢三十年代的一些服装,这 时服装方面为现代服装设计奠定了很 多重要的基础和原则,三十年代的确 是很值得研究的时期。
另外两位较为重要的设计师----莫利纽克 斯和让·巴杜的设计特点也十分简洁,多 选用颜色素净、花纹简洁的面料,尤其 喜欢米色、灰色、海军蓝等色调,在色 彩上比夏内尔更加简朴。他们在服装设 计中都不赞成佩用大量首饰,不论耳环、 项链或其他首饰,他们都认为不宜滥用, 在首饰的使用上也开创了一种清新的风 格。
三十年代的女装非常典雅、美观、大方、 女装从二十年代那种短小紧凑的基本式 样逐渐加长,最后达到长裙扫地的程度。
这时服装的颜色比较保守,广泛地使用 黑、灰、海军蓝等颜色作为日装的基本 色调。晚礼服也以黑色或粉红、淡绿、 浅灰、米黄等纯度较低的柔和颜色为主。
为了表现出服装的下坠感多采用较柔软 的材料,如优质羊毛、丝绸、绫缎等。 材料的选择是由服装式样的设计和剪裁 要求来确定的。
服装的主要特征是:
宽松的富有下坠感的长裙,较紧身的上衣, 整套服装让人感到松软,下坠(Droopy)。可 是到了1933----1934年间,这种droopy趋 势起了变化,变得紧凑起来。
夏柏莱莉(Schiaparelli)
她在三十年代是最负盛名的时装设计师。 1934年设计的两款女时装,在时装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她使三十年代初以来的droopy服 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衣服变得更加贴身、 适体、紧凑。下摆不再强调宽松和下坠感, 而是变得在外观上更能反映人体的自然线条。
3、在设计中,把女性腿部线条作为整个人体美的 一个重要部分加以表现,这是一个重要变化。
这一阶段的时装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因 素是舞蹈。俄罗斯的芭蕾舞在欧洲备受 欢迎。随着交际舞等舞蹈的流行,舞蹈 服装也随之流行。如:美国职业舞蹈家 伊伦·卡斯尔夫妇(Casthes)的服装自由、 宽松、无拘无束,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
在女时装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时髦” 的出现,时髦这个词(法文中是Chic)成 为了上层妇女的口头语,是否时髦成了 评价服装的重要标准,追求时髦则成了 风气。上层社会的名流妇女充当了时装 界领袖,她们的服装成了时髦的象征, 电影界和舞蹈界名噪一时的多丽姊妹 (Dolly Sisters),另外,克拉拉·鲍和 琼·克劳福德都是仿效的对象。总之,祟 拜明星,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动作风 度已成了一种时髦。
此时,电影名星成为影响服装的重要因素。如 美 国 被 称 为 “ 世 纪 夫 人 ” 的 玛 丽 ·皮 格 福 特 (Mary Pickford)装束华丽,成为影迷偶像, 有不少模仿者。在服装方面追求暴露、妖治的 西达·巴尔(Theda Barr)穿着过分暴露,没人 敢效仿,但对日后的时装也有相当的影响。
十岁左右的姑娘有两种趋向:女性味很足的少女 装;或无拘无束略带“野气”的男孩子式打扮。
男孩式发型通常是把长发梳到脑后束成把,或在 头的两侧分成两股。长而过分宽大的绒线衫被戏 称为“邋遢鬼”,
直身裙,长裤(尤其是卷起腿边的蓝斜纹牛仔裤), 白色短袜,球鞋都是典型服装,此种被称作 “Tom Boy”。
夏柏莱莉(Schiaparelli)
夏柏莱莉出生于意大利,在那里生活了较长一 段时间。她对意大利的民族传统有很深的感受,尤 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服装令她印象深刻。她 不太重视服装细部剪裁,而是更加着眼于服装整体 效果,通过剪裁和设计造成的人体轮廓远观效果。 她是最早把女性服装肩部的线条作为重要对象来进 行研究的。她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明快,比如她在 服装设计中,把翡翠绿、鲜蓝或非常明快的粉红色 与海军蓝、黑色搭配在一起,使整件服装显得鲜艳 夺目。这是来源Jea Shirt) 还喜穿颜色鲜艳印有图案的运动衫。
不少小伙子喜显示自己的男子汉和军人 气质风度,偏爱一些类似军装的衣服。
英国在四十年代末推出的露罗克斯装 (Horrockses)。面料采用纯棉布,印上 些花纹,再配一件茄克装作外套,充满 活动,女孩特别喜欢。
游泳装在战后有很大变化,分成了两段-胸罩加短裤。
