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1课走搭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汛、涨、诀、衡”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搭、沟、洪、暴、退、守、付、般、盆、碰”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情感目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2.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走搭石》这篇课文,同学们从中读懂那些内容?
2.在学习中还有哪些疑问需要大家讨论的问题?
二、学习课文,解质疑。

1.在这些问题中“为什么说搭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呢?”,这道题理解了,其它的几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风景是什么意思?
师:是啊,风景是指美丽的地方,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家乡搭石的“美”,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师:不错,我们的班的同学真会读书,找出了文中描写搭石美的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家乡的搭石到底美在哪里?
(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相应指导学习,师简笔画)
2.找出文中描写人们排搭石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读读,从这些关联词中你读懂什么?
课件:课间同学在操场做游戏,做得很高兴,可看到地上有纸张,他们都会停下来把纸拣干净。

①谁能用书上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说说这件事。

(小组交流)
②“在家乡上了点岁数的人“无论……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稳”他为什么“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石块搭上而且还要在再上边踏上几个来回?这是什么美?所以这一段应带着什么语气来读这
句?
(通过对照亲身体验,感受乡亲们美好的心灵。


3.这里的人心真美。

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家乡搭石的美?
4.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轻声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简笔画)
师:同学们很会想象,老师这儿也有一排搭石,谁敢来走一走?(学生一个个争相上来走搭石,师随机抽几个上台走搭。


A(一个人走)你为什么要走这么快?
B(两个人走)你想办法超过他?你为什么不超过他?所以走搭石……生齐:不能抢路。

C(三人一起走第一个人突然止步)他突然上步会造成什么情况?所以走搭石……
生齐:不能突然上步。

D三人依次走。

这就叫……(协调有序)
5.真是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出示画面,这是什么美?)能把这美感读出来吗,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文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搭石的美?
师:你再给大家读一下,同学注意听这一句写什么?(简笔画)师:还有呢?“假如遇到……”
师:“理所当然”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会看成“理所当然”?师:为什么人们会觉得是应该的?
师:是啊,这两句话读来让人感到融融乡亲之情,读起来让人感到多么亲切。

谁能把这亲切感读出来?谁能读得更亲切一点?指读。

6.老师跟你们配合读好吗?老师读前面的词语(如果……,总会……。

假如……年轻人总要……)停下来后你们接着读。

三、教师小结。

学习、了解了作者家乡的搭石,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作者发出怎样的感慨?
生齐读:第5自然段。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这是赞美什么?
还赞美搭石的什么?展现了乡亲哪些美好的情感?
板书设计: 11 走搭石
风景美
走搭石无私奉献
心灵美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我会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无论……都……假如……总要……
1.()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2.人们()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把搭石铺稳。

3.()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4.()对面来人,这边的人()会在这边第一块搭石前停下,让对方先过。

二、按要求写句子。

1.乡亲们踏踏的脚步声,像轻快的音乐。

(照样子,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照例子写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去了__________,也带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
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原文填空。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人会根据________,从河岸找来一些平整的________,按照________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这就是搭石。

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______________,也联结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这一句是点睛之笔,作者巧借________任人踩踏,赞美了
____________的精神,这是人性美的表现。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如:____________,我认为这也是美。

参考答案:
一、1.如果就2.无论都3.假如总要4.如果就
二、1.荷叶像一柄柄大伞,给小鱼遮阳呢!
2.经常到山里的人,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3.我们的欢乐我们儿时的美好祝愿我们的友谊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1.水的深浅石头二尺
2.故乡的小路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搭石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公交车上的爱心座椅
【教学反思】《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为此本课教学从以下三各方面着手:
1.质疑问难。

本课教学从指导从质疑入手,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梳理学生的质疑以“为什么说搭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呢?”统领学生的问题。

这样做:①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发现问题;②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老师教学有的放矢。

2.情景展示。

什么是搭石对于城里的学生是陌生的,更没有走搭石的体验,因此课堂教学通过简笔画勾勒搭石、让学生走搭石感受家乡人们走搭石的情景,把家乡搭石美丽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

3.读中感悟。

本可教学不仅重视朗读指导,更重视读中感悟,四次朗读每次要求不同从初读到欣赏陶醉感悟搭石那种不求名利,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精神,以及乡亲们为他人着想互帮互助的人性之美。

冀南新区中马头小学
姜红英
2019-4-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