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电痉挛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治疗指标的关系

合集下载

简述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简述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是用来评定肌肉痉挛程度的临床工具,也是临床医师进行肌肉痉挛评估的主要指标之一。

该评定标准在原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加客观、科学、实用。

本文将对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的主要优点包括:1.标准化程度更高:改良的评定标准更加具体和严谨,能够减少不同医师对肌肉痉挛程度评定的主观差异,提高评定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更加客观:改良的评定标准采用了更为具体的分级标准,将肌肉痉挛程度细化为0-4级,使评定结果更加客观、精准。

3.适用范围更广:改良的评定标准不仅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还适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实际需求。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评定部位:评定标准中规定了需要评定的部位,一般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2.评定方法:评定标准中规定了具体的评定方法,包括对受测肌肉进行快速被动伸直和缓慢被动伸直两种方法,根据受测肌肉的阻力分为0-4级,0级表示没有痉挛,4级表示严重痉挛。

3.评定结果:根据评定结果,可以客观、简洁地描述受测肌肉的痉挛程度,便于医师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1.帮助医师进行病情评估:改良的评定标准可以帮助医师客观、准确地评估患者肌肉痉挛的程度,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2.指导康复训练:改良的评定标准可以帮助康复医师了解患者肌肉痉挛的情况,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3.监测治疗效果:改良的评定标准可以帮助医师及时监测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工具,对于评定肌肉痉挛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改良电痉挛治疗的名词解释

改良电痉挛治疗的名词解释

改良电痉挛治疗的名词解释引言:改良电痉挛治疗,也被称为电能痉挛治疗或电力痉挛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应用电流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它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常用的理疗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和康复治疗等领域。

本文将对改良电痉挛治疗进行详细的解释和介绍。

一、定义与原理:1.1 定义:改良电痉挛治疗是通过对患者施加特定的电流刺激,以调节神经元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痉挛和疼痛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1.2 原理:改良电痉挛治疗基于电疗学原理,利用外部电刺激改变神经元兴奋性和活动性。

通常采用的是低频电流和中频电流,通过在患者身体局部施加电流,刺激神经末梢和肌肉纤维,从而触发肌肉收缩和舒张。

这种刺激旨在改善神经与肌肉的通讯,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并促进康复过程。

二、适应症:2.1 常见适应症:- 肌肉痉挛:改良电痉挛治疗可有效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 神经病变: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病变,如神经根炎、帕金森病等。

- 骨骼系统疾病:适合于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 运动系统疾病:对于肌肉劳损、运动伤害以及运动损伤后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2.2 禁忌症:- 皮肤破溃:对于皮肤有明显破溃、感染的患者,需避免改良电痉挛治疗。

- 心脏疾病:对于心脏起搏器植入、心脏节律失常等心脏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改良电痉挛治疗。

- 妊娠期:孕妇在怀孕期间不宜进行改良电痉挛治疗。

- 癫痫患者:对于有癫痫病史或倾向的患者,不适宜进行改良电痉挛治疗。

三、治疗效果:3.1 疼痛缓解:改良电痉挛治疗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产生镇痛效果,减轻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

通过调节神经传导、降低病理性兴奋,达到疼痛的缓解和控制。

3.2 肌肉恢复:改良电痉挛治疗能够改善肌肉营养供应、提高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纤维的修复和恢复。

通过适当的刺激可以增强肌肉的收缩力和功能,加速康复过程。

3.3 神经功能改善:改良电痉挛治疗对于一些神经病变患者可以改善神经传导和神经调控能力,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改良的电痉挛治疗复苏期护理干预研究