1947年春,迪奥尔(Dior)公司推出了“新面 貌”服装。在整个时装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新面貌”的肩部圆,使用了垫肩强调肩 部线条略为向下的斜线,袖子为3∕4袖,里面 衬以长手套。这种较短袖子和长手套的搭配, 使女性特征格外明显。对胸部的处理非常强调 向前上方很硬朗地挺起。上装很紧身,有人戏 称之为“女人的第二层皮肤”。腰部很细,上 衣较短,臀部很翘。裙子有两种:一种是包得 紧;另一种则是百褶喇叭裙。颜色多为烟灰色。 鞋则是很简单的高跟鞋,有时用根细皮带环绕 踝关节扣住。可以明显看出肩斜,胸挺、腰窄、 臀大,裙长而宽松等特点。而且在服装的特征 部位上加用了少许衬垫。
三十年代,女性的化妆变得十分艳丽,指甲 修长,涂上红色;眼眉画得细弯,安上假睫 毛;嘴唇的轮廓涂得丰满而清晰,十分强调。 中晚期女子发式有所加长,比较强调大效果。 多在发尾上烫出一些小波纹,然后分成向上 和向下两大类。晚期较为流行“长波式”, 齐及肩部,发梢略向内卷。
颜色较为淡雅,浅蓝、淡绿、粉红、奶 油色等。
1900----1910年十年间,科技突飞猛进, 生产力发展,对生活影响很大。妇女要 求解放,要求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所以 要求服装也得改革。
保尔·布瓦列特(Paul·Poiret)法国人,他 在设计中打破了紧身胸衣的“一统天 下”。
二十世纪前十年变化不大,最值得注意 的是布瓦列特所作的革命性突破,根本 性要在下一个十年才全面展开。
到二十年代末女装有了新的变化,裙子 加长了,腰回复到自然位置,但整个外 形依然相当平直,不强调特别部位,露 出长及膝盖的衬裙。
童装也开始变得简单易于穿脱了,虽仍 是成人装的翻扳,但使小孩们有了较多 的活动自由。
这十年内男装保持着西服套装的基本风 格,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在年轻学生 中兴过一种裤腿很宽大的裤子,它被戏 称为“牛津袋子”(Oxford Bags)。
电影的发展在三十年代中晚期处于高峰,艾 德里安(Adrian)是三十年代好莱坞一位十分 著名的电影服装设计师。虽然他的设计要服 从影片的需要,但他设计的服装仍然和时髦 的巴黎时装一样,新颖独到,颇具创造性。 他为影星琼·克劳福德(Joan Crawford)设 计服装。琼的臀部过于丰满,艾德里安为她 设计的服装中强调肩部的线条,把肩部垫宽, 而使她显得匀称、苗条。对垫肩的妙用很快 就被其它妇女所接受,一直流传至今。
女帽的变化:帽边缩窄,附加饰品少到 几乎没有人称“牧羊女帽”。
由于女用军装也很普及,开了现代女装 制服化,男性化的先河,一直影响至今。
夏内尔(Chanel)
这十年中最负盛名的设计师是夏内尔。 她的服装很有特点:非常简洁;束腰带
运用较多;外衣有些类似现代化的雨衣; 帽子柔软,较深,衬衫领口开得较低不 加装饰。她不喜欢过于装饰,追求童稚 的天真气息。 正是这种童真气使得六十多年后还有人 追寻和模仿她的风格。她是现代时装设 计中一位重要的带头人。
第八讲 近、现代服装史
第一节 1900----1910年
(现代服装的发端)
1900年----1905年左右,基本上是一个承 上启下的阶段。
日装高领,脖子不露,衣服紧贴紧身胸 衣之外,晚礼服也要衬用紧身胸衣,只 是手臂,脖子及胸部可以暴露。
外型是“S”形的,帽子特大,帽上饰品: 鸵鸟毛;玖瑰花球。
总结:
一、布瓦列特关于取消胸衣,使时装变得比较简 洁的主张己经实现,女性时装已着重表现包括 腿部曲线在内的人体自然线条美。
二、在战争的影响下,男女服装都发生了功能性 的转化,这对后世的服装有很深远的影响。
第三节 1920----1930年
(咆哮的二十年代)
资本家为了掠夺世界财富,转嫁危机, 在西方世界,这个十年是贫富差别越来 越悬殊的十年,资本主义在战后的疯狂 发展,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 要的直接原因。
20-30年服装的特点:女士们通常戴着 盔式帽,裙子或外衣的腰部都很低,至 小腹部的上方。服装松散流畅表现自然 人体的线条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样 化。
当时的服装受到各个历史时代、民族 风格、地方风格的重要影响,形成 “中世纪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服 装”;“维多利亚时期服装”等流派。
二十年代以来,妇女使用化妆品很普 遍,当时化妆较粗糙,脸上的脂粉涂 得很厚,在面颊和眼眉处过于雕饰, 眼眉画得很重而且很细,嘴唇涂得红 红的。嘴型刻意画得小巧精致,即所 谓“玖瑰花瓣小嘴”。
