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AB
【教学设想】
这两篇文言小短文,包含着古人对太阳这一永恒话题的不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由于二文简短,教法可以相近,因此纳入一起设计,课时可以灵活安排。
由于课文文字精练而意蕴丰富,学生易于掌握,因此设计A强调指导学生多多诵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引导、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二文文字极其简练,其中的省略之处也就构成了许多空白点,适合于指导学生进行审美的、想象性的扩写训练,进一步揣摩人物形象,强化对内容的理解,设计B便体现了这一特点。
【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
1、能翻译,掌握基本字词。
2、能背诵默写二文。
3、能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步骤:
导入:人类的生活与太阳息息相关,关于太阳的讨论也进行了几千年,而人们似乎从未因此而停止过对太阳的探索。
说说你读到过的有关太阳的故事。
一、朗读,整体感知
1、各自大声朗读全文几遍,要求读准字音及停顿,达到流畅的程度。
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河渭(《夸父追日》)盘盂(《两小儿辩日》)
2、自己口头翻译两遍短文,在文中注出对关键字词的解释。
如有疑难字词,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落实翻译。
需要重点注意的词:(1)《夸父追日》:逐走入欲得河北大泽邓林(2)《两小儿辩日》:东故以去及汤为决孰汝
3、全班集体朗读,限时背诵,默写。
二、品读,自主探究
《夸父逐日》:
1、你怎样看待夸父“与日逐走”的行为?(教师提示:表现了夸父宏伟的志向,神奇的力量,英勇的气概。
注意引导学生从神话特点出发正面理解,也允许保留个人见解。
)
2、对“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结尾,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提示:力量巨大,勇于追求,死而后已,为人类造福)
3、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教师提示;表现中国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挑战自然的强烈愿望。
)
《两小儿辩日》:
1、你怎样看待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教师提示:孔子不能理解,在当时很正常。
讥笑反映了学派之争,不值得肯定。
)
2、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师提示: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古人强
烈要求认识自然现象的愿望。
)
3、“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教师提示:博学之人认识能力也有限,人在自然面前也需要不断学习。
)
自主思考,写出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点评。
三、拓展阅读:阅读《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原文略)
1、自由、流畅地朗读。
2、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能翻译全文。
3、说说这则神话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四、作业布置
1、巩固背诵、默写两篇短文。
2、课外阅读《山海经》。
【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
1、落实翻译,能够默写。
2、能通过想象,扩展文章省略的细节和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读懂课文,排除疑难字词,搞清文章的主要内容,落实文章翻译。
二、熟读,限时背诵默写。
三、二文的文字极为简洁,省略了很多细节和场景。
小组合
作,说一说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补充一些省略了的场景,存在哪些审美空白,并说清楚补加场景的理由。
明确:
《夸父逐日》:
1、夸父与日奔走的场景。
2、夸父饮于河泽的场景。
3、夸父死后的神奇变化。
《两小儿辩日》:
1、孔子的有关介绍及孔子的外貌。
2、孔子听时及听后的心理。
3、两小儿笑语孔子时的神态。
四、选做:1、在上述几种情况中选择一种情形进行扩写。
2、在两篇短文中选择其中一文,补充省略之处,扩写此文。
评改,交流。
【资料平台】
1、《山海经》。
2、沈括《日月之形》。
3、《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