改良的电痉挛治疗复苏期护理干预研究
2 . 1 复 苏期 的 临床 副 反 应 烦躁 4 5例 、 5 6 0次 , 占 比 3 1 . 4 8 %( 4 5 / 3 4 9 ) 和1 2 . 8 9 %( 5 6 0 / 1 7 7 9 ) ; 自主呼 吸恢 复
时间 0 . 5~ 2 2 m i n , 1 7 7 9次 之 平 均数பைடு நூலகம்为 ( 4 . 5 6±2 . 3 8 )
时、 口腔唾 液过 多 、 人 工辅助 呼吸 致 胃充 气( 急 性 胃扩 张 ) 、 膈 肌痉 挛 、 呕吐、 咬肌 不松 弛等 多项副 反应 , 给予恰 当 护 理 干预 , 无不 良后 果产 生 。结 论 复合 麻 醉 下 的 E C T复 苏期 出现 的 多种 临床 副 反 应 , 只要 给 予恰 当的护 理 干
院治疗 1 4 3 0次 、 门诊 治疗 3 4 9次 , 有合 并 躯体疾 病 2 5
种多样 的临床现象 , 既往文献 中对于疗效 、 副反应的研 究 较 多 J , 对 于 相 应 护 理 观 察 和 干 预 的 报 告 也 有 J , 但 对 于 复 苏 期 这 些 现 象 的护 理 观察 和 对 策 研
究 较少 , 本 文就 此进 行 了系 统总结 。
2 结 果
分析 , 然后对大脑半球 给予安全 、 短暂 电刺激 , 释放 出 与大脑 电波相 一致 的微 电 波抑 制 大 脑 的异 常 活 动 , 控 制 精神 症 状 l 2 J 。 由于 这是 一 项 复 杂 的治 疗 过程 , 受
复合麻 醉 、 电痉 挛 的多重 影 响 , 患 者在 复苏 期会 出现 多
精 神医学杂志 2 0 1 3年 第 2 6卷 第 2期
J o u r n a l o f P s y c h i a t r y , 2 0 1 3 , V o l 2 6 , N o . 2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7-12-28T10:46:11.71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作者:李晓光林立[导读] 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福建省宁德市康复医院福建宁德 352100【摘要】目的: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纳入64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基础上,采取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6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9.38%(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为(61.87±10.64)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5.65±12.57)分(P<0.05)。

结论: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但具体病因尚未明确,青壮年、亚急性起病较多,对患者行为、情感、思维、感知觉等方面均会产生影响,进而引起多方面功能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的情况。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以致发展为难治性。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指过去5年经过至少2种抗精神病药足量(400-600mg/d CPZ等效剂量)治疗4-6周后,未获临床改善(BPRS总分≥45分,CGI-S≥4分,或者4项阳性症状中,至少2项≥4分)的患者[1]。

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

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

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电休克疗法(ECT)亦称电抽搐治疗,系指以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全身抽搐,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

是一种很有效的疗法。

近几年国内外在电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称为改良电抽搐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有的医院称之为洗脑治疗。

ECT被很多的神话和误解所包围,至少部分是由于非专业出版物所刊登的有煽动性的文章和广为流传的错误信息所激发。

这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对特定的一部分严重病人来说,ECT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进行电休克治疗前,要详尽做好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如胸透、心电图、脑电图等,排除脑部疾患,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

电休克的副作用远比抗精神病药少,而且见效快。

不要产生恐惧心理。

那种传说精神病院给病人坐电椅或精神科大夫身上带有电棒的说法,这纯属无稽之谈。

电抽搐治疗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有效方法。

但人们往往认为其副反应大,担心对大脑造成损害,事实并非如此。

做电抽搐治疗时,电量为80~120V,在此电量下,电流直接通过人的大脑,导致全身抽搐,病人意识丧失,没有痛苦。

治疗结束后,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及呕吐,轻者不必处理,重者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还有一少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这取决于治疗次数的多少和间隔时间的长短,一般7~10天内逐渐消失。

据资料表明,电抽搐治疗可引起脑电图改变,导致记忆力下降,但这种情况持续很短时间。

一般认为,电抽搐治疗后1月内可恢复正常。

对有严重自杀行为的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需2~3周才获得最佳效果,如采用电抽搐治疗在一周内即可生效。

国外有研究证明,经电抽搐治疗100次以上的病例,并无明显的脑功能影响,现一个疗程仅有8~12次,据电抽搐万次治疗的分析表明,未发生危及生命的合并症。

因此,可以说电抽搐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一般为重症抑郁,包括单相和双相抑郁,妄想性抑郁以及继发性抑郁和脑卒中后抑郁;躁狂急性发作;精神分裂症尤其是一些急性患者或存在急性情感症状,紧张型患者;分裂样以及分裂情感性障碍;其中,紧张症患者,无论是精神病性原因还是躯体原因导致的紧张性症状,ECT可以算是救命性的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内及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内及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研究

