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接待实务-概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展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具备必要条 件时,主要是会展产业在整个宏观经济体系或区 域经济体系中起主导支柱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发 展,成为经济体系市场竞争的主要代表,成为增 量资产与增值资本的主要创造力量,会展活动的 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任务完成时,会展经济 才能形成。
会展产业是国内近几年来高速发展起来的产 业。国内开始正式提出会展产业大约在1998 年—1999年之间。由于国外专家认为会展产 业对相关产业具有1:9的拉动作用,会展不 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还能 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会展产业受到 很多地区和城市的重视。
引言 会展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会展 二、会展经济 三、会展的起源与发展 四、中国会议和节庆活动 五、会展产业现状 六、现代会展的特点 七、会展发展需求
退出
目 录
一、什么是会展
(一)会展的概念
会展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的认识 不断变化和会展自身的发展而不断 完善的。
会展概念一:
展览:指将物品陈列出来供人参观,达到教育、 宣传、交流、合作或招商引资目的的展示形式。 会议:由三个人或三个人以上参与的有组织有 目的的一种短时间聚集的集体活动方式。 这是会展早期的概念,主要是将会议和展览简 单地加和起来。
会展概念二:
大型会议:奥运会、世界妇女大会
中小型会议:论坛、高峰会议
大型博览会:世界博览会 中小型展示活动:汽车展、服装节 这种概念在外延上没有扩大,但在内涵 上有所丰富。
会展概念三:
展览:
会议:
节庆活动: 大型活动: 企业形象展示: 这种概念无论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有所丰富和 扩大,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开始关注的一个 新型产业。
(1)环渤海会展经济带
以北京为核心,国际经贸交流频繁,会展 资源丰富。其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明显,集聚 了国务院各部委机构的50%以上的全国性行业 协会,所举办的展览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 性,而且知名的国际性、专业性展会比较密集。
从展览馆的地域分布看,据北京华展视际展览 公司 统计,华东地区现有 的展览馆数量最大,占全国总量的36%,中南 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占23%和18%,东北、西 南、西北地区的展览馆数量相对少一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性和行业性联盟同时 发展。不少省市打破地缘限制,加强合作,形成了区 域性和行业性联盟同时发展的局面。 合肥分别与上海、南京、杭州、南昌、宁波5 个长三 角重点会展城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各会展 城市之间的学习交流互助及宣传互动平台; 菏泽、义乌、三明、伊春和牡丹江市,签署了全国林 业五大会展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广州等珠三角9 个城市与香港、澳门成立珠三角会展 城市联盟。
(二)国内会展产业现状
中国会展业在区域分布上,基本上形成了以北 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等 会展中心城市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 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 带及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等5 大会展经济产 业带。
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1 年,全国33 个省 市地区共举办了9800 余个展会,其中上海、 北京及广东三个地区举办的会展合计占全国的 比例分别为45.53%、46.56%、47.69%。
(三)现代博览会
1851年英国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是世界第一个 现代意义上的博览会。展会结束后留下了著名的海 德公园。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 国际博览会,也留下了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 塔。 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了国际博览会,留 下了著名的铁原子模型,该模型是按照真正的铁原 子模型放大1.5亿倍制做的。
二、会展经济
1、会展经济特征
2、会展经济类型
3、会展经济作用
会展经济特征
1、它是区别于一般经济活动的特色型经济活动; 2、它有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 3、它能使产品得到充分的宣传、展示、其直观 性、艺术性、宣传力得以充分体现; 4、它能集合众多的供需双方互相进行交流; 5、集中时间,批量购销; 6、既交流了产品,又沟通了信息。
会展经济
会展是人类物质文化交流活动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大规模、规范化、国际性的会展 活动有利于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经济功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它不仅能传递信息、 调节供求、创造市场机会、促进流通、促进价 值实现与权益转移,还能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 调整,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
会展产业
是指由会展经济运动而引起的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同类企业的总和,是现代经 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 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 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会展产业必须以其他产业的存在和市场经济 体系的相对发达为前提,会展活动本身并不创造 实体性财富,但对实体性财富价值的实现具有重 要的促进功能。
四、中国会议和节庆活动
(一)会议的历史 (二)会议的现状 (三)节庆的历史
(四)节庆的现状
(一)会议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会议应该起源于朝廷的早朝。 皇帝通过早朝的方式“有事禀报、无事 退朝”,来研究和决定国家的事物。
国外最早的会议也是来源于宫廷的宴会 和政务活动。
(二)会议的现状
据介绍目前全球每年会议近7万个,开销2800亿美元, 带动效益1:5 北京市统计: * 2002年举行各种会议 71053个,同比 +20.6%
5、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特殊作用;
6、是城市的又一张新名片。
时 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 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 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 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目 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 万人次的参观者
(二)专家论述
孙刚 :“会展业是……综合性的、关联度非 常高的服务贸易行业,……并表现出一种经济 现象的多种形态”——2001年第2期《展览与 市场》
杨虎涛:“所谓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会议和 展览,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2001年第3期《社 会经济研究》
