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孙曼之学习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薄荷,蝉蜕,葛根,升麻,菊花,桑 叶,淡豆鼓,木贼,浮萍,牛蒡子, 蔓荆子 ,钩藤、 僵蚕、 密蒙花 、薄 荷 、白蒺藜等
2021/2/4
22
对四气五味的理解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
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 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 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 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 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2021/2/4
23
•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 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入。
2021/2/4
24
• 陶宏景《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摘录:
• 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 心德在软,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
2021/2/4
பைடு நூலகம்18
风药治疗的证型
风邪内陷 风邪郁闭 情志抑郁 肝气郁结 经脉营卫气血郁滞 肝胆郁热 伏热郁闭 跌打损伤 肢体疼痛麻木 湿盛泄泻 热入血分
2021/2/4
19
风药的作用
• 升提 升阳 胜湿 散火 • 疏肝 化痰 调和营卫 解表
2021/2/4
20
• 风邪犯肺而致痰盛:风痰为白沫痰,均可 用风药消痰,若不明此理仅用二陈南星之 类则效缓而不愈,痰湿蕴肺用荆防羌独疏 风效佳。
扶阳是指用阳药去宣通人体之阳气,而不是 简单地使用温阳类药物。
2021/2/4
17
中医传统的治疗原则是崇阳----注重陽氣的宣 通和流動
《生气通天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至真要大论》开发腠理,使津液和利阳气通 畅。
• 《素问玄机原病式》盖寒伤皮毛,则腠理闭 塞,阳气怫郁,不能通畅,则为热也。
质而运行者为阳,无阳则阴无所卫,无阴
则阳无所附,阴阳之相需,如天地相交,
不得相失也。但其间有轻重之别,盖阳能
生阴,阴不能生阳。《易》曰∶吉凶悔吝
生乎动,阳则动而不静者也。凡阴之病,
皆阳动失其和而致之也。故扶阳为治病要
诀,然知扶阳而不知顾阴,天生而地不成,
亦非治病之全法也。
——《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
2021/2/4
9
•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 ,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 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 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
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
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 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 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 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 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 ,急食咸以润之,致津液生也。
——《张大昌医论医案集 》
2021/2/4
25
• 辛以散之,咸以软之,甘以缓之,苦以坚之 ,酸以收之。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
,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2021/2/4
10
那么,寒邪在什么情况下对于人有危 害呢?
第一种情况是伤寒。
第二种情况是中寒。
寒邪侵袭体表的才叫伤寒,直接侵袭里 面的就叫直中。
第三种情况是亡阳,就是因为误治造成 的亡阳。
2021/2/4
11
• 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小儿之多温病者几何耶? 良以冬暖而失闭藏耳。夫冬岂年年皆暖欤?因父 母以姑息为心,唯恐其冻,往往衣被过厚,甚则 戕之以裘帛,虽天令潜藏,而真气已暗为之发泄 矣,温病之多,不亦宜乎?此理非但幼科不知, 即先贤亦从未道及也。《温热经纬》
——《伤寒论》
2021/2/4
13
谈谈中医传统的崇阳理论
2021/2/4
14
• 凡病不起于先天,即起于后天,是先天后
天,皆为人身万化之本矣。然其真本,又
惟在元阳一气。经云∶苍天之气清净,清
净之气者,阴阳五行先天后天之化原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本是一气,一而分
之,则为二耳。但有质而凝静者为阴,无
跟师孙曼之学习心得
• 喻嘉言在《寓意草》
• 经曰,暴病非阳,久病非阴。
2021/2/4
2
• 《素问·经脉别论》说:“春秋冬夏,四 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 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 厥。
2021/2/4
3
• 顺便谈一下,肿瘤,癌变的肿块,也 是热邪的产物。道理很简单,因为它 在不断的生长,生长的当然是阳而不 能属于阴。
2021/2/4
4
• 虚证多数是热证
• 《本草经疏》说:“诸病惟虚与火为 难治。”
2021/2/4
5
• 和西医不同,中医实际上是从动态的 角度来观察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素问·六节藏象论》上有一句话,叫 做:“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2021/2/4
6
• 为什么我们养生就是要讲究静? • 阴气者,静则神藏,燥则消亡。
》 2021/2/4
15
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素问·六节藏象论》
凡人生病处,皆为阴为火,总因阳气不到, 阳气所到之处,断无生病之理也。
——《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
2021/2/4
16
风药的运用
风药是阳药中最轻灵善动一类药物
秉承肝木之性:善行,走而不守,轻悍性动
人体阳气主动主生发的特性决定了一切治疗 的目的无非是使阳气得以流通生发。
• “保暖”这个流弊越来越严重了。不独父母对孩 子是这样,生活中因怕感冒而衣着甚厚的人为数 不少。不知道他们总结过没有,自他们穿厚之日 起,体质渐渐孱弱,小小一个外感居然都会缠绵 很久。更可悲的是,有人居然大彻大悟:“还是 穿少了”,岂不知自己距离健康越来越远了。
2021/2/4
12
• 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 不能食,名中寒。
2021/2/4
7
• 可能有人会问:那么《伤寒论》, “伤寒”这两个字怎么讲啊?
• 《素问·热论》有一段话说:“人之伤 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 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 死。”“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又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 也。”
2021/2/4
8
•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 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 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 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 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 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 汗当风,寒薄为皶zha,郁乃痤。
• 五性:辛药性温,咸药性热,甘药性平, 酸药性凉,苦药性寒。
• 诸辛皆香其性散;诸酸气臊其性収;诸苦 气焦其性坚;诸咸气腥其性软;诸甘气腐 其性缓;诸淡气平其性渗。
2021/2/4
26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 风邪犯土腹痛而泄:风邪内闭而无出路, 风邪疏泄其性主动,因而频迫腹痛。治以 疏风升散之法升清降浊而风邪消散,体现 从其路来者仍从原路而去也。
2021/2/4
21
风药包括哪些?
• 升麻、柴胡、荆芥、羌活、独活、防 风、川芎、藁本、白芷、麻黄、桂枝 天麻 、全虫 蜈蚣 、乌蛇 、海风藤、 威灵仙、巴戟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