·325··论著·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内及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研究范桂红1,何俊1,庞高峰2,李辰1,江庐山1,方惠民1,王舟1*【摘要】 背景 目前,采用脑涨落图仪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个脑区神经递质功能特点的研究较多,也有关于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但关于MECT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体脑区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较少。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 治疗前后脑内及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变化而探讨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常州市德安医院收治的签署MECT 治疗同意书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1例,均接受MECT 治疗且在治疗期间所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剂量保持不变。

比较所有患者首次MECT 治疗前24 h 和MECT 治疗结束后24 h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新5因子模型(20项版)评分、脑内和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

结果 与首次MECT 治疗前24 h 相比,所有患者MECT 治疗结束后24 h 阳性因子、阴性因子、敌对兴奋、焦虑抑郁、认知功能损伤因子评分及总分,脑内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及左后脑区GABA、谷氨酸(Glu)水平均降低,脑内及右前脑区多巴胺(DA)水平升高(P <0.05)。

结论 MECT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有一定治疗效果,并可能通过影响脑内GABA 和DA、左后脑区GABA 和Glu、右前脑区DA 等神经递质水平而发挥神经生物学机制。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电惊厥疗法;电休克;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神经递质【中图分类号】 R 749.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27范桂红,何俊,庞高峰,等.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内及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325-330. []FAN G H,HE J,PANG G F,et al.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curative effect and responses of neurotransmitters in brain and different brain regions[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2,25(3):325-330.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urative Effect and Responses of Neurotransmitters in Brain and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FAN Guihong 1,HE Jun 1,PANG Gaofeng 2,LI Chen 1,JIANG Lushan 1,FANG Huimin 1,WANG Zhou 1*1.Psychiatry Department ,Changzhou Dean Hospital ,Changzhou 213003,China2.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003,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Zhou ,Associated chief physician ;E-mail :【Abstract 】 Background Neurotransmitters in multiple brain regions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have been extensivelystudied using encephal of luctuograph in terms of functional features,and also been explored using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regarding their responses to MECT,but responses of neurotransmitters in a specific region to MECT have been rarely examined. Objective To examine pre- and post-treatment changes of neurotransmitters in brain and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ith MECT,an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 of MECT. Methods Fifty-on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Changzhou Dea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All of them had signed the written informed consent form of receiving MECT prior to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study,and received MECT with unchanged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Scores of new 5-factor model of the PANSS(20 items),neurotransmitters in brain and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24 hours before the first MECT and 24 hours after the end of MECT were compared among all patien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24 hours before the first MECT,scores of positive factor,negative factor,hostile excitement,anxiety and depression,cognitive and total PANSS score,as well as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in brain and left posterior brain region,and glutamate(Glu)in left posterior brain reg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but dopamine基金项目:常州市卫健委科技项目(WZ201828);常州市科技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CE20205049)1.213003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精神科2.213003江苏省常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本文数字出版日期:2021-10-14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326·E-mail:******************.cn(DA)in brain and right frontal brain reg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24 hours after the end of MECT(P<0.05). Conclusion MECT has certain anti psycho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its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with the influence on GABA and DA in brain,GABA and Glu in left posterior brain region,as well as DA in right frontal brain region.【Key words】 Schizophrenia;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lectroshock;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Neurotransmitter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严重精神障碍之一,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青壮年发病,远期疗效及总体预后欠佳。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目的总结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技能,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或称改良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护理。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7月到本院就诊的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通过实时护理总结了护理体会。