在英国,空军飞行员们最受崇拜,他们被称为 “美男子”(glamour boys)。皇家空军飞行员 身穿飞行茄克,围着各自喜爱的丝绸围巾,足蹬 飞行靴,留着大八字胡子,成为一种风尚。
战争结束后,世界面临新的发展。追求新 的生活和新的文化,服装设计也因而取得 有意义的突破。英国《时装》杂志 (Vogue)记者访问当时声望很高的时装设 计师哈迪·艾米斯(Hardy Emirs)和时装史 专家詹姆斯·拉弗(James Laver),征询两 位专家对战后服装趋势的看法。他们指出: 战后妇女喜留短发,穿较紧身的衣服。腰 线会编离自然位置。他们两人都认为,由 于妇女们在战争时穿男性化的服装,所以 战后她们会希望能够充分表现出自己温柔 妩媚的性格特点,女性化趋向会成为战后 女装的重要特征。
继“new look”后1948年秋,巴黎推出 一套“营式装”(Tube Look),肩较圆 且斜,腰部比较紧,裙子很窄,从臂到 大腿完全是紧紧裹起来的。
到 4 9 年 秋 , 先 后 有 “ 几 何 线 ” ( Geometric Line);“ 女 外 套 装”(Broust Look)等出现,但均未超 越“新面貌”的高度。
在这十年中,巴黎时装设计师莫利纽克 斯(Molyneux)和让·巴杜(Jean·Paton) 是时装界的重要人物,其中地位特别重 要的仍然是夏内尔。
在二十年代里夏内尔影响和作用都变得 越来越重要。她把握住了这个十年中的 基本风格。她认为服装首先应讲求功能 性,主张在服装设计中突出功能第一原 则,这个主张与美国建筑设计上芝加哥 学派的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1907年提 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基本思想不谋 而合。多种材料的合理使用也是她的特 点。
影片《欲望》女主角的扮演者玛琳·迪特 里希(Marlene Dietrich)。
瑞典出生的美国著名影星格里塔·嘉宝 (Greta Garbo)。
影星蒂龙·鲍尔(Tyrone Power)。
表演歌舞的男女演员----弗雷德·阿斯泰 尔(Fred Astaire)和金格·罗杰斯 (Ginger Rogers)。
女鞋变化在跟部,鞋跟不再是路易斯跟了, 而变成了一个小圆台。
三十年代童装有了新的发展,突出的是与成 人拉开距离,适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
第五节 1940----1950年
(大战风云)
在此时期,美国开始组织力量对军用 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在服装的卫生性, 保护性功能;人对服装的适应性,服装 尺寸的标准化、系列化;服装标志等方 面特别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一阶段 中服装在标准化、功能化方面有很大的 发展。
第二节 1910----192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由于战争的爆发,大批的妇女走向社会。使布瓦 列特在1908年发起的使女服变得轻松简炼,废除 紧身胸衣的运动得到了普及、深得人心。
这时女装的特点:
1、领口部远较以前为低,一种圆领、一种“V”形 领,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2、上身从胸到腰都较为宽松,使人体的天然形态 得到较有个性的自然表露,裙子较为紧凑合体。
第四节 1930----1940年
(时装史上重要的十年)
三十年代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对现代 服装业一直有着重要影响,从五十年 代以后,国际时装界曾多次兴起过对 三十年代时装的复兴(确切地说是一种 怀念)。当代许多时装设计大师都特别 留恋和喜欢三十年代的一些服装,这 时服装方面为现代服装设计奠定了很 多重要的基础和原则,三十年代的确 是很值得研究的时期。
另外两位较为重要的设计师----莫利纽克 斯和让·巴杜的设计特点也十分简洁,多 选用颜色素净、花纹简洁的面料,尤其 喜欢米色、灰色、海军蓝等色调,在色 彩上比夏内尔更加简朴。他们在服装设 计中都不赞成佩用大量首饰,不论耳环、 项链或其他首饰,他们都认为不宜滥用, 在首饰的使用上也开创了一种清新的风 格。
三十年代的女装非常典雅、美观、大方、 女装从二十年代那种短小紧凑的基本式 样逐渐加长,最后达到长裙扫地的程度。
这时服装的颜色比较保守,广泛地使用 黑、灰、海军蓝等颜色作为日装的基本 色调。晚礼服也以黑色或粉红、淡绿、 浅灰、米黄等纯度较低的柔和颜色为主。
