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有关PDM的业务流程图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张图?
是在工程设计工作环境下需要在设计图纸上使用一个物料(设计对象)时的业务流程。
基本的要求是在图纸上标注任何一个对象,都要在?PDM?/?ERP?数据库中进行查找,只有找不到又确实需要新增加的物料才创建。
另外,如果技术管理者要求新建立物料必须经过批准,那么建立物料数据的操作就要改成等待批准后(或许由标准化机构负责)建立。
?
查找设计对象用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通过描述进行查找。
另一种是通过分类进行查找。
例如,设计者想找一个?95mm?长度的螺钉。
当通过描述进行模糊查找(95mm?+?螺钉)没找到时,他应该用分类方法再进一步查找。
分类方法查找要从大中小类的顺序依次确定分类。
如大类:标准化紧固件;中类:粗制普通螺钉;小类:GBxx-94?粗制小六角头螺钉;从小类中找到?90mm?100mm?螺钉,就是没有?95mm?的。
这时,就出现一个决策的需要的。
如果需要批量很大,采购或定制?95mm?螺钉可能都是合理的。
如果批量不大,可能直接选旁边两种,不再需要?95mm?螺钉了----这样就少了一个采购品种。
?
如果确实需要新增加一个物料品种?95mm?螺钉。
那么,设计者已经看到?90?和?100mm?的,可以剪贴复制部分有关数据,物料编码可以考虑顺序夹在?90mm?和?100mm?当中,技术标准代号,分类编码等可以来自复制。
甚至一些管理信息可以可以”类比“确定,例如,负责采购和计划的人员,和?90mm?螺钉的人员相同;计划或采购的策略相同;库存盘店周期相同,仓库库存地点相同。
?
一定决定新建立一个物料,输入了数据,就要同时更新?PDM?和?ERP?两个系统的数据库。
? 第三张图是CAD工作环境下修改?BOM?业务流程。
?
“确定物料表子项目”是人工操作确定要修改?BOM?的哪一个子项。
?
“确定物料”是第一张业务流程,可能包括新建立一个物料的操作。
?
“确定物料类型和数量”后,如果是变尺寸物料,再确定变尺寸物料的公式和参数(例如矩形,则输入长宽)。
这里仅放了三种类型,实际上可能还要处理其他类型。
这个“类型”的对应?ERP?确定的“类型”概念。
?
继续循环是指继续修改或增加其他?BOM?子项目,一直到完成需要的修改任务为止。
?
然后,开始向?PDM/ERP?系统写?BOM?表--进入第四张图的业务流程。
?
BOM?都是以父项目编号标识的。
?
首先查找?BOM?父项目是否被其他产品或其他部件使用。
?
如果仅有一处使用,不需要修改父项目编号,直接写?BOM?就可以。
?
如果有多处使用,则要判断本次修改是否适用于其他产品结构。
如果适用,直接写修改后的?BOM?,就等同于所有使用该父项目物料的产品结构都被修改了。
如果只修改一处(本次修改的产品结构),则要新建立一个修改后的父物料(编号是新编的,就是“确定变型物料编码”的意思)。
把修改好的?BOM?子项目复制到这个新的父物料下面形成一个新的单层?BOM?,写入数据库。
这样,本次修改范围局限在一处,而其他使用原来的?BOM?的产品结构不受影响。
?
最后,继续查找父项目所在单层?BOM?的父项目,是否被其他产品结构使用(也就是?ERP?中的反查)。
这样递归地向上层反查和确定修改范围的工作,一直进行到顶层物料,也就是产品一级才结束。
?
而通过反查操作查到多处,而工程设计人员决定可以同时修改的情况,则不需要新建立物料和?BOM?,直接写入数据库就可以了。
?
备注:这里没有涉及工程变更管理。
所谓工程变更管理,基本的机制是把上述所有变更前后的数据都记录下来,并且和一个工程变更请求或定单编号联系起来。
例如,客户要求工程变更编号?X008?,把该性质的修改数据收集在这个客户要求工程变更编号之下。
按定单工程变更编号?O123?,就把针对某定单所做的工程变更数据收集在这个?O123?编号之下。
记录这些修改前后数据,是为了以后执行工程变更业务和财务核算使用。
?
这里简化了生效时间和其他更复杂的一些生效范围控制问题。
例如,修改前的物料表使用到什么时候结束,新修改的物料表什么时候生效。
修改前后的物料表各自适用于哪些工厂或分公司。
?
这里也回避了可配置产品结构的维护修改问题,它是一个简单?BOM?的修改业务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