结果73例共进行327次MECT治疗过程都很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MECT 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良好的心理沟通是MECT治疗顺利进行和成功的重要保证。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y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 MECT ), or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d the efficacy of nursing. Methods Retrospective survey method to 73 cases of mental patients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sorting, summary and analysis, through real-time nursing summarized nursing experience. Results Seventy three patients performed 327 times treatment process were successful, with no major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MECT is safe, effective and fewer side effects; To make sufficient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closely observe the psychological illness change and good communication is smooth and successful treatmentimportant guarantee for MECT.[Key words]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Schizophrenia; Nursing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技术始于20世纪30~40年代,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精神疾病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钟桂锦【摘要】目的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的原则,将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w,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后3w,6w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卡片分类任务测试软件(WCST)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执行功能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在治疗后3w,6w末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PANSS评分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w,6w末的WCST的总的应答数,正确数和完成分类数的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WCST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好,患者的执行功能的改善程度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7(028)010【总页数】3页(P1786-1788)【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作者】钟桂锦【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岐山医院,广东广州 5114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症精神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综合方面的障碍为主,患者在发病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执行功能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患者一旦发病容易造成自身或他人的人身安全的伤害,严重时危及生命[1,2]。

因此,在临床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抗精神分裂的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改良电痉挛治疗与护理

改良电痉挛治疗与护理

改良电痉挛治疗与护理电痉挛治疗(ECT)时使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意识丧失,皮层广泛性脑电波发放和全身性痉挛,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改良电痉挛治疗(MECT),又称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是在电痉挛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即在ECT治疗前使用静脉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使电痉挛治疗过程中病人的痉挛明显减轻或消失。

由于其适应证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因此已作为标准治疗。

一、适应症:1.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者,以及明显自责自罪者。

2.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

3.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

4.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二、禁忌证:1.脑器质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外伤。

其中脑肿瘤和脑动脉瘤尤应注意,因为当抽搐发作时,颅内压会突然增加,易引起脑出血、脑组织损伤或脑疝。

2.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主动脉瘤及心功能不全者。

3.骨关节疾病,尤其新近发生者。

4.出血或不稳定的动脉瘤畸形。

5.有视网膜脱落潜在危险的疾病,如青光眼。

6.急性的全身感染发热。

7.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肝、肾疾病。

8.利血平治疗者。

9.老年人、儿童机孕妇。

改良电痉挛治疗的禁忌证较传统电抽搐治疗少,如老年或孕妇患者可以应用。

三、治疗前准备:1.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

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脑电图、胸部和脊柱摄片。

2.获取知情同意。

3.治疗前8小时遵医嘱停用抗癫痫药和抗焦虑药或治疗期间避免应用这些药物。

治疗期间应用的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或锂盐,应采用较低剂量。

4.治疗前6小时内禁食、禁水。

5.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械。

6.治疗前测体温、脉搏、血压。

如体温在37.5℃以上,脉搏120次/分以上或低于50次/分,血压超过150/100mmHg或低于90/50mmHg,应禁用。

首次治疗前应测量空腹体重。

改良电痉挛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改良电痉挛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有显著性( 00 )其 余各项 比较 差异 均无显 著性 ( P< . , 5 P>
00 )两组患者使用 的药物有氟哌定 醇、 . , 5 氯氮平 、 维思通 、 奋
2江志伟 , 李宁 , 黎介寿 . 术后肠麻痹 临床表 现及 病理生理机制 .中
国 实 用 外科 杂 志 ,0 72 ( )62~63 20 ,99 :8 8.
3 陈会林 . . 健脾化 湿方治疗 大肠癌 术后 消化 不 良4 9例 .福建 中 医
药 ,04 3 () 2 2 0 .53 :6~2 . 7
维普资讯

8 96 ・
浙江临床医学20 年 7 08 月第 1 卷第 7 0 期
增多 , 有增加感染机会 的缺点 , 事实证 明在 确保引流通 畅 但 有效 的情况下还是可行的。 目前 , 保护性造 口是预 防吻合 口漏 的经典 术式 , 运用得 最 为广 泛 , 但造 口对 患者 的创 伤大 , 二次 手术 回纳 , 需 部分 患者在心理上也 不能接受 粪便 改道 的心理事 实 ; 吻合 器降 低了手术难度 , 使更低位的直 肠肿瘤患者保 肛成为可能 , 正 确操作和使 用 , 降低 了包括 吻 合 口漏 , 合 口狭 窄等 并发 吻 症, 同时提高 了生活质量 。吻合 口漏 的防治在 于充 分术前 准备 , 吻合器 的应用 , 术后 引流 , 抗生素选 择 , 营养 支持和 中 西医结 合促康复综合 防治 。
改 良电痉挛疗法治疗精神 分裂症 的疗效及相关 因素分析
陶长林 邹 陈君 王 佩 君
改 良电痉挛疗法在国外 已基本上取代 了传统 的 E , c 在 国内近 5 中发展和普及 的速度加快 _ 。有关 改 良电痉 年 2 J 挛疗法的疗效与治疗指 数 的关 系仍 有许 多争论 , 关这 方 有 面的报 道不多 , 检索中 国科 技期刊文摘库 20 至 20 年 的 01 07 文献 , 还未发现关于此方面的专题报道 ; 作者对 此作 了初步

