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问平原省省长和书记:你们的省会为何会叫“新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2年,毛主席问平原省省长和书记:你们的省会为何会叫
“新乡”
现在中国总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加在一起一共是34个省级行政区,虽然省份众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为人们所熟知的。
可是有一个省份却非常特殊,估计除了其所在地区的民众外,其他地方的人们都没听说过它,那就是平原省。
平原省幅员辽阔,总面积大约为50000平方千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设立,管辖着6个专区和2个地级市,并且因为地处黄河中下游,其地理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
可是在1952年11月,平原省就被正式撤销了,只短暂地存在了三年的时间。
所以平原省这个名字很少有人知道,而它的省会新乡就更鲜为人知了。
在1952年毛主席视察地方来到了平原省,也是好奇地发问,“你们的省会为何会叫“新乡”呢?那么平原省为什么将“新乡”定为省会呢?
“新乡”又有何来历呢?
“新乡”的来历,毛主席的解读
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通令,称华北已全部解放,为适应大规模生产建设的需要,于鲁西南、豫北、冀南衔接地区成立平原省,自此平原省正式建立了。
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但是无论是规模还是人口,都是相当庞大的。
平原省与河北、山西等地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属华北区,成立后的平原省管辖范围是由河北、山东、河南三省边区析出设置而成的,总面积四万七千平方千米,人口一千六百四十九万四千余人。
平原省成立之后,因为在战略地域角度看,是由多个省份结合而成的,所以急需成立一个省级单位。
既有利于地区的安定团结,也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展开,此时新乡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新乡能够在众多专区和市中脱颖而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交通便利。
新乡不仅是平汉、道清铁路交叉点,而且还是晋东南及豫北各县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
另外,新乡还有一项优势在于,平原省其他地方都多少受到黄河水灾的影响,但是新乡受当时的黄河水灾泛滥影响较小。
在这里设省会,是与平原省境内的黄河治理工作任务大有关系。
因此,新乡市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平原省的省会。
那么新乡为什么被叫做新乡。
其实新乡不仅是平原省的省会城市,在历史上也是大有来头的。
武王灭纣的牧野之战就发生在新乡和卫辉一带,武王分封诸侯,在新乡封了邺、庸、卫三个国。
到了西汉,这个地方成了汲县的一个乡,名叫新中乡。
汉武帝时期,吕嘉谋反,朝廷负责平叛。
汉武帝由此外出巡视,到了新中乡地区时平叛顺利,吕嘉伏诛了,他因此改新中乡为获嘉县。
到了隋朝开皇六年,隋文帝把汲县、获嘉县合并,取“新中乡”首尾二字,定名为新乡县。
这么算下来,“新乡”这个叫法,也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新乡自古就是军事要地。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称霸多次在新乡的封丘会盟;
孙膑伏击庞涓所在的桂陵也在新乡境内;
袁绍、曹操等人的酸枣会盟就在新乡延津;
赵匡胤发动兵变的陈桥驿也在新乡封丘东南。
以上对新乡名字的解释,即全面,又新颖,而这正是出自毛主席之口。
在1952年,毛主席为了了解黄河的治理情况,来到了新乡等地视察,突发奇想的对新乡这个名字的来历问题提问了当地的干部,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得上来,这才有了上面这番解释。
那么毛主席此行还发生了哪些事呢?
黄河的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是否让毛主席满意呢?
毛主席深入农家,体恤民情
1952年10月底,此时的郑州邙山已经入秋,天高气爽、风轻云淡,正适合到处走走。
一家农户门口,“咚咚咚”,一阵敲门声突然响起,院内正在干活的农妇停下了手里的活,一边答应着“来了来了”,一边麻利地打开了房门。
开门后,只见两个气质不凡的人正站在大门口。
“大妈,我们口渴了,你看方便让我们进去喝口水吗?”
王化云率先开口问道。
他是黄河治理委员会主任,由于长期在邙山附近走访工作,当地的农民一般都认识他,所以看见是他,农妇热情地把两人带到了屋里。
“快进来吧,一口水的事,谁家能没有呢。
”
一边招呼着王化云,农妇一边打量着王化云身边的那个人。
只见这个人器宇轩昂,看着就不是一般人,而且农妇纳闷,自己明明没见过他,但为什么感觉有些眼熟呢。
顾不上多想,农妇去水缸盛了两碗水,放在了两人面前,招呼两人喝水。
在把水放好后,农妇又勤快地开始干起活来,把一筐干苞米放在了面前,手上紧着动作,一把一把的苞米粒就落在了框里。
王化云身边的人一边喝水,一边看着屋子里的结构,随后开口问道:
“大姐,你家一共几口人啊?”
农妇爽快地回答:
“三口人,我们老两口还有个儿子,当兵去了,老头去赶集了,买点生活用品。
”
说起儿子来,农妇的笑容更多了:
“我儿子长得可好了,又高又壮的,他爹说这样的就得报销国家,所以就让他去当兵了。
”
“好啊好啊,国家就需要这样的人啊,那你们地里的庄稼长得怎么样啊?”
说到这农妇更开心了
“哎呀,我们庄稼长得可好了,现在比以前可是强了不少,吃喝不愁了,我们的日子好过多了。
”
听到这样的回答,问话的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啊,这就好啊。
”
这时候,农妇的老伴回来了,一眼就看到了王化云身边坐着的人,
立马激动地走上前,不敢置信的问:
“您是毛主席?我没看错吧?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毛主席竟然来我家了。
毛主席呀,您今天没带斯大林来呀?”
