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查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查房
向**男74岁
一、诊断:
1、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颅面骨多发骨折,面部挫伤,右额创伤性硬膜下血肿,双侧额叶挫裂伤
2、左指骨骨折踝部挫伤主动脉硬化
二、简要病史:
患者主因“头部外伤9小时余”于2016年11月1日急诊入院。
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92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34/65mmHg。
入院后患者神志呈朦胧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约3mm,右侧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迟钝。
颜面部多处挫裂伤并肿胀淤血,口腔、鼻腔均有出血,右侧额部可见一长约2cm缝合伤口、右侧唇上可见一长约1cm缝合伤。
左前臂支具固定,左手第4关节指骨骨折畸形,右手背侧挫裂伤,右侧外踝旁软组织肿胀,双足可见白色皮藓、有异味。
双眼睑水肿、充血,无法睁眼。
入院后暂行保守治疗。
于11月3日晨5时患者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对症治疗后,脉搏:188次/分,呼吸:38次/分,血压89/46mmHg,血氧饱和度:77%。
给予快速补液,胺碘酮静脉注射,呼吸机加压给氧,患者意识障碍加深,考虑为:失血性休克。
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计数2.49x10E12/L,白蛋白25.8g/L,总蛋白48.9g/L,给予患者三次换肤红细胞合计4单位,冰冻血浆380ml,输注过程顺利,无寒战,皮疹等输血不良反应,补充血容量等緊急处理,同时行胸部平片检查,明确患者肺部感染,不能排除肺栓塞,急请超声检查双下肢血管及心脏均无血栓,复查肝功:总蛋白54.9g/L,白蛋白32.4g/L,离子:钾4.24mmol/L,钠140.9mmol/L;血常规:血红蛋白79g/L,红细胞计数2.65x10E12/L,血小板计数115x10E12/L,,白细胞计数10.64x10E12/L。
于11月4日患者血压下降,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输血等后血压回升,24小时入量5750ml,尿量:400ml,血氧饱和度:86%,考虑为:急性肾衰竭。
于11月5日,患者呼吸骤停,继之心跳骤停,经反复静推盐酸肾上腺素、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机械通气等治疗后患者呼吸、心跳仍未恢复,于23:11死亡。
患者死亡于急性左心衰。
三、辅助检查:
头颅CT 10-30:
颅面骨多发骨折,额部及颜面部软组织肿胀、额窦、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积雪(液),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右额部硬膜下血肿,环池左侧积血。
头颅CT 11-01: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较前明显,蛛网膜下腔出现略增多
四、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潜在并发症:有颅内压增高、颅内再出血的危险(意识障碍:与创伤性颅脑损伤有关)
a.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b.意识状态观察:意识改变与脑损伤的轻重密切相关,在护理上通过对GCS 评分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患者11月1日入院时神志呈朦胧状态,GCS评分:8分,可见无意识眨眼,躯干及四肢刺痛无反应,肌张力下降,未见运动,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约3mm,右侧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迟钝。
11月3日晨5时患者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神志呈浅昏迷状态,GCS评分:6分,左侧直径约3mm,右侧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迟钝。
c.瞳孔变化:检查瞳孔变化,可观察到是否有颅内压增高;如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并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常是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引起脑疝的表现;
d.脱水药物使用:使用脱水剂要绝对保证快速输入,已达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2/日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10mg快速静脉输入。
2.呼吸模式改变: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呼吸,控制肺部感染
(1)保持呼吸道通畅:间断性给予患者气管内滴液,扣背,吸痰,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淤积阻塞支气管,减少或避免肺部继发感染
(2)吸痰:a.吸痰的时间应选在听到有痰鸣音或雾化、翻身、叩背促进有效咳嗽深部排痰后,切记不能引起病人剧烈咳嗽。
雾化、翻身、叩背每2h/次,翻身、叩背应在饭后半小时进行,防止食物反流,病人呕吐导致误吸。
吸痰时由于机械负压吸力和吸痰管的摩擦,可损伤气道黏膜,而长时间的连续抽吸宜加重黏膜的损害,容易气道内出血。
所以每次吸痰时间<15s,两次抽吸时间至少间隔3~5min。
(3)口腔护理:每日行口腔护理可根据口腔的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
颅脑损伤病人因外伤或口腔内频繁吸痰至口腔黏膜破溃、口腔溃疡时,行口腔护理时应动作轻柔,并在黏膜创面喷涂药物,促进创面愈合,预防感染。
(4)合理应用抗生素:患者于11月2日查痰培养为大肠埃希菌,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以减少患者细菌定植及菌群失调,从而控制感染的发生。
该患者使用的抗生素为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2.4g静脉输入,2/日
(5)观察动脉血气的改变。
(6)抬高床头30度,及时倾倒呼吸机冷凝水,定时翻身时加强扣背。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1)给予加铺气垫床,背部垫软枕,骨隆突处给予软枕保护,避免局部受压
(2)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干燥、无渣、无屑;
(3)每日擦身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注意会阴和肛周的皮肤;翻身时避免拖、拉、拽,防止皮肤擦伤;
(4)发现皮肤问题及时处理,垫予美皮康保护,破溃处清理创面后贴以溃疡贴,并注意观察;
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与长期卧床有关
(1)密切观察肢体皮温、颜色,水肿及足背静脉波动情况
(2)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床单防止褥疮
(3)保持肢体的功能位,避免下肢穿刺,每日3次气压治疗
5.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1)保持尿道口的清洁干燥,每日用苯扎氯铵注射液冲洗会阴部一次
(2)定时更换尿袋,及时排空尿袋里的尿液,并记录尿量
(3)尿袋悬挂应低于膀胱高度
(4)定时更换导尿管,定时查尿培养及尿常规,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膀胱冲洗每周一次
五、并发症的护理:
急性肾衰竭:简称急肾衰ARF,是指肾小球滤过功能在数小时至数周内迅速降低。
该患者主要原因是急性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扩张、血管收缩药(去甲肾上腺素)导致的肾前性衰竭,11月4日患者24小时入量5750ml,尿量:400ml,尿色深,外观多混浊。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为(+)尿沉渣检查,尿浓缩,尿比重相对较高,在平日护理中,定时进行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凝血功能,了解有无肝细胞坏死和其他功能障碍。
查血气分析:了解有无酸中毒
及其程度和性质,以及低氧血症。
营养护理少尿期应限制水、盐、钾、磷和蛋白质入量,供给足够的热量,以减少组织蛋白的分解。
不能进食者从静脉中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