改良电休克治疗25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改良电休克治疗25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2 1 临 床疗 效 .
无效 2例 ; 有效 率 和显 效率 分别 为 9 % 和 6 % 。 2 0 2 2 P N S评 分 比较 ME T前 和 ME T后 的 . A S C C P N S评 分 除阴性 症状 分 外 , 分 、 A S 总 阳性症 状 分 、 精
神病理分均明显下降 , 结果见表 2 。
T e e wee n t e r a l i e efc si h e t n f 5 c s s Co cu i n :ME T i ae a d ef ci ei ete t n fed r h r r o ma k be sd f t t e t ame t a e . n l so s r e n r o2 C ss f n f t n t a me to le l e v h r y
1 资 料和 方法
者 四肢 肌 束震 颤结 束 , 即通 电治疗 。通 电结 束 时 , 给
予面罩气囊 做加压人工 呼吸 , 直至 自主呼吸恢 复。

般作次 后 改
11 研 究 对象 .
为 20 07年 1月 至 2 1 00年 1 在 为每 周 3次 。ME T采用 美 国 S E T公 司生产 的醒 2月 C PC
反应少 。结 论 : 良电休克治疗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且 安全 , 临床推广 。 改 值得
【 关键词 】 改良电休克治疗;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
d i 1 . 9 9 j i n 17 0 6 . 0 1 2 .0 o : 0 3 6 / . s . 6 2— 3 9 2 1 . 1 0 3 s
2 22 6
21年 1 01 1月 第2 3卷 上半 月 第 2 期 1
中 国 民康 医 学

改良电痉挛治疗后出现攻击行为6例

改良电痉挛治疗后出现攻击行为6例
上 海 精 神 医学 2 1 0 0年第 2 第 3期 2卷

19 ・ 6

病 例 报告 ・
改 良电痉挛治疗后 出现攻击行为 6例
李皖 生 赵 勇
15例 , 合情 感性精 神障碍诊 断标 准 的有 2 5 符 5例 。短暂脉 冲 电刺激来诱发痫样放 电 , 使用 的 电量按 年龄不 同而调 整 ,
效果 的抽 搐。对于 ME T后 1h仍 没有完 全恢 复意识 者加 C 强护理巡 视 , 出现攻击行为 , 时限制其行动 。 如 及




样大发作脑 电变化时 , 也就 不能发挥 ME T的治疗 作用 。相 C 反, 这些脉 冲 电流在 无治 疗效 应 的 同时对 中枢 多个 神 经元
汀 。进 行 ME T时 这 6例 患 者 的脑 电 图上 均 未 出 现 与 基 线 C
20 0 6年_ 2o 0 7年 接 受 M C 治 疗 的 住 院 患 者 共 10 ET 8
例 , 中男性 1 1例 , 性 1 , 龄 1 5 其 6 女 9例 年 8— 7岁 , 神疾病 精 总病程 1 月 一1 个 0年。按照 中国精神 障碍 分类与诊 断标 准 第 3版 , 符合精 神分裂 症 或分裂 样精 神病 诊 断标 准 的共有
( ) 能 产生 电刺 激影 响 , 能 出现 一氨 基 丁 酸 能 神 经 兴 奋 性 可
1 Pae t lAS,Go s rt—Un wo s  ̄h C,Ve n RM ,e 1 n t .An sh sa a d e e - a e t e i n l e to o v l ie t e a y :a r to p c ie su y c mp r g eo d t n r c n u s h r p v er s e t t d o a i t mi ae a d v n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
裂 症患 者 的临床 资 料进 行整 理 、 纳 和分析 , 过 实时 护理 总结 了护理 体 会 。 结 果 7 归 通 3例 共 进 行 3 7次 ME T治疗 2 C 过 程都 很顺 利 , 无严 重 并 发症 发 生 。 结 论 ME T安全 有 效 , 良反 应 少 , C 不 做好 充分 的术 前 准备 、 切观 察 病 情 变化 密 及 良好 的心 理沟 通 是 ME T治疗 顺 利进 行 和成 功的重 要保 证 。 C 【 关键 词】 无抽 搐 电休 克 ; 治疗 ; 精神 分裂 症 ; 护理
【 yw r s Mo ie lcrcn us e T ea y S hzp rna N r n Ke o d ] df deet o v l v ; h rp ; c i he i us g i o i o ; i
无 抽搐 电休 克 ( C 治 疗 技 术 始 于 2 ME T) 0世 纪 3 ~ 0年 04 代 , 我 国近 年来 发展 迅 速 . 在 已经 成 为 精 神疾 病 一 种 新 的 治
e 7t st am n rc s w r u csflw t oma rcmpiain . n e Reut e e t he a e t ef me 2 me r t e t oes eesces , i n j o l t s s i o i e p u h o c o
te t n lss o h l ia aa s rig u insa ay i ft e ci c ld t o t ,s mmay a d a ay i,t ru h r a- i u sn u n n r n n lss h o g e l tme n ri g s mma zd n ri g e p r- i r e u sn x e i