听到老伴的话农妇也想起来为什么眼前的人熟悉了,这竟然是毛主席,自己家里还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呢,自己竟然没认出来。
不怪农妇因为在当一时期,除了家家户户有毛主席像外,还有斯大林像。
不得不说,农妇这一句话问懵了在场的几位,随后也没说什么,寒暄几句离开了!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
原来在1952年10月,毛主席为了治理黄河,决定对黄河进行实地考察。
这个提议在刚开始遭到了很多同志的拒绝,因为此时毛主席已经年近六十,身体和精力都不如以前,出于身体角度的考虑,很多人都出言相劝,希望毛主席更改自己的想法。
但是毛主席却态度坚决,一定要去。
毛主席曾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这里提到的这个大河就是指黄河,可以看出毛主席对黄河是挂念已久。
在10月30日毛主席的专列到达了兰封,这个兰封现在也已经改名了。
在1954年,兰封与考城合并成了兰考县,这也是曾经焦裕禄书记工作过的地方。
在兰封车站,王化云怀着激动又热切的心情迎接了毛主席的到来。
而毛主席在听过王化云的报告后也给予了肯定,并在随后提出了去农村走访的意见。
“只有与面对面进行最直接的交流,才能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因此王化云才跟随着毛主席来到了农户家中。
在得知了来人是毛主席之后,老两口难掩激动之情,一边四下搜罗家中仅存的一些瓜果,一边说,“哎呀,不知道您要来,我们也没什么准备,这事办的。
”
而毛主席赶紧拉着老两口坐了下来:
“没事没事,您快坐吧,我来就是跟您了解一下基本的生活情况,喝口水就行,其他什么都不需要,您就别忙了,快坐下来吧。
”
之后毛主席跟两人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并接连走访了好几家当地的农户。
从自己亲眼见到的,和亲耳听到的,毛主席对当时老百姓的生活
有了大致的了解,心中也有了数,知道老百姓们的生活还是在不断变好,也踏实了许多。
毛主席这一趟出来的主要目的还是视察黄河,因此也是最为关心黄河的情况,所以在了解了民情之后,带着一众工作人员,朝着黄河北岸快速驶去,这就进入了平原省的范围了。
视察黄河,始终将人民摆在第一位
10月31日上午十一点多,平原省委书记潘复生、省长晁哲甫、省军区司令员刘致远等人,共同迎接了毛主席的到来。
省委书记潘复生在1931年就参加了革命,毛主席可以说就是他的信仰,所以对于毛主席要来平原省的事,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还把自己的办公室布置了一番,添置了弹簧床和茶几等物品,方便毛主席的居住。
可是毛主席为了不打扰地方官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选择留在火车上休息。
在略微休整了一会后,毛主席接待了潘复生一行人,并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之后一行人乘坐着汽车来到了黄河岸边,滚滚黄河水声势浩荡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其雄浑的气势真的让人过目难忘。
毛主席健步登上堤坝,看着眼前的滚滚黄河,一时间也是难掩激动之情。
毛主席一边听着黄河治理成果的汇报一边看着眼前的黄河,沉思着。
看着主席面色不对,随行人员也关切地询问。
而主席看着眼前的黄河观察许久之后,沉声说道,
“黄河虽壮观,但是也极其凶险,一旦失控,沿岸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都要损失殆尽。
”
负责治理工作的同事回答:
“请您放心,我们的堤坝修筑工作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了,现在累计修建了一千八百公里的大堤和五千道石坝,而且大坝的用料我们用的都是石坝,十分牢固,您就放心吧。
”
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黄河沿岸的人民都靠你们啦,一定要治好黄河,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毛主席之后又登上了邙山,就黄河的走向、流量及黄河铁路桥的情况进行视察。
随后,毛主席向山下走去,并提出去新乡看一看小黄河。
这里的小黄河指的是位于黄河北岸新乡境内的人民胜利渠渠首的一处大型引黄浇灌工程,因为工程壮观,所以素有“小黄河”的称号。
在一众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毛主席还亲自体验了一把开闸放水的工作流程,并且之后还在感慨:
“要是我们每个县都能有这样的一个水闸就好了,不过现在还有一点可以改进的地方,那就是现在是人力,以后再发展发展,变成电力就更省事了。
”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同志在河南郑州邙山小顶山凝望黄河整体视察下来,毛主席对黄河治理工作表达了高度的满意,并赞赏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
“黄河有了你们,我就放心了。
”
最后毛主席还不忘关心基层工程建设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越是基层的工作者越是需要关心,他们往往容易受到忽视,你们这些干部需要投注更多的关心和耐心。
”
毛主席此行可谓是真正做到了关心基层,关心人民。
结语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研究毛主席越多,越能体会到毛主席的伟大,也越能体会到自己的渺小。
”
通过毛主席视察黄河的这件事,我们就能感受到他心中始终惦记着人民、惦记着百姓。
除此之外我们更能通过他对“新乡”来历的解读,感受到他丰富的文化知识。
虽然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是这个世界的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他,仍将他视为影响世界的伟人。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也曾说,“毛泽东是人类思想的灯塔。
”
所以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毛主席都是我们始终要坚持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