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
病理学研究
摘要:目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病机制,研
究法医病理学的基本方法。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0月我所尸
检案例40例,以猝死者为主,分为两种情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以及其
他原因导致的猝死,并对其尸检进行调查,按照不同的猝死原因将其尸检案例作
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0例,作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
对照组中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43.28岁;观察组20例,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2.23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法医病理学检测,并对比分析比较两
组的管壁厚度的测量评估值、患者的心脏前后位置重量以及患者的心室壁厚度。

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猝死病例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死亡率和心脏重量上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腹壁脂肪厚度要大于
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猝死患者的动脉壁厚度明显增加,临床上可见明显的心脏肥大及动脉内膜增厚,
给法医病理学鉴别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猝死;法医病理学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在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基础上,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细胞坏死,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心血管疾病的80%以上。

近年来,
我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患者约5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

因此,心梗救治
刻不容缓[1-3]。

现阶段,临床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预防已取得
显著进展,通过法医病理学分析,从而得出猝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心血管疾病
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通过比较回顾性分析解剖尸体解剖检测的资料以及临
床病理学的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法等,为法医早期诊断和鉴别不明原因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猝死临床症状提供数据支持以及参考,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0月我所尸检案例40例,并按照不同的
猝死原因将其尸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未有其他身体疾病,各项身体指标情况基
本五差异,并提前做好沟通,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情况,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分成不同的组别,其中对照组20例,作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患者,对照组中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43.28岁;观察组20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
10例,年龄42.23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法医病理学检测,并对比分析
比较两组的管壁厚度的测量评估值、患者的心脏前后位置重量以及患者的心室壁
厚度。

收集两组患者相关遵医嘱行为信息,建立数据库,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

对两组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
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剂选择用CX40兔抗人多克隆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的CX40抗体,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心脏组织与石蜡切片制备相结合,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梯度乙醇
脱水实验检测心肌细胞的变性程度,在左心室心肌内侧缘局部取一处心肌组织为
心脏缺血性中风的组织切片标本;心肌缺血右心室外侧心肌组织;首先,使用高
度平衡矿物盐溶液将组织块加热清洗,然后将其放置在已稀释的甲醛固定液中,连
续24小时,以保持其状态,然后使用加热过的梯度高压乙醇进行脱水,最后使用
超临界二甲苯溶液作透明浸蜡,最后使用专门切片机切片。

HE染色检测肌纤维的损伤程度,以及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肌纤维的病理改变,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心肌病变。

然后放入一些已入蒸馏水处理过的切片于HE
缓冲溶液中,同样的进行逆时针方向的数分钟染色。

接着放入HE染色持续30分钟,将切片以0.5%甲醇洗涤,并且使用适当的中性树胶进行封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并且通过分析这些细胞的特征来确定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将石蜡切片放入培养基中,然后在37℃下孵育1小时,以便观察石蜡切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滴入适当浓度的生理盐水,使用 PBS 冲洗石蜡切片,接着给予足够量的自来水反复的作进一步的充分冲洗、第二次的复染以及第二次的封片。

在石蜡包埋过程中利用石蜡包埋组织的MICRO PCR技术提取RNA,对石蜡包埋过程进行准确地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二组所采集的资料分别进行了统计与研究,通过比较研究不同剂型分别在对照组中的糖尿病临床效果,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表示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通过(%),再用x进行组内比较,当结果中显示的
P<0.5时,可以说明不同的统计价值。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管壁测量值的对比
表1患者的管壁测量值对比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脏重量对比表2患者心脏重量对比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室壁厚对比表3患者心室壁厚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管壁测量值、心脏重量、心室壁厚等有不同的差异,
且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
生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脏功能下降的一种疾病[4]。

而且这种疾
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一旦患有这种疾病,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
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的管壁测量值、心脏重量、心室壁厚等进
行了相关分析,运用法医病理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可以进一步明确猝死病因,给疾病预防机制提供更有效的思路和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志斐,任东萍,张尚明,何丽娟.CTA联合DCG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病诊断中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8):118-120.
[2]蒋薇,闵祖良,刘杰杰,陈锡创.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TBIL、HCY、Hs-CRP、UA水平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形成风险的关系[J].中国急救复
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03):304-308.
[3]陈祥杰,吴小玲,蔡京海.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04):465-467.
[4]陈四华,孙旭晖,袁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
与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纤维脂质斑块纤
维帽厚度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07):676-679.
作者简介:沈俐1995.10.07女江苏省无锡市汉族本科法医助理无锡市中西
医结合医院司法鉴定所研究方向:法医毒物分析、法医病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