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患者对脑电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患者对脑电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之一 。作者 2 1 1 00年 月至 1 月对 10 2 8 例精神疾 病患者, 随机分为 2 , 组 分别接受改 良电休克和抗精 神病药物治疗 , 观察改 良电休克治疗对脑 电图及认
知功 能的影响及 临床意义 。报道如 下 。
肌肉完全松弛后 , 做好各项保护措施 , 连接刺激 电
极 , 极 放 置 在 双颞 处 , 测 静 息 阻抗 (0 电 检 10— 5 0 n) 当观察 到 患 者 面 部 肌 肉 、 肌 、 00 , 眼 口轮 匝 肌 出现痉 挛 , 下肢 跳端 呈 伸 张状 态 等 现 象 时 , 两 为有 效 发作 。并 在 思倍 通 5O Q治疗 仪 上提 供脑 电图 OO 显 示 3个 时 期 的 E G发 作 表现 : 电压 高 频 的 B E 低 波( 第一 期 ) 多 棘 波 , 到 尖波 ( 二 期 ) 第 以及 频 率逐 渐降低 的直至 出现 多棘 慢波 , 至 出现 “ 台” 直 平
1 对 象与方法
11 对象 ( ) . 1 符合 《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 诊断标准第 3版 ( C D一 ) 和《 CM 3》 国际疾病分 类 第 1 (C 0版 ID一1 ) H 精 神 分裂 症 或 分 裂 样 精 0》 神障碍、 抑郁症 、 躁狂症的诊断标准。( ) 2 治疗前 脑电图正常 。( ) 3 无电休克治疗禁忌证。( ) 4 无癫
疗, 用药 情况 与药物 治疗 组相 同 。
同意书。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共纳入 10 , 8 例 随机分为 2组 : 良电休克 治疗组 9 改 0例, 男4 6例 , 4 女 4例 ; 龄 1 年 7~4 8岁 , 平均 (62 2 .5± 5 7 ) 。病 程 1~3 .8岁 6个 月 , 均 ( 2 2 9 9 ) 平 1 . 8± . 9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无抽搐电休克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66-02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rirs)一直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

目前较为认可的定义[1]是:1过去5年内对三种药物剂量和疗程适当的抗精神病药物(三种中至少有两种化学结构是不同的),足量足疗程治疗反应不良,2,患者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3即使有充分的维持治疗或预防治疗,病情仍然复发或恶化的患者。

该定义所确定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必须是对三种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高剂量时相当于600mg/day 的氯丙嗪治疗2个4 周疗程无反应才称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而电休克尤其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或称改良电休克或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出现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治疗选择。

本文现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做一综述。

1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现状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前临床治疗倾向于药物治疗为主,特别是非经典抗精神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及奥氮平等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其治愈率。

