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因素:
(⼀)动脉⾎压的形成
1.⼼⾎管系统内有⾎液充盈:循环系统中⾎液充盈的程度可⽤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约为0.93kPa(7mmHg),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2.⼼脏射⾎:是形成动脉⾎压的⼀个主要因素。
⼼室肌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可分为两部分,⼀部分⽤于推动⾎液流动,是⾎液的动能;另⼀部分形成对⾎管壁的侧压,并使⾎管壁扩张(压强能)。
3.外周阻⼒:指⼩动脉和微动脉对⾎流的阻⼒,是形成动脉⾎压的另⼀个主要因素。
4.主动脉和⼤动脉弹性储器作⽤:在⼼舒张期,⼤动脉发⽣弹性回缩,⼜将⼀部分势能转变为推动⾎液的动能,使⾎液在⾎管中继续向前流动。
(⼆)动脉⾎压的正常值
动脉⾎压是动脉内的⾎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
动脉⾎压在收缩期达到值称为收缩压,正常值13.3~16.0kPa(100~120mmHg)。
在⼼舒末期动脉⾎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正常值8.0~10.6kPa(60~80mmHg)。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正常值4.0~5.3kPa(30~40mmHg)。
⼀个⼼动周期中每⼀瞬间动脉⾎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加三分之⼀脉压,正常值13.3kPa(100mmHg)。
(三)影响动脉⾎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时,收缩压升⾼,舒张压也升⾼,但是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
每搏输出量对于收缩压的影响要强于对舒张压的影响。
2.⼼率:⼼率加快时,舒张期缩短,在短时间内通过⼩动脉流出的⾎液也减少,因⽽⼼室舒张期末在主动脉内存留下的⾎液量就较多,以致舒张压升⾼,脉压减⼩。
3.外周阻⼒:外周阻⼒加⼤,动脉⾎压升⾼,但主要使舒张压升⾼明显,收缩压的增加较⼩,脉压减⼩。
外周阻⼒对舒张压的影响要⼤于对收缩压的影响。
4.⼤动脉管壁的弹性:在⽼年⼈⾎管硬化时,⼤动脉弹性减退,因⽽使收缩压升⾼,舒张压降低,脉压增⼤。
但由于⽼年⼈⼩动脉常同时硬化,以致外周阻⼒增⼤,使舒张压也常常升⾼。
5.循环⾎量与⾎管系统容量的⽐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