为了表现出服装的下坠感多采用较柔软 的材料,如优质羊毛、丝绸、绫缎等。 材料的选择是由服装式样的设计和剪裁 要求来确定的。
服装的主要特征是:
宽松的富有下坠感的长裙,较紧身的上衣, 整套服装让人感到松软,下坠(Droopy)。可 是到了1933----1934年间,这种droopy趋 势起了变化,变得紧凑起来。
夏柏莱莉(Schiaparelli)
她在三十年代是最负盛名的时装设计师。 1934年设计的两款女时装,在时装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她使三十年代初以来的droopy服 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衣服变得更加贴身、 适体、紧凑。下摆不再强调宽松和下坠感, 而是变得在外观上更能反映人体的自然线条。
3、在设计中,把女性腿部线条作为整个人体美的 一个重要部分加以表现,这是一个重要变化。
这一阶段的时装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因 素是舞蹈。俄罗斯的芭蕾舞在欧洲备受 欢迎。随着交际舞等舞蹈的流行,舞蹈 服装也随之流行。如:美国职业舞蹈家 伊伦·卡斯尔夫妇(Casthes)的服装自由、 宽松、无拘无束,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
在女时装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时髦” 的出现,时髦这个词(法文中是Chic)成 为了上层妇女的口头语,是否时髦成了 评价服装的重要标准,追求时髦则成了 风气。上层社会的名流妇女充当了时装 界领袖,她们的服装成了时髦的象征, 电影界和舞蹈界名噪一时的多丽姊妹 (Dolly Sisters),另外,克拉拉·鲍和 琼·克劳福德都是仿效的对象。总之,祟 拜明星,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动作风 度已成了一种时髦。
此时,电影名星成为影响服装的重要因素。如 美 国 被 称 为 “ 世 纪 夫 人 ” 的 玛 丽 ·皮 格 福 特 (Mary Pickford)装束华丽,成为影迷偶像, 有不少模仿者。在服装方面追求暴露、妖治的 西达·巴尔(Theda Barr)穿着过分暴露,没人 敢效仿,但对日后的时装也有相当的影响。
十岁左右的姑娘有两种趋向:女性味很足的少女 装;或无拘无束略带“野气”的男孩子式打扮。
男孩式发型通常是把长发梳到脑后束成把,或在 头的两侧分成两股。长而过分宽大的绒线衫被戏 称为“邋遢鬼”,
直身裙,长裤(尤其是卷起腿边的蓝斜纹牛仔裤), 白色短袜,球鞋都是典型服装,此种被称作 “Tom Boy”。
夏柏莱莉(Schiaparelli)
夏柏莱莉出生于意大利,在那里生活了较长一 段时间。她对意大利的民族传统有很深的感受,尤 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服装令她印象深刻。她 不太重视服装细部剪裁,而是更加着眼于服装整体 效果,通过剪裁和设计造成的人体轮廓远观效果。 她是最早把女性服装肩部的线条作为重要对象来进 行研究的。她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明快,比如她在 服装设计中,把翡翠绿、鲜蓝或非常明快的粉红色 与海军蓝、黑色搭配在一起,使整件服装显得鲜艳 夺目。这是来源Jea Shirt) 还喜穿颜色鲜艳印有图案的运动衫。
不少小伙子喜显示自己的男子汉和军人 气质风度,偏爱一些类似军装的衣服。
英国在四十年代末推出的露罗克斯装 (Horrockses)。面料采用纯棉布,印上 些花纹,再配一件茄克装作外套,充满 活动,女孩特别喜欢。
游泳装在战后有很大变化,分成了两段-胸罩加短裤。
1947年春,迪奥尔(Dior)公司推出了“新面 貌”服装。在整个时装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新面貌”的肩部圆,使用了垫肩强调肩 部线条略为向下的斜线,袖子为3∕4袖,里面 衬以长手套。这种较短袖子和长手套的搭配, 使女性特征格外明显。对胸部的处理非常强调 向前上方很硬朗地挺起。上装很紧身,有人戏 称之为“女人的第二层皮肤”。腰部很细,上 衣较短,臀部很翘。裙子有两种:一种是包得 紧;另一种则是百褶喇叭裙。颜色多为烟灰色。 鞋则是很简单的高跟鞋,有时用根细皮带环绕 踝关节扣住。可以明显看出肩斜,胸挺、腰窄、 臀大,裙长而宽松等特点。而且在服装的特征 部位上加用了少许衬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