但是对于rirs进行药物治疗时往往要求药物剂量较大。

dr.lindenmayer(2005)等认为使用大剂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许多不利之处,如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超出美国fda所推荐剂量后的法律责任问题、尚缺乏有对照组的试验资料以及增加费用负担等。

所以联合多种治疗方案的使用已经为众多学者所考虑到,比如除抗精神病药物间的联合使用外,联合心境稳定剂的使用,以及联合非药物治疗如神经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电休克治疗等。

都能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作者:谢育南,邝云航,刘献标,王海,罗华【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为主的住院病人的效果及相关问题。

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74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总有效率为78.38%,显效率为28.38%。

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有效,尤其是对抗精神病药效果欠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仍然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Methods An analysis was made to the clinical data of 74 hospitalized cases with schizophrenia having had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from January, 2008 to August, 2009.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d 78.38% while the effectual rate was 28.38%. Conclusions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is effective for cases with schizophrenia, even more effective for those refractory cases with weak response to antipsychotic.KEYWORDS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schizophrenia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curative effect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在国外已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ECT[1],在国内近6年中发展和普及的速度加快[2]。

电抽搐治疗(ect)

电抽搐治疗(ect)
常规使用肝泰乐,剂量200-600mg放入葡 萄糖后静点。
毒扁豆碱的使用。该药为抗胆碱脂酶药 物,易透过血脑屏障,多数精神药物有 抗胆碱能的作用。毒扁豆碱使Ach浓度升 高,而达到解毒作用。常用剂量2mg稀 释缓慢iv,2-20分钟显效。
处理原则之3:对症治疗
1) 意识障碍:抗精神病药超量引起昏迷时, 哌甲醛(利他林)有立竿见影之效,常 用量20~100mg加入5%GS500ml iv drip, 因利他林的作用是增加DA和NE的传递, 与抗精神病药的阻滞作用正好相反,故 可用来抢救。
适应症与疗效
1、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效果最好,病程越短 疗效越好。另外对兴奋躁动、行为紊乱、幻觉 妄想等疗效肯定,有效率约为80%。经ECT治 疗的病人,缓解快,住院时间短,出院时的精 神症状控制较好,复发也少。极度兴奋躁动者, ECT后Haldol 10-20mg i.m或CPZ 25-50mg i.m 效果显著。
1938年,意大利的神经病学家Cerletti和Bini在 动物实验中偶然发现,短暂的电刺激可立即诱 发自发性抽搐。当时称为电休克治疗。休克一 词不当(但已成为习惯)
近20年来,国内改良电抽搐疗法逐渐推广。上 海精神卫生中心传统ECT与MECT同时存在, 使用率各占50%
美国精神病学会报告(1978):大多数医生相 信,单独或合用ECT都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有 效的措施。72%的精神科工作者认为ECT安全、 有效、经济。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越丰富,对 ECT的态度越肯定。在精神病治疗学无根本性 突破以前,ECT仍将保留一席之地。
国外于1951年开始使用。 静脉诱导麻醉—消除肌松剂产生的窒息、
难受感及对ECT的恐惧感。 优点:有骨拆史、骨质疏松者、年老体
弱、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可使用。

改良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改良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改良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童修伦;赵勇;金俊;鲁从林;聂德申;周浩;肖枫;郭友成
【期刊名称】《四川精神卫生》
【年(卷),期】2004(17)1
【摘要】作者应用改良电痉挛(modified electroconvlsive therapy,m-ECT)联
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并与单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该症进行临床疗效比较。