陈向军、田志龙 :“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 支撑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 济”—— 2001年第5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庞莹、魏志恒的论文称:“会展经济是……跨 产业、跨地区的综合经济形态”——2002年第 6期《经济师》
(四)世界博览会
展览的最大规模和最高境界是世界博览会。
日本1985年举办筑波科学博览会。
中国1999年举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专业性)。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自 然—科技”;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 好”(综合性)。
(五)中国展览会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专业展览会是西湖博览会,留下了 西湖博览会展览馆。 新中国成立后,举办过社会主义友好国家经济 文化展、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大庆、大寨), 1952年起,在广州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举办过红卫兵大批判展、1972 年举办日本科技展等。
会展经济类型
1、是综合型,如广交会、山西省贸易交流 暨洽谈会; 2、是专业型,如陕西杨陵农业高新科技博 览会、武汉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 3、是特种型,如中国艺术博览会、全国人 才交流大会。
会展经济作用
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联动性)
会展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 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 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 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 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名片效应 社会、经济、文化的传播
三、会展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外的会展雏形
国外会展的雏形:公元五世纪古波斯国王举办 了财宝、物品的展卖活动。公元十二世纪在德 国莱比锡出现有人组织招展参加的展览会,主 要是王公大臣和贵族等。主要目的还是炫耀自 己的财宝。十八世纪(1791年),捷克布拉 格大公举办了只展不卖的展会。
(六)改革开放以来会展情况
欧洲国家来华经济展
香港展览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一些学会、协会、中心开始办展 民营展览公司的兴起 国外大展览公司和国内单位合作办展 国外著名展览会向中国移植 政府行为的展览会
(七)现代会展活动特点
1、规模不断增大;
2、项目越来越丰富;
3、专业人事和非专业认识雅俗共赏;
4、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三)长三角会展产业现状
(四)浙江省会展产业现状
(一)国外会展产业现状
主要有欧洲、亚洲、美洲等三个会展产业区。
欧洲,以德国为龙头,英国、法国等国家为骨 干;
亚洲:分布比较散,环太平洋展区主要包括中 国、日本、新加坡;西南亚展区主要包括印度、 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
美洲,主要是美国,此外加拿大、巴西等国家 也有一定数量的展会。
会展(会展活动)
会展:是会议、展览、节庆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 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个人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定 期或不定期的制度或非制度的集体性和平活动。会议、 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是会展活动的基本 形式。会展作为人类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它不 是简单的个体经济行为,而是一种集体性的大规模物 质、文化交流方式,它将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
*其中:国际会议 5379个,同比 +37.3%
国内会议65674个,同比 +19.4% 一般举办会议的主要收入是参会人员的“注册费”和 “赞助费”
现在中国比较著名的国际会议:
* 博螯亚洲论坛(每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 大会(单年)、中国企业家峰会(每年)等 * 国际石油大会(2000)、国际数学家大会 (2001)、APEC上海会议(2002)
会展接待实务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 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 今已有逾五十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久、 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国别地 区最广、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信誉 最佳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广交会由48个交易团组成,有数千家资信良好、实力 雄厚的外贸公司、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外商投资/ 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参展。 广交会贸易方式灵活多样,除传统的看样成交外,还 举办网上交易会。广交会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 生意,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以及商检、保险、运输、广告、咨询等业务活动。来 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广州,互通商情,增进友谊。
SARS研讨会(2003)、世界语大会(2004) 等
(三)节庆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节庆产生于祭祀活动。据考证,早 在汉代就有祭山活动,这是庙会的渊源。随着 宗教文化的发展,祭神敬仙活动也随之频繁和 普及,庙会随之盛行。
节庆的资源依托。节庆活动主要依托文化资源、 自然资源、产业资源和产品资源。区位资源作 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也是节庆活动的重要 资源基础。
(二)中国的会展雏形
中国会展的雏形:庙会、集市。 宋代开封城市集市性的展示、展销活动;
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
1909年,湖广总督在武汉举办劝业奖进会; 1910年,在南京有官商合办的南洋劝业会; 1929年,浙江省政府举办西湖博览会;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举办三届生产展览 会。
二、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 (企 业营销窗口) 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 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然后, 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 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
三、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 誉度(名片效应) 1、聚集效应
(四)节庆的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举办节庆活动5600个,几乎每 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节庆活动。节庆活动已经成 为弘扬地方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性 活动。 我国节庆活动数量多,但质量并不高。一个成 功的节庆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更主要的是 带来社会效益。
五、会展产业现状
(一)国外会展产业现状
(二)国内会展产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