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总页数】1页(P53-53)
【作者】童修伦;赵勇;金俊;鲁从林;聂德申;周浩;肖枫;郭友成
【作者单位】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
院;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
院;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05;R749.3
【相关文献】
1.改良电痉挛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治疗指标的关系 [J], 陶长林;邹陈君;王佩君
2.改良电痉挛治疗结合心理护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 [J], 高海英;高海江;张淑艳;张继青;韩丽;马汝平;杨桂君;邹永江;刘炳书;强瑞香
3.喹硫平联合改良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J], 王璐
4.针对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痉挛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J], 高芸
5.改良电痉挛疗法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J], 刘广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oC a gi , u h n n Wa g P i n a h n l Z o C ej , n e u n u j
Ka gnig s t , n n Hopi al M o 31 0 50 0
[ b t c] Obet e T xl 9terl i f fcc n eayidx D rt no i r , n iir dx C n A sr t a jci oep r h ao o faya dt rp e( ua o f ez e Ihbt yi e , o— v o e t n ei h n i s u o n
集 其治 疗后 治疗 仪提 供 的治疗 指标 : 发作 时 间 、 制指 抑 数、 抽搐 指数 。
抽搐 电休 克 ( C ) , 国内 , 五年 中发 展和 普及 的 ET … 在 近 速度 大 大 加 快 。有关 改 良 电痉 挛 疗 法 的 疗 效 与 治 J
疗指 数 的关 系仍 有许 多争论 , 关 这方 面 的报道 不多 , 有 检 索 中国科 技期 刊文 摘库 2 0 2 0 0 1~ 0 7年 的文 献 , 没 还
B R a oeta 5 )adnnf c v o p te ae fh d c cr o P Sw sl st n2 % ) C nls n T e P Sw s r n2 % m h n oef t eg u (h t o er u esoe f R a s h 5 . o c i h ei r r t e B e a uo
疗 效 与治 疗指 标 的 好 坏 无 关 。
改 良电痉挛疗法 治疗精 神分 裂症有效 ,
[ 关键词 ] 改 良电痉挛 疗法 ; 精神 分裂症 ; 治疗指标
Reato I f c y a l in fe i ac nd he a nde m pr e m o fe l c rc c nvu sv e a n c z phr ni t r py i x ofi ov d di d ee ti o i li e t r py o s hi o h e a
指数 ) 的关系。方法
8% , 0 显效率 3 % , 0 治疗前后 简明精神病量表 ( P S 总分及各 因子分 均 明显下 降。有效组 ( P S减 分率 /2 % ) BR ) BR > 0 与无 效组 ( P S 分率 < 0 各改 良电痉挛疗法治 疗指 标差异 无显 著性 。结 论 BR 减 2 %)
维普资讯
安徽 医学
20 0 8年第 2 9卷第 5期
55 6
改 良 电痉 挛 疗 法 治 疗 精 神 分 裂 症 的 疗 效 与 治 疗 指 标 的 关 系
陶 长林
『 摘 要] 目的
邹 陈君
王 佩 君
探讨改 良电痉挛疗法 ( C ) ME T 对精神 分裂症 患者 的疗效 与治疗 指标 ( 发作 时间 、 制指数 、 抑 抽搐 将接受改 良电痉挛 疗法 治疗 的 10例精 神分 裂症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进行 分析 。结果 8 总 有效 率
d t f1 0 S hz p r n a wh a e ev d ME T.Re u t T e tt lr t o f ct e e swa 0 , h e s in r t a aa o c io h e i o h d r c ie C 8 s s l h o a a e fef t v n s s8 % T e r miso ae w s e i 3 % .T et t c r n a h s o e o P S h e n o v o sy d ci e fe h h r p . O in f a tr lt n h p r 0 h oa s o e a d e c c r f B R a b e b iu l e l d atr t e t e a y N sg i c n eai s i s wee l d n i o
i r v d mo i e lcrc c n u sv h r p s efci e i r ai g S h z p r n a f c c a o eai u hp w t h r p n mp o e d f d ee t o v lie t ea y i f t n t t c io h e i ,e a y h sn tr lt s i i t e a y i — i i e v e n i o h d x e.
vMv dx )o poe oie lc ccnus eteay ME T)o ci prna M e o s T nl etecnc u ei e , f m rvdm d d e t ovl v rp ( C n i i f er i i h nS hz hei. t d oaa z l i o h y h i a l
பைடு நூலகம்
fu d i h h rp d xo rvdmo i e lcr o v lietea yb t e f ciego p t ert fh e u es oeo 0 n n tetea yi e f mp oe df d ee tcc n usv rp ewe nef t ru (h aeo erd c cr n i i i h e v t f
[ yw rs I rvdmoie lc ccnus et rp ;ci p rnaT e p d x Ke od ] mpoe df de t ovlv eay Shz hei; r yi e i er i i h o h a n
改 良电痉挛疗 法 在 国外 已基本 上取